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 )

餐飲淨利潤越來越低,每家餐企都在想盡辦法降成本、提利潤。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經營者都會對餐廳的平效、人效錙銖必較。

湯城小廚創始人黃俊宇曾一語道破:“餐廳的利潤是廚師一盤盤菜、服務員一步步服務,一點一滴做出來的。

如果在人均消費不變、環境品質和服務標準不降低的情況下,能多一個餐位或減少一個服務員,那節省的這部分就直接變成餐廳的淨利潤”。如何向店面管理要利潤?如何提高運營效率呢?這是每個餐飲人都關心的問題。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從餐廳設計入手

動動餐位,能直接提高淨利潤

在餐飲老闆內參主辦的“2018中國餐飲創新年會”上,知名餐飲設計專家劉道華曾經透露了海底撈空間設計的祕密——餐廳其他細節保持不變,只靠餐位設計,就能直接提高淨利潤。

劉道華說,餐飲設計的前期定位是人均消費和餐位數的關係,也就是“單位平方產生的價值”。

計算公式

單位平方產值= 餐廳客單價×翻檯次數÷每餐位佔用的面積

餐廳需要做的是——

第一步:首先根據客單價確定每餐位所需的面積,測算出基礎需求的餐位數。

總餐位數=(門店面積-廚房面積)÷每餐位所需面積

第二步:根據用餐顧客的人數組合,測算餐桌數及組合方式,需要多少散臺、包間,需要多少4人臺、6人臺和8人臺(具體怎麼測算請看:一家店,兩種桌椅擺放,營收能差三倍!)以一個人均消費120元、面積1500平方米的餐廳為例,劉道華做出了以下設計。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好的餐位設計,是儘量讓每個座位都在幫餐廳賺錢,沒有閒置,與此同時還能節省人力成本。

比如有些餐廳裡,一個服務員兼顧四五桌客人,還能服務周到。而有些餐廳裡,一個服務員負責兩張臺卻顧此失彼,照顧不周。也許就是在空間設計時,問題就已註定。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從流程設計入手

35平小店月入30萬,靠“完美流程”

今年3月初,雲味館推出新品牌“拌粉君”,35平米的小店只有20個座位,但一天最多接待500人,日翻檯最高達到了25+,月營業額做到了30萬元。

如此高效,靠的是一套頗有章法的點餐、出餐流程:顧客選主食(拌粉)——選小吃——選飲料——買單

需要時間現做的主食拌粉,讓顧客最先挑選,節省煮粉的等待時間,同時用餐高峰的排隊過程就能消化顧客的選擇時間;

小吃和飲料預製作,顧客所見即所得,隨時現選現取,減少了顧客的選擇成本、也節省了等餐時間。

現點現取,出餐速度可以控制在60秒左右,非高峰期的顧客買單時已經可以拿到所有餐品。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拌粉君的高效模式,出自雲味館而更勝於雲味館——雲味館出餐需要二三分鐘,拌粉君只需要60秒;(相比雲味館)拌粉君主食縮減20%,降價20%,小食上升了20%,取餐速度提升三倍,就餐速度提升了一倍。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說這給了他一個巨大的啟示:拌粉君呈現的高平效、高人效,是雲味館的高效率固定模式、是“核心算法”,而云味館和拌粉君的“不變”和“必然”就是便利性和極致性價比。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從細節入手

用不用托盤,收餐能差8.6秒

一家位於望京SOHO的中式快餐店“田老師紅燒肉”,能做到從點餐到上餐,整個過程只用不到1分鐘。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據內參君探店當天測算,店裡每個顧客平均出餐時間僅27秒,一中午,翻檯4次。在翻檯率如此之高的情況下,這家餐廳只用了5個員工。

另一家主營西式快餐的品牌“薩莉亞”,同樣效率超高。比如,在250平左右的四元橋店,薩莉亞前廳和後廚僅用4個工作人員。在工作量較大的週末,也最多配置10個工作人員。人員配置上僅為其他同等規模西餐店面的一半。

這兩個品牌,是怎麼“快”起來的?除了最開始產品選型上,側重選擇易於半成品化、易於操作的品類外,這兩個品牌都很注重店面的“細節效率”。

比如田老師紅燒肉,在動線設計上,田老師採用“回”字形設計。排隊人群和就餐人群、服務員和顧客互不影響,高效並且便捷。

薩莉亞的做法則非常細緻。比如,整個收餐過程都不用托盤。薩利亞曾經做過一個現場對比試驗,將一桌的杯碟收拾乾淨,沒有托盤的服務員只花了18.2秒,而使用托盤的服務員卻花了26.8秒。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有人觀察到,薩莉亞有的服務員,送餐回去的路上會順便收齊沿途餐桌上的空盤,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另外,想提高翻檯率,服務員話術也關鍵!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從人效入手

解決一線員工“混日子”問題

細節提升的關鍵,還是在人。員工不盡心,你用再細的管理辦法也白搭。2017年,全球最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有13%的員工在努力奮鬥,24%的員工在盡忠職守,其他員工在混日子。

如何解決“混日子”問題,讓90後、95後願意工作、主動工作、享受工作?

雲味館首先做的是打破層級、取消命令控制,“砍掉管理層、去中心化”。

大多常見的管理模式是“金字塔模式”,自上而下層級管理。

雲味館要去除“管理層”,公司內部也不再以“部門”分工,而是“項目制”。以項目組成一個個團隊,每個員工發現了好的項目都可以牽頭成立項目組、做項目負責人。

說一個案例。在做改革測試的門店裡,員工收入由同事互評決定,店長收入由員工評價決定。結果這個店再也沒有員工遲到早退的現象,原本9個人後來只需6個人就夠了。

如何讓每個餐位都為餐廳賺錢


跟不上隊伍的員工自動被淘汰了,門店節省下來的成本就成了利潤,每個員工都能從成本降低、利潤增加中獲益。

員工成了項目負責人,這個項目是他自己發現、發起、執行。當員工“享受工作”了,你還擔心他不努力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