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冼星海在上海救亡演劇二隊的日子

抗戰時,冼星海在大冶鋼廠指揮歌詠隊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上海陸續建立了13支救亡演劇隊。冼星海被編入由著名戲劇家洪深帶隊的上海救亡演劇二隊,沿津浦、隴海、平漢鐵路,赴河南、湖北等地進行抗日救亡文藝宣傳。
負責歌詠、音樂工作
冼星海,原籍廣東番禺,1905年生身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家庭。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入上海國立音專學習小提琴和鋼琴,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赴巴黎勤工儉學。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留法期間,冼星海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10餘首作品。
1935年夏,冼星海在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後,回到上海,先在上海的百代公司任職,後又擔任新華影業公司的電影音樂指導。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大量具有戰鬥性和感染力的群眾歌曲,併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
1937年7月15日,中國劇作家協會在上海成立,會議決定集體創作劇本並公演《保衛盧溝橋》,由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話劇運動。7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成立。八一三淞滬抗戰打響後,中國劇作家協會和上海戲劇聯誼社發起組織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並決定成立救亡演劇隊。
在戲劇工作者的積極參與下,先後組建了13支演劇隊。1937年8月15日,上海召開救亡演劇隊出征的誓師大會。8月19日,冼星海加入了由上海文化界組織的救亡演劇隊集會,會議結束後,他報名參加了由戲劇家洪深和金山籌建的上海救亡演劇二隊,主要負責歌詠、音樂工作。
演劇二隊共14人,分別是隊長洪深,副隊長金山,隊員田方、王瑩、冼星海、歐陽斐利、白露、張季純、金子兼、鄒雷、賀路、塞聲、田烈和黃治。14人分工明確,洪深總體負責,金山為總務,王瑩、張季純、白露負責通信,劇務和行李也都有專人負責。
在炮火中堅持創作
8月20日,演劇二隊踏上抗戰征途,於清晨從徐家彙乘木船出發,經崑山到蘇州。據冼星海在1937年8月21日日記記載,在演劇二隊坐船從青浦出發到崑山的路上,“沿途上又有八架日轟炸機在天空上飛翔著。它們還在我們小船上兜了一個小圈,我們以為它們一定要投彈,但不一刻鐘它們就向東去了。當時我們雖然很鎮定,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不統一的表情,空氣頓然不同”。因為日本的飛機時時光顧,路上隊員們提心吊膽。
8月23日晚,二隊一行從蘇州搭乘火車到達南京。除了參加二隊的基本活動外,冼星海也利用業餘時間籌劃《“民族解放”交響樂》。27日下午,二隊離開南京去徐州,行前冼星海寫信給友人——東吳大學的鋼琴教師盛建頤,他在信中寫道:“我覺悟到自己不但以為是一個音樂作曲者罷了,我們得要懂得時代的動向,更要會利用自己的藝術去領導民眾抗敵,才可以使藝術發生應有的效果。我們要用深刻的音調來描寫抗敵,來歌頌神聖的保衛國土的戰爭。我們要用歌聲傳遍都市和農村,鼓勵他們忠誠抗戰,用那雄壯的歌聲遮蓋他們(敵人)的炮聲!”
8月29日,隨二隊到達徐州後,冼星海教當地學生120人唱《救國軍歌》和《打回老家去》,並且在其中培訓了一些音樂幹部。演劇二隊還集體創作了十多幕的活報劇《保衛祖國》和四幕話劇《米》,一共公演了四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月4日,演劇隊到達開封,演了四天戲,開過一次救亡歌詠的音樂會,每天前來觀看的群眾都有一千多人,演員們情緒飽滿,嗓子都唱啞了,觀眾們也熱情高漲,不斷地高呼抗日救亡的口號。音樂會後,開封的救亡歌詠運動就此展開。
在開封期間,冼星海於5日曾致信盛建頤說:“開封學界的情緒比較高,這裡壯丁和兵士也喜歡唱歌,這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啊!”12日,演劇隊離開開封去洛陽時,一百多名歌詠隊的隊員都到車站去送行,可見演劇隊在學生們心目中的位置。
在洛陽,冼星海的主要工作是教洛陽市各中學的歌詠隊唱歌。他教的第一首歌是他譜寫的《救亡軍歌》,後來又教唱《義勇軍進行曲》《青年進行曲》等多首救亡歌曲。
除了教唱歌、演劇之外,為了進一步推廣救亡歌詠,冼星海在這段時間還寫了《救亡歌詠在洛陽》《救亡音樂在抗戰中的任務》等幾篇短文,以說明音樂在宣傳抗日救亡中的作用。他寫道:
中華民族在現今的處境,正是在一個謀解放的掙扎期間。救亡歌曲正是為了需要而產生的時代性藝術,是負有建設大眾國防的責任的,它的呼聲愈強大,影響也就愈大;換言之,它就是我們民族的唯一精神安慰者,更可以說是我們的國魂。所以一個被壓迫的民族缺少不了救亡的歌詠。(《救亡歌詠在洛陽》)
救亡音樂在抗戰中的任務,不僅要像其他的文化藝術一樣,組織民眾和激發民眾的抗敵力量,而且更要有目的地喚起不願做奴隸者的內在的鬥爭熱情——包括全世界的,連我們的唯一敵人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人民也在內。此外,我們更要藉著我們的怒吼,使敵國人民瞭解侵略者的無恥、卑鄙,使他們自動地發動對帝國主義的軍閥作一個無情的清算!(《救亡音樂在抗戰中的任務》)
將歌聲傳遍礦區醫院
1937年冬,洪深領導的上海救亡演劇隊第二隊,經過南京、徐州、開封、鄭州等城市後,來到了漢口。11月29日,二隊隊員們來到黃石港醫院和兵營為傷兵進行演出。當廣大愛國士兵聽到冼星海指揮的演出隊唱到“向前走,別後退,生死已到最後關頭。同胞被屠殺,土地被強佔,我們再也不能忍受!拿我們的血和肉,去拼掉敵人的頭,犧牲已到最後關頭”之時,群情激憤。高喊:“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消滅日寇,保衛國土!”“保衛大武漢,保衛全中國!”傷兵們感情很激動,滿眼含淚,拖著傷殘的身體,跑到演員面前,抱著他們痛哭;有的揮舞柺杖,怒斥日軍罪行,表示養好傷,會重返前線,打敗日軍,收復國土;有的表示要立即奔赴戰場,殺敵立功,保衛祖國的大好河山。二隊在黃石港醫院和兵營的演出,在當地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火種。
12月1日,演劇二隊在黃石中窯利華煤礦會堂舉辦煤礦救亡歌詠大會專場。會場懸掛大幅橫標“歡迎中國新興音樂泰斗冼星海先生光臨本礦指導”。演出之前,冼星海發表了題為《抗日與煤工大眾救亡歌詠關係之我見》的講話,具體闡述了煤工大眾的歌詠運動在抗日鬥爭中的地位和意義。緊接著,冼星海又教唱了《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等歌曲。在座觀眾無不感動落淚。
12月5日,冼星海又與二隊隊員們到達了利華煤礦山背礦區,當時礦上臨時搭建了戲臺。這天,礦區職工蜂擁而來,爭相觀看。附近農民聞訊後,也從十里外趕來觀看演出。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冼星海教唱了《救亡三部曲》《大刀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金山、王瑩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話劇。
上海救亡演劇二隊的這次演出,喚起了礦區工人的民族意識。此外,冼星海還多次下到煤礦的底層,和礦工們談話,瞭解他們的生活,根據自己所見,他在礦場創作了歌曲《起重匠》。經過在礦區的幾天演出和訪問活動,使得冼星海與礦工之間有了直接的接觸,對於工人的生活現狀他深有感觸。他在1937年12月8日日記中寫道:
在石灰窯的感想給我頗深的,就是那邊的鐵礦、煤礦工人的生活。當我親自到那個地方看見他們的生活的時候,我感覺到兩個階級的差別,尤其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鐵礦工人每天從早上工作,每噸鐵連拉連運只有二毛。每天最多工作三噸。每隔一天就得休息,工錢很少,但也得靠它過活,而且常常發生很多危險。煤礦工人從早上五時到晚上五時,每天十二個鐘頭在黑漆的煤穴裡,工錢也是很微,也許比鐵礦工人更苦、更危險。他們在煤礦裡工作時都是裸體的,空氣非常壞,飲食都很粗,我眼見他們每人每餐一塊小小的豆腐,兩碗很粗的飯,這一來安得不影響他們的身體和工作呢?所以每個工人的營養真十分差,好像和那資本家要分別出界限一樣!我相信工人們總有一天能抬頭向上的!只要整個世界改革!
冼星海在石灰窯演出時,對於見到的工人生活的場景,感觸頗深,深深認識到資本家對中國工人的盤剝,認為要想改變礦工、鐵礦工人的生活的狀態,必須進行社會改革。演劇二隊這幾天在礦區的演出,也受到了礦工、農民等的熱烈歡迎。
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在石灰窯、鐵山等地進行大量的抗日救亡的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工人講:“這些上海電影大明星,為了抗日能深入礦山,為我們工人演出真使人感動。”“這是我們一生頭一回看到電影演員,到我們工人中間來,我們一生也忘不了。”演劇隊員的到來,對於身處苦難中的礦工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1938年春節前後,演劇二隊分成甲乙兩隊。甲組由洪深率領,繼續在農村巡迴宣傳演出;乙隊由金山、田方任正、副隊長,在武漢拍電影。冼星海留在武漢,一天,他從《新華日報》上讀到一篇《抗戰中的延安》的報道,頓時眼前一亮。1938年10月初,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的幫助下,他攜妻子從武漢前往延安。在延安,他不僅和塞克合作了《生產大合唱》,更為重要的是他和詩人光未然合作譜寫了《黃河大合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