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酷暑難當。對於喜歡宅的朋友而言,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空調WiFi西瓜,懶人同款沙發。而對於喜歡自然的朋友來說,高柳亂蟬下的荷塘葦叢,也不失為清涼消暑的好去處。

由於自幼生活的地方遠離大江大河,以至初次經過野塘時,我對蘆葦叢裡的“烤腸”驚詫不已。後來接觸了植物學才知道,這種長著“烤腸”的植物就是香蒲(Typha orientalis)。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深夜看到“烤熟的香腸”,你有沒有想咬一口的衝動?

貓尾、榔頭、狼牙棒?

在水邊生長,伸出水面的各種植物中,香蒲屬植物那根辨識度極高的“烤腸”,令人過目難忘。在一款曾經風靡全球的塔防遊戲中,它還以植物×動物的合體形象出現過。玩過“植物大戰殭屍”的朋友,是否還記得萌萌的香蒲貓“cattail”呢?遊戲中的cattail是一隻種在荷葉上的小貓,它可以從尾部的烤腸中噴射尖刺來攻擊殭屍(當然這個形象不怎麼科學)。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植物大戰殭屍今年十歲了,勾起你的回憶殺了麼?圖片:《植物大戰殭屍》

儘管香蒲屬植物大都長相近似,不過它們在世界各地卻有著迥然不同的稱謂。在美式英語中,世界性廣佈的寬葉香蒲(T. latifolia)被稱作cattail(貓尾巴)。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看這大尾巴,你能get到美式英語為什麼管香蒲叫“cattail”了麼?圖片:pixabay

在英式英語中,香蒲有個花裡胡哨的別稱reedmace(蘆葦狼牙棒)。而法國人認為,香蒲的果序與他們的榔頭柄十分相似,於是將這個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榔頭的植物,稱為massette(小榔頭)。人類的腦洞遠不止於此。在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習慣用竹籤串鰻魚燒烤;因為烤鰻的形態與香蒲的果序很相似,由此就產生了“蒲燒”一詞。

其實,不管是“貓尾巴”、“狼牙棒”還是“小榔頭”,都是指香蒲屬植物的果序(花序的形態也大致類似)。入夏時節,香蒲抽出柔嫩的穗狀花序。位於花莖頂端的雄花序,在散完花粉後會先行脫落,而緊鄰雄花序的雌花序,在完成授粉後將發育為果實。逐漸地,那綿軟的黃綠色穗狀花序,就變成了棕褐色的“竹籤串烤腸”了。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寬葉香蒲(T. latifolia)在散發花粉。

長在水中的蠟燭

根據最新的植物分類學結果,全世界的香蒲科(Typhaceae)植物共有2屬約30餘種,廣佈各大洲的溫帶和熱帶區域。

據《中國植物誌》記載,中國的香蒲屬植物有11種。常見的有香蒲、水燭(T. angustifolia)、長苞香蒲(T. angustata)、寬葉香蒲(T. latifolia)、達香蒲(T. davidiana)、小香蒲(T. minima)等,它們廣泛分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是溼地環境中常見的野生植物。

在香蒲的學名Typha orientalis中,屬名Typha源自希臘文的typhe,詞意為“草墊子”;種加詞orientalis,在拉丁文中有“東方”之意,所以香蒲又被稱作東方香蒲。因香蒲生長在水中,果序形似蠟燭,故而還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水蠟燭。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香蒲的果序如同立在水面上的蠟燭。

同樣是“烤腸”,為何香蒲(T. orientalis)和水燭(T. angustifolia)總是讓人傻傻分不清呢?其實,如果仔細辨別,還是能夠區分的。香蒲屬植物雌雄同株,都是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香蒲與水燭最明顯的區別在於,雄花序、雌花序之間是否相接。此外,香蒲雌花序的長度一般在15cm以下,而水燭的雌花序可長達30cm,與蠟燭的長度相似。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水燭的果序。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左為水燭,右為香蒲。水燭的雌雄花序分離,香蒲的雌雄花序相接,這是區別二者最顯著的特徵。

天下至美的食材

綠意盎然、穂圓可愛的香蒲,不僅是夏日水濱的一道清新風景,還是一種別具風味的時令野蔬。早在先秦時期,“蒲”就被當作蔬菜食用。《詩經•大雅•韓奕》中的“其餚維何,炰[fǒu]鱉鮮魚。其蔌[sù]維何,維筍及蒲”,就記載了韓候覲見周宣王離京路過屠地時,受到當地官員以蒸鱉煮魚、竹筍香蒲熱情款待的情景。西漢辭賦家枚乘對香蒲十分推崇,他在《七發》中稱“天下之至美”的食物,當以“芻牛之腴,菜以筍蒲”為首。《西遊記》第八十六回中,孫悟空打死南山大王救出眾人,難友樵子奉上幾品野菜酬謝,其中的“蒲根菜”就是香蒲。

想必好奇的你,一定在關心它的“能好怎”了。香蒲屬植物的主要食用部分藏在水下:葉鞘抱合而成的假莖,色澤翠碧,脆嫩如筍,被稱為“蒲菜”、“蒲筍”。幼嫩的匍匐莖,白嫩細長,清甜香脆,雲南建水人管它叫“草芽”。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香蒲屬植物的匍匐莖“草芽”。

在中國的一些水鄉,都有各具地方特色的蒲菜、草芽美食。其中,濟南的“奶湯蒲菜”、“蒲菜炒肉”,揚州的“蒲菜炒蛋”,淮安的“開洋蒲菜”、“雞粥蒲菜”,皆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而在雲南紅河州等地,“草芽”更是各類米線和汽鍋雞中不可缺少的靈魂食材。由於香蒲生在水中,採摘複雜又受時令所限,因此,蒲菜和草芽就成了珍貴的時令食材。倘若拿蒲菜包餃子、蒸包子,想來是非常奢侈的吃法了。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蒲菜豬肉餡餃子。

不過,香蒲屬植物的食用部分可不止蒲菜和草芽。就連看上去不堪食用的“烤腸”,人們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其實,“烤腸”在柔嫩時也是清香可食的。美洲原住民就曾以香蒲的嫩花序連同它的根狀莖一起煮食,風味分別類似玉米筍和土豆。

到了仲夏時節,蒲棒還會釋放出大量的黃色花粉。在中國,香蒲的花粉被拿來入藥,在中藥裡稱作“蒲黃”。而在國外的一些地區,香蒲的花粉則被當作調味品、增稠劑,或是用來烤麵包、鬆餅和煎餅。

不僅能吃,還多才多藝

香蒲不僅好吃,而且用途廣泛,它的身影遍佈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香蒲葉柔韌修長,是極好的草編原料,可以用來編織蒲團、蒲席、蒲鞋、蒲扇等傳統用具。西漢文學家王褒崇敬屈原而作《九懷》,辭賦中的“抽蒲兮陳坐”,指的就是蒲席。就連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和迎接賢士時,也要用蒲草來包裹車輪,稱作“蒲輪”。據《漢書·枚乘傳》記載,漢武帝思賢若渴,當他剛即位,就以“安車蒲輪”之禮徵召枚乘。怎奈枚乘年老體弱,禁不起驅馳顛簸,竟病死在了途中,真可謂是急功近利造成的悲劇了。

由於香蒲富含纖維、莖葉堅韌、取材便宜,於是就成了造紙、加工人造板和人造棉的重要原料。新西蘭的毛利人十分喜愛香蒲,他們就地取材,用香蒲搭建房屋居住。南美洲的原住民則以香蒲和蘆葦製作出輕便的草船,用於日常出行和下湖捕魚。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毛利人的香蒲屋。

外形高大挺拔、葉碧穗奇的香蒲,不僅是優美的觀賞植物、優良的淨水植物,還是有頗有潛力的能源作物。與眾多淨水植物一樣,香蒲的根部能夠吸收重金屬,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此外,香蒲的根莖中富含澱粉,發酵後會產生乙醇。因此,香蒲屬植物還是一種潛力巨大的非糧生物質能源。或許香蒲的好處,只能以渾身都是寶來形容了。

香蒲的地下莖發達,容易成片生長,可以起到穩固土壤的作用。在溼地生境中,茂密的香蒲叢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賴以為生的家園。這種古老的植物,不僅庇護著鳥類、魚類、蛙類、昆蟲等動物在此繁衍生息,還是麝鼠、河狸等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文須雀(Panurus biarmicus)在啄食寬葉香蒲的種子。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飢腸轆轆的麝鼠(Ondatra zibethicus)正在啃食香蒲。

小心了,植物也會炸毛

在夏日驕陽的炙烤下,香蒲的果序日趨成熟。蒲棒不僅好看,而且用處多多。乾燥的蒲棒易燃多煙,生活在水鄉地區的人們,習慣在夏季夜晚點燃蒲棒來驅趕蚊蟲。一些頑皮的孩童還將蒲棒折下,當作打鬥嬉戲的“武器”。而在花藝師的眼中,蒲棒則是一種優雅的插花花材。

不過,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往往在蒲棒開裂前,人們就將其收割。香蒲果實上著生的白色冠毛被稱作“蒲絨”,可用作枕頭、被子、衣服等填充物。蒲絨不僅柔軟保暖,經過試驗表明,即使在水下浸泡100小時,輕便防水的蒲絨仍有浮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就曾以防水性能優良的蒲絨,作為救生衣和航空夾克的填充物。此外,人們還利用蒲絨易燃的特性,將其作為引火物用於打火。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香蒲屬植物飛散的種子絨毛。

玩過蒲棒的朋友,一定對它的實力深有感觸。要論一碰就炸毛的生物,除了高冷的喵星人,恐怕就要數香蒲了。香蒲的雌花序非常緻密,種子的數量也非常可觀。在香蒲果實未成熟前,絨毛會壓實緊貼在果序軸上,捏上去相當緻密結實。而一旦果實完全成熟,果實與果序軸即將彼此分離。此時若有丁點外力干擾,看似穩定的狀態就會被打破,達到“一碰就炸毛”的效果。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來,給大家表演一個炸毛。

蒲棒雖可愛,切記別亂塞。萬一它心情不好炸毛了,那堪比災難現場的絨毛,絕對會令你懷疑人生的。

池塘里長出了“烤腸”?能吃嗎?

友情提示,在玩“巨型蒲公英”之前,首要的事情是觀察風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