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最後的傑作——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 寫在前面

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目光卓絕的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就開始構想一型能夠主宰戰場的高性能武裝直升機。為此,他奔波於蘇聯國防高官之間,為該構想爭取支持,歷經波折之後,米-24終於立項開工。在1970年辭世值前,米里作為米-24的項目總設計師,一直致力於米-24的設計工作,這型聲名在外的武裝直升機可謂是他的臨終之作。

米-24是一型重型武裝攻擊直升機,同時也是一型輕型運輸直升機,最大可運載乘員數量為8名。米-24的俄語名為:Миль Ми-24,其北約報告代號為:雌鹿(Hind),這也是廣為我國軍事愛好者所熟知的名字。雌鹿武裝直升機由米里設計局(後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所研製,該機於1972年進入蘇聯空軍服役,後來隨著蘇聯的解體進入各國軍隊服役,總體而言,雌鹿在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服役。

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最後的傑作——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圖——波蘭陸軍的米-24W,塗裝很有辨識度

在北約組織內,雌鹿直升機的出口型號為米-25或者米-35,一般都會加一個字母后綴,即“雌鹿D”或者“雌鹿E”。蘇聯飛行員樂於將米-24叫做“飛行坦克”(летающий танк),飛行坦克一般指的是二戰中蘇聯大名鼎鼎的伊爾-2 “Il-2 Shturmovik” 裝甲對地攻擊機。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飛行員將其親切地稱為“加林娜 Galina”,該詞在俄語中是“歡樂的”的意思,而由於米-24獨特的塗裝,有時也被叫做“鱷魚 Crocodile”,而它環繞機頭的平板玻璃座艙設計也讓它獲得了“玻璃杯 Drinking Glass”這樣的暱稱。

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最後的傑作——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圖——米-24A的玻璃座艙

本號持續針對空天領域理論、設計、未來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度解讀,歡迎關注。

# 發展歷程

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蘇聯的傳奇設計師米里認識到隨著戰場機動性的日益增強,步兵用的飛行戰車的誕生已經是必然的趨勢,這種飛行戰車勢必要同時具備火力支援和地面部隊運送的雙重任務。1966年,米里所領導的329廠(即後來的米里設計局)製造了第一臺這種“飛行戰車”的概念模型。這個模型的代號為V-24,但是它是基於V-22實用直升機項目打造的,V-22沒能進入到最後的生產階段。V-24有一箇中央步兵座艙,能夠運載8名背對背坐下的地面小隊,在其客艙後部上方有一組短翼,這組短翼能夠掛在6枚導彈或者火箭彈,在起落架上則固定著一門雙管GSh-23L加農炮。

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最後的傑作——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圖——GSh-23L 加農炮

米里向當時的蘇聯武裝部隊負責人提出了這一設計構想。雖然米里的構想得到了一些戰略專家的支持,但是武裝部隊的幾位高級官員還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常規武器的使用效率要更高一些。儘管反對的聲音佔據了大多數,但是米里仍然努力爭取到了蘇聯國防部長的第一副手——安德烈·格雷奇科將軍的支持,最終說服後者召集了一支專家小組來考察這一構想。最後調查小組的專家意見也並不一致,甚至可以說相當混亂,但是好在項目支持者最終還是佔了上風,並最終提了研製一型戰場支援直升機的提案。而在越南戰爭中,美國陸軍不斷投入的武裝攻擊直升機更讓蘇聯深信武裝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由此進一步促成了米-24的發展。

米里設計局的設計師為米-24構想了兩種設計方案:一種方案是7噸級的單發設計,另一種方案是10.5噸級的雙發設計,兩種設計所用的發動機都是伊佐托夫1700馬力的TV3-177A渦軸發動機。隨後,三架完整的模型被製造出來,同時被製造出來的還有五架完整的座艙,這些座艙主要用於飛行員和武器操作員進行訓練和調試。

在此期間,卡莫夫設計局也提議將他們的卡-25反潛直升機改造一種陸軍版本,這樣的話,研製成本可以更低。但這一建議最後未被採納,蘇聯國防部門最後採取的是米-24的雙發方案。在軍方的要求下,米-24的原型進行了多番改動,包括將其23mm的加農機炮改為掛載於下顎處的高速重型機槍以及掛載9K114 Shturm(AT-6 Spiral)反坦克導彈。

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最後的傑作——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圖——米-24掛載的9K114 Shturm

1968年5月6日,蘇聯國防部門發佈了一條指令指示繼續推進米-24雙發版本的研製工作。在1970年米里辭世之前,米-24的工作都是由他在推進。米-24的細節設計工作是在1968年8月份展開的,當時的內部代號為Yellow 24。1969年2月份,一架全尺寸的模型樣機制造完成並通過了審查和驗證。1969年12月15日,米-24的第一架原型機完成了繫留懸停的飛行測試,4天之後,米-24進行了第一次自由飛行測試。隨後米里設計局完成了第二架原型機的製造,並隨後製造了十架用於飛行測試的米-24。

蘇聯傳奇設計師米里最後的傑作——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

圖——俄羅斯空軍的米-24P

米-24 的驗收測試工作於1970年6月開始,持續了18個月。設計中的改進解決了項目最初的結構強度和疲勞問題,並降低了全機的振動水平。此外,設計師通過給機翼設計12°的上反角,解決了米-24在超過200千米時的時候產生的荷蘭滾趨勢,Falanga導彈(AT-2 Swatter)掛架也從機身移動了翼尖處。尾槳也從尾樑的右側移動到了左側位置,其逆轉了其旋轉方向。經過這樣的調整,米-24的尾槳會朝著飛行器的前方旋轉,進入到旋翼的尾流中去,據稱這樣可以提升尾槳的效率。在米-24A生產型號在1970年最終進入生產之前,設計師們還進行了不少其他的設計改動,最初米里設計局希望能在1971年完成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的版本,但實際上1972年才實現這一目標。

1972年,米里設計局在完成米-24的項目工作之後,致力於發展一種更為強勁的武裝攻擊直升機。新的設計思路中,運輸性能大幅降低(將只能搭載三人小分隊),新的設計就是後來的米-28,米-28和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一道,代表了蘇聯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的誕生,這一代武裝直升機更小、機動性能更好但不再具備大型的客艙。在2007年10月份的時候,俄羅斯空軍就曾宣稱他們將在2015年前用米-28N和卡-52來代替所有在役的米-24。


下一篇我將重點介紹米-24的設計特點和技術參數,同樣精彩,歡迎持續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