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重門背後的故事,乾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湖北武漢美麗的東湖之濱、南望山下,有這樣一所全國重點學府。67年來,這所大學劈山建校,櫛風沐雨,懷揣夢想,砥礪前行,她被譽為中國地學人才的殿堂、地學研究的重鎮、地學文化的搖籃,她就是——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重門背後的故事,乾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2011年11月的一天,中國地質大學東校區最顯眼的大片綠地之上,建起了名為四重門的文化景觀:即一重門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一1970年);二重門湖北地質學院(1970年一1974年);三重門武漢地質學院;(1974年一1987年)四重門中國地質大學(1987年一至今)。四塊岩石除了24個字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說明介紹,但4個環繞的校名背後,卻代表著這所新中國地學高等學府4次優雅華麗地轉身。

第一任地礦部黨組書記何長工曾經說過:新中國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驚天就是建立航空航天學院,動地就是建立地質學院。1970年,北京地質學院外遷大勢所趨,遷往何方,為全國上下所關注。學校派人分別前往陝西、江西、甘肅、湖南、湖北等地調查選址。1970年9月1日,國家地質總局《關於北京地質學院遷往湖北江陵基本建設的批覆》,同意將擬遷往湖南省石門縣建校計劃改為遷往湖北省江陵縣。徵地面積為江陵縣城東門內約435畝地,建校規模按5個系13個專業、學生2000人、教職工1700人進行規劃,總建築面積約86220平方米,總投資初步估計約811.4萬元,兩年建成。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重門背後的故事,乾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新學校沒建成之前,學校遷往江陵二二一五普查大隊隊部,辦學條件十分困難,一切從零開始。197o年春,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分別在丹江、五七地質隊、和江陵校部進行。即使在艱苦的辦學條件下,學校還是派出教師在湖北、江西、福建、河南等地,與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學校形成了四點辦學的格局,即江陵校本部、丹江、五七、地質隊、江西五七地質隊、北京留守處及武漢分院。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各點的教職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同心協力,共同為地院的生存和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972年歲末,學校分散在江陵校部、江西五七幹校、丹江五七幹校。地質隊的教職工,基本上全部遷回原北京校部。

在武漢的湖北地質分院回遷無望的形勢下,老院長高元貴帶領新校址考察小組,先後奔赴湖北省黃石、大冶、武昌、孝感、蒲圻、咸寧、花園、廣水、襄樊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論證,擇優選址武漢市,在國家地質總局和湖北省革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方案獲准。1974年7月27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批覆同意湖北地質學院在武漢市建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重門背後的故事,乾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中國地質大學時期

1987年10月12日,根據武漢地質學院1985年5月10日武地院字85128號《關於申請將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科技大學的報告》。11月4日,國家教委發出《關於同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的批覆》。國家教委在批覆中指出,為了充分發揮現有地質院校在學術上和設備上的總體優勢,妥善解決原北京地質學院遷校後的不利因素,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以適應地礦事業發展的要求,經研究,聯合組成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總部在武漢,分設武漢和北京分部。京、漢兩部為中國地質大學在

兩地相對獨立的辦學單位,分別實行地質礦產部和湖北省、北京市雙重領導,以地礦部為主的管理體制。中國地質大學成立後,各組成部分原有的經費、投資渠道不變。地礦部部長朱訓兼任首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5月29日,朱訓主持召開第一次校務會議,決定大學辦公室1988年6月日開始辦公,同時啟用"中國地質大學"印章,在京漢兩地辦公,至此形成了一所大學、兩地辦學、四個實體、總部武漢的特殊結構的聯合辦學新格局。標誌著學校改革發展多科性理工科大學目標進人新的歷史時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四重門背後的故事,乾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2005年3月,地大總部撤銷,京漢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至此地大建設有突出優勢和特色的高水平地質大學進人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67年來,中國地質大學歷經了創建、發展、搬遷、重建和振興的曲折辦學歷程。為新中國工業的起飛和地質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學校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有37人成為兩院院士、2oo餘人成為省部級以上特殊人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