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一碗甜辣牛肉粉融進城市血液,打造的美味名片,創造了這個城市屬於自己的江湖傳奇。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一碗甜辣牛肉粉融進城市血液,打造的美味名片,創造了這個城市屬於自己的江湖傳奇。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師傅混跡的士行業多年,牛肉粉於他而言,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是繞過這城市的犄角旮旯,也必須搜尋入嘴的美味。

樓底下的頂好和三狗,從2塊錢吃到現在,花子是新寵。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一碗甜辣牛肉粉融進城市血液,打造的美味名片,創造了這個城市屬於自己的江湖傳奇。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師傅混跡的士行業多年,牛肉粉於他而言,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是繞過這城市的犄角旮旯,也必須搜尋入嘴的美味。

樓底下的頂好和三狗,從2塊錢吃到現在,花子是新寵。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三狗牛肉粉家的火爆脾氣融入武漢血液,相比之下,花子牛肉粉家的王姐則更為親和。

從入這行開始,牛肉粉是除卻出租車外的第二見證者,吃慣了武漢的牛肉粉,再換其他,總覺日子變得索然無味。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一碗甜辣牛肉粉融進城市血液,打造的美味名片,創造了這個城市屬於自己的江湖傳奇。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師傅混跡的士行業多年,牛肉粉於他而言,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是繞過這城市的犄角旮旯,也必須搜尋入嘴的美味。

樓底下的頂好和三狗,從2塊錢吃到現在,花子是新寵。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三狗牛肉粉家的火爆脾氣融入武漢血液,相比之下,花子牛肉粉家的王姐則更為親和。

從入這行開始,牛肉粉是除卻出租車外的第二見證者,吃慣了武漢的牛肉粉,再換其他,總覺日子變得索然無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家住漢口的胡明,即便每天8點上班,也要開著車前往青山區建設二路和吉慶街交叉路口的新農牛肉麵館,寧願早起一小時,也一定要開車去吃。

對牛肉粉,武漢人是認真的。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一碗甜辣牛肉粉融進城市血液,打造的美味名片,創造了這個城市屬於自己的江湖傳奇。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師傅混跡的士行業多年,牛肉粉於他而言,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是繞過這城市的犄角旮旯,也必須搜尋入嘴的美味。

樓底下的頂好和三狗,從2塊錢吃到現在,花子是新寵。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三狗牛肉粉家的火爆脾氣融入武漢血液,相比之下,花子牛肉粉家的王姐則更為親和。

從入這行開始,牛肉粉是除卻出租車外的第二見證者,吃慣了武漢的牛肉粉,再換其他,總覺日子變得索然無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家住漢口的胡明,即便每天8點上班,也要開著車前往青山區建設二路和吉慶街交叉路口的新農牛肉麵館,寧願早起一小時,也一定要開車去吃。

對牛肉粉,武漢人是認真的。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江湖持續半個多世紀,江湖裡的恩怨情仇也仍在未完待續。

對於從小在武漢長大的武漢伢來說,熱乾麵可能一個月一次,但牛肉粉卻可以天天吃。這種看似路邊蒼蠅館子裡的市井人生,卻是無數人平凡生活裡的點滴匯聚。

若有人再問你,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啥好吃的?

便帶她去往街頭,嚐遍巷尾牛肉粉,就能輕鬆達成共識。畢竟,停不的筷子,吸溜而入的快感,會給出最直接的答案。

"

原創:WHatplus

在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是1100萬人共同的選擇?

某點評上搜索『牛肉粉』,可以找到7041篇點評,6922個相關商戶,遍佈武漢三鎮。

與熱乾麵自帶的“集體榮譽感”不同,在武漢,牛肉粉不是城市名片,卻自帶江湖英雄氣。熱辣,性燥,扛起武漢過早半邊天。

從早上嗦牛肉粉,到一日三餐牛肉粉為日常,敢問一句——牛肉粉在武漢,誰能稱霸江湖?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九省通衢之地,口味極其多樣,兼收重辣川麻浙甜粵鮮,雜糅各處味道之餘又衍生出別樣風格。

牛肉粉流進武漢人的血液,說不清是武漢人的性格改變了牛肉粉,還是牛肉粉塑造了本土性格。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好不好吃是有標準的,辣湯是肉身,牛肉便是靈魂。

精髓在於辣椒和濃湯的爆發力,吃牛肉粉,就像溫水煮青蛙,入口普通,等到辣油和牛肉油脂慢慢在味蕾爆發,舌頭和頭皮一齊發麻,整個人像被通電,伴著紅油和肉片,嗦到根本停不下來。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辣湯和澆頭都有講究,碗熱,湯熱,油熱,澆頭熱,面煮到九分熟撈起盛熱湯入內,端到手裡剛好十分飽滿,喝一口湯,就覺世事圓滿。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講真,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打探過各家20年以上的老店,沒有人可以準確說出第一家牛肉粉是何時開張,是哪家店鋪,但牛肉粉發展至今,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幾大流派。

說不上到底哪種最武漢,但盡情嗦粉之餘總有一碗能造就靈魂口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生燙派牛肉,說是生燙,其實就是肉切成片狀,在滾湯裡面燙熟,類似於涮火鍋。

『柳三哥家的生燙』,97年從漢口遷至吳家山,已是第21個年頭,來吃的多是與三哥熟知許久的朋友,算的上生燙界的老前輩。

牛肉和湯頭是店裡的金字招牌,牛肉鮮嫩爽滑,多是選取當日新鮮食材,湯頭則更費時,原湯湯底以牛骨熬製,多是頭天下午就需準備,牛骨經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光是這一碗湯,就需熬製12小時以上。

蔥花香菜全憑胃口添加,滾湯下肚,心滿意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王記生燙牛雜麵館』,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燙實力擔當。

10年前生燙還是獵奇吃法,郭老闆跟著別人學怎麼做,而後慢慢研究注入自己的想法。

輝煌時期,一天能賣掉1000碗粉,100多斤牛肉。

來吃的食客不是慕名而來,就是數碼港的上班族。

蘭陵路清晨的故事,常常就從這一碗生燙的片片牛肉開啟,而後蔓延。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記三狗』比起隔壁的『王記生燙』,是典型的滷製牛肉派,提前滷好,偏硬口感,味道偏甜,牛肉炒麵一絕。

『頂好牛肉麵』,牛肉量很足,不鏽鋼鐵碗裝,不像所謂的網紅滷水味道既辣且重,牛肉片較軟和薄。

牛肉滷得入味,卻不失嚼勁。麵條像是珠江面,湯底辣中帶甜。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武漢人過早的一大特色,湯湯水水必配乾點,更多偏向油餅或油條,可直接上嘴咬,享受酥脆快感,或是浸泡於麵湯,待其與湯汁交融時,便是一口咬下的最佳時刻。

說起蘿蔔煨湯,生燙派和滷製派向來默契,不爭不吵,卻也兼容幷蓄。比起生燙的新奇,滷製的重口,蘿蔔煨湯則是隨處可見的一抹景觀,卻又綻放出獨有精彩。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蘿蔔煨湯派,『黑皮牛雜』是繞不過去的話題,24小時營業的店子,只有下午才能吃到,這裡的蘿蔔最入味,燉的軟爛,咬一口,滋溜而出的湯汁夾雜著甜辣,滋味可口,冬天來時,更為獨到。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牛肉粉江湖從未偃旗息鼓。

提起恩怨情仇繞不過『精粉世家』,道一聲歷經磨難,『老寶慶』不得不擁有姓名。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開在馬場角橫路的精粉世家有兩處,相隔咫尺,卻掐架數餘載。江湖傳言,右邊紅色招牌的餘豔梅和左邊藍色招牌的王叢興,原是夫妻,分手後各自開店,並自稱只此一家,絕無僅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情場無關對錯,商場卻總有輸贏。餘豔梅家隊伍老長,隔壁卻空空蕩蕩。

店子起初是餘豔梅所負責,王叢興入股,而後兩人鬧掰,因商標註冊於王叢興名下,致使老店至今仍無法入駐外賣。

說不清究竟誰戰勝了誰,各有千秋的口味難分伯仲,但口碑榜,老店4.5,新店3.5,結果卻又顯而易見。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說起『老寶慶』,餘家頭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經26年,原味不變。楊園街深處的另一家,原是從這裡學藝而出,但許多楊園的老杆仍舊會繞著和平大道一整圈而來,味道間的絲毫分別,在挑剔的武漢人嘴裡從來逃不過半分。

老寶慶不同於其他牛肉粉,主打牛肉,自成一派。

餘家頭的拆遷,讓曾經的國棉二區的員工一撥撥離開,老寶慶也即將在2年後重新搬遷,許多老顧客的呼聲,總是能輕易撥動心絃。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哪怕餘家頭所有的宿舍全部拆完,能留下老寶慶,便也算是留住了青春年少。

老闆說,店雖然要拆,但還是會留下來,在前面的街道重新開張,“任何想來的時候,我都在”

做了這麼多年,對這裡已不僅僅是事業如此簡單。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一碗甜辣牛肉粉融進城市血液,打造的美味名片,創造了這個城市屬於自己的江湖傳奇。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劉師傅混跡的士行業多年,牛肉粉於他而言,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是繞過這城市的犄角旮旯,也必須搜尋入嘴的美味。

樓底下的頂好和三狗,從2塊錢吃到現在,花子是新寵。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三狗牛肉粉家的火爆脾氣融入武漢血液,相比之下,花子牛肉粉家的王姐則更為親和。

從入這行開始,牛肉粉是除卻出租車外的第二見證者,吃慣了武漢的牛肉粉,再換其他,總覺日子變得索然無味。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家住漢口的胡明,即便每天8點上班,也要開著車前往青山區建設二路和吉慶街交叉路口的新農牛肉麵館,寧願早起一小時,也一定要開車去吃。

對牛肉粉,武漢人是認真的。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牛肉粉江湖持續半個多世紀,江湖裡的恩怨情仇也仍在未完待續。

對於從小在武漢長大的武漢伢來說,熱乾麵可能一個月一次,但牛肉粉卻可以天天吃。這種看似路邊蒼蠅館子裡的市井人生,卻是無數人平凡生活裡的點滴匯聚。

若有人再問你,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啥好吃的?

便帶她去往街頭,嚐遍巷尾牛肉粉,就能輕鬆達成共識。畢竟,停不的筷子,吸溜而入的快感,會給出最直接的答案。

為了熱乾麵去武漢,結果卻愛上了牛肉粉

你最想吃武漢的哪樣過早?

來評論裡聊一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