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店東西南北四個村10個大隊的歷史'

"

山東淄博的張店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直到清朝末年也不過是濟南府新城縣的一個鎮而已。真正開始發達起來還是靠著德國人在山東修了膠濟鐵路和張博鐵路,建了張店火車站,又建了天主教堂和鐵路醫院。

當時有三條大馬路,把張店街裡和火車站聯在一起。一馬路由南北大街向南延伸,穿過鐵路的“雙洞子”,直達博山。二馬路從街裡東門起直達火車站。這條路最好,是用石條鋪的,路兩邊,店鋪林立。三馬路中段路東,是鐵路醫院。1949年10 月1日,張店人民慶祝新中國成立的大會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老張店村,東西以今西二路為軸線,南北以今美食街為軸線,形成“大十字”,以其方位劃分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村。1958 年 11 月,張店人民公社成立,時轄 10 個大隊:第一大隊是喬莊、杜科,第二大隊是道莊,第三大隊是張辛、王辛、一里、太平,第四大隊是張店西北村(今北源社區),第五大隊是張店西南村(今柳泉社區),第六大隊是張店東南村(原東方社區),第七大隊是張店東北村(原東源社區),第八大隊是洪溝村,第九大隊是中心村(今勝利橋社區),第十大隊是大賈莊。

俗話說:“三裡曹村(一說姚溝)五里鎮(金嶺鎮),二里張店不用問。”新中國成立前,張店街裡也不過方圓兩華里。西從健康街,東到淄博商廈,北從張店農貿市場北端,南到濟青路略南,村子雖不大,但文化底蘊深厚,許多讓人懷念的人工實體、自然實體,如四橋、四廟、四井、六座牌坊等,幾乎婦孺皆知。黃桑店、烽火臺、三闔大門、透龍碑、侯家灣、苗家灣、趙家衚衕,爐渣崖子等等,也常被老張店人津津樂道。

西北村北頭有一組廟群。第一座廟是南張三世祖——張福出資購買了廟基而領銜修建的真武廟。廟坐北朝南,前院大門在正中,門兩邊有鐘鼓樓。東北角有座小廟,是龍王廟,天旱祈雨時還要把龍王神像抬出來祭奠,據說很靈驗。西北角有三座功德碑,記載著建廟時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人的數量,中間是二門。中院有大殿三間,殿內供奉著真武大帝,兩邊還有四尊神像。大殿後面有一個小門,裡邊是第三個小院,也有三間略小的房子,是百子殿,供奉著送子娘娘。在中院的廂房裡,有兩間是“文泉書屋”,供孩子們在這裡讀書,真武廟內不光能聽到晨鐘暮鼓,還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

廟前有條小河,廟西有條大道,玄武橋貫通南北。橋旁河邊有一眼水井,水井南邊還有一個院子,兩間北屋是菩薩廟,南屋為關帝廟。新中國成立後,成了第二生產小隊的飼養院。

民國年間,韓復榘主政山東,他在張店西門外建了兩座磚瓦房作兵營,為了造桌椅床凳和門窗,把大廟拆了。多年以後人們只重修了大殿,前院變成了一個大土臺子。新中國成立後,大廟全部拆除,供銷社在這裡蓋了門市部。1991年舊城改造,在這裡建了農貿市場。

十字街上有座“兩世承恩”牌坊,是為南張五世祖張芝和兒子張篤敬而修建的“恩榮”坊。張芝,太學生,任河南彰德府吏目,因子貴,欶封文林郎元氏縣知縣。子篤敬,明萬曆壬辰進士,河南清吏司主事,父子兩代,居官清廉,勤政為民,分別受到萬曆皇帝聖旨嘉獎,濟南府新城縣為他們父子修了這座牌坊,予以表彰。“兩世承恩”四個大字,由明朝重臣、大學問家孫鑛書寫,他文才武略皆擅,有著作40多種、700多卷,為世人所重。

從十字街向南 150 米處,還有兩座節孝坊,一座是明朝的,一座是清朝的。所謂的張店有六座牌坊,除了“兩世承恩”坊和十字街南面的兩座節孝坊,還包括有杏園一座“萬古流芳”坊,東門外耿家一座“冰清玉潔”坊,東馬道楊家還有一座“幽光照漢”的小牌坊,俗稱叫楊家志門。

從十字街往西,在健康街東側路北,有座“三官廟”,院子不大,有三間大殿,供奉著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廟門外也有幾座“功德碑”。從三官廟向東 20 米,有一座精緻的三孔大石橋,被埋在地裡,1958 年大鍊鋼鐵時被挖了出來,《新城縣誌》裡所說的張店橋就是它。估計,它應當和十字街上的牌坊是同一時期的建築。橋的北邊有座“勤慎廉明”石碑,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是清末趙家衚衕趙竹蓭先生書寫的。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進駐張店,把老圍子牆拆了,把護城河填了,重新挖了豬龍河,在靠近莊裡的河岸上築起了全是黃土的圍子牆。

現在的共青團路,就是原來的河道,是張店圍子河的一部分。南北大街北邊有座單孔橋,再向東到中心路處,日軍曾在那裡建了個新橋,還建了雙層的城門樓,叫“新北門”,不過新北門的城樓壽命不長,在新中國成立後就拆掉了。

從十字街向東 300 多米,是佛爺廟,佛爺廟東邊是一所學校,與學校一牆之隔的東面,有一個大土柱子,六米多高,很不規整,上邊有些雜草,還有一株小槐樹,這就是“烽火臺”,當地老百姓叫它“煙火墩”,是古代瞭望和用煙火來傳遞信息的軍防設施。它下大上小,四周用磚石壘砌,中間填上黃土,有臺階可以上下,它是張店最古老的地上建築。由於年代久遠,磚和石頭被人拆走了,只留下一個不規整的大土柱子。

從十字街向南,東邊是耿家的三闔大門,西邊叫“爐渣崖子”,從爐渣崖子再向南,路東一座廟叫奶奶廟,廟裡有塊透龍碑,下雨前一天碑上若凝有露水,第二天保準下雨。路西邊有座小廟,是觀音廟。1960 年這個小觀音廟成了民辦中學的校舍,有兩個班的學生,這所民辦中學就是張店一中的前身。

過了濟青路,東南角有一個大灣,叫侯家灣,平時沒有水,只有六七月裡下大雨,十字街處最高,水便流到灣裡去了。東邊還有一個灣,比侯家灣大,叫苗家灣,灣中好像有泉子,水質很清,兒童常去洗澡或在灣裡游泳。

老張店村內有個白鬍子老頭,名叫張胤振,其父是張篤敬,祖父叫張芝,祖孫三代都是明朝重臣,而且都住在張店。張胤振是郡庠生,例貢入太學生,學成後授東城兵馬司指揮副使,授文林郎。俗話說“門為宅首”,在張店街裡除了“三闔大門”和“尚志堂”“鴻恩堂”之外,沒有一家磚瓦到頂的大門樓子。傳說的耿家“三闔大門”,是明清時期的六七百年間,張氏族和耿氏族共同的產物。據傳,西邊那兩闔原本是張家的,張家人先賣了最西邊那闔,賣給了王家,耿家只蓋了最東邊的那闔,以後又買了中間那闔和王家的那闔。在過去,房產買賣屬正當交易,要寫房地契文書,還得由買賣雙方及中證人簽字畫押,要辦酒席並請有威望的人吃飯,以作證明。

據《耿氏世譜》和《新城縣誌》記載:“誥封資政大夫,諱宗何,字碌臣,讀書無成,始從城裡遷至解營,後復涉張店居焉。享年七十七歲,卒於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此乃第一個進住張店的耿氏之人。

據載,“碌臣之孫,諱維祜,號顯亭,先世為山西絳州望族,前明諱安者始於諸城遷入新邑(即新城),父肇堂,嘉慶辛酉進士……廣東鹽運使,卒於官。公維祜生於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初五,卒於道光十年七月十三,享年六十。道光十二年十月十七,葬於太平莊”。據考證,此處的“太平莊”,實為“一里莊”,即今淄博人民公園處。

明代中後期,張店南張氏三位重臣死後,他們的官宅先後被後人賣掉,後代遷移到張店村周邊各地,不僅僅去到杜科、喬莊和魏家莊,而且遷到尚莊、街子、迎仙、南嶺、北嶺、曹村、江西道、古城等處,甚至移居外縣、外省。

過去在洪溝村西曾有一個杏園村,該村系明朝“南張氏”十世祖文聚公,從街子村回到此地,為長子化麟、長孫亦坦蓋了一座“一樓三院六廂房”的大宅子。化麟公早逝,妻何氏守節,子孫滿堂。乾隆初年,奉旨在杏園為其建了“萬古流芳”的節孝坊。杏園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就不復存在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