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
"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屏邊縣白雲鄉白泥塘村委會上龍潭村是一個有著68戶人家的村寨,過去的村民全部為漢族。近幾年來,村民們在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上龍潭村從一個純漢族村寨變成了苗、彝、漢、壯、瑤、哈尼族6個民族和諧共處的大家園。

"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屏邊縣白雲鄉白泥塘村委會上龍潭村是一個有著68戶人家的村寨,過去的村民全部為漢族。近幾年來,村民們在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上龍潭村從一個純漢族村寨變成了苗、彝、漢、壯、瑤、哈尼族6個民族和諧共處的大家園。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上龍潭村一瞥

上龍潭村坐落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的山坳裡,鄉村美景如畫,村莊和諧靜謐,置身村中,油然而生“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句。村內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整個村寨呈現出團結和諧的景象。

村民們不等不靠,窮則思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上龍潭村有30戶人家在縣外經商。他們中有的從事建築行業、有的做水果生意、有的銷售化肥農藥。村民王德雲通過多年的打拼,成了建築老闆,每年創收10多萬元。

而留在村裡的30餘戶常住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殖業,僅養牛戶就有10餘戶。村民姜仙雙4年前採取放養模式,發展養牛,短短4年時間從最初的3頭髮展到現在的20餘頭;養豬大戶萬玉恩10多年前就開始發展養豬、烤酒,10餘年來,從最初的幾十頭髮展現在的200餘頭,每年養豬、烤酒純收入達30餘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烤酒大戶。而村民蘇紹輝家兩個孩子在外打工,夫妻倆在家養了18頭豬,種植了1.33公頃包穀、0.33公頃獼猴桃及少許蔬菜,平時還打打零工。他相信,只要肯努力,日子是會越過越好的。

"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屏邊縣白雲鄉白泥塘村委會上龍潭村是一個有著68戶人家的村寨,過去的村民全部為漢族。近幾年來,村民們在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上龍潭村從一個純漢族村寨變成了苗、彝、漢、壯、瑤、哈尼族6個民族和諧共處的大家園。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上龍潭村一瞥

上龍潭村坐落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的山坳裡,鄉村美景如畫,村莊和諧靜謐,置身村中,油然而生“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句。村內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整個村寨呈現出團結和諧的景象。

村民們不等不靠,窮則思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上龍潭村有30戶人家在縣外經商。他們中有的從事建築行業、有的做水果生意、有的銷售化肥農藥。村民王德雲通過多年的打拼,成了建築老闆,每年創收10多萬元。

而留在村裡的30餘戶常住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殖業,僅養牛戶就有10餘戶。村民姜仙雙4年前採取放養模式,發展養牛,短短4年時間從最初的3頭髮展到現在的20餘頭;養豬大戶萬玉恩10多年前就開始發展養豬、烤酒,10餘年來,從最初的幾十頭髮展現在的200餘頭,每年養豬、烤酒純收入達30餘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烤酒大戶。而村民蘇紹輝家兩個孩子在外打工,夫妻倆在家養了18頭豬,種植了1.33公頃包穀、0.33公頃獼猴桃及少許蔬菜,平時還打打零工。他相信,只要肯努力,日子是會越過越好的。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屏邊這個村連續10多年獲省級文明村,因為……

村民發展養牛致富

“我們白泥塘村委會有10個自然村,上龍潭村是最團結、最勤勞、最好開會的一個村。”白雲鄉白泥塘村黨總支書記楊自龍告訴記者,上龍潭村村民們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而全村上下還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令人喜上眉梢的變化中透著各族群眾的熱情與自信,也訴說著團結和諧的發展故事。

村婦代小組長周華仙說:“我是土生土長的上龍潭村人,我們村的村民不僅勤勞,而且之間相處的還非常和諧。每天早上8點以後,除了年邁的老人外,其他人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一般要到晚上6點以後才回到家。吃完飯後,還要到附近的地裡拿豬菜、牛草之類的。沒有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的情況,從來沒有因家庭瑣事、鄰居不和打架鬧事的現象,也沒有因感情不和夫妻打架離婚的。”“村民都很熱心公益事業,我們村建了兩道寨門,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主要靠村民投工投勞,有的在外打工,聽說要出義務工修寨門,都能趕來。衛生方面大家也很自覺,各家門前隨時都保持得很乾淨,我們村連續10多年來都是省級文明村。”上龍潭村支部書記萬玉順說。

通訊員:胡云才 文/圖

責編:馬映竹、張哲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