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文物 龍門石窟 玄奘 佛教 龍門石窟 2017-06-04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仲夏時節,當您遊覽完龍門西山石窟,徜徉在綠樹成蔭的龍門石窟東山遊步道,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會看到龍門東山腳下有幾尊高僧的塑像,他們和龍門有什麼故事呢?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這其中的一位人物——高僧玄奘。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通曉經典。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11歲的玄奘便隨兄進入寺接受教育,兩年後在淨土寺出家。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公元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離開洛陽赴四川,專心致志地潛修佛法,短短兩三年內,便精研了佛教的重要經典。為了更進一步地修學佛法,玄奘來到佛教比較興盛的西京長安,向當地的佛學權威虛心求教。玄奘的博學與聰慧得到了當地高僧的由衷稱讚,一時成了名聞長安的人物。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公元627年,28歲的玄奘離開長安,開始了他的萬里西征。一路備嘗艱苦,歷盡艱辛,終於在631年10月,到達了佛教史上著名的摩揭陀國那爛陀寺。

對於玄奘的遠來求學,那爛陀寺僧眾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給予了最高的讚歎和優厚待遇。在那爛陀寺期間,他潛心修學,對寺中佛教經典幾乎都作了研究,還進一步研究了婆羅門經典、印度派學說及印度各國方言,並在印度諸國遊歷6年,訪問了各國的名師學者,這使他的學術更趨成熟。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641年年底,滿載收穫的玄奘動身返國,帶回了大量佛經、佛像、佛骨。這其中就有“刻檀寫真像”,也被成為優填王造像。這是流傳中最初的釋迦牟尼雕像,佛教最原始的偶像崇拜。從此,優填王造像便在洛陽傳開。龍門石窟發現最早的優填王像,紀年為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正是玄奘歸來的第十年。我國石窟中有優填王造像的,以龍門石窟最早、最多,這也是龍門石窟造像中一個獨特的景觀。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龍門石窟優填王相

在歸國之後的歲月裡,玄奘主要從事翻譯佛教經典工作。他一生共譯出佛經73部、1330餘卷,既豐富了中國文化寶庫,也為印度保存了不少早已失傳的珍貴文化典籍,其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成為流傳最廣的佛經。玄奘在西行取經的路上,就是依靠唸誦《心經》來遣除了一切違緣和障礙。南北朝時代的鳩摩羅什也翻譯過這部經,叫作《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又名《摩訶大明咒經》,但玄奘第一次用了“心經”來命名這部經典,並因其翻譯的語言精煉、流暢、準確而成為通行本。目前考古發現龍門石窟中的唐代摩崖刻經,可以說除北京房山石經外,是同時代刻經數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處,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佛教史研究的重要價值。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龍門石窟擂鼓臺中洞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擂鼓臺中洞《心經》原碑拓片

中國的佛教,從絲綢之路傳來。玄奘的西行將西域的佛法之道帶到了中原,成就了佛法的傳播;古老的絲綢之路,承載了無數佛教與文化交流的故事。位於絲綢之路東端起點的洛陽龍門石窟,是佛教石窟寺藝術中國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她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記憶,綻放著永恆的華夏文明之光。

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與龍門結緣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玄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