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古蹟

01汪洋遺址

汪洋遺址位於賽口鎮汪洋村汪洋糧站處,高臺地遺址,南部較高,北部為緩坡,坡地距臺地頂部高差6—8米。文化層厚度2—3米,面積約25000平方米,1980、1981、1982年進行3次發掘,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鏃、石鏟、石鑿等;生活用具有鼎、豆、壺、罐等。從遺址文化內涵和出土的器物上看,它與薛家崗遺址有較多的共同因素,屬薛家崗文化類型,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C14測定年代距今6030±130年,從這裡充分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02 黃家堰遺址

黃家堰遺址位於長嶺鎮黃家堰村張屋自然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至6000年,為薛家崗文化類型重要遺址。黃家堰遺址已經調查的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文化層約1—2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過發掘,出土器物豐富,陶器、石器、玉器三大類,其中玉器比例較大,質地多樣,數量眾多,製作精緻,特徵明顯,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玉器中極為罕見。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文化古蹟

01汪洋遺址

汪洋遺址位於賽口鎮汪洋村汪洋糧站處,高臺地遺址,南部較高,北部為緩坡,坡地距臺地頂部高差6—8米。文化層厚度2—3米,面積約25000平方米,1980、1981、1982年進行3次發掘,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鏃、石鏟、石鑿等;生活用具有鼎、豆、壺、罐等。從遺址文化內涵和出土的器物上看,它與薛家崗遺址有較多的共同因素,屬薛家崗文化類型,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C14測定年代距今6030±130年,從這裡充分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02 黃家堰遺址

黃家堰遺址位於長嶺鎮黃家堰村張屋自然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至6000年,為薛家崗文化類型重要遺址。黃家堰遺址已經調查的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文化層約1—2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過發掘,出土器物豐富,陶器、石器、玉器三大類,其中玉器比例較大,質地多樣,數量眾多,製作精緻,特徵明顯,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玉器中極為罕見。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03 連塘城遺址

連塘城遺址坐落在香茗山腳下的鴉灘鎮連塘城村,城址周圍委土為塹,原高3—5米,寬2—3米,周長3—4公里,城垣大體呈圓形,有東南西北四個門,系古代爭戰之地。清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連塘城”詞條記載:“茗山下,劉裕與盧循大戰於此。”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連塘城”詞條記載:“龍之珠曰:‘城在茗山下,周圍委土為塹,橫直約二里許,四門舊跡猶存。昔劉裕據險露屯與盧循大戰之地。’土人又云:畢指揮集兵保障處也。今法華寺在此城中,十景中標為‘連屯舊戍’。沈鎬曰:‘按元末有大豪畢銀率望、太二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其東二里有關馬城,高埠有望河樓,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與民約,賊至入堡,賊去則耕。’”此城有“連屯舊戍”之稱。

清人張正庭題詩曰:“宋武憑陵壯力爭,連塘屯築此偏城,關門未鎖環溪水,壘塹空圍繞徑榛。茗嶺神燈持照火,鬆塗鬼馬影流兵,白綸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營。”城址西北部現存城牆200米,高1—2米,寬1—2米。

連塘城作為古代軍事要塞,作為雷池的一個軍事文化遺址,比宿松縣的白崖寨早了1000多年,可以說是南方的長城。若從其文明遺址看,其時代可上溯到新石時代器晚期,它的旅遊價值不言而喻。同時連塘城又是望江縣土著人的根。該城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04 青林寺

青林寺坐落在老城東北隅蓮花池旁,今雷池市場西。北宋年間由僧了智創建,明洪武二年(1369)僧性空重建佛殿,明宣德二年(1427)僧會行容建鐘樓、山門等,萬曆二十二年(1594)僧會心煉修葺佛殿,清康熙七年(1668)佛殿、山門坍塌,戒僧如意募資重建,僧海潛重建大士閣,清乾隆年間曾將佛殿前重改為慶賀萬壽之所,清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進城,建公署於寺內,光緒十八年僧本融重建禪堂,民國二十八年(1939)日寇縱火燒燬佛殿,民國三十四年僧學顛主持佛事,建地藏殿,民國三十六年(1947)僧道參重建三聖殿;縣參議會在寺內設署辦公。1949年,縣城解放,僧道參不遺餘力,種植果樹藥材,勤儉集資,重修山門、佛殿及佛像七尊。1958年,縣創辦機械廠,佔用古寺大部分地基。“文革”中佛殿被佔用,佛像被毀。

1984年在縣政府的協調下,住持釋妙華收回大殿、寮房及部分寺基。1985年重修三聖殿,同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青林古寺”牌匾。

青林古寺一直是望江佛教活動中心,是實踐和研究禪宗文化基地,並日益成為善男信女佛教文化聖地,為淨化民風、和諧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

文化古蹟

01汪洋遺址

汪洋遺址位於賽口鎮汪洋村汪洋糧站處,高臺地遺址,南部較高,北部為緩坡,坡地距臺地頂部高差6—8米。文化層厚度2—3米,面積約25000平方米,1980、1981、1982年進行3次發掘,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鏃、石鏟、石鑿等;生活用具有鼎、豆、壺、罐等。從遺址文化內涵和出土的器物上看,它與薛家崗遺址有較多的共同因素,屬薛家崗文化類型,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C14測定年代距今6030±130年,從這裡充分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02 黃家堰遺址

黃家堰遺址位於長嶺鎮黃家堰村張屋自然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至6000年,為薛家崗文化類型重要遺址。黃家堰遺址已經調查的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文化層約1—2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過發掘,出土器物豐富,陶器、石器、玉器三大類,其中玉器比例較大,質地多樣,數量眾多,製作精緻,特徵明顯,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玉器中極為罕見。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03 連塘城遺址

連塘城遺址坐落在香茗山腳下的鴉灘鎮連塘城村,城址周圍委土為塹,原高3—5米,寬2—3米,周長3—4公里,城垣大體呈圓形,有東南西北四個門,系古代爭戰之地。清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連塘城”詞條記載:“茗山下,劉裕與盧循大戰於此。”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連塘城”詞條記載:“龍之珠曰:‘城在茗山下,周圍委土為塹,橫直約二里許,四門舊跡猶存。昔劉裕據險露屯與盧循大戰之地。’土人又云:畢指揮集兵保障處也。今法華寺在此城中,十景中標為‘連屯舊戍’。沈鎬曰:‘按元末有大豪畢銀率望、太二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其東二里有關馬城,高埠有望河樓,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與民約,賊至入堡,賊去則耕。’”此城有“連屯舊戍”之稱。

清人張正庭題詩曰:“宋武憑陵壯力爭,連塘屯築此偏城,關門未鎖環溪水,壘塹空圍繞徑榛。茗嶺神燈持照火,鬆塗鬼馬影流兵,白綸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營。”城址西北部現存城牆200米,高1—2米,寬1—2米。

連塘城作為古代軍事要塞,作為雷池的一個軍事文化遺址,比宿松縣的白崖寨早了1000多年,可以說是南方的長城。若從其文明遺址看,其時代可上溯到新石時代器晚期,它的旅遊價值不言而喻。同時連塘城又是望江縣土著人的根。該城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04 青林寺

青林寺坐落在老城東北隅蓮花池旁,今雷池市場西。北宋年間由僧了智創建,明洪武二年(1369)僧性空重建佛殿,明宣德二年(1427)僧會行容建鐘樓、山門等,萬曆二十二年(1594)僧會心煉修葺佛殿,清康熙七年(1668)佛殿、山門坍塌,戒僧如意募資重建,僧海潛重建大士閣,清乾隆年間曾將佛殿前重改為慶賀萬壽之所,清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進城,建公署於寺內,光緒十八年僧本融重建禪堂,民國二十八年(1939)日寇縱火燒燬佛殿,民國三十四年僧學顛主持佛事,建地藏殿,民國三十六年(1947)僧道參重建三聖殿;縣參議會在寺內設署辦公。1949年,縣城解放,僧道參不遺餘力,種植果樹藥材,勤儉集資,重修山門、佛殿及佛像七尊。1958年,縣創辦機械廠,佔用古寺大部分地基。“文革”中佛殿被佔用,佛像被毀。

1984年在縣政府的協調下,住持釋妙華收回大殿、寮房及部分寺基。1985年重修三聖殿,同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青林古寺”牌匾。

青林古寺一直是望江佛教活動中心,是實踐和研究禪宗文化基地,並日益成為善男信女佛教文化聖地,為淨化民風、和諧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望江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05褒隱寺

褒隱寺原址位於鴉灘鎮鳳棲衝口褒隱寺水庫壩下。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望江縣誌·山川圖》載:“褒隱寺,在縣城西北七十里,唐寶曆二年(826)僧福海造,後因兵廢。明洪武元年(1368)僧紹壽重修。”又載:“褒隱寺為唐褒隱士梅福而建。”原寺規模宏偉,一進五重,塔在四、五重之間的大院內,鼎盛時常住僧有100多人,是望江十三寺之一。清初為望江縣行政辦公地點。抗戰時寺毀,唯存寶塔。此塔為青磚結構,6方7層,高20米,中間實心,層層有門,各層以磚斜鋪,出挑為簷,簷平角伸;2—6層,方方有門,5門似佛龕,一門可入內。但無階梯上下;唯有底層,一門獨開,門向朝東。塔年久失修,損壞嚴重。該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文化古蹟

01汪洋遺址

汪洋遺址位於賽口鎮汪洋村汪洋糧站處,高臺地遺址,南部較高,北部為緩坡,坡地距臺地頂部高差6—8米。文化層厚度2—3米,面積約25000平方米,1980、1981、1982年進行3次發掘,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鏃、石鏟、石鑿等;生活用具有鼎、豆、壺、罐等。從遺址文化內涵和出土的器物上看,它與薛家崗遺址有較多的共同因素,屬薛家崗文化類型,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C14測定年代距今6030±130年,從這裡充分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02 黃家堰遺址

黃家堰遺址位於長嶺鎮黃家堰村張屋自然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至6000年,為薛家崗文化類型重要遺址。黃家堰遺址已經調查的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文化層約1—2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過發掘,出土器物豐富,陶器、石器、玉器三大類,其中玉器比例較大,質地多樣,數量眾多,製作精緻,特徵明顯,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玉器中極為罕見。該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03 連塘城遺址

連塘城遺址坐落在香茗山腳下的鴉灘鎮連塘城村,城址周圍委土為塹,原高3—5米,寬2—3米,周長3—4公里,城垣大體呈圓形,有東南西北四個門,系古代爭戰之地。清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連塘城”詞條記載:“茗山下,劉裕與盧循大戰於此。”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連塘城”詞條記載:“龍之珠曰:‘城在茗山下,周圍委土為塹,橫直約二里許,四門舊跡猶存。昔劉裕據險露屯與盧循大戰之地。’土人又云:畢指揮集兵保障處也。今法華寺在此城中,十景中標為‘連屯舊戍’。沈鎬曰:‘按元末有大豪畢銀率望、太二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其東二里有關馬城,高埠有望河樓,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與民約,賊至入堡,賊去則耕。’”此城有“連屯舊戍”之稱。

清人張正庭題詩曰:“宋武憑陵壯力爭,連塘屯築此偏城,關門未鎖環溪水,壘塹空圍繞徑榛。茗嶺神燈持照火,鬆塗鬼馬影流兵,白綸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營。”城址西北部現存城牆200米,高1—2米,寬1—2米。

連塘城作為古代軍事要塞,作為雷池的一個軍事文化遺址,比宿松縣的白崖寨早了1000多年,可以說是南方的長城。若從其文明遺址看,其時代可上溯到新石時代器晚期,它的旅遊價值不言而喻。同時連塘城又是望江縣土著人的根。該城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04 青林寺

青林寺坐落在老城東北隅蓮花池旁,今雷池市場西。北宋年間由僧了智創建,明洪武二年(1369)僧性空重建佛殿,明宣德二年(1427)僧會行容建鐘樓、山門等,萬曆二十二年(1594)僧會心煉修葺佛殿,清康熙七年(1668)佛殿、山門坍塌,戒僧如意募資重建,僧海潛重建大士閣,清乾隆年間曾將佛殿前重改為慶賀萬壽之所,清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進城,建公署於寺內,光緒十八年僧本融重建禪堂,民國二十八年(1939)日寇縱火燒燬佛殿,民國三十四年僧學顛主持佛事,建地藏殿,民國三十六年(1947)僧道參重建三聖殿;縣參議會在寺內設署辦公。1949年,縣城解放,僧道參不遺餘力,種植果樹藥材,勤儉集資,重修山門、佛殿及佛像七尊。1958年,縣創辦機械廠,佔用古寺大部分地基。“文革”中佛殿被佔用,佛像被毀。

1984年在縣政府的協調下,住持釋妙華收回大殿、寮房及部分寺基。1985年重修三聖殿,同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青林古寺”牌匾。

青林古寺一直是望江佛教活動中心,是實踐和研究禪宗文化基地,並日益成為善男信女佛教文化聖地,為淨化民風、和諧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望江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05褒隱寺

褒隱寺原址位於鴉灘鎮鳳棲衝口褒隱寺水庫壩下。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望江縣誌·山川圖》載:“褒隱寺,在縣城西北七十里,唐寶曆二年(826)僧福海造,後因兵廢。明洪武元年(1368)僧紹壽重修。”又載:“褒隱寺為唐褒隱士梅福而建。”原寺規模宏偉,一進五重,塔在四、五重之間的大院內,鼎盛時常住僧有100多人,是望江十三寺之一。清初為望江縣行政辦公地點。抗戰時寺毀,唯存寶塔。此塔為青磚結構,6方7層,高20米,中間實心,層層有門,各層以磚斜鋪,出挑為簷,簷平角伸;2—6層,方方有門,5門似佛龕,一門可入內。但無階梯上下;唯有底層,一門獨開,門向朝東。塔年久失修,損壞嚴重。該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

06 文廟

文廟,位於望江縣城中心,始建於宋仁宗年間。宋末兵亂時,隨縣城遷至江南香口,元至正元年(1341)復遷回故址,元末又毀於兵亂,明洪武年間重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修葺。

當時文廟的全貌宏偉壯觀,主體大成殿高10米,面積300平方米,為木質結構,24根大柱子組成的方形結構,四周圍廊,重簷翅角,裝飾斗拱,鐵馬空懸,迎風作響,其形奪目,其聲悅耳。前方左右為東西雕花門窗廊廡,再前面為三個巨石牌坊,中間形成長方形院落,松柏常青,鬱鬱蔥蔥,各種花卉爭芳鬥豔。前有戟門,戟門為土地祠,西為王幼學祠,再前首為櫺星門,石柱組成石牌坊,上書“麟鳳騰祥”,左為聖城,右為賢關,入口處中間有石橋,名“狀元橋”,兩側有泮池,過橋可見一方高大紅牆,書有“宮牆萬仞”四個大字,中上方書“聖旨”二字。廟後為啟聖祠,東為禮門,西為義路,後為明倫堂。文廟歷盡滄桑,幾經修建。因遭日寇燒燬,僅存文廟主體——大成殿。1982年維修後作為文物陳列場所。文廟大成殿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07回龍宮

回龍宮坐落於縣城東的白虎山頭。這條山脈自茶安九龍岡分支,蜿蜒奔騰而來,有飛龍越江之勢。

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回龍宮》記載:“龍之珠曰:‘萬曆間,令唐守禮因堪輿家言邑勢東行嫌其直,遂於三裡崇阜作宮植鬆以停其去脈,宮號回龍,取其回顧邑治也。’方學士曰:‘宮歲久傾頹,康熙十八年,知縣陳柿祚捐俸重建。’”

1995年《望江縣誌·回龍宮》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望江知縣唐守禮,擅長看風水,他上任後即出城察看地形,見城東諸山有龍盤虎踞之勢,其中有支山脈頭朝南,勢欲過江。他認為對望江不利。隨即作詩一首:“十嘴圍望江,一嘴護東流,打你三百板,回頭不回頭。”說完命差役狠打了三百板,山嘴果然流血。

為鎮住這條山脈,讓龍回來,不要過江而去,便在上面建一座宮殿名“回龍宮”。

1934年望江教育界人士宋樹傳、周希文等利用下殿及廂房辦起了縣立回龍宮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後縣教育部門在此先後辦望江師範、望江初中、望江中學分校、望江二中。

1959年,國務院將東流縣與至德縣合併為東至縣;準備將懷寧縣與望江縣合併為懷望縣,最終因望江人的強烈反對而沒有合成。望江縣得以保留而東流縣之所以撤銷,望江民間傳說,都是因為回龍宮的功勞,都是唐知縣的英明。

回龍宮如今只剩下校史樓(老辦公樓),它是在回龍宮廂房基礎上改建的建築,是回龍宮僅存的碩果。幾棵古樹見證了回龍宮的歷史變遷!校史樓於2012年被安慶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網絡綜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