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文 | 丁陽

上海的“流浪大師”沈巍火了,在一些社交媒體平臺,“大師”的談話甚至有了上億次的播放。一些人還編造他的身世信息,說“大師”是復旦畢業,因妻女車禍而流浪之類的。這位“大師”,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

絲毫不裝的流浪漢沈巍,被迫成為了“大師”

在某社交媒體平臺上,關於上海流浪漢沈巍最熱的一個系列視頻,標題就叫做“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網友也都叫他“大師”或“沈大師”,一些人甚至稱其為“國學大師”。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不過,只要細看了視頻,就會發現沈巍談的東西相當駁雜,也並不怎麼高深,有講“孔子怎麼說搭訕的”,有講“斯拉夫語發明人怎麼被後人紀念的”,有講“稻盛和夫怎麼談賺錢經驗的”。他看的書也並不都是《尚書》《左傳》這些高深的內容,還有房龍《人類的故事》這樣的暢銷書。

再多看幾段視頻,你會發現,“大師”沒有驚人之語,沒有故作高深,一點也不裝。事實上他是相當的謙虛,他直言,“不要講大師,人家聽了笑話我,說我譁眾取寵”,“我真不是大師,百分之百的”,“不論是迷信色彩的大師,還是某一行業的大師,我都不是”,“我有很多東西都不知道”,“復旦大學,我差得太遠了”,“我沒有名校背景”。可以說,是非常實誠的一個人。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他在鏡頭面前寫字,也是普普通通,“廣交朋友,博覽群書,誠信待人 寬厚處世”。他還說,“我從來沒有說喜歡流浪,也沒有說喜歡這種自由”。他反覆強調的,只是說自己愛看書,也鼓勵其他人去看書,“如果真要關心我,不如多看書,回去看書,注重文化,我永遠這樣。”

這樣的人,怎麼就硬被捧為了“大師”呢?很值得玩味。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想法何以深入人心?

容易想到的一點是,雖然沈巍反覆強調自己不是什麼“大師”,但他的這幅披髮長鬚的外表實在容易讓人有這種聯想,“大師”有異相,那是合該如此, 一如當年在網絡掀起風暴的“犀利哥”一樣,不紅都難。

另外,“大師”雖然不想成為“大師”,但想把他推為大師的人,大有人在。前面提到的某平臺上播放上千萬次的大師講話“短視頻”,屏幕中赫然就有一個“購物車”標誌,旁邊名為“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點開之後,是售價49.8的一套三冊的雞湯書籍,分別是《修心三不》、《為人三會》、《口才三絕》,不給沈巍安一個“大師”的名頭,書可就沒那麼好賣了。還有媒體報道,沈巍邊上就有人再也直白不過地明說,“大師就是流量,要想辦法用好流量”。一些微商接受採訪時也毫不掩飾地說,來找大師是因為想借大師的名頭吸粉,吸粉就是為了“賣東西”。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某社交平臺大師視頻下順便售賣的商品

炒作推手、帶貨主播和微商,一定要讓他成為“大師”,成為網紅,這點很多人都意識到了。

而他們的意圖顯然也得逞了,這其中原因除了包裝炒作外,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好地利用了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心態。即很多人是真的認為“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句話不是原創,在沈巍火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了,一些“民間高人”在街頭表演書法的視頻,就經常用這句話作為標題。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是實情嗎?並不否認民間會出一些“高手”,但要真認為“民間遍佈大師”,甚至“大師都在流浪”,而大學、研究所、乃至衙門裡的都是草包,那肯定是一種認識偏差,是對現代學術、科研以及選拔人才的體制都缺乏理解的表現。

就拿“國學大師”這個唬人的名頭來說,如今已經有不少人醒悟,那些把《三字經》、《弟子規》等明清兒童初級讀物胡亂解讀一通的人,根本都算不上學問。真正專研古代學問的,是在大學、研究所裡搞歷史的、搞考古的、搞古文字文獻研究的,與“民間”幾乎扯不上任何關係。而“民間武術大師”這種說法,那可以說是多次被現實慘烈打臉,已少有人敢為“民間高手”張目了。

那為什麼“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句話還是那麼容易得到認同呢?大概有這幾種原因。

一是有這種認識的人其需求並不高級,平時幾乎也不關心稍微有些深度的學問。有人在鏡頭面前以一副“高人”的打扮,表演一些看起來不錯的書法和繪畫,或者講一段《論語》、《孟子》,那就足以讓他讚歎了。

二是有這種認識的人,其辨別能力也有限,不知道哪些人是假“大師”,而哪些人是有真學問。沈巍否認自己是“大師”,反而被認為是“謙虛”的表現,讓一些人對其更加尊崇。客觀地說,沈巍在鏡頭前,風度謙和,說事娓娓道來,也挺讓人長見識,被誤認為“大師”,也不奇怪。

三來,很多國人天然就有反權威傾向,所謂“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看到民間有高人發威,似乎連自己都長臉;而看到位高之人倒黴,自己也私下鼓掌,再補上一句,“早知他是個草包”。

分不清何為大師關係不大,重要的是別讓自己掉入“認知陷阱”

然而,話又說回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分不分得清到底何為大師,其實無關緊要。上述的幾種心態,也不過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可指責的。至於推手、帶貨主播和微商們,利用機會賺錢,那可以說是他們的職業,是生計,其行為不過是社會參差百態的一個表現,也不值得大肆抨擊。

真正值得擔心的,是“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樣的視頻反覆播放上億次,對整個社會的認知能力可能構成損害——在社交媒體主導人們日常認知的年代,算法、個性化推薦使人們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封閉世界,以至於讓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批判性思維能力下降,無法對事物形成客觀認識。要知道,在社交媒體和算法推薦出現之前,關於這種“大師”的視頻,是不可能有如此誇張的傳播和影響力的。

這不是危言聳聽。用學術名詞來說,這叫做“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也稱為“同溫層效應”——指的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複,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人人都說“大師在流浪”,那我就真的以為“大師們在流浪”,大學、研究所的都是小丑、都是草包。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社交媒體、算法推薦等帶來的這個問題,目前人們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也沒有什麼很好的解決方案。只能說,對於每個個體,要警惕自己陷入這樣的境況之中。

具體怎麼做?不妨遵從“沈大師”的意見:多看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