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一級預防——發病學預防'

"

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引 言

胃癌的一級預防旨在降低胃癌發病率,本文主要介紹胃癌的發病學預防,就是針對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變採取干預措施,阻斷其演變成胃癌或使其逆轉成正常細胞。本文介紹了常見胃癌前疾病、癌前病變的干預措施。

胃癌的發病學預防就是針對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變採取干預措施,阻斷其演變成胃癌或使其逆轉成正常細胞。所謂干預,是指施加外部影響因素控制腫瘤發生、發展的進程。

一、胃癌前疾病

癌前疾病是人們總結出來的一大類疾病,具有發展為惡性腫瘤的潛能,就是該類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較普通人增加。

這些疾病是癌症發生前一般都會經歷的,提醒人們需要去幹預和治療。但應當注意,癌前疾病並不一定會發展為惡性腫瘤。

胃癌的癌前疾病指有可能會演變成胃癌的良性胃部疾病,包括:

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潰瘍

胃息肉

殘胃

疣狀胃炎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

這些胃癌前疾病中有少數在發病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胃黏膜異型增生(又稱為上皮內瘤變),以後有進一步演變為胃癌可能。

01

慢性萎縮性胃炎

目前公認的胃癌發生過程:

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胃癌

因此,萎縮性胃炎是胃癌最重要亦最常見的癌前疾病,但絕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預後良好,僅少數會癌變,尤其是伴有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時癌變機率進一步增高。一般認為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5~10年為3%~5%,10年以上為10%,積極治療萎縮性胃炎是防止發生胃癌的重要措施。

萎縮性胃炎是由於長期胃粘膜慢性炎症引起,首先要改掉不良飲食習慣,更主要的是根除幽門螺桿菌!

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助於逆轉輕中度萎縮,對重度萎縮難以逆轉,但仍可以使之穩定,以免進一步加重病情。其次是使用胃粘保護劑,可減輕胃粘膜炎症,保護修復胃粘膜。葉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0年研究和應用證實,可改善組織學狀態,使胃癌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也有研究顯示萎縮性胃炎患者補充維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可降低發生胃癌的危險性。

除積極治療外,還必須定期複查胃鏡,掌握病情變化,一旦出現中重度異型增生及時內鏡治療,以阻擊胃癌發生。

02

胃潰瘍

胃潰瘍是很容易復發的疾病。胃潰瘍——癒合——復發——再癒合——再復發……,反覆發作,細胞容易變異,進而演變成胃癌,是目前公認的胃癌前疾病,癌變率在5%左右,尤以合併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時多見。

因此,胃潰瘍必須徹底治癒,而不能以緩解腹痛為目的。依目前醫學條件大多數患者是能夠治癒的,要使潰瘍治癒必須做到以下幾條:

首先,必須根除幽門螺桿菌。

其次,要提高潰瘍癒合的質量,潰瘍癒合必須達到白色平坦型疤痕,紅色疤痕仍有較高發復率。

第三,潰瘍以外部位的胃粘膜的炎症必須是輕度、沒有活動性的、沒有膽汁反流,否則潰瘍仍會復發。

因此,潰瘍的治療大有講究,患者必須去正規醫院消化專科正規治療,療程結束後複查胃鏡很重要。

如胃潰瘍患者出現下列情況要考慮癌變可能,需及時胃鏡檢查:原來的胃痛節律消失或加重,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體重減輕,日趨消瘦,不明原因潛血試驗持續陽性。

03

胃息肉

胃息肉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大類。

胃腺瘤是來源於胃粘膜上皮的良性胃腫瘤,約佔胃息肉10%~25%,該息肉癌變率高達10%~70%,尤其瘤體直徑大於2cm、絨毛狀腺瘤惡變率更高。

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會癌變,但少數增生性息肉可發生異型增生或腺瘤性改變進一步演變為癌,癌變率一般在1%~2%。

雖然大多數胃息肉是增生性息肉,癌變率很低,但胃鏡下面很難區分是增生性息肉還是腺瘤性息肉,以病理檢查為準,而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又很高,因此,胃息肉必須予以重視,以胃鏡下摘除為宜,尤其廣基息肉、多發性息肉、直徑大於2cm息肉癌病率較高,更必須摘除。

04

殘胃

胃手術後留下的部分叫殘胃。良性胃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手術後5~10年以上、胃癌術後20年以上再發生的癌屬於殘胃癌,發病率一般為0.3%~10%。

殘胃因粘膜的炎症、萎縮、膽汁反流、營養缺乏等因素而發生癌變,一般在胃手術後尤其在術後10年開始,癌變率顯著上升。因此,殘胃患者平時更要注意胃保養,避免對胃有損害的藥物、食物,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必須根除,在胃手術5~10年後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尤其出現上腹不適時更要隨時胃鏡檢查。

05

疣狀胃炎

又稱痘疹狀胃炎,是一種特殊類型慢性胃炎,病灶多發,呈扁平疣狀隆起、中央臍樣凹陷糜爛,目前認為疣狀胃炎有一定癌變傾向,一般認為是胃癌前疾病。

胃粘膜在反覆炎症刺激下,糜爛——修復——再糜爛——再修復,反覆進行,使胃粘膜纖維組織增生隆起,表面又糜爛,從而形成了疣狀胃炎特有的表現。由於反覆損傷修復,病程又很長,細胞容易突變,進一步可演變成胃癌,其癌病率目前尚無大的統計數據。有學者觀察了82例疣狀胃炎,隨訪1~5年,4例發生癌變,佔4.88%,癌變時間為1~3年,平均21月。

因此,對疣狀胃炎必須重視,應積極治療,首先根除幽門螺桿菌,隨後聯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胃粘膜保護劑治療,可以修復隆起表面的糜爛,但仍難以使病灶完全消失,以後在藥物、食物等刺激下隆起病灶的表面糜爛容易復發。對病灶個數不是很多者可行內鏡下治療,使其徹底消失;但對病灶個數較多者難以內鏡治療,需加強胃鏡隨訪,一般每年一次,並要注意胃部保養。

06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

該病罕見,癌病率通常在10%~13%。

要重視消化道報警症狀

消化道報警症狀指:

不明原因消瘦、進行性吞嚥困難、反覆或持續嘔吐、消化道出血、貧血、發熱等症狀和有胃癌家族史或40歲以上新發的消化不良症狀者。

消化不良指位於上腹部的一個或一組症狀,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燒灼感、餐後飽脹、早飽,也包括上腹部脹氣、噯氣、噁心和嘔吐等。

對有消化道報警症狀的患者應當及時行胃鏡檢查及多部位活檢,以便及時發現胃癌前疾病及早期胃癌。

二、胃癌前病變

胃的癌前病變指一類容易發生癌變的胃粘膜病理組織學變化。包括: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01

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就是胃粘膜出現了象腸子一樣的細胞,其實在就是胃粘膜老化後出現的代償性改變。

在慢性胃炎中,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十分常見。根據胃鏡檢查活檢病理檢查結果統計,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發生率10%~23.6%,而發生癌變的概率低於5%。

腸上皮化生分為四種類型:

①.完全性小腸化生;

②.不完全性小腸化生;

③.完全性結腸化生;

④.不完全性結腸化生。

並根據化生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

一般說,小腸型化生或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好,見於各種良性胃病,尤其多見於慢性胃炎,且化生隨炎症發展而加重,認為該型化生可能屬於炎症反應性質,與胃癌關係不大。

而結腸化生或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檢出率較低,但在腸型胃癌旁黏膜中檢出率較高,說明該型化生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目前認為:不完全型腸化生、結腸化生與胃癌關係密切。而小腸型腸化生一般不會癌變。但目前臨床上腸化生沒有進一步分型,只用於科研,但研究發現不完全性、大腸型腸化生往往發生於中重度腸化。因此,對中重度腸化生必須重視,要加強胃鏡隨訪,一般每年要複查一次。

腸化生伴隨萎縮而發生,腸化生治療也同萎縮性胃炎,一般認為腸化生難以逆轉,但近幾年研究證實輕中度腸化生仍有逆轉可能,但需要較長時間,至少一年以上,而重度腸化生不可能逆轉了。

02

異型增生

異型增生又稱不典型增生、上皮內瘤變,是指細胞的性質出現異常,是癌變前的最後一階段,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胃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

細胞炎症壞死後,機體可通過細胞增生進行自我修復,在細胞增生過程中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了細胞改變,這就是異型增生。分為輕、中、重度三級。

現在國際醫學界將異型增生改稱為“上皮內瘤變”,輕中度異型增生歸入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異型增生則歸於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10 年隨訪研究顯示,異型增生的癌變率:輕度異型增生2.5%~11%,中度異型增生14%~35%,重度異型增生 10%~83%。

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發展為胃癌的可能性為9%,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為74%。

另有研究顯示75%的重度異型增生在8個月內會演變為胃癌。

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其實,依日本標準重度異型增生就是胃癌。因此,重度異型增生者必須立即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治療後極大多數患者預後很好。

輕度異型增生可多年無進展甚至積極治療後可逆轉,但部分會逐步進展致胃癌。雖然胃鏡活檢病理檢查是確認病灶病理性質的有效手段,但由於活檢鉗取的組織材料很少並不能完全代表病灶的整體病理。胃鏡活檢病理有可能會低估病灶的病理級別。

Sung JK等在2016年報道了一項包含16項研究的薈萃分析,涉及3303例內鏡下活檢證實胃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即輕、中度異型增生)的患者,其中23.6%的患者在內鏡下切除病灶後被診斷為晚期病變,包括胃高級別上皮內瘤變(16.7%)和胃癌(6.9%)。

也就是說,經活檢確認為輕、中度異型增生的病灶,有23.6%可能存在重度異型增生及癌的可能性。進一步研究後發現:病變≥10mm,邊界清楚,表面發紅、結節、凹陷、糜爛,可能提示有更嚴重的病變,這些都是“過低診斷危險因素”。

我國2017年發表的《胃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圍術期指南》中,也認為胃粘膜異型增生活檢病理過低診斷率較高,並且認為內鏡下切除有助於胃癌前病變(異型增生)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有“過低診斷危險因素”者;且內鏡下粘膜剝離術在這類患者中併發症發生率較低,是內鏡下粘膜剝離術的絕對適應證。

因此,對有“過低診斷危險因素”的輕、中度異型增生病灶,應積極進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如未進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則必須每6個複查一次胃鏡。

對沒有“過低診斷危險因素”的輕、中度異型增生病灶,應正規藥物治療,隔3個月、6個月複查胃鏡觀察病變情況,若病變沒有進展,以後仍需每年複查一次胃鏡。

異型增生是癌變前的最後一階段,但經過適當治療仍可以阻止其進展成胃癌,預後良好,抓住阻擊胃癌的最後一個時機相當重要!

"

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引 言

胃癌的一級預防旨在降低胃癌發病率,本文主要介紹胃癌的發病學預防,就是針對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變採取干預措施,阻斷其演變成胃癌或使其逆轉成正常細胞。本文介紹了常見胃癌前疾病、癌前病變的干預措施。

胃癌的發病學預防就是針對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變採取干預措施,阻斷其演變成胃癌或使其逆轉成正常細胞。所謂干預,是指施加外部影響因素控制腫瘤發生、發展的進程。

一、胃癌前疾病

癌前疾病是人們總結出來的一大類疾病,具有發展為惡性腫瘤的潛能,就是該類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較普通人增加。

這些疾病是癌症發生前一般都會經歷的,提醒人們需要去幹預和治療。但應當注意,癌前疾病並不一定會發展為惡性腫瘤。

胃癌的癌前疾病指有可能會演變成胃癌的良性胃部疾病,包括:

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潰瘍

胃息肉

殘胃

疣狀胃炎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

這些胃癌前疾病中有少數在發病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胃黏膜異型增生(又稱為上皮內瘤變),以後有進一步演變為胃癌可能。

01

慢性萎縮性胃炎

目前公認的胃癌發生過程:

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胃癌

因此,萎縮性胃炎是胃癌最重要亦最常見的癌前疾病,但絕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預後良好,僅少數會癌變,尤其是伴有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時癌變機率進一步增高。一般認為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5~10年為3%~5%,10年以上為10%,積極治療萎縮性胃炎是防止發生胃癌的重要措施。

萎縮性胃炎是由於長期胃粘膜慢性炎症引起,首先要改掉不良飲食習慣,更主要的是根除幽門螺桿菌!

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助於逆轉輕中度萎縮,對重度萎縮難以逆轉,但仍可以使之穩定,以免進一步加重病情。其次是使用胃粘保護劑,可減輕胃粘膜炎症,保護修復胃粘膜。葉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0年研究和應用證實,可改善組織學狀態,使胃癌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也有研究顯示萎縮性胃炎患者補充維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可降低發生胃癌的危險性。

除積極治療外,還必須定期複查胃鏡,掌握病情變化,一旦出現中重度異型增生及時內鏡治療,以阻擊胃癌發生。

02

胃潰瘍

胃潰瘍是很容易復發的疾病。胃潰瘍——癒合——復發——再癒合——再復發……,反覆發作,細胞容易變異,進而演變成胃癌,是目前公認的胃癌前疾病,癌變率在5%左右,尤以合併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時多見。

因此,胃潰瘍必須徹底治癒,而不能以緩解腹痛為目的。依目前醫學條件大多數患者是能夠治癒的,要使潰瘍治癒必須做到以下幾條:

首先,必須根除幽門螺桿菌。

其次,要提高潰瘍癒合的質量,潰瘍癒合必須達到白色平坦型疤痕,紅色疤痕仍有較高發復率。

第三,潰瘍以外部位的胃粘膜的炎症必須是輕度、沒有活動性的、沒有膽汁反流,否則潰瘍仍會復發。

因此,潰瘍的治療大有講究,患者必須去正規醫院消化專科正規治療,療程結束後複查胃鏡很重要。

如胃潰瘍患者出現下列情況要考慮癌變可能,需及時胃鏡檢查:原來的胃痛節律消失或加重,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體重減輕,日趨消瘦,不明原因潛血試驗持續陽性。

03

胃息肉

胃息肉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大類。

胃腺瘤是來源於胃粘膜上皮的良性胃腫瘤,約佔胃息肉10%~25%,該息肉癌變率高達10%~70%,尤其瘤體直徑大於2cm、絨毛狀腺瘤惡變率更高。

增生性息肉一般不會癌變,但少數增生性息肉可發生異型增生或腺瘤性改變進一步演變為癌,癌變率一般在1%~2%。

雖然大多數胃息肉是增生性息肉,癌變率很低,但胃鏡下面很難區分是增生性息肉還是腺瘤性息肉,以病理檢查為準,而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又很高,因此,胃息肉必須予以重視,以胃鏡下摘除為宜,尤其廣基息肉、多發性息肉、直徑大於2cm息肉癌病率較高,更必須摘除。

04

殘胃

胃手術後留下的部分叫殘胃。良性胃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手術後5~10年以上、胃癌術後20年以上再發生的癌屬於殘胃癌,發病率一般為0.3%~10%。

殘胃因粘膜的炎症、萎縮、膽汁反流、營養缺乏等因素而發生癌變,一般在胃手術後尤其在術後10年開始,癌變率顯著上升。因此,殘胃患者平時更要注意胃保養,避免對胃有損害的藥物、食物,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必須根除,在胃手術5~10年後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尤其出現上腹不適時更要隨時胃鏡檢查。

05

疣狀胃炎

又稱痘疹狀胃炎,是一種特殊類型慢性胃炎,病灶多發,呈扁平疣狀隆起、中央臍樣凹陷糜爛,目前認為疣狀胃炎有一定癌變傾向,一般認為是胃癌前疾病。

胃粘膜在反覆炎症刺激下,糜爛——修復——再糜爛——再修復,反覆進行,使胃粘膜纖維組織增生隆起,表面又糜爛,從而形成了疣狀胃炎特有的表現。由於反覆損傷修復,病程又很長,細胞容易突變,進一步可演變成胃癌,其癌病率目前尚無大的統計數據。有學者觀察了82例疣狀胃炎,隨訪1~5年,4例發生癌變,佔4.88%,癌變時間為1~3年,平均21月。

因此,對疣狀胃炎必須重視,應積極治療,首先根除幽門螺桿菌,隨後聯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胃粘膜保護劑治療,可以修復隆起表面的糜爛,但仍難以使病灶完全消失,以後在藥物、食物等刺激下隆起病灶的表面糜爛容易復發。對病灶個數不是很多者可行內鏡下治療,使其徹底消失;但對病灶個數較多者難以內鏡治療,需加強胃鏡隨訪,一般每年一次,並要注意胃部保養。

06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

該病罕見,癌病率通常在10%~13%。

要重視消化道報警症狀

消化道報警症狀指:

不明原因消瘦、進行性吞嚥困難、反覆或持續嘔吐、消化道出血、貧血、發熱等症狀和有胃癌家族史或40歲以上新發的消化不良症狀者。

消化不良指位於上腹部的一個或一組症狀,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燒灼感、餐後飽脹、早飽,也包括上腹部脹氣、噯氣、噁心和嘔吐等。

對有消化道報警症狀的患者應當及時行胃鏡檢查及多部位活檢,以便及時發現胃癌前疾病及早期胃癌。

二、胃癌前病變

胃的癌前病變指一類容易發生癌變的胃粘膜病理組織學變化。包括: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01

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就是胃粘膜出現了象腸子一樣的細胞,其實在就是胃粘膜老化後出現的代償性改變。

在慢性胃炎中,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十分常見。根據胃鏡檢查活檢病理檢查結果統計,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發生率10%~23.6%,而發生癌變的概率低於5%。

腸上皮化生分為四種類型:

①.完全性小腸化生;

②.不完全性小腸化生;

③.完全性結腸化生;

④.不完全性結腸化生。

並根據化生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

一般說,小腸型化生或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好,見於各種良性胃病,尤其多見於慢性胃炎,且化生隨炎症發展而加重,認為該型化生可能屬於炎症反應性質,與胃癌關係不大。

而結腸化生或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檢出率較低,但在腸型胃癌旁黏膜中檢出率較高,說明該型化生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目前認為:不完全型腸化生、結腸化生與胃癌關係密切。而小腸型腸化生一般不會癌變。但目前臨床上腸化生沒有進一步分型,只用於科研,但研究發現不完全性、大腸型腸化生往往發生於中重度腸化。因此,對中重度腸化生必須重視,要加強胃鏡隨訪,一般每年要複查一次。

腸化生伴隨萎縮而發生,腸化生治療也同萎縮性胃炎,一般認為腸化生難以逆轉,但近幾年研究證實輕中度腸化生仍有逆轉可能,但需要較長時間,至少一年以上,而重度腸化生不可能逆轉了。

02

異型增生

異型增生又稱不典型增生、上皮內瘤變,是指細胞的性質出現異常,是癌變前的最後一階段,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胃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

細胞炎症壞死後,機體可通過細胞增生進行自我修復,在細胞增生過程中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了細胞改變,這就是異型增生。分為輕、中、重度三級。

現在國際醫學界將異型增生改稱為“上皮內瘤變”,輕中度異型增生歸入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異型增生則歸於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10 年隨訪研究顯示,異型增生的癌變率:輕度異型增生2.5%~11%,中度異型增生14%~35%,重度異型增生 10%~83%。

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發展為胃癌的可能性為9%,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為74%。

另有研究顯示75%的重度異型增生在8個月內會演變為胃癌。

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其實,依日本標準重度異型增生就是胃癌。因此,重度異型增生者必須立即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治療後極大多數患者預後很好。

輕度異型增生可多年無進展甚至積極治療後可逆轉,但部分會逐步進展致胃癌。雖然胃鏡活檢病理檢查是確認病灶病理性質的有效手段,但由於活檢鉗取的組織材料很少並不能完全代表病灶的整體病理。胃鏡活檢病理有可能會低估病灶的病理級別。

Sung JK等在2016年報道了一項包含16項研究的薈萃分析,涉及3303例內鏡下活檢證實胃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即輕、中度異型增生)的患者,其中23.6%的患者在內鏡下切除病灶後被診斷為晚期病變,包括胃高級別上皮內瘤變(16.7%)和胃癌(6.9%)。

也就是說,經活檢確認為輕、中度異型增生的病灶,有23.6%可能存在重度異型增生及癌的可能性。進一步研究後發現:病變≥10mm,邊界清楚,表面發紅、結節、凹陷、糜爛,可能提示有更嚴重的病變,這些都是“過低診斷危險因素”。

我國2017年發表的《胃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圍術期指南》中,也認為胃粘膜異型增生活檢病理過低診斷率較高,並且認為內鏡下切除有助於胃癌前病變(異型增生)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有“過低診斷危險因素”者;且內鏡下粘膜剝離術在這類患者中併發症發生率較低,是內鏡下粘膜剝離術的絕對適應證。

因此,對有“過低診斷危險因素”的輕、中度異型增生病灶,應積極進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如未進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則必須每6個複查一次胃鏡。

對沒有“過低診斷危險因素”的輕、中度異型增生病灶,應正規藥物治療,隔3個月、6個月複查胃鏡觀察病變情況,若病變沒有進展,以後仍需每年複查一次胃鏡。

異型增生是癌變前的最後一階段,但經過適當治療仍可以阻止其進展成胃癌,預後良好,抓住阻擊胃癌的最後一個時機相當重要!

胃癌的一級預防——發病學預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