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來了什麼?

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來了什麼?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哲學思想的一個轉折點,自此以後,王陽明開始擺脫程朱理學的影響,逐漸建構起自己的心學體系。

一、龍場悟道前的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據《明史·王守仁傳》記載,王陽明從小就渴望建功立業,曾"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除此之外,王陽明感興趣的便是哲學。據《傳習錄》記載,他曾按照朱熹格物窮理的方法去格竹子,一連格了七天,最後"勞思致疾"。於是他感嘆聖賢難做,轉而出入佛老之學,但也未曾反駁朱熹的方法。

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來了什麼?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為官之後,自然直言敢諫,於是在正德元年得罪了當時權傾朝野的太監劉瑾,"謫貴州龍場驛丞。"這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

二、關於龍場悟道的記載

關於龍場悟道,最直接的記載還是《傳習錄》,就在"格竹"下文,王陽明自稱:

"及在夷中三年, 頗見得此意思, 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 便自有擔當了。"

除此之外錢德洪的《陽明先生年譜》也對龍場悟道有過記載,頗具參考價值。錢德洪曾直接受教於王陽明門下,他的記載應當基本可靠。在《陽明先生年譜》中的龍場悟道更富傳奇色彩:

(正德) 三年戊辰, 先生三十七歳, 在貴陽。春至龍場。是年始悟"格物致知"。……時瑾憾未已, 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 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㨯, 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黙以求靜一, 久之胸中灑灑, 而從者皆病。……因念聖人處此, 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 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 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黙記五經之言證之, 莫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

兩段話雖詳略有別,但記載基本一致。可以推斷出王陽明面對龍場艱難的環境首先是悟進退之道、"生死之念",然後反思朱熹格物窮理之說,最終頓悟。

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來了什麼?

三、龍場悟道的內容

1、訂"格物窮理"之謬

朱熹在注《大學》"格物致知"時提出的"即物窮理"的觀點。朱注云:"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王陽明在格竹失敗後便開始懷疑,直到龍場悟道終於找到突破口。他意識到"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天下事物千千萬萬,求之於外物永遠只能得到個別的規律,難以達於大道,所以"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2、 初步意識到"心即理"

既然"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反過來就是得"求理於心""心外無理"了, 推而言之, 也可謂有"心即理"的意思在。但這時的王陽明, 還只是初具"心即理"的意識, 還沒有完整明白的論述。畢竟《年譜》說的"格物致知之旨"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而非"吾心自足"。在當時程朱理學的語境下,"性"指人的天性,"心"指人的主體意識,兩者不能等同,直到後來王陽明才提出"心即性"的命題。可見王陽明龍場所悟尚未完全擺脫朱熹的影響,仍在思想成形階段。

3、提出"知行合一"

錢德洪《陽明先生年譜》正德四年條記曰 :"四年己巳,先生三十八歲。在貴陽。提學副使席書聘主貴陽書院。是年先生始論知行合一。"這時距離悟道僅一年,因此"知行合一"也可以看作龍場悟道的成果。當時朱熹"知先行後"論在社會上造成了知行脫節,以致形成"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的現象。王陽明針對這一社會現象,為補偏救弊而提出"知行合一"。 這是與其"求理於心"密切相關的。他與席書討論"知行本體"是已明白認識到, 求理於外, 知行本體就分裂為二, 求理於心, 則知行本體就只有一個, 所以知行合一之說自可成立了。可惜, 此時的王陽明, 還沒有像後來載江西時期那樣明確認識到這個知行本體, 其實就是"吾心之良知"。

而"致良知"說, 是在經歷平定朱宸濠叛亂、又被奸臣張忠、許泰誣陷等重重磨難之後, "始有良知之說", 用王陽明自己的話說, 是"此良知之說, 從百死千難中得來", 可見此說並非頓悟而得者。

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來了什麼?

綜上所述,龍場悟道只是王陽明與程朱理學分道揚鑣、走向良知心學的第一步, 並非是心學的完善與終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