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灣區如何再出王衛

王衛 順豐速運 投資 馬化騰 財新網 2017-06-22

【財新網】(專欄作家 傅蔚岡)在首屆粵港澳灣區論壇上,向來低調的順豐創始人王衛也現身會場討論灣區的未來。據說這是王衛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在公眾面前露臉,也正是因此,王衛戲稱“我的低調牌坊這次真的沒有了”。為什麼王衛會在粵港澳灣區論壇上露面?固然有本次論壇承辦方——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的力邀,但是從更深角度而言,王衛本人就是粵港澳灣區發展的典型代表,就像馬化騰在論壇上說的:“順豐超過20年的發展歷程,完全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成長曆程。”

與一般企業家的經歷不同,王衛的身世有點特別:他出生在上海但是早年就移居香港,而後來的創業卻是在大陸,他依靠廣東和香港之間緊密的經濟聯繫創立了順豐帝國。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他的早期創業:

最初在順德做印染,把樣品寄到香港給客戶看很困難,要較長時間,後試過在碼頭邊求人幫忙捎樣品到香港。那時很多香港人都在廣東設廠,都有這方面的需求。90年代初,經常往返於香港與大陸的王衛有時會受人之託,捎帶貨物出入境。為何不自己做快遞呢?於是,從父親那裡借到10萬元資金後,22歲的王衛與幾個夥伴合作成立了專送快件的公司,並於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省順德市註冊成立了順豐公司,創業初期公司只有6個人。

2002年,王衛收權成功,順豐順利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順豐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企業總部。隨後順豐開始訂立國內高端快遞行業的定位。

2003年,隨著順豐的隊伍不斷擴大,王衛把他的目光轉向了天空。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使順豐成為國內第一家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速遞企業。

……

後面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順豐的業務量越來越大,成為國內快遞業的龍頭老大。今年初借殼鼎泰新材在深交所上市,隨著順豐控股股價的變化,王衛個人擁有的財富一度超過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

對於王衛的成功,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那麼,王衛為什麼能成功?首先必須提及的是他作為企業家有著對市場的敏銳觀察:他看到了粵港兩地巨大的物流需求,於是隻身北上創立從零開始創立了順豐公司。順豐能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龍頭,眾所周知的就是它的優質服務。為什麼順豐服務會與眾不同?我覺得這和王衛的香港人身份分不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那時候已經有DHL、聯邦快遞等世界知名機構在此服務,香港客戶對服務會比較挑剔,而順豐也能夠隨時學習這些國際大機構的服務。也正是如此,順豐迅速佔據了市場份額,同時還從粵港兩地擴展到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也正是如此,馬化騰認為順豐是大灣區服務業創新的代表。

在順豐成長的關鍵一步就是北上創立順豐,而這個舉動恰恰是王衛和當時幾乎所有北上港商中最大的不同。當時從香港到廣東投資設廠的港商,幾乎都是在香港已經有了積累,在香港有了自己的產業;而王衛當時則是赤手空拳北上,10萬元的啟動資金也是從父親那裡借來。這種創業方式,在當時的港商中幾乎是絕無僅有。而正是這個舉動,成就了今天的王衛,順豐也成為大灣區服務業創新的代表。甚至是整個中國服務業創新的代表。

王衛的創業經歷給“樹挪死,人挪活”這句諺語作了充分的佐證。如果王衛當初不是在順德開設公司,而是將公司開在香港,那麼順豐可能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規模。作為一個只有700多萬人口的城市,即便順豐佔據了粵港之間100%的快遞服務市場,這樣的規模還是不夠大,無法支撐起今天超過2000億市值的公司。

對一般港人來說,將主要業務放在大陸則是不可想象,更不要說王衛為了大陸市場而將身份從香港人變為大陸人。為什麼王衛要從香港身份轉為大陸身份?此前媒體的一篇報道提及:“也是在2010年,為了迴避新《郵政法》‘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的政策限制,順豐速運從一家港資獨資企業轉為註冊在深圳的內資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人王衛也獲得深圳市民身份。”

回頭來看,我們今天不得不說“深圳市民”這個身份對王衛或者說順豐的重大意義:如果王衛還是香港身份,那麼國內快速蓬勃發展的快遞市場也就和順豐沒有多大關係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又意味著當年快遞業准入門檻限制對粵港澳灣區建設的一些制度性障礙,而這些障礙的存在則是限制了人才在粵港澳之間的合理流動: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像王衛那樣的勇氣將香港身份變為內地身份。就像有馬化騰在開場的主題演講中的提到“出入境政策方面能不能推行高科技人才的綠卡”:

“在個稅方面能不能實行一些補貼,能讓在港澳的高端人才在大灣區範圍內工作、生活都視同於在港澳生活、工作。不像現在很多高端人才回到內地工作要數著日子,一年不能超過180天,否則的話就按國內的稅率來納稅。這對我們吸引高端人才來說,是非常不便的,我希望這裡能有一些措施能改善。”

近年來,隨著粵港兩地經濟聯繫日益緊密,有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到廣東工作和創業。有數據顯示,現在廣東省長期居住、工作及升學的香港人達51萬人,大疆科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大疆科技的創始人就是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4名畢業生,而公司的天使投資人就是他們在香港科技大學的老師李澤湘教授。今天的大疆科技已經佔據了全球民用無人機的七成市場份額,並吸引上百名香港青年加盟。

儘管今天粵港澳灣區的人才流動已經越來越便利了,但是還存在著一些有形和無形的制度障礙阻礙了人才在大灣區的流動,儘管通關便利化成為大家的共識——現在已經出現了24小時通關服務,但是還存在著其他一些障礙,比如馬化騰說的跨區域人才之間的稅收問題。今天粵港澳灣區要比肩東京灣區和舊金山灣區,但是與這些灣區相比較,它的複雜程度也是更高:大灣區之間需要通關,而且存在三種貨幣,這些因素會成為人才流動的障礙。

如果灣區需要湧現更多的順豐和大疆科技,那麼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促進人才的自由流動。如果灣區的障礙不能在短時期內破除,那麼粵港澳三地就應該有更多的制度創新來彌補這個短板,讓人才真正能夠在大灣區之間流動。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判斷:灣區之間不斷流動的人才能夠為所在區域提供新的增長點,就像當年順豐帶給消費者的服務一樣。■

作者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