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紡織車間生產忙

目前,尉氏縣產業集聚區集聚了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鑫晟紡織、福甬服裝和昊昌科技為龍頭,集聚了65家紡織服裝企業,形成了國內中部地區最為完整的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紡織機械生產研發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二是以立邦、金盛達、普萊特、碧桂園、盛世邦瑞、智慧家電為代表,集聚了58家現代家居企業,共同構成了家裝、傢俱、家電為主的現代家居全產業鏈。三是以優德科技園為先導,強力打造投資200億元、佔地5000畝的豫港國際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集聚了25家健康醫療企業,形成了集家用醫用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藥品和健康服務管理培訓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集聚效應愈加凸顯,已成為全省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之一。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紡織車間生產忙

目前,尉氏縣產業集聚區集聚了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鑫晟紡織、福甬服裝和昊昌科技為龍頭,集聚了65家紡織服裝企業,形成了國內中部地區最為完整的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紡織機械生產研發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二是以立邦、金盛達、普萊特、碧桂園、盛世邦瑞、智慧家電為代表,集聚了58家現代家居企業,共同構成了家裝、傢俱、家電為主的現代家居全產業鏈。三是以優德科技園為先導,強力打造投資200億元、佔地5000畝的豫港國際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集聚了25家健康醫療企業,形成了集家用醫用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藥品和健康服務管理培訓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集聚效應愈加凸顯,已成為全省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之一。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截至今年8月,尉氏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21家,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省縣級規模排名第23位,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到“十三五”末,尉氏縣產業集聚區將形成兩個年產值500億元以上的產業,成為鄭州航空港區的重要功能配套區、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區、全省重要的千億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尉氏,正以“開封”的務實、“中原”的胸懷、“中國”的高度,鏈接世界,奔向未來……

2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

尉氏縣委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紡織車間生產忙

目前,尉氏縣產業集聚區集聚了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鑫晟紡織、福甬服裝和昊昌科技為龍頭,集聚了65家紡織服裝企業,形成了國內中部地區最為完整的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紡織機械生產研發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二是以立邦、金盛達、普萊特、碧桂園、盛世邦瑞、智慧家電為代表,集聚了58家現代家居企業,共同構成了家裝、傢俱、家電為主的現代家居全產業鏈。三是以優德科技園為先導,強力打造投資200億元、佔地5000畝的豫港國際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集聚了25家健康醫療企業,形成了集家用醫用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藥品和健康服務管理培訓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集聚效應愈加凸顯,已成為全省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之一。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截至今年8月,尉氏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21家,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省縣級規模排名第23位,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到“十三五”末,尉氏縣產業集聚區將形成兩個年產值500億元以上的產業,成為鄭州航空港區的重要功能配套區、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區、全省重要的千億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尉氏,正以“開封”的務實、“中原”的胸懷、“中國”的高度,鏈接世界,奔向未來……

2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

尉氏縣委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眼入心

實施醫療兜底報銷。尉氏縣在開封市率先建立了商業保險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新型醫療報銷機制,由政府出資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實現了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合規部分的兜底報銷,將貧困群眾醫療報銷比例由原來的50%左右提高到80%—90%。截至目前,該縣已為貧困人員報銷了1180人次324萬元,單筆最高報銷13993元。在此基礎上,縣財政再出資300萬元,在縣民政局成立貧困戶大病救助基金,將醫療兜底這項工作持續鞏固提高。經過測算,經過5次報銷救助後報銷費用達到貧困戶所有費用的91%,貧困人員僅承擔所有醫療費用的9%,既有效防止了過度醫療,又解決了貧困人員的醫療費用問題,讓貧困群眾看病得到真正的保障。

打造產業扶貧車間。針對不能外出務工且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在預脫貧村建立產業扶貧車間,以實現這部分人員在家門口就業。2017年,全縣建造了18個貧困村的產業扶貧車間,吸納137名貧困人員在產業扶貧車間家門口實現就業。今年該縣計劃新建產業扶貧車間14個,目前已建成7個,預計全部建成後將吸納350名貧困人員進廠務工。

設立扶貧融資平臺。組建由政府、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共同構建“三位一體”金融扶貧體系,實施了“政銀”“政銀保”“政銀擔”金融扶貧模式,激發金融機構活力。2017年財政出資2000萬元設立金融扶貧融資平臺,撬動1.7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2018年,縣財政再出資1300萬元設立扶貧貸款風險基金,激發了金融機構活力,撬動1.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為貧困戶小額貸款貼息737萬元,極大地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

拓寬社會助貧渠道。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平臺,全面推廣“1+3”社會扶貧模式,按照“立足自願、方式自選、數額不限”的原則,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社會扶貧網註冊方面,建檔立卡貧困戶(除穩定脫貧外)註冊率達到99%,愛心人士註冊數量達6000餘人。同時,在各鄉鎮建立愛心超市,進一步提高貧困戶自立自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措施,對於沒有外出務工、沒有致富門路、沒有脫貧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引導各企業利用本企業或上下游企業為結對村提供就業崗位,到貧困村培訓人才、推廣技術、安置就業,增強勞動力的可持續就業能力。

2014年以來,尉氏縣累計脫貧40個貧困村、20313名貧困人員,今年計劃完成5800人26個村的脫貧任務。全縣貧困人員“兩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解決到位,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建成,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3

為民建設宜居城

尉氏縣康平公園原本是一條鋪滿垃圾的小河溝,為了環境宜民,尉氏縣廣泛徵求民意,運用PPP模式籌措資金1.6億元,在原來的小河溝上,打造尉氏縣濱河生態公園,公園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為生態美景注入文明之魂。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紡織車間生產忙

目前,尉氏縣產業集聚區集聚了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鑫晟紡織、福甬服裝和昊昌科技為龍頭,集聚了65家紡織服裝企業,形成了國內中部地區最為完整的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紡織機械生產研發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二是以立邦、金盛達、普萊特、碧桂園、盛世邦瑞、智慧家電為代表,集聚了58家現代家居企業,共同構成了家裝、傢俱、家電為主的現代家居全產業鏈。三是以優德科技園為先導,強力打造投資200億元、佔地5000畝的豫港國際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集聚了25家健康醫療企業,形成了集家用醫用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藥品和健康服務管理培訓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集聚效應愈加凸顯,已成為全省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之一。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截至今年8月,尉氏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21家,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省縣級規模排名第23位,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到“十三五”末,尉氏縣產業集聚區將形成兩個年產值500億元以上的產業,成為鄭州航空港區的重要功能配套區、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區、全省重要的千億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尉氏,正以“開封”的務實、“中原”的胸懷、“中國”的高度,鏈接世界,奔向未來……

2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

尉氏縣委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眼入心

實施醫療兜底報銷。尉氏縣在開封市率先建立了商業保險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新型醫療報銷機制,由政府出資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實現了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合規部分的兜底報銷,將貧困群眾醫療報銷比例由原來的50%左右提高到80%—90%。截至目前,該縣已為貧困人員報銷了1180人次324萬元,單筆最高報銷13993元。在此基礎上,縣財政再出資300萬元,在縣民政局成立貧困戶大病救助基金,將醫療兜底這項工作持續鞏固提高。經過測算,經過5次報銷救助後報銷費用達到貧困戶所有費用的91%,貧困人員僅承擔所有醫療費用的9%,既有效防止了過度醫療,又解決了貧困人員的醫療費用問題,讓貧困群眾看病得到真正的保障。

打造產業扶貧車間。針對不能外出務工且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在預脫貧村建立產業扶貧車間,以實現這部分人員在家門口就業。2017年,全縣建造了18個貧困村的產業扶貧車間,吸納137名貧困人員在產業扶貧車間家門口實現就業。今年該縣計劃新建產業扶貧車間14個,目前已建成7個,預計全部建成後將吸納350名貧困人員進廠務工。

設立扶貧融資平臺。組建由政府、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共同構建“三位一體”金融扶貧體系,實施了“政銀”“政銀保”“政銀擔”金融扶貧模式,激發金融機構活力。2017年財政出資2000萬元設立金融扶貧融資平臺,撬動1.7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2018年,縣財政再出資1300萬元設立扶貧貸款風險基金,激發了金融機構活力,撬動1.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為貧困戶小額貸款貼息737萬元,極大地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

拓寬社會助貧渠道。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平臺,全面推廣“1+3”社會扶貧模式,按照“立足自願、方式自選、數額不限”的原則,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社會扶貧網註冊方面,建檔立卡貧困戶(除穩定脫貧外)註冊率達到99%,愛心人士註冊數量達6000餘人。同時,在各鄉鎮建立愛心超市,進一步提高貧困戶自立自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措施,對於沒有外出務工、沒有致富門路、沒有脫貧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引導各企業利用本企業或上下游企業為結對村提供就業崗位,到貧困村培訓人才、推廣技術、安置就業,增強勞動力的可持續就業能力。

2014年以來,尉氏縣累計脫貧40個貧困村、20313名貧困人員,今年計劃完成5800人26個村的脫貧任務。全縣貧困人員“兩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解決到位,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建成,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3

為民建設宜居城

尉氏縣康平公園原本是一條鋪滿垃圾的小河溝,為了環境宜民,尉氏縣廣泛徵求民意,運用PPP模式籌措資金1.6億元,在原來的小河溝上,打造尉氏縣濱河生態公園,公園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為生態美景注入文明之魂。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康平公園風光旖旎

“現在這邊環境確實變好了,從外面打工回來的人,開車回來一走到這一停,都說這是哪兒啊,這就是以前那個小河溝,現在變得這麼美了,他們都不敢相信家鄉的變化這麼大。”尉氏縣居民李永說。

城鄉內涵“鉅變”,彰顯的是尉氏縣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重大成果。作為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啟動縣,尉氏縣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文明創建引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支撐文明創建,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要莊社區內的濱河路小學,學生家長周莉莉正在和老師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不久前她把孩子從城裡的學校又轉回村裡。

周莉莉說:“這兩年我發現,城裡的學生反而來我們村裡上學,因為經過改造之後,村裡的學校硬件設施、環境包括老師的資歷都提高了很多。”

濱河路小學的改造,源於要莊城中村改造及周邊提升工程項目。在百城提質建設中,尉氏縣投入7.5億元,對要莊城中村及周邊進行集中改造提升,400多戶居民喬遷新居,縣裡從人財物上全面支持村裡的濱河路小學改造升級,在校學生數量增加了6倍,像要莊村一樣,尉氏縣的很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百城提質對他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我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都有了很大提升,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有品位有魅力了!”市民暢國良說。

在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中,尉氏縣規劃實施了蓬池湖、兩湖、康平河、賈魯河、劉麥河、護城河等綜合整治項目,逐步打造“九河連六湖”城市循環生態水系,以水潤城。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紡織車間生產忙

目前,尉氏縣產業集聚區集聚了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鑫晟紡織、福甬服裝和昊昌科技為龍頭,集聚了65家紡織服裝企業,形成了國內中部地區最為完整的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紡織機械生產研發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二是以立邦、金盛達、普萊特、碧桂園、盛世邦瑞、智慧家電為代表,集聚了58家現代家居企業,共同構成了家裝、傢俱、家電為主的現代家居全產業鏈。三是以優德科技園為先導,強力打造投資200億元、佔地5000畝的豫港國際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集聚了25家健康醫療企業,形成了集家用醫用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藥品和健康服務管理培訓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集聚效應愈加凸顯,已成為全省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之一。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截至今年8月,尉氏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21家,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省縣級規模排名第23位,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到“十三五”末,尉氏縣產業集聚區將形成兩個年產值500億元以上的產業,成為鄭州航空港區的重要功能配套區、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區、全省重要的千億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尉氏,正以“開封”的務實、“中原”的胸懷、“中國”的高度,鏈接世界,奔向未來……

2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

尉氏縣委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眼入心

實施醫療兜底報銷。尉氏縣在開封市率先建立了商業保險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新型醫療報銷機制,由政府出資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實現了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合規部分的兜底報銷,將貧困群眾醫療報銷比例由原來的50%左右提高到80%—90%。截至目前,該縣已為貧困人員報銷了1180人次324萬元,單筆最高報銷13993元。在此基礎上,縣財政再出資300萬元,在縣民政局成立貧困戶大病救助基金,將醫療兜底這項工作持續鞏固提高。經過測算,經過5次報銷救助後報銷費用達到貧困戶所有費用的91%,貧困人員僅承擔所有醫療費用的9%,既有效防止了過度醫療,又解決了貧困人員的醫療費用問題,讓貧困群眾看病得到真正的保障。

打造產業扶貧車間。針對不能外出務工且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在預脫貧村建立產業扶貧車間,以實現這部分人員在家門口就業。2017年,全縣建造了18個貧困村的產業扶貧車間,吸納137名貧困人員在產業扶貧車間家門口實現就業。今年該縣計劃新建產業扶貧車間14個,目前已建成7個,預計全部建成後將吸納350名貧困人員進廠務工。

設立扶貧融資平臺。組建由政府、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共同構建“三位一體”金融扶貧體系,實施了“政銀”“政銀保”“政銀擔”金融扶貧模式,激發金融機構活力。2017年財政出資2000萬元設立金融扶貧融資平臺,撬動1.7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2018年,縣財政再出資1300萬元設立扶貧貸款風險基金,激發了金融機構活力,撬動1.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為貧困戶小額貸款貼息737萬元,極大地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

拓寬社會助貧渠道。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平臺,全面推廣“1+3”社會扶貧模式,按照“立足自願、方式自選、數額不限”的原則,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社會扶貧網註冊方面,建檔立卡貧困戶(除穩定脫貧外)註冊率達到99%,愛心人士註冊數量達6000餘人。同時,在各鄉鎮建立愛心超市,進一步提高貧困戶自立自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措施,對於沒有外出務工、沒有致富門路、沒有脫貧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引導各企業利用本企業或上下游企業為結對村提供就業崗位,到貧困村培訓人才、推廣技術、安置就業,增強勞動力的可持續就業能力。

2014年以來,尉氏縣累計脫貧40個貧困村、20313名貧困人員,今年計劃完成5800人26個村的脫貧任務。全縣貧困人員“兩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解決到位,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建成,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3

為民建設宜居城

尉氏縣康平公園原本是一條鋪滿垃圾的小河溝,為了環境宜民,尉氏縣廣泛徵求民意,運用PPP模式籌措資金1.6億元,在原來的小河溝上,打造尉氏縣濱河生態公園,公園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為生態美景注入文明之魂。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康平公園風光旖旎

“現在這邊環境確實變好了,從外面打工回來的人,開車回來一走到這一停,都說這是哪兒啊,這就是以前那個小河溝,現在變得這麼美了,他們都不敢相信家鄉的變化這麼大。”尉氏縣居民李永說。

城鄉內涵“鉅變”,彰顯的是尉氏縣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重大成果。作為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啟動縣,尉氏縣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文明創建引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支撐文明創建,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要莊社區內的濱河路小學,學生家長周莉莉正在和老師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不久前她把孩子從城裡的學校又轉回村裡。

周莉莉說:“這兩年我發現,城裡的學生反而來我們村裡上學,因為經過改造之後,村裡的學校硬件設施、環境包括老師的資歷都提高了很多。”

濱河路小學的改造,源於要莊城中村改造及周邊提升工程項目。在百城提質建設中,尉氏縣投入7.5億元,對要莊城中村及周邊進行集中改造提升,400多戶居民喬遷新居,縣裡從人財物上全面支持村裡的濱河路小學改造升級,在校學生數量增加了6倍,像要莊村一樣,尉氏縣的很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百城提質對他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我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都有了很大提升,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有品位有魅力了!”市民暢國良說。

在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中,尉氏縣規劃實施了蓬池湖、兩湖、康平河、賈魯河、劉麥河、護城河等綜合整治項目,逐步打造“九河連六湖”城市循環生態水系,以水潤城。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人民廣場氣勢恢宏

在著手打造古塔廣場、人民公園等30餘處公園廣場基礎上,尉氏縣深入開展公園廣場苗木補栽,對縣城主要道路進行綠化提升,以綠蔭城。

尉氏縣投資建設蔡邕蔡文姬文化園、劉青霞故居產業園、太平興國寺塔風景區、阮籍嘯臺公園、洧川古鎮綜合文化遺產等項目,以文化城。

尉氏縣發揮產業優勢,著力打造紡織服裝、現代家居、健康醫療千億級製造業產業集群,以產促城、以城促產、以產聚人。推進工業集群化,加快建設開港經濟區、產業集聚區和港尉新區,加快農村人口向縣城轉移,為城市發展提供產業支撐,以業興城。

按照總體規劃,至2020年,尉氏縣共謀劃項目161個,總投資256億元,2017年以來已實施項目56個,總投資75億元。通過PPP項目,尉氏縣盤活土地資源,通過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合作等多種融資方式融資60億元,確保了項目建設有資金、可持續。

"

“燁燁尉氏,羲娥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興。鄭國別獄,尉繚邑城。秦皇置縣、頗負盛名。晉隋唐宋,隸屬多更。漕運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諧和,百業蒸騰……”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蔡邕蔡文姬文化園風姿卓絕

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之畔,在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之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異彩升騰,這就是被譽為“豫東明珠”的尉氏縣。

自秦始皇三年置縣,尉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阮籍嘯臺的悠遠、興國寺塔的凝望,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古老和文明;戰國軍事家尉繚,東漢文學家蔡邕,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傳承著這片熱土的睿智與厚重……在這13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萬尉氏人民正續寫著歷史、創造著輝煌、開拓著未來。

1

產業集聚開啟跨越發展強大引擎

翻開厚厚的《尉氏縣經濟四十年》,目光回溯到1978年,一組數字映入眼簾:國內生產總值157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7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1萬元,財政收入825萬元。聚焦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尉氏縣生產總值完成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6億元。改革開放40年來,尉氏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務實重幹、銳意進取,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昂首邁入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尉氏縣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圍繞“西融北接、產城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鄭州航空港區建設、鄭汴港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立足“鄭汴一體化南部經濟重心、鄭州航空港區東部創新高地、中原經濟區產城融合樣板”三個精準定位,強力實施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積極推動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夯實了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基礎。

在升級改造機械、紡織、電子、橡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尉氏縣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著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大平臺推動大發展,制定完善了稅費徵收、人才引進、項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創建、優化環境等多項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類高端企業的“強大磁場”。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紡織車間生產忙

目前,尉氏縣產業集聚區集聚了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鑫晟紡織、福甬服裝和昊昌科技為龍頭,集聚了65家紡織服裝企業,形成了國內中部地區最為完整的紡紗、織布、印染、製衣、紡織機械生產研發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二是以立邦、金盛達、普萊特、碧桂園、盛世邦瑞、智慧家電為代表,集聚了58家現代家居企業,共同構成了家裝、傢俱、家電為主的現代家居全產業鏈。三是以優德科技園為先導,強力打造投資200億元、佔地5000畝的豫港國際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集聚了25家健康醫療企業,形成了集家用醫用醫療器械、康復設備、藥品和健康服務管理培訓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集聚效應愈加凸顯,已成為全省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之一。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截至今年8月,尉氏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21家,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省縣級規模排名第23位,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到“十三五”末,尉氏縣產業集聚區將形成兩個年產值500億元以上的產業,成為鄭州航空港區的重要功能配套區、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區、全省重要的千億級先進製造業基地。

尉氏,正以“開封”的務實、“中原”的胸懷、“中國”的高度,鏈接世界,奔向未來……

2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

尉氏縣委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眼入心

實施醫療兜底報銷。尉氏縣在開封市率先建立了商業保險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新型醫療報銷機制,由政府出資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實現了貧困人員醫療費用合規部分的兜底報銷,將貧困群眾醫療報銷比例由原來的50%左右提高到80%—90%。截至目前,該縣已為貧困人員報銷了1180人次324萬元,單筆最高報銷13993元。在此基礎上,縣財政再出資300萬元,在縣民政局成立貧困戶大病救助基金,將醫療兜底這項工作持續鞏固提高。經過測算,經過5次報銷救助後報銷費用達到貧困戶所有費用的91%,貧困人員僅承擔所有醫療費用的9%,既有效防止了過度醫療,又解決了貧困人員的醫療費用問題,讓貧困群眾看病得到真正的保障。

打造產業扶貧車間。針對不能外出務工且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在預脫貧村建立產業扶貧車間,以實現這部分人員在家門口就業。2017年,全縣建造了18個貧困村的產業扶貧車間,吸納137名貧困人員在產業扶貧車間家門口實現就業。今年該縣計劃新建產業扶貧車間14個,目前已建成7個,預計全部建成後將吸納350名貧困人員進廠務工。

設立扶貧融資平臺。組建由政府、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共同構建“三位一體”金融扶貧體系,實施了“政銀”“政銀保”“政銀擔”金融扶貧模式,激發金融機構活力。2017年財政出資2000萬元設立金融扶貧融資平臺,撬動1.7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2018年,縣財政再出資1300萬元設立扶貧貸款風險基金,激發了金融機構活力,撬動1.3億元金融扶貧貸款資金,為貧困戶小額貸款貼息737萬元,極大地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貸款需求。

拓寬社會助貧渠道。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平臺,全面推廣“1+3”社會扶貧模式,按照“立足自願、方式自選、數額不限”的原則,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社會扶貧網註冊方面,建檔立卡貧困戶(除穩定脫貧外)註冊率達到99%,愛心人士註冊數量達6000餘人。同時,在各鄉鎮建立愛心超市,進一步提高貧困戶自立自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措施,對於沒有外出務工、沒有致富門路、沒有脫貧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引導各企業利用本企業或上下游企業為結對村提供就業崗位,到貧困村培訓人才、推廣技術、安置就業,增強勞動力的可持續就業能力。

2014年以來,尉氏縣累計脫貧40個貧困村、20313名貧困人員,今年計劃完成5800人26個村的脫貧任務。全縣貧困人員“兩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解決到位,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建成,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3

為民建設宜居城

尉氏縣康平公園原本是一條鋪滿垃圾的小河溝,為了環境宜民,尉氏縣廣泛徵求民意,運用PPP模式籌措資金1.6億元,在原來的小河溝上,打造尉氏縣濱河生態公園,公園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為生態美景注入文明之魂。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康平公園風光旖旎

“現在這邊環境確實變好了,從外面打工回來的人,開車回來一走到這一停,都說這是哪兒啊,這就是以前那個小河溝,現在變得這麼美了,他們都不敢相信家鄉的變化這麼大。”尉氏縣居民李永說。

城鄉內涵“鉅變”,彰顯的是尉氏縣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重大成果。作為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啟動縣,尉氏縣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文明創建引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支撐文明創建,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要莊社區內的濱河路小學,學生家長周莉莉正在和老師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不久前她把孩子從城裡的學校又轉回村裡。

周莉莉說:“這兩年我發現,城裡的學生反而來我們村裡上學,因為經過改造之後,村裡的學校硬件設施、環境包括老師的資歷都提高了很多。”

濱河路小學的改造,源於要莊城中村改造及周邊提升工程項目。在百城提質建設中,尉氏縣投入7.5億元,對要莊城中村及周邊進行集中改造提升,400多戶居民喬遷新居,縣裡從人財物上全面支持村裡的濱河路小學改造升級,在校學生數量增加了6倍,像要莊村一樣,尉氏縣的很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百城提質對他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我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都有了很大提升,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有品位有魅力了!”市民暢國良說。

在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中,尉氏縣規劃實施了蓬池湖、兩湖、康平河、賈魯河、劉麥河、護城河等綜合整治項目,逐步打造“九河連六湖”城市循環生態水系,以水潤城。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人民廣場氣勢恢宏

在著手打造古塔廣場、人民公園等30餘處公園廣場基礎上,尉氏縣深入開展公園廣場苗木補栽,對縣城主要道路進行綠化提升,以綠蔭城。

尉氏縣投資建設蔡邕蔡文姬文化園、劉青霞故居產業園、太平興國寺塔風景區、阮籍嘯臺公園、洧川古鎮綜合文化遺產等項目,以文化城。

尉氏縣發揮產業優勢,著力打造紡織服裝、現代家居、健康醫療千億級製造業產業集群,以產促城、以城促產、以產聚人。推進工業集群化,加快建設開港經濟區、產業集聚區和港尉新區,加快農村人口向縣城轉移,為城市發展提供產業支撐,以業興城。

按照總體規劃,至2020年,尉氏縣共謀劃項目161個,總投資256億元,2017年以來已實施項目56個,總投資75億元。通過PPP項目,尉氏縣盤活土地資源,通過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合作等多種融資方式融資60億元,確保了項目建設有資金、可持續。

尉氏:勇立潮頭不止步 改革開放再出發

文明之花遍地開

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尉氏縣深入開展“五項治理”。交通治亂,加強市政道路建設,優化城市交通環境,發展公共交通,規範疏導交通秩序;市容治髒,實施環衛作業市場化,保潔督導全天候,建成數字化管理中心,構建城市市容監管全覆蓋網絡;生態治汙,進一步完善道路汙水管網,加快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公共服務治差,加強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的謀劃建設,特別是對供水供氣供熱、停車場等便利群眾生產生活的項目進行創新謀劃;文明城市治陋,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推進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開展市民思想道德、誠信守法、文明風尚“三大提升”行動,實現文明創建與城市建設內外兼修。

巍巍宋塔,見證千年滄桑;湯湯賈魯,敘說時光變遷。

古老的尉氏大地,如今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與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同頻共振、與開港經濟帶戰鼓同擂,正朝著美麗富足、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闊步前進。

(來源:河南日報 時間:2018-10-30 09:57:57)(記者童浩麟 通訊員孫俊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