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轉型基本成功,房地產業務會成為雞肋嗎?

對於萬達轉型的問題在我的之前的圖文中我寫過好幾篇,那麼萬達會不會徹底拋棄房地產?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萬達瘦身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避免出現負債率過高(融資出現了問題),房地產不會拋棄

萬達開始瘋狂拋售重資產的時間基本上是在2016年,先後拋售了國外的一些總資產後來乾脆連國內的一些土地項目和文旅項目等也給打包給了融創,包括進入2019年後萬達也將自己自己旗下的萬達百貨也打包給了蘇寧易購。這樣的種種操作讓人覺得萬達是不是拋棄房地產業務,開始走輕資產道路了。其實萬達進行這樣操作的背後其實是一種無奈選擇,幾點愚見:

萬達轉型基本成功,房地產業務會成為雞肋嗎?

萬達廣場是萬達的主要資產

第一、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是高負債行業,2016年之前萬達融資還沒有問題,但是後來出現問題了。相信關注投資的朋友應該知道,2015年左右是我國人喜歡在境外投資房產的熱點時期。不僅僅是碧桂園、萬達這樣的房地產商,甚至我國很多富人也不斷在世界各地開始買房投資。一時間讓世人都覺得我國人好有錢,其背後實際是外匯資金的不斷流出,這樣的舉動必然引起了國家的重視,也就是在2016年我國加強了對於外匯的管控;說白就是不鼓勵國內資金隨便流出了(0限額),自然國外資本也很難雖然流入了。要知道萬達之前的融資渠道,除去國內外,很多資金是有國外資本投入的,這也是為什麼萬達喜歡進軍國際市場的主因。無疑融資渠道的掐斷,使得萬達不得不趕緊做出轉型,要不然就面臨巨大的違約成本,這也是萬達開始瘋狂甩賣的主因!!

第二、國內房地產市場在走下坡路,這點萬達很清楚,轉型必須去做。實際情況也是這樣,2016、2017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暴漲了兩年後,進入2018年各大房企都不好過。不僅僅是房子賣不出去,回款難,更重要的是明顯感覺國內的需求不足。這點不僅僅體現在一二線城市,甚至在全國其他城市都是這樣。也就是說我國房地行業已經步入了一個穩定期,衰退期什麼時候到來,並不清楚但是相信不會太久。這也是萬達開始進行轉型的另一個原因,單單依靠房產來作為盈利手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萬達轉型基本成功,房地產業務會成為雞肋嗎?

萬達影城也是萬達的優質資產

第三、未來房地產業在萬達板塊中還是會存在,但是所佔會越來越少。目前來看萬達基本已經形成了以商管集團、文化集團、地產集團和投資集團為主的產業模式。其中可以明顯看到商管集團和文化集團目前已經是萬達集團的主要盈利點,根據2018年萬達年報中的數據顯示,萬達集團2018年收入為2142.8億元,萬達商管集團收入376.5億元;文化集團收入692.4億元;地產集團收入540.2億元;金融集團收入433.6億元;可以說僅僅服務業收入就達到了1609億元,佔總收入的75.1%,也就是說地產的收入僅僅佔據了總收入的25%左右,而且個人覺得這個比例還會持續降低。萬達與房地產,能夠徹底分開嗎?

萬達基本已經實現了“華麗轉身”未來靠服務業收入為主的模式已經成型

第一、藉助於萬達廣場這個平臺,可以說靠“收租”過日子將會成為萬達的常態。目前來看萬達廣場在全國有280座萬達廣場,這些才是萬達真正的財富,要知道如今萬達廣場基本上都是一個城市的主要商業區。年客流38億人次,相對較高的租金收繳率,會持續為萬達帶來收入。

第二、萬達文化可以說帶來的收入更為客觀。目前來看萬達文化旗下最值錢的就是萬達影城,全球開業1641家影院,16576塊屏幕,這樣的實力足以使萬達在影視行業立於不敗之地。可以說只要萬達投資不出現問題,那麼國內的電影誰火或者不火,基本就是萬達說了算。這也是為什麼之前馮小剛因為某部電影沒有得到萬達的首推而diss萬達主因,說白了萬達已經成為我國電影行業的巨無霸。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萬達轉型基本成功,房地產業務會成為雞肋嗎?

萬達廣場是否繼續修建或會決定萬達是否繼續房地產項目

第三、房產在萬達如今業務中還佔有一席之地,個人覺得只要有利潤徹底拋棄的概率不大。雖然說如今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穩定期,但是目前來看相比於傳統行業,地產行業的利潤率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如今房地產作為國民支柱產業的地位沒有改變,這點我相信萬達是清楚的。

綜上,無疑在轉型方面上,萬達做的徹底而且果斷,這或許也是王健林能夠屢次絕處逢生的主要原因。而我國很多房企如今也在進行轉型,包括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和早期的恆大冰泉等,但是轉型能夠達到萬達這麼順利的,至今還是很少見的。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