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科創板滿月狂熱過後歸於理性'

"

監管部門的注意力應當從較多地關心能不能開好頭布好局逐步地轉移到維護科創板正常的市場秩序上來。一方面,通過融資融券新政的實施繼續從資金上向科創板輸血;另一方面,在進一步強化退市力度的同時,對擾亂交易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打擊。

科創板滿月,燦爛歸於平靜,市場恢復理性,這對於過高寄望於科創板的人們來說,也許會有點失落,不過,對於科創板的長期平穩發展來說,則應該是不無好處的。

科創板開板以來,凡是能夠得以過會的高新科創企業,幾乎無不一上市就身價百倍。一個月來,科創板28股全部上漲,股價較發行價平均漲幅171%,漲幅中位數達到160%。其中首批25只股票的漲勢更勝一籌,平均漲幅約為165.65%,有21股的股價較發行價翻了一倍,最高的較發行價的漲幅高達421.36%。截至8月21日收盤,28股合計總市值為6275.49億元。28只股票中,個股市值增長超過百億元的就有14只之多。

創業板當初的交易機制是隻有首日沒有漲跌停限制,按首日收盤價算,28只新股平均漲了106%。但第二天市場的拋壓便突然增大了很多,好些股票都是直接低開,還有的被按在了跌停板上。創業板下跌了好幾天,在第7天觸底,之後從二級市場拿到籌碼的遊資開始炒作,方才展開了第一波行情。而科創板不設漲跌停限制的時間則放寬到了一週,一週以後的漲跌停限制也由原來的10%放寬到20%。交易機制的寬鬆成為激發科創板炒作熱情的導火索。一個月來,科創板28股中漲幅達到發行價100%以上的就有25只之多,漲幅最小的也有73.5%,遠遠超過了當初的創業板。

從發行市盈率來看,科創板首批25只平均市盈率是53倍,同當初創業板28只新股平均56倍的發行市盈率相比,兩者似乎相差不多。科創板在新股定價上打破過去的22倍市盈率限制,應該說,這還是符合市場化要求,有利於科創板企業在資金的支持下得到更好發展的。科創板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低有別,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市場對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差異化價值判斷。不過,經過一個月的交易後,科創板整體估值大幅提升,不少股票的市盈率已超過百倍。科創板上市公司儘管有可能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是,市盈率作為反映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投資需要經過多少年才可以通過股息全部收回的靜態指標,究竟是高好還是低好?在這個問題上,即使是被寄予了高成長期望的科創板,恐怕也難以做出非同尋常的回答。一般情況下,一隻股票市盈率越低,市價相對於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表明投資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就越小,股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反之則只能得出相反的結論。科創板難道會是一個例外嗎?

科創板一個月來所展現出來的巨大賺錢效應,不僅活躍了市場,也讓得以入場博弈的各路資金賺得盆滿缽滿。不過,狂熱過後,市場也開始歸於理性。目前看來,第一二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也許較高,特別是其中的通訊、芯片、生物醫藥類產業鏈企業,市場普遍給予高過其他行業的估值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水漲船高的形勢下,其他行業同一批登上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其估值短期內也得以看高一線,這與其說是英雄造時勢,還不如說是時勢造英雄。不過,當市場冷靜下來的時候,還會不會不分青紅皁白一概給以如此之高的估值,恐怕就不一定了。如果說,機構投資者在一開始的時候更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夠分得到科創板制度性紅利的一杯羹,那麼,現在他們應當有更多的理由去關注自己所將要投資的標的是不是具有跟預期估值相應相稱的投資價值。機構投資者對科創板上市公司及擬上市公司的調研正在比以前更深入地展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科創板投資者的盲目性開始越來越少,而投資理性則正在逐漸得到應有的恢復。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的注意力也應當從較多地關心能不能開好頭布好局逐步地轉移到維護科創板正常的市場秩序上來。一方面,通過融資融券新政的實施繼續從資金上向科創板輸血,這是保持科創板交易活力相當重要的一項措施;另一方面,在進一步強化退市力度的同時,對擾亂交易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打擊。科創板的正常交易秩序當有望得到更好的維護。不過,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註冊制試點方面能不能給整體市場拿出真正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來。無論從哪方面看,目前科創板的註冊制,不同程度上還明顯帶有行政審核制的烙印。那種簡單地使用幾近苛刻的問詢逼迫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自行撤單的方式,不要說並不能使改變行政權力在發行審核把關上的決定性影響,就是在消減申報上市企業排隊堰塞湖方面的作用也是相當有限的。也就是說,註冊制試點的推進,也需要敬畏市場,敬畏規律。沒有對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的理性認識,走近市場化也許並不是太難,而真正走進市場化則未必會那麼容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