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投資者經常會爭論一個問題,“是 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這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於剛入門的小白,可以直白翻譯為“買基金還是選幾隻股票?對於多年的征戰江湖的老鳥來說則是股票倉位是分散還是集中?投資的產品要不要跨資產類別(股票、債券、黃金、房產要不要各來一桶)要不要做跨市場投資?投資的時機要不要分散?這裡面的哪一個單獨拎出來講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這後面的一坨會讓小白雲裡霧裡,卻是拉開不同段位的投資者收益率的關鍵。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一、高段位投資者為何選擇資產配置?

我們問:為何需要做資產配置?大部分投資人可能都會有一些概念:因為資產配置能夠降低風險。但實際上,資產配置到底能降低什麼風險呢?很多投資人可能也沒有具體的感受,只是道聽途說的知道【配置能夠降低風險】。實際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全市場系統性危機,已經過去了快10年了(08年美國金融危機,09年中國經濟危機),很多經歷過這兩次事件的投資人,切膚之痛早已癒合。

對於大部分投資人而言,由於投資週期不明確,很難用較長的投資週期(20年以上)抵禦投資風險。而在較短的投資中,投資人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最大回撤】。什麼是最大回撤呢?其實就是歷史上這個股票或者是資產,所出現過的最大跌幅。很多學術研究表明,一般的投資人在面臨40%左右的浮虧時,心理防線基本會被擊破,最後被迫割肉離場。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持有單一股票或者是單一資產,會有多大的最大回撤。

二、投資於單一股票的風險

其實喜歡炒股,應該是件好事:通過自己對公司的分析,買入持有(或者做空),獲得回報。對於好的公司,持有這個公司的股票也是對這個公司的認可,投資人可以跟隨著公司一起成長,分享公司持續發展的紅利。理想是非常美好的,但現實卻是非常骨感。

我不知道大家,反正我在十幾年前炒股的時候,就基本沒怎麼幹公司基本面分析的正經事,每天都把時間花在看新聞和K線分析上了。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今天這個跟隨主力,明天那個金叉銀叉的。反正我最後在一隻股票上,虧了60%,割了肉,出了場。是,我不是牛散,我承認我技術不行。如果你是牛散、K線王,那麼就不用浪費時間看下面的文章了。

後來一直從事量化資產管理,通過數據,我才知道了購買單一股票有多大的風險。下面的圖是基於美國市場1980年-2015年的數據,我將時間段分成了兩部分:1980-1997,1998-2015。在每個時間段中,我選取了美國市場上市值最大的前3000只股票,然後計算了這個3000只股票在5年投資週期上的最大回撤。也就是說我計算了這個3000只股票,歷史上任意投資5年的週期,所經歷過的最大回撤。

橫軸為5年期最大回撤水平,從負100%到0%,縱軸為最大回撤分佈。讓我們看看這些讓人不寒而慄的數據: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1.1980年至1997年,有58%的股票,跌幅曾經超過50%。只有6只股票,最大跌幅在10%以內。

2.1998年至2015年,在這個時間段裡,由於美國經歷了2次系統性的危機,有超過86%的股票曾經跌幅超過50%。只有2只股票,最大跌幅在15%以內。

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持有單一股票的風險。有的投資人說:行,那我多選幾個股票好了。沒錯,【多選幾個】確實是比較好的做法。不過大部分的投資人,平心而論,很少有持倉超過10只以上的時候吧?如果只持有10只或者10只以下的股票的時候,除非你真的每隻股票都從每個不同的行業中選取,力求降低組合的相關性,要不然你這個組合面臨的最大回撤風險,也很難特別有效的被降低。比如說你買的都是教育股,當監管的大錘砸下來的時候就一起GG了

三、投資於單一資產的風險

如果投資於單一股票的風險大,那我可以去投資股指(整個股票市場)呀。沒錯,邏輯是正確的,從純理論的角度來說,投資於股指的風險比投資於單一股票的風險要小。但是,像股指這類單一資產的最大回撤,也是很高的。那麼我們來看看一些主要資產歷史上的最大回撤。

1972年-2017年,我選取了標普500指數、美國房地產指數和美國10年期國債指數。根據這3個資產的期間表現,將它們出現過的最大回撤用面積圖顯示了出來。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看起來是不是毛骨悚然、血淋淋的樣子?越看我越覺得滲得慌。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標普500曾經跌超過50%,美國房地產指數跌超過60%,而就算是被譽為低風險資產的美國10年期國債,也跌超過20%。這3大類資產的最大回撤下跌時間都超過了1年,如果投資人持有任何一種資產,在持續下跌的市場中,如何能做到鎮定自若?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跌幅大、跌勢長不說,跌完了漲回前高的時間也是非常的長。特別是08年金融危機後,標普500花費了3年的時間,才漲回了前高,而房地產指數更是花費了超過40個月。試想一下,如果有的投資人剛好在09-10年間退休,面對的資產大幅縮水的局面,還要忍受3年之久的恢復期,是何等的痛苦。

A股市場上也是如此,而且由於中國股市歷來有牛短熊長的特點,加上處於經濟結構發展和轉型中,股市的波動幅度非常之大。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這看起來比美股還毛骨悚然,簡直就是一副中國股民的血淚史,大家自行腦補。 A股最大的回撤還是在1992年的那次股災中,經過15個月的時間,上證跌去了75%,後來花費了快3年的時間才漲回來。

而且通過上面的回撤面積圖我們可以看到,在08年的那次經濟危機中,上證也差不多跌了70%,而這一次,是名副其實的長熊:上證從07年中開始下跌,跌到08的谷底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漲回來,十年了啊。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當然了,有的投資人會說,那我要是在谷底買了不就賺翻了?是的,你這個邏輯我無法反駁,可在系統性風險前,跌到40%的時候,你敢說那一定是底?你真敢進場嗎?

四、短時間內的大幅下跌

上面列舉的都是長時間的系統性大幅回撤,而市場還存在短時間的大幅下跌,這類事件統稱為【黑天鵝事件】。黑天鵝事件的主要影響是:時間短、強度大,投資人根本來不及止損。我大概找了5個事件,其實不管是A股還是美股,單日跌幅超過3%的情況,還不能說是非常不多見,只不過很多時候投資人過了一陣子就忘記了傷痛。

美股市場上的黑色星期一是人皆知曉的,29年那次2天跌了23%,87年跌了24%。上證在15年那次黑天鵝事件中2天跌了15%,出現千股跌停的奇觀。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而離我們最近的18年2月的美股黑色星期一,股指崩了4%,但基於波動率的CBOE VIX指數爆漲了116%,結果導致這個指數的反向ETN:XIV,跌了95%,一夜間很多投資者鉅虧,就連發行此ETN的瑞信,也宣佈此產品會在2月底之前清盤。

看完上面的數據,你要是不覺得後背發涼,那麼只有兩種情況:1)你膽子巨大,老子不怕! 2)你巨有錢,有無限的彈藥。

投資單一股票和單一資產的風險是非常大的,難道我們就不投資了嗎?這絕對不可能,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革命精神還是要有滴。作為投資人,我們肯定是希望投資風險低+預期回報高,但這個目標顯然是不太理性的,因為天下沒有這種免費的午餐。

而如果投資人的目的是:在控制和降低風險的情況下,取得與風險相匹配的適當的回報這種投資目標,則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全球資產配置,就是取得這一目標的【幾乎免費的午餐】。

四、如何做資產配置?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均值-方差組合)的鼻祖-馬科維茨教授,早在1952年就用優雅的數學公式告訴我們:分散投資可以降低組合的整體風險,甚至增加經風險調整後組合的整體回報。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簡單來說,馬科維茨教授告訴我們: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方式,可以達到1+1大於2的效果。好比說我們做奶油千層餅,正確的做法是一層餅加一層奶油,你這麼一層一層的加下去就能做出美味的奶油千層餅。餅和奶油是不相關的兩種食材,簡單的、合理的相加,就能做出人間美味。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二,先大餅鋪個10層,再往上抹個幾斤奶油,那最後你只能做出來一個奶油大煎餅。

所以說,投資是一門藝術,做資產配置,需要有匠心精神:研究、選材、搭配,一樣都不能少。

研究+選材:大師們的全球資產配置

耶魯怎麼做的?

如果我一上來就告訴你我是怎麼做全球資產配置的話,估計你也不信,畢竟我不是大溼嘛。投資界中確實有很多資產配置大師,最出名的、可能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大師,就是耶魯捐贈基金的掌門人了:大衛-斯文森。在斯文森先生的帶領下,耶魯捐贈基金在過去的20年間,實現了12.1%的年化收益率。斯文森先生不僅術業專精,在人才上更是培養出了像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先生這樣的投資家。

根據耶魯捐贈基金2017年發佈的報告,耶魯2018年的目標組合如下。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耶魯捐贈基金專注於投資8大類資產,其中目標頭寸最大的是絕對收益(25%),第二大的是風險投資(17%),第三大的是境外股票(15.5%),這前三大頭寸已經佔據了整個組合的57%。雖說耶魯捐贈基金是資產配置的黃金標杆,但是對於大部分投資人來說,要去投絕對收益產品和風險投資產品,是非常有難度和挑戰的。

這兩種產品要求的專業度可不是一點兩點,加上較長的鎖定期和較高的管理費用,如果你沒有像耶魯捐贈基金一樣的人力物力資源,其實你很難選出便宜又好的產品,最後可能會花了大量的精力卻得不償失。

在剩下的43%的組合裡,有槓桿收購(14%)和自然資源(7%)這2種資產,對於大部分投資人來說,也很難實現。就算是專業的資產管理人或者是投資顧問,也很少會碰到幫客戶投資這兩類資產的情況。

大部分投資人能做的,可能就是美國本土股票(4%),債券和現金(7.5%),房地產(10%)和境外股票(15.5%)了。

其他著名的資產配置模型

耶魯捐贈基金說到底只是個例,這麼大的市場,其他著名的資產配置大師,他們推薦的組合是什麼樣的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收集了市場著名的9種資產配置模型。其中還包括了耶魯捐贈基金掌門人斯文森先生自己所推薦的組合。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我這裡所選取的資產和權重,都是這些大師們活生生的研究成果。從左到右,模型的複雜度依次上升。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上面9種組合的投資標的和耶魯捐贈基金裡面普通人能夠投資的標的,加起來一共超過了22種。其實按照大類資產整合一下,實際上也就是這3大類資產:

  1. 股票類:本土股票、境外股票
  2. 實物資產類:房地產、大宗商品
  3. 債券類:短期貨幣、中長期債券

要知道,耶魯捐贈基金從2012年開始,其本土股票(美國股票)的頭寸就平均只有4.5%,而同期標普500可是年化17%的在漲,大部分號稱高收益的對衝基金都達不到這個表現。所以你想,耶魯捐贈基金大部分的收益,大部分都是從普通投資人很難接觸到的投資標中來的。

除非你自己能力超強,或者能建立一個像耶魯捐贈基金一樣的團隊,那麼大部分人能投資的、能夠觸碰到的投資標的,才是你的首選。說白了,世界上最好的食材,不一定適合你吃;最漂亮的車,也不一定適合你開。

而大部分投資人【能夠觸碰到的】、【便捷的】投資頭寸,就是股票、債券和實物資產了。這三大頭寸的風險敞口也都可以從二級市場上的標準化產品中獲得,比如公募基金、ETF等。這麼做,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標準化產品有個好處就是流動性比非標準產品好,費率也較低,產品選擇多,通過普通的證券、基金賬戶,就可以進行投資。

如何自己動手:

在每個大類資產中,我們按照大師們的推薦,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底層標的,都是二級市場中的指數。

  1. 股票類:標普500指數,美國小盤股指數,發達國家股票指數,新興市場股票指數
  2. 實物資產類:黃金指數,大宗商品指數,美國房地產指數
  3. 債券類:美國短期貨幣指數,美國通脹保護指數,美國10年期國債指數,美國30年期國債指數。

這裡有一個極簡版的資產配置組合:全球股票 + 全球債券

如果你想直接通過一隻ETF持有全世界股票的頭寸,那麼先鋒基金還有一隻叫Total World Stock ETF(全世界股票合集)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其管理費只有11個bps。。。分分鐘打死一片ETF管理公司。

科普:為什麼散戶買股票?而高手是構建投資組合?

1只ETF搞定全世界股票頭寸,再來2只搞定全世界債券頭寸,這個組合加權下來的管理費是0.08%。

上文舉的例子投資組合中的資產主要是股票、債券。如果想更多元化可以考慮大宗商品、房地產等各類資產。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股市暴跌,而大宗商品黃金更抗跌。而且股票資產裡也可以更細分,如行業、主題、國家等等。更多實操組合,請看完整版新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注:本文精選自個人公zhong 號:(新全球資產配置(ID:SmartGAA),作者徐楊。進入公號對話框,輸入關鍵詞“新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可獲取 五萬字的資產配置白皮書PDF版。

tips: 文章內容不可視為投資意見。資本市場有風險,入市投資需謹慎。本文為原創,微信轉載請申請白名單。其它媒體轉載,請事先取得授權,並請註明來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