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教師評聘職稱之〝痛〞

教育觀察:教師評聘職稱之〝痛〞

教育觀察:教師評聘職稱之〝痛〞

教育觀察:教師評聘職稱之〝痛〞

教育觀察: 教師評聘職稱之〝痛〞

談職稱之〝痛〞,好多教師喻為〝撕下臉皮之痛,折斷脊樑之痛,劃破血管之痛〞,可謂是痛徹心扉,肝腸寸斷。

打開百度,搜索〝中小學教師職稱〞,不用看內容,只看題目就毛骨悚然,攝人心魄。

《中小學教師上職稱有多難?》

《中小學教師職稱,要麼取消,要麼放開》

《中小學教師職稱除了拉開收入,還有別的作用嗎?》

……

凡此種種。大有不共戴天,剷除後快之感。很遺憾,自己雖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但也是在教育崗位上競競業業三十年,在管理崗位上摸爬滾打二十載,學會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認知事物,從不輕易說〝不〞,更不輕易說〝錯〞,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也是如此。

(一)

從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的觀點分析,老師們有怨言就肯定〝事出有因〞。

當看到好多教師為了評職稱,不顧年老體弱,撇家舍業,離開熟悉的環境,想盡各種辦法調到偏遠甚至農村學校時,面對制度,心中不免惆悵迷惘。

當看到教師因當年〝評聘分開〞評上了職稱,而因名額不足一直未能聘任只能按中級退休,中高證成為多年的〝空頭支票〞時,面對制度,心中不免萬般無奈。

當看到有的教師年近退休而仍然為中級職稱嘔心瀝血,苦苦追求時,面對制度,心中不免灼灼疼痛。

當看到好多教師面對可憐的職稱名額而望洋興嘆,不敢不忘而卻步時,面對制度,心中不免束手無策。

更有甚者,因管理不到位而衍生偷機取巧,決疣潰癰,不免讓人錐心泣血,莫可奈何。

現有的職稱制度有弊端是不爭的現實。

這正像我調侃開火鍋店的朋友說:你很幸福,想吃羊肉就可上。他回答我說整天吃肉,不如吃個玉米餅子,聞著味就想吐。

教師從參加工作就吃〝羊肉〞,三十多年了,想換換口味也是人之常情!但大刀闊斧砍斷,未免操之過急。

(二)

同樣,從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的觀點再分析,中小學教師職稱存在了30多年仍然在不斷延續,也是〝事出有因〞。

1、職稱制度的由來源遠流長。中小學教師職稱是從大學借鑑而來的。起源於宋朝,大學完善於晚清民國,新中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再推廣,中小學教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實施,可謂是歷經風雨。

2、職稱制度的內容應有俱有。涵蓋了學歷水平、科研能力、教學成績、表彰獎勵等等,從工作年限到工作量、工作水平都有具體要求,對教師的全面發展,自我完善無疑起到了正向引導作用。

3、職稱制度的成效舉足輕重。與工資制度的配合,形成了一套完備的高中低檔工資分配製度,逐步晉升,層次分明。對名額的限制,形成內部競爭機制,促進了人才向偏遠環境流動。對同一職稱實施分級聘任,一年一聘,同級不同酬,消除了〝船到碼頭,車到站〞思想。

……

更重要的是:在職稱制度出臺之前,好多老師是十幾年一律執行34.5元,俗稱〝米發掃〞,以後實施工資晉級制度,隔幾年每個單位僅幾個名額,好的單位民主評議,不好的單位領導想給誰給誰,教師晉升工資的機會更是鳳毛麟角。由此可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對教育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三)

討論問題不能厚此薄彼,更不可偏聽偏信,而要講求中庸之道,講求中正平和,失去中正、平和,對中小學教師職稱的認識就是〝要麼取消,要麼放開〞,細細琢磨此言帶有很強的抱怨、賭氣成份。

衡情酌理,酌古沿今。如同國家各項法規需不斷完善一樣,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本身的確存在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操作方面的問題。

自身的問題,就是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規定的中高級比數較低,國家規定為15%,山東提高到了20%,即便如此,仍有相當比例的教師沒有機會。

操作上的問題,除了國家意識到的淡化英語、論文等問題,評審權限下放也是實施優質評審,杜絕腐敗的有效措施。

在操作中,還有政策不連續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有五年停滯了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新世紀初又有七年改為評聘分開,不分良莠,符合條件就可晉升,大量佔據中高級名額,嚴重地寅支卯糧,導致有的單位近十幾年沒有高級指標。再就是評聘條件的變化,中高職稱對學歷的要求由專科突然提升為本科也讓部分人失去了晉升職稱的希望。

監督上的問題,各地在執行過程中隨意曲改文件精神,如對職稱特別是分級聘任由動態管理改為終身享受,以資歷定待遇,從上到下沒有監督措施。基層個別學校不公開,不公平,不公正,難免民怨沸騰。

所有這些問題,板子都不能打到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上,〝要麼取消〞,無異於一棍子打死,一錯百錯。

俗語說黑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當還沒有能取代中小學教師職稱的制度時,就想著取消,想法未免過於草率和簡單。

(四)

一代宗師王陽明: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質期的,只有不斷地修補、革新,才能保證社會機器的良好運轉。改革固然會傷及既得利益團體,固然會出現波折動盪,但不改則必死無疑。因此〝改〞是大勢,〝革〞是嘴圖一時之快。

改革之一:提高中小學高級職稱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使其達到25%。國家《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提高到25%後,教師的工作年限大約三十年,十年左右奮鬥中級,二十多年積累高級較為合理,有突出業績的可以努力爭取正高級崗位。高級職稱的標準很清楚,就是需要付出較大努力,具有較高水平才能達到,人人都達到也不現實。指標〝要麼放開〞的觀點㢢大於利,不考慮財政支出的難度,如研究生30歲就可晉升高級,40歲以上全是高級職稱,〝要麼放開〞無異於自掘教育管理的墳墓。

改革之二:別讓老教師在初級職稱退休。這不單是工資待遇的問題,更是對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仿照公務員職務晉升辦法,對達到二十年以上工齡且一直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退休前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改革之三:進一步下放評審權限。能到市級不到省級,最好是區縣評審,在監督到位、科學評審制度、公正公開的情況下,越基層越實際準確。

改革之四:強化督導,有法必依。教育的檢查可謂鋪天蓋地,但關係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落實的,卻從來沒有,沒有督察,當然就免不了為所欲為。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凡事都有分寸、尺度、界限和標準,適可而止,張弛有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拿捏的。每一項制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人人滿意,但在制度面前能否保持一顆平常心,對人的定力是一種考驗。

教育觀察:教師評聘職稱之〝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