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你見過凌晨1、2、3、4、5、6點的城市夜空嗎?

小A見過。她所工作的寫字樓,夜晚在樓下駐足,總能看到一間間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裡面坐滿了只需要一點睡眠的奇特人種。

在那些加班的夜晚,她度過了青春,燃燒了髮際線,留下4點打卡下班的朋友圈。

在快節奏,競爭大的城市,加班意味著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晉升機會,讓家人過上更好生活的可能。

但是,天長日久,她漸漸對這種沒有自我的生活感到厭倦。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在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意思是說工作太忙了,被工作趕著走,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這個詞也在威脅著很多中國的年輕人。

小A想知道,怎樣才能在工作量不變的情況下,讓自己有更多的休息和娛樂的時間,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一、怎樣給自己增加休息的時間?

對此,日本神經科醫生樺澤紫苑很有經驗,因為他也曾經是一個被“忙殺”的人。

“很諷刺吧,作為一名神經科醫生,我卻曾被工作和精神壓力打垮了身體。身體變糟後,我決心不再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中心,要活得更加自我。 因此,我徹底改變了自己分配時間、使用時間的方法。換句話說,我改變了自己。”

他結合個人經驗,以及最新的腦科學、心理學知識,把時間管理術體系化,形成了一套的“時間管理術”。

在《為何精英都是時間控》中,他教大家如何讓大腦發揮到極致,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為什麼要提升工作效率?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也不是為了讓老闆和上司高興,而是為了減少工作時間,早點下班,和家人、朋友、戀人一起吃晚餐,有更多自我成長的時間、有更多享受興趣愛好的時間。

現在,同樣的24小時,他做著比別人高出4倍的工作量,卻還享受著2倍的娛樂時間!學會這幾招,你也能做到。

二、請拿好這份最科學的作息時刻表!

雖然每天有24個小時,但是時間的價值並不是均等的。

“早上起床後的2-3小時”、“短暫休息之後”,“下班前的一個短時間”,是一天中專注力最高的時段。

因此,我們可以採取策略來,以專注力為中心分配時間。

樺澤紫苑的工作日是這樣度過的:

7:00-9:00

在大腦的黃金時間,進行“自我投資”。

注意,每天早上起來刷朋友圈、看新聞是個惡習。這些信息會擾亂我們的大腦,破壞早上的大腦黃金時間。

有條件的話,衝個澡是最棒的,因為它會讓控制身體的“夜晚神經”,把主動權交給“白天神經”;

此外,抓緊時間運動一下,也會極大的提高一整天的精神狀態。吃早餐的時候,要注意細嚼慢嚥。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 9:00-12:00

專注時間,處理需高專注力的工作。

作者認為,早上是大腦的黃金時間,上午的30分鐘相當於下午的2小時 。

所以,如果你是典型的夜貓子,早上起床很晚,或是上午狀態普遍不佳,那麼你的人生可能會比別人少100000小時的高效時段(假如你活到100歲)。

因此,千萬不要浪費這個寶貴的黃金時間!如果你把它用來查郵件、刷微博、看朋友圈.....等到回過神兒來再做事時,已經快中午了,很容易感到內疚和自責。

上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開啟一天的“時間規劃”,列出今天最重要的3件事,並且確定做事的順序。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把專注力需求高的工作,放在上午;那些重複、分散的工作,可以集中放在下午。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明了一種“罐頭工作術”,很適合想提升效率的人。

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空間”,好比把自己關在罐頭瓶裡,隔絕外界的一切干擾,一心一意地埋頭工作。

上班族很難做到絕對專注,可以通過帶上耳機、把手機調為靜音模式的方式來減少干擾。

  • 12:00-13:00

此時,提升狀態最有效的方法是外出吃午餐。

外出吃午餐並不是僅可以放鬆,還能刺激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是大腦中控制睡眠和清醒的神經遞質。血清素越多,大腦就越清醒,工作就會越有效率。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 13:00-16:00

非專注時間。可小睡(20-30分鐘)、變換場所工作,達到整體重啟的目的。

最佳的午睡時長是20~30分鐘,而且,一定要3點前醒來;此外,通過10分鐘運動提高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方法,也能提升專注力。

這個時段還用來處理散亂的雜事。

  • 16:00-18:00

最後衝刺工作時間,因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可達到又一輪工作效率小高峰。

這個時段也不能浪費,很多人都把它用在刷手機、摸魚上,其實,這時做重要的工作也會有效果。

  • 18:00-19:00

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幫助大腦“重啟”。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 19:00-21:00

大腦第二個黃金時間,進行“自我投資”。

如果你是作家,就投資寫作;你想能夠說出流利的英語,就投資於英語;你想與人更好的相處交流,就投資於溝通力;你想在眾人面前改善臉紅,就投資於演講...

總之,投資在自己專長或需要提高的領域。

  • 21:00-23:00

放鬆時間。

不妨製作一個玩樂to do清單,如看電影、聽音樂、做按摩等。

但是,千萬不要吃東西!

如果睡前吃東西的話,那麼入睡後2個小時內血糖值還比較高,生長激素就難以分泌。

生長激素是一種“消除疲勞的激素”。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的話,疲勞就難以得到徹底消除。第二天醒來時,還是感覺疲憊不堪。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 23:00-7:00

一定保證7小時以上睡眠,幫助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第二天才會有活力。

睡覺前想什麼,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人在睡覺之前,會進入一種“心理暗示”的狀態。睡覺前思考的事情,更容易進入我們的潛意識。所以,不要想那些痛苦的事情,多想些積極向上、飽含正能量的事情。

您可以在睡覺之前想一個“今天發生的趣事”。經常這樣做的話,“快樂的記憶”就會充滿我們的大腦。以後回憶起來,過去的生活全都是幸福快樂的事,讓我們的人生充滿幸福感。

就這樣,每天早上在同一時間起床,晚上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醒著的時候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就能將大腦機能發揮到最大的生活方式。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三、這些小技巧可以幫你一整天神清氣爽

①、在感到疲勞之前及時休息

人的專注力是有限的,在感到疲勞之前及時休息,可以重啟我們的專注力。

我們可以用的15分鐘為一個段落,來安排工作和休息。

在好萊塢大片中,通常都有一個套路:15分鐘的激烈絢麗的槍戰飆車之後,會有一段浪漫的感情戲緊跟其後。這樣的安排更是為了幫觀眾放鬆緊繃的神經。

這個原理告訴我們,每15分鐘專注後,就可以給自己一個短暫的休息。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這個時候玩手機,會讓大腦興奮,根本得不到休息,反而會更加疲憊。因此,“閉目養神”才是更好的選擇。

科學家通過分析人的腦電波發現,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腦電波以β波為主,β波是一種高頻率的腦電波。而閉上眼睛的時候,腦電波中就開始出現低頻率的α波。α波使人放鬆。

因此,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阻斷視覺信息的輸入,讓大腦進入休息模式。

工作一段時間,休息一會兒,再工作一段時間,再放鬆一下。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在感到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②、利用“時間限制工作術”,獲得第二波高峰時段

一天的工作過程會有兩個高峰時段,一個是上午,一個是下班前。

運用“時間限制法”,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兩波工作高峰:它的原理是,讓身體分泌去甲腎上腺素”,提高效率。

這是一種緊急情況下大腦分泌的物質,它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學習能力,使得大腦發揮出最高機能。

具體方法是,在工作開始之前,就在工作的截止時間後約定下一項任務。

比如,今天你要完成一份報告。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會主動想寫報告的。

現在是下午4點,你想,不如先摸摸魚放鬆一下?但是,這樣雖然暫時輕鬆了,晚上還得要加班。

因此,可以給自己一個外力。

在開始寫報告之前,就安排一場電影,事先買好票約好人。(或者約飯、約KTV、約王者榮耀)當5點左右你陷入疲勞期時,一想到自己今天沒有辦法加班,還得去浪呢,就會想盡辦法趕緊把報告完成。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③、 用“互補休息法”提升休息質量

現在,感覺活著很累的人越來越多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大腦一直在工作,沒有休息。

工作的時候,你用它絞盡腦汁;休息的時候,你用它看手機。總是過度的使用它,當然會疲勞了。

所以,一定要讓自己在休息的時候做與工作時完全不同的事情!

週末做與工作日不同的事情:

做技術工作或研究工作,平時很少和人接觸的人,週末應該約上親朋好友,交流溝通;

平時工作要和人打交道的,週末則應該儘量創造“一個人的時間”,享受獨處。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工作是盯著電腦的人,休息的時候就不要看手機了,聽聽音樂、散散步、做運動才能真的感覺到休息。

對此,有人說“我也知道運動很好、很重要,但是每天工作已經很累了,還要工作根本沒有動力啊。

其實,這是一個思維誤區。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運動是消除疲勞最合理的方法。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具有消除疲勞、提高免疫力、修復細胞、促進新陳代謝、抗衰老等功效。

而且運動後,人的睡眠會更香、更沉。睡眠質量高了,疲勞自然更容易恢復。

因此,越累越要運動,只有運動才能“以累治累”。

工作累,週末也累?這份腦科學專家的24小時規劃表給你,拿走不謝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當工作中,我們不得不經常加班時,也要儘量提高工作效率,給自己擠出更多用於休息和放鬆的時間。

早上衝刺、下午放鬆,下班前再衝刺,晚上放鬆。利用腦科學方法合理安排時間,你也可以越來越輕鬆。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象。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