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開放式提問通常以“為什麼”來發問

開放式提問,會引導說話者思考他的答案,讓他分享更多內在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李娜,你今天愁眉苦臉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比如,“你對公司調整工資制度怎麼看?”

人們比較喜歡開放式提問,因為開放式提問,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接納,可以輕鬆自在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

03,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通常為“是……還是……?”,或者,“想要A還是B?”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開放式提問通常以“為什麼”來發問

開放式提問,會引導說話者思考他的答案,讓他分享更多內在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李娜,你今天愁眉苦臉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比如,“你對公司調整工資制度怎麼看?”

人們比較喜歡開放式提問,因為開放式提問,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接納,可以輕鬆自在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

03,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通常為“是……還是……?”,或者,“想要A還是B?”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選擇式提問都有下文

比如,“你想要帶薪休假還是外出培訓呢?”

比如,“這個活動策劃案,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下班前給我?”

比如,“下班以後你是直接回家,還是去逛街呢?”

有人認為選擇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相同,但這兩者還是有實質性區別。

選擇性提問是誘導性的,明確發出了邀請,無論選擇A還是B,結果都可以有下文。

而封閉式的提問,要不YES,要不選NO,可能有下文,也可能沒下文。

比如,這樣一個對話:

“小銘,這個報表今天下班前能做完嗎?”

“夠嗆,我儘量吧”

如果這樣提問:

“小銘,這個報表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中午下班前給我呢?”

回答可能變成:“明天中午前我一定給您,今天下午我有點事情忙不過來。”

如果我們採取前者封閉式的提問,提問者沒有收到,確定的報表交付時間,而採用後者選擇性提問,提問者不僅知道明天上午一定能夠拿到報表,同時也知道了,對方不交報表的原因。

04,聚焦式提問

聚焦式提問,是指把問題集中在提問者關心的目標上,以儘快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開放式提問通常以“為什麼”來發問

開放式提問,會引導說話者思考他的答案,讓他分享更多內在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李娜,你今天愁眉苦臉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比如,“你對公司調整工資制度怎麼看?”

人們比較喜歡開放式提問,因為開放式提問,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接納,可以輕鬆自在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

03,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通常為“是……還是……?”,或者,“想要A還是B?”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選擇式提問都有下文

比如,“你想要帶薪休假還是外出培訓呢?”

比如,“這個活動策劃案,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下班前給我?”

比如,“下班以後你是直接回家,還是去逛街呢?”

有人認為選擇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相同,但這兩者還是有實質性區別。

選擇性提問是誘導性的,明確發出了邀請,無論選擇A還是B,結果都可以有下文。

而封閉式的提問,要不YES,要不選NO,可能有下文,也可能沒下文。

比如,這樣一個對話:

“小銘,這個報表今天下班前能做完嗎?”

“夠嗆,我儘量吧”

如果這樣提問:

“小銘,這個報表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中午下班前給我呢?”

回答可能變成:“明天中午前我一定給您,今天下午我有點事情忙不過來。”

如果我們採取前者封閉式的提問,提問者沒有收到,確定的報表交付時間,而採用後者選擇性提問,提問者不僅知道明天上午一定能夠拿到報表,同時也知道了,對方不交報表的原因。

04,聚焦式提問

聚焦式提問,是指把問題集中在提問者關心的目標上,以儘快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聚焦式提問,把問題集中在關心的目標上

聚焦式提問,可以看作是開放式提問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它的答案往往侷限於某一個區域。

比如,“你今天上班是怎麼來的?”

比如,“你今天下午主要是做什麼工作?”

比如,“你喜歡什麼款式的衣服?”

聚焦式提問非常適合上下級溝通。

比如,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你可以採取聚焦式的提問,把領導的真實想法和目的搞清楚,這樣你可以領會領導的真實目的。

否則當你工作進行到一半,才發現與領導要求的不一樣,那就需要對返工重做,影響工作效率。

四,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想要提高我們的“提問力”,我們可以採取“時間軸提問法”和“三部曲提問法 ”。

01,時間軸提問法

“時間軸提問法”是速溶綜合研究所在《提問力:教你學會深度提問》一書中提到的。

作者認為,工作中的事情都存在著一個因果關係,當對方面對一個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時,可以嘗試用時間軸的方式來來提問,激發對方對事情的連續性思考。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開放式提問通常以“為什麼”來發問

開放式提問,會引導說話者思考他的答案,讓他分享更多內在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李娜,你今天愁眉苦臉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比如,“你對公司調整工資制度怎麼看?”

人們比較喜歡開放式提問,因為開放式提問,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接納,可以輕鬆自在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

03,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通常為“是……還是……?”,或者,“想要A還是B?”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選擇式提問都有下文

比如,“你想要帶薪休假還是外出培訓呢?”

比如,“這個活動策劃案,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下班前給我?”

比如,“下班以後你是直接回家,還是去逛街呢?”

有人認為選擇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相同,但這兩者還是有實質性區別。

選擇性提問是誘導性的,明確發出了邀請,無論選擇A還是B,結果都可以有下文。

而封閉式的提問,要不YES,要不選NO,可能有下文,也可能沒下文。

比如,這樣一個對話:

“小銘,這個報表今天下班前能做完嗎?”

“夠嗆,我儘量吧”

如果這樣提問:

“小銘,這個報表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中午下班前給我呢?”

回答可能變成:“明天中午前我一定給您,今天下午我有點事情忙不過來。”

如果我們採取前者封閉式的提問,提問者沒有收到,確定的報表交付時間,而採用後者選擇性提問,提問者不僅知道明天上午一定能夠拿到報表,同時也知道了,對方不交報表的原因。

04,聚焦式提問

聚焦式提問,是指把問題集中在提問者關心的目標上,以儘快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聚焦式提問,把問題集中在關心的目標上

聚焦式提問,可以看作是開放式提問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它的答案往往侷限於某一個區域。

比如,“你今天上班是怎麼來的?”

比如,“你今天下午主要是做什麼工作?”

比如,“你喜歡什麼款式的衣服?”

聚焦式提問非常適合上下級溝通。

比如,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你可以採取聚焦式的提問,把領導的真實想法和目的搞清楚,這樣你可以領會領導的真實目的。

否則當你工作進行到一半,才發現與領導要求的不一樣,那就需要對返工重做,影響工作效率。

四,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想要提高我們的“提問力”,我們可以採取“時間軸提問法”和“三部曲提問法 ”。

01,時間軸提問法

“時間軸提問法”是速溶綜合研究所在《提問力:教你學會深度提問》一書中提到的。

作者認為,工作中的事情都存在著一個因果關係,當對方面對一個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時,可以嘗試用時間軸的方式來來提問,激發對方對事情的連續性思考。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時間軸提問法,引發對方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

比如,小光是一個拖延症患者,今晚要交報告,但是他想明天再交。

他的同事問他:“你總是這樣做,領導不吵你嗎?”

小光回答說:“當然啦,我都被批評好幾次了!”

他的同事接著又問:“那你就不擔心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幾個月後的年底績效考核嗎?”

於是小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立即去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

時間軸提問法,可以將過去做為切入點,提問對方。

很多時候旁觀者清,當事人遇到問題時,可能會被眼前的問題侷限住,而忽視了對過去類似情況的思考。

這時,我們可以將過去發生的情況,做為切入點,引發對方的反思。

比如,“你之前這樣做,出現了什麼樣的後果?”,通過這個提問,引起對方的重視。

在分析了過去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把事件對將來的影響作為落腳點,引起對方對未來的思考。

我們可以,結合目前這個問題所存在的影響,利用提問,引導對方思考未來會發生的情況。

比如,“你現在覺得考駕照,價錢太高,你想過將來報名時,會不會更貴,標準更嚴?”

用時間軸提問法來,主要是引起對方,對過去以及將來的思考,在此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02,三部曲提問法

“三步曲提問法”,是大島巷譽在《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一書中提出的。

書中寫道,通過“三部曲提問法”,讓你的工作不再返工。

而這三部曲就是以下三個步驟:

A,準確瞭解情況

B,以提問的形式給出假設

C,驗證這一假設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開放式提問通常以“為什麼”來發問

開放式提問,會引導說話者思考他的答案,讓他分享更多內在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李娜,你今天愁眉苦臉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比如,“你對公司調整工資制度怎麼看?”

人們比較喜歡開放式提問,因為開放式提問,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接納,可以輕鬆自在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

03,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通常為“是……還是……?”,或者,“想要A還是B?”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選擇式提問都有下文

比如,“你想要帶薪休假還是外出培訓呢?”

比如,“這個活動策劃案,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下班前給我?”

比如,“下班以後你是直接回家,還是去逛街呢?”

有人認為選擇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相同,但這兩者還是有實質性區別。

選擇性提問是誘導性的,明確發出了邀請,無論選擇A還是B,結果都可以有下文。

而封閉式的提問,要不YES,要不選NO,可能有下文,也可能沒下文。

比如,這樣一個對話:

“小銘,這個報表今天下班前能做完嗎?”

“夠嗆,我儘量吧”

如果這樣提問:

“小銘,這個報表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中午下班前給我呢?”

回答可能變成:“明天中午前我一定給您,今天下午我有點事情忙不過來。”

如果我們採取前者封閉式的提問,提問者沒有收到,確定的報表交付時間,而採用後者選擇性提問,提問者不僅知道明天上午一定能夠拿到報表,同時也知道了,對方不交報表的原因。

04,聚焦式提問

聚焦式提問,是指把問題集中在提問者關心的目標上,以儘快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聚焦式提問,把問題集中在關心的目標上

聚焦式提問,可以看作是開放式提問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它的答案往往侷限於某一個區域。

比如,“你今天上班是怎麼來的?”

比如,“你今天下午主要是做什麼工作?”

比如,“你喜歡什麼款式的衣服?”

聚焦式提問非常適合上下級溝通。

比如,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你可以採取聚焦式的提問,把領導的真實想法和目的搞清楚,這樣你可以領會領導的真實目的。

否則當你工作進行到一半,才發現與領導要求的不一樣,那就需要對返工重做,影響工作效率。

四,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想要提高我們的“提問力”,我們可以採取“時間軸提問法”和“三部曲提問法 ”。

01,時間軸提問法

“時間軸提問法”是速溶綜合研究所在《提問力:教你學會深度提問》一書中提到的。

作者認為,工作中的事情都存在著一個因果關係,當對方面對一個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時,可以嘗試用時間軸的方式來來提問,激發對方對事情的連續性思考。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時間軸提問法,引發對方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

比如,小光是一個拖延症患者,今晚要交報告,但是他想明天再交。

他的同事問他:“你總是這樣做,領導不吵你嗎?”

小光回答說:“當然啦,我都被批評好幾次了!”

他的同事接著又問:“那你就不擔心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幾個月後的年底績效考核嗎?”

於是小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立即去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

時間軸提問法,可以將過去做為切入點,提問對方。

很多時候旁觀者清,當事人遇到問題時,可能會被眼前的問題侷限住,而忽視了對過去類似情況的思考。

這時,我們可以將過去發生的情況,做為切入點,引發對方的反思。

比如,“你之前這樣做,出現了什麼樣的後果?”,通過這個提問,引起對方的重視。

在分析了過去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把事件對將來的影響作為落腳點,引起對方對未來的思考。

我們可以,結合目前這個問題所存在的影響,利用提問,引導對方思考未來會發生的情況。

比如,“你現在覺得考駕照,價錢太高,你想過將來報名時,會不會更貴,標準更嚴?”

用時間軸提問法來,主要是引起對方,對過去以及將來的思考,在此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02,三部曲提問法

“三步曲提問法”,是大島巷譽在《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一書中提出的。

書中寫道,通過“三部曲提問法”,讓你的工作不再返工。

而這三部曲就是以下三個步驟:

A,準確瞭解情況

B,以提問的形式給出假設

C,驗證這一假設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通過三步提問法,讓工作不返工

我相信在平常的工作中,都遇到過,工作返工重做的經歷,為什麼會出現返工呢?

是因為,我們沒有清楚瞭解,對方所需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所以,當我們去交工時,對方才會說,“我要的不是這樣的,如果你能......更好了。”

所以,沒有辦法,就只能重新再做。

接下來,我們結合具體案例,闡述什麼是“三部曲提問法”。

比如,對方提出,“我需要一份資料”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情況。“這份資料是用在哪裡呢?是幹什麼用的?什麼時候用?需要哪些內容?”

如果在這時對方給出的標準是,“你看著整理吧。”

我們得出這樣一個模糊不清的答案,是不利於完成對方的要求的,所以接著,我們以提問的形式給出假設。

比如,“對方需要這份資料,是用做公司內部會議討論的嗎?如果是那樣,在資料中加入對比的圖表或者數據,是不是更容易在會議上獲得通過呢?”

最後通過向對方提問,驗證這一假設。

比如,我們可以問對方,“如果加入與其他公司相比較的數據,是不是更好一些?”

如果對方有類似想法,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加上數據會增加通過率”。

那麼,你在準備資料時,就可以加上數據。

如果對方沒有類似想法,他會告訴你,不用加數據,那在準備資料時,你就不用加數據。

如果我們不進行這樣的提問,可能在我們將資料給對方時,會收到這樣的答覆,“你為什麼沒有加上數據?我認為加上數據會更好。”,或者,“誰讓你加上數據的,這次資料不用加數據,你把數據都去掉吧!”因此,我們不得不再次返工重新做。

"

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級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別人提問”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你會向別人提問題嗎?

職場中,我們經常被領導要求返工重做。

為什麼會要求返工重做呢?

因為沒有達到領導的標準,那如何才能清楚知道領導到底要什麼呢?

擁有“提問力”!可以通過提問,明確領導到底要什麼。

世界知名的成功學導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決定了高質量的人生。”

職場中也是如此,高質量的提問決定高質量的職場!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對比,瞭解提問的力量。

李浩正在準備新產品展示會,已經加班多天,忙得不可開交,這天老闆來問他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李浩回答,“差不多了”

老闆說,“這回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沒問題吧?”

李浩說,“我盡力。”

老闆說,“好好幹!”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老闆和李浩交流的過程。

老闆問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浩,“差不多了”

老闆問,“具體還有哪些沒有準備好?”

李浩想了想說,“有兩個重點客戶還沒有最後確定來不來,研發部的展示大綱還沒有給我們。”

老闆,“你是怎麼跟那兩個客戶聯繫的?”

李浩,“我親自給他們打的電話,也發了邀請函,但是他們說可能沒有時間。”

老闆,“你有沒有上門拜訪,當面邀請他們。”

李浩:“還沒有,正在聯繫,準備明天去拜訪他們。”

老闆:“很好,研發部的展示大綱為什麼還沒有給你們?”

李浩:“小胡去催過了,他們說還得等兩天,他們那邊最近事也比較多。”

老闆:“晚兩天會對你們的籌備有什麼影響嗎?”

李浩:“我也擔心著呢,我怕展會的宣傳冊來不及印製,到時候就只能發覆印件,效果肯定沒有那麼好。”

老闆:“我知道了,我去給研發部主管說一下。”

從這兩段對話相比,差距就出來了,後者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公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是壞提問與好提問的差別。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提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那麼一個好的提問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提問又有哪些類型?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一,好的提問有什麼益處?

01,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抓住了問題所在,能更直接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第二位老闆使用了大量的提問,一步一步剖析李浩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將可能漏掉的信息和被扭曲的情報都找到了,並且得以澄清,真正解決了,李浩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可以避免溝通中的誤區

02,可以掌握談話主動權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掌握談話中的主動權,可以將談話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比如,當你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時,如果老闆說,“公司有統一的加薪制度,要根據年終考核的結果,來決定誰能加薪,但是你的表現確實不錯,我可以考慮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比如出國旅遊度假或者送你參加更高級的培訓,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你本來是想跟老闆說加薪的問題,希望老闆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能否加薪。

但老闆通過一個選擇性的提問,把問題拋給了你,在升職加薪的溝通中,他就掌握了主動權。

03,可以引發全面思考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全面思考,讓被提問人想得更加深入。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一個好的提問可以引發思考

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像第一位老闆那樣提問,可能李浩就不會考慮到客戶的問題和研發部的事情,一旦客戶沒有準時參加,或者研發部沒有及時交接,就會影響新產品展示會的正常舉辦。

而第二位老闆經過提問,引導李浩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在的狀態,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因為思考不當造成的損失。

二,好提問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01,問題要精簡

問題本身精確,足夠簡短,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算為一個好的提問。

如果一個提問像寫文章一樣,篇幅太長,就算不上是一個問題,更像是一篇文章。

在提問時說的內容越多,不利於被提問者理解你的重點到底在哪裡?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答?

比如,“咱們之前進行發言的時候,老闆說所用的資料太多太亂了,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把材料做得稍微簡單一點,但我們又想把銷售的部分寫得更詳細一些,那麼是不是該將某些內容進行刪減了呢?”

像這種讓人弄不清楚到底想問什麼的提問,最後也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比起十分冗長的問題,像“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這樣簡短卻能抓住事物本質的問題,更能讓被提問者,明白你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得到讓自己真正滿意的答案。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問題要精簡,不要用太多話語陳述

02,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這是指在提問時,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

比如,你在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是在一次銷售活動中,業績不佳。

老闆問你:“為什麼你業績這麼差?有沒有按照我之前所說的方法去做呢?”

“平常看你挺擅長做業績銷售的,也比較擅長時間管理,是不是因為這次給你的時間不夠,所以才導致業績不佳的呢?”

這樣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比較具體的和詳細的。但是如果你是當事人,聽完這兩個問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恐怕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厭煩情緒吧?也可能會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老闆又沒有看見,他憑什麼說,我沒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呢?”

這種提問,更不利於找到解決的辦法。

但如果老闆這樣問:

“你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你現在最關注的是哪一個方面?”

“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這樣會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提問中,加入提問者的主觀判斷和誘導性的內容,會導致被提問者的反感,從而造成緊張的溝通氛圍,讓對方不能與你真誠的溝通,會阻礙結果的產生。

03,要注重提問的氛圍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好的提問要注意氛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粗暴的提問。

比如,“你整天都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業績那麼差?”

“你有沒有腦子呀?這種低級的錯誤都看不出來嗎?”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想不想在公司幹了?”

在職場中,會讓被提問者不舒服,讓對方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些粗暴的提問會讓下屬感到不被重視,受到打擊,會讓同事丟面子,內心不爽。

所以一個好的提問,一定要考慮被提問者的心情,讓談話進入一個非常融洽的氛圍,當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雙方擁有良好氛圍時,會拉近雙方距離,建立信任,從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三,提問有哪些類型?

薛明老師在《職場溝通,這樣表達最成功》一書中,將提問分成4種方式,分別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聚焦式提問,選擇式提問。

0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通常含有,“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語。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封閉式提問只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比如,“現在我們要不要吃飯?”,“我們今天要不要開會?”

封閉式提問,對信息進行了解和蒐集,或者對某些細節的澄清與強調。

如果你想簡短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快速達到提問的目的,那麼封閉式提問,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比如,你想知道老闆對你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就可以用封閉式提問。

可以說,“老闆,打擾一下,我想問下,您對我提交的策劃方案是否滿意?”

在我們需要澄清一些事實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確定昨天把活動策劃發給老闆了嗎?”

比如,“你真的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銷售目標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提問,是以結論為導向的,在提問中,一味的想要很快得知對方的立場,會剝奪對方表達的機會,會讓對方產生被審問的感覺。頻繁的使用封閉式提問,有些過於強勢,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比較容易得到否定的答案。

所以請謹慎的使用封閉式提問。

0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通常使用“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等詞語來發問,為對方回答問題,提供了更加寬泛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開放式提問通常以“為什麼”來發問

開放式提問,會引導說話者思考他的答案,讓他分享更多內在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李娜,你今天愁眉苦臉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李浩,展示會準備的怎麼樣了?”

比如,“你對公司調整工資制度怎麼看?”

人們比較喜歡開放式提問,因為開放式提問,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接納,可以輕鬆自在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

03,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通常為“是……還是……?”,或者,“想要A還是B?”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選擇式提問都有下文

比如,“你想要帶薪休假還是外出培訓呢?”

比如,“這個活動策劃案,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下班前給我?”

比如,“下班以後你是直接回家,還是去逛街呢?”

有人認為選擇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相同,但這兩者還是有實質性區別。

選擇性提問是誘導性的,明確發出了邀請,無論選擇A還是B,結果都可以有下文。

而封閉式的提問,要不YES,要不選NO,可能有下文,也可能沒下文。

比如,這樣一個對話:

“小銘,這個報表今天下班前能做完嗎?”

“夠嗆,我儘量吧”

如果這樣提問:

“小銘,這個報表你是今天下班前給我?還是明天中午下班前給我呢?”

回答可能變成:“明天中午前我一定給您,今天下午我有點事情忙不過來。”

如果我們採取前者封閉式的提問,提問者沒有收到,確定的報表交付時間,而採用後者選擇性提問,提問者不僅知道明天上午一定能夠拿到報表,同時也知道了,對方不交報表的原因。

04,聚焦式提問

聚焦式提問,是指把問題集中在提問者關心的目標上,以儘快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聚焦式提問,把問題集中在關心的目標上

聚焦式提問,可以看作是開放式提問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它的答案往往侷限於某一個區域。

比如,“你今天上班是怎麼來的?”

比如,“你今天下午主要是做什麼工作?”

比如,“你喜歡什麼款式的衣服?”

聚焦式提問非常適合上下級溝通。

比如,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你可以採取聚焦式的提問,把領導的真實想法和目的搞清楚,這樣你可以領會領導的真實目的。

否則當你工作進行到一半,才發現與領導要求的不一樣,那就需要對返工重做,影響工作效率。

四,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想要提高我們的“提問力”,我們可以採取“時間軸提問法”和“三部曲提問法 ”。

01,時間軸提問法

“時間軸提問法”是速溶綜合研究所在《提問力:教你學會深度提問》一書中提到的。

作者認為,工作中的事情都存在著一個因果關係,當對方面對一個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時,可以嘗試用時間軸的方式來來提問,激發對方對事情的連續性思考。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時間軸提問法,引發對方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

比如,小光是一個拖延症患者,今晚要交報告,但是他想明天再交。

他的同事問他:“你總是這樣做,領導不吵你嗎?”

小光回答說:“當然啦,我都被批評好幾次了!”

他的同事接著又問:“那你就不擔心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幾個月後的年底績效考核嗎?”

於是小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立即去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

時間軸提問法,可以將過去做為切入點,提問對方。

很多時候旁觀者清,當事人遇到問題時,可能會被眼前的問題侷限住,而忽視了對過去類似情況的思考。

這時,我們可以將過去發生的情況,做為切入點,引發對方的反思。

比如,“你之前這樣做,出現了什麼樣的後果?”,通過這個提問,引起對方的重視。

在分析了過去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把事件對將來的影響作為落腳點,引起對方對未來的思考。

我們可以,結合目前這個問題所存在的影響,利用提問,引導對方思考未來會發生的情況。

比如,“你現在覺得考駕照,價錢太高,你想過將來報名時,會不會更貴,標準更嚴?”

用時間軸提問法來,主要是引起對方,對過去以及將來的思考,在此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02,三部曲提問法

“三步曲提問法”,是大島巷譽在《學會提問:麥肯錫工作法》一書中提出的。

書中寫道,通過“三部曲提問法”,讓你的工作不再返工。

而這三部曲就是以下三個步驟:

A,準確瞭解情況

B,以提問的形式給出假設

C,驗證這一假設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通過三步提問法,讓工作不返工

我相信在平常的工作中,都遇到過,工作返工重做的經歷,為什麼會出現返工呢?

是因為,我們沒有清楚瞭解,對方所需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所以,當我們去交工時,對方才會說,“我要的不是這樣的,如果你能......更好了。”

所以,沒有辦法,就只能重新再做。

接下來,我們結合具體案例,闡述什麼是“三部曲提問法”。

比如,對方提出,“我需要一份資料”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情況。“這份資料是用在哪裡呢?是幹什麼用的?什麼時候用?需要哪些內容?”

如果在這時對方給出的標準是,“你看著整理吧。”

我們得出這樣一個模糊不清的答案,是不利於完成對方的要求的,所以接著,我們以提問的形式給出假設。

比如,“對方需要這份資料,是用做公司內部會議討論的嗎?如果是那樣,在資料中加入對比的圖表或者數據,是不是更容易在會議上獲得通過呢?”

最後通過向對方提問,驗證這一假設。

比如,我們可以問對方,“如果加入與其他公司相比較的數據,是不是更好一些?”

如果對方有類似想法,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加上數據會增加通過率”。

那麼,你在準備資料時,就可以加上數據。

如果對方沒有類似想法,他會告訴你,不用加數據,那在準備資料時,你就不用加數據。

如果我們不進行這樣的提問,可能在我們將資料給對方時,會收到這樣的答覆,“你為什麼沒有加上數據?我認為加上數據會更好。”,或者,“誰讓你加上數據的,這次資料不用加數據,你把數據都去掉吧!”因此,我們不得不再次返工重新做。

職場中,領導總是要求返工重做?擁有這個能力,工作不返工!

本篇文章思維導圖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分享了,好的提問帶來的益處,好提問應遵循的原則,提問的4種類型,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提問力。

職場中,學會提問力,工作不返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