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同時兼顧私密性和親密性了,並且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乘客,這是高合HiPhi 1在乘坐舒適性上做出的創新。但除了舒適性之外,我們還能看出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座椅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徵了。

中控臺的設計,乍一看依然是多塊大屏幕組合的套路,近幾年已經不再新鮮了,但高合HiPhi 1的中控設計很有自己想法的:儀表盤和縱置的中控屏,是獨屬於駕駛員來操作的,而副駕駛面前的一大塊橫置屏幕,就是專門留給副駕駛的影音娛樂系統了。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同時兼顧私密性和親密性了,並且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乘客,這是高合HiPhi 1在乘坐舒適性上做出的創新。但除了舒適性之外,我們還能看出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座椅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徵了。

中控臺的設計,乍一看依然是多塊大屏幕組合的套路,近幾年已經不再新鮮了,但高合HiPhi 1的中控設計很有自己想法的:儀表盤和縱置的中控屏,是獨屬於駕駛員來操作的,而副駕駛面前的一大塊橫置屏幕,就是專門留給副駕駛的影音娛樂系統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主駕與副駕駛之間,一方面有高聳的扶手臺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縱置中控屏較大的斜坡角度和靠後的位置,把主駕駛的視線與副駕前方的大屏幕也隔絕了開來。這種設計的目的顯而易見,可以很好避免駕駛員被副駕駛看視頻、電影時被分散視線。

由此可以看出,高合HiPhi 1的座艙設計,是有意要營造隔絕感與私密性的,這是絕大多數新造車勢力、以及傳統車企都未曾關注過的地方。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同時兼顧私密性和親密性了,並且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乘客,這是高合HiPhi 1在乘坐舒適性上做出的創新。但除了舒適性之外,我們還能看出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座椅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徵了。

中控臺的設計,乍一看依然是多塊大屏幕組合的套路,近幾年已經不再新鮮了,但高合HiPhi 1的中控設計很有自己想法的:儀表盤和縱置的中控屏,是獨屬於駕駛員來操作的,而副駕駛面前的一大塊橫置屏幕,就是專門留給副駕駛的影音娛樂系統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主駕與副駕駛之間,一方面有高聳的扶手臺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縱置中控屏較大的斜坡角度和靠後的位置,把主駕駛的視線與副駕前方的大屏幕也隔絕了開來。這種設計的目的顯而易見,可以很好避免駕駛員被副駕駛看視頻、電影時被分散視線。

由此可以看出,高合HiPhi 1的座艙設計,是有意要營造隔絕感與私密性的,這是絕大多數新造車勢力、以及傳統車企都未曾關注過的地方。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更細節的地方,例如後排座椅的小桌板、B柱上便於上車的扶手、位於車門上的座椅、空調調節屏等等細節,就不勝枚舉了。

從動感的外觀、分段開啟的後車門、可編程投影的車燈,到可以靈活移動的座椅與中控臺、側重私密性的座艙氛圍等,高合HiPhi 1處處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所以這些思路,和包括特斯拉在內所有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廠家,都有很明顯的差異化。在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都以特斯拉為標杆的當下,高合HiPhi 1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而實際上,真正體現出高合HiPhi與其它車企本質區別的,在於它的戰略。

明年下半年才量產,是不是太慢了?

2020年下半年小批量生產、2021年上半年交付,這是高合HiPhi 1的時間表,也就是說第一批拿到這款車的客戶,也基本在兩年後了。汽車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在蔚來、小鵬、威馬都已穩定交付的時候,在特斯拉國產Model 3即將上市的時候,高合HiPhi 1還需要人們等待一年多,是不是太慢了?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同時兼顧私密性和親密性了,並且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乘客,這是高合HiPhi 1在乘坐舒適性上做出的創新。但除了舒適性之外,我們還能看出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座椅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徵了。

中控臺的設計,乍一看依然是多塊大屏幕組合的套路,近幾年已經不再新鮮了,但高合HiPhi 1的中控設計很有自己想法的:儀表盤和縱置的中控屏,是獨屬於駕駛員來操作的,而副駕駛面前的一大塊橫置屏幕,就是專門留給副駕駛的影音娛樂系統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主駕與副駕駛之間,一方面有高聳的扶手臺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縱置中控屏較大的斜坡角度和靠後的位置,把主駕駛的視線與副駕前方的大屏幕也隔絕了開來。這種設計的目的顯而易見,可以很好避免駕駛員被副駕駛看視頻、電影時被分散視線。

由此可以看出,高合HiPhi 1的座艙設計,是有意要營造隔絕感與私密性的,這是絕大多數新造車勢力、以及傳統車企都未曾關注過的地方。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更細節的地方,例如後排座椅的小桌板、B柱上便於上車的扶手、位於車門上的座椅、空調調節屏等等細節,就不勝枚舉了。

從動感的外觀、分段開啟的後車門、可編程投影的車燈,到可以靈活移動的座椅與中控臺、側重私密性的座艙氛圍等,高合HiPhi 1處處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所以這些思路,和包括特斯拉在內所有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廠家,都有很明顯的差異化。在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都以特斯拉為標杆的當下,高合HiPhi 1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而實際上,真正體現出高合HiPhi與其它車企本質區別的,在於它的戰略。

明年下半年才量產,是不是太慢了?

2020年下半年小批量生產、2021年上半年交付,這是高合HiPhi 1的時間表,也就是說第一批拿到這款車的客戶,也基本在兩年後了。汽車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在蔚來、小鵬、威馬都已穩定交付的時候,在特斯拉國產Model 3即將上市的時候,高合HiPhi 1還需要人們等待一年多,是不是太慢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答案是不僅不慢,而且恰到好處,甚至從另一個角度看,高合HiPhi有可能是下一個時代中動作最快的車企,背後的關鍵,就是5G與V2X車聯網。

之前特斯拉、蔚來以及傳統車企在L2級別自動駕駛上的動作,我一直並不十分關注,因為真正成熟的自動駕駛,必須要有兩個必備的先決條件——高精地圖與V2X車聯網,沒有這兩項的加持,所謂自動駕駛輔助就只是依靠攝像頭、雷達盡力模擬人類對路況的判斷。當然我們知道,這種機器算法,是如何都達不到人類那麼聰明的。

但是,一旦有了高精度地圖和V2X車聯網,車輛就獲得了遠超人類的眼睛、耳朵能夠獲取的信息,當前自動駕駛面臨的所有絕大多數困境,都會迎刃而解,到那個時候,真正的L3甚至L4級別的自動駕駛,才能真正實現。

今年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5G網絡即將正式投入商用,5G網絡正是V2X車聯網的前提,在5G網絡就位之後,V2X車聯網的建設也會迅速跟進完善,到那個時候,也恰恰是高合HiPhi 1在一年半、兩年之後正式量產交付的時候。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高合HiPhi 1會是國內第一個標配5G+V2X技術的車型,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車與網絡乃至車與人,都將實現高速度的互聯,而更高階的自動駕駛,也將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

所以,高合HiPhi 1相比其它車企確實來得比較慢,但不代表它真的遲到了。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同時兼顧私密性和親密性了,並且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乘客,這是高合HiPhi 1在乘坐舒適性上做出的創新。但除了舒適性之外,我們還能看出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座椅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徵了。

中控臺的設計,乍一看依然是多塊大屏幕組合的套路,近幾年已經不再新鮮了,但高合HiPhi 1的中控設計很有自己想法的:儀表盤和縱置的中控屏,是獨屬於駕駛員來操作的,而副駕駛面前的一大塊橫置屏幕,就是專門留給副駕駛的影音娛樂系統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主駕與副駕駛之間,一方面有高聳的扶手臺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縱置中控屏較大的斜坡角度和靠後的位置,把主駕駛的視線與副駕前方的大屏幕也隔絕了開來。這種設計的目的顯而易見,可以很好避免駕駛員被副駕駛看視頻、電影時被分散視線。

由此可以看出,高合HiPhi 1的座艙設計,是有意要營造隔絕感與私密性的,這是絕大多數新造車勢力、以及傳統車企都未曾關注過的地方。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更細節的地方,例如後排座椅的小桌板、B柱上便於上車的扶手、位於車門上的座椅、空調調節屏等等細節,就不勝枚舉了。

從動感的外觀、分段開啟的後車門、可編程投影的車燈,到可以靈活移動的座椅與中控臺、側重私密性的座艙氛圍等,高合HiPhi 1處處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所以這些思路,和包括特斯拉在內所有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廠家,都有很明顯的差異化。在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都以特斯拉為標杆的當下,高合HiPhi 1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而實際上,真正體現出高合HiPhi與其它車企本質區別的,在於它的戰略。

明年下半年才量產,是不是太慢了?

2020年下半年小批量生產、2021年上半年交付,這是高合HiPhi 1的時間表,也就是說第一批拿到這款車的客戶,也基本在兩年後了。汽車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在蔚來、小鵬、威馬都已穩定交付的時候,在特斯拉國產Model 3即將上市的時候,高合HiPhi 1還需要人們等待一年多,是不是太慢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答案是不僅不慢,而且恰到好處,甚至從另一個角度看,高合HiPhi有可能是下一個時代中動作最快的車企,背後的關鍵,就是5G與V2X車聯網。

之前特斯拉、蔚來以及傳統車企在L2級別自動駕駛上的動作,我一直並不十分關注,因為真正成熟的自動駕駛,必須要有兩個必備的先決條件——高精地圖與V2X車聯網,沒有這兩項的加持,所謂自動駕駛輔助就只是依靠攝像頭、雷達盡力模擬人類對路況的判斷。當然我們知道,這種機器算法,是如何都達不到人類那麼聰明的。

但是,一旦有了高精度地圖和V2X車聯網,車輛就獲得了遠超人類的眼睛、耳朵能夠獲取的信息,當前自動駕駛面臨的所有絕大多數困境,都會迎刃而解,到那個時候,真正的L3甚至L4級別的自動駕駛,才能真正實現。

今年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5G網絡即將正式投入商用,5G網絡正是V2X車聯網的前提,在5G網絡就位之後,V2X車聯網的建設也會迅速跟進完善,到那個時候,也恰恰是高合HiPhi 1在一年半、兩年之後正式量產交付的時候。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高合HiPhi 1會是國內第一個標配5G+V2X技術的車型,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車與網絡乃至車與人,都將實現高速度的互聯,而更高階的自動駕駛,也將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

所以,高合HiPhi 1相比其它車企確實來得比較慢,但不代表它真的遲到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高合HiPhi對與汽車的定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城市的節點,而他們所定一的智能汽車,還具有創造更豐富場景的開放平臺,以及持續學習成為更高階智慧的能力。這些思路,都體現在了高合HiPhi 1這款車上。

華人運通的淡定與自信

雖然首款產品的量產交付,還要等待一年多以後,但華人運通給外人的感受,卻一點都不著急。除了上面論述的關於5G網絡與V2X的架構外,高合HiPhi 1選擇明、後年量產還有一個原因:等待國家補貼進一步退坡,新能源市場進入真正的自由競爭。

"

一夜之間,新造車勢力的標杆,被拔高了數個量級。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華人運通這四個字,上一次引起比較廣泛的關注,已經是十個月之前。當時這家業內人提起來都頗感陌生的公司,發佈了一臺一看就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概念車。在那場發佈會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闡釋了華人運通的長遠戰略規劃,但那臺概念車實在過於遙不可及,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對這家公司投入過多關注。

蟄伏十個月之後,華人運通攜一款量產定型車,向整個新能源市場,投出了一顆巨雷。在蔚來、小鵬、拜騰、威馬、天際、零跑、合眾等等一長串新品牌的輪番登臺後,華人運通的第一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依靠足夠強的爆點,換來了市場的一片驚歎。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對新造車勢力的態度,有著近乎敵意的謹慎,在看到這臺量產定型車之後,這種謹慎一夜之間轉變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如果你也抱有懷疑,不著急,下面慢慢聊。

終於有一家新造車勢力,不再追逐特斯拉

目前國內出現的新造車勢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視有望媲美特斯拉的,卯著勁兒要跟特斯拉對標;另一種就是定位中低端,實在夠不著的,則會嘗試把自己塑造成低配特斯拉的形象。

這點無可厚非,特斯拉風頭正盛,連傳統巨頭也在跟隨,而從HiPhi 1這款車來看,高合這個品牌根本沒有把特斯拉當成標杆,它身上特立獨行的亮點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一點一點了解它的特點時,竟一時忘了還有特斯拉這個品牌。

而其它新造車品牌的產品,總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這點很像特斯拉,而高合HiPhi 1,卻完全不同。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首先是造型,和我們市場上所有典型的車型品類都不相同。底盤較高,但並不是經典的SUV造型,反而更像是抬高底盤的MPV;但你要說它是MPV,但它的車頂卻有著跑車似的流線性,甚至我們經常作為分類標準的車廂數量,也很難套到HiPhi 1上。它的車頭很短,與乘客艙幾乎融為一體,更像是一臺類似雪鐵龍畢加索那樣的單廂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其實早在四年多以前,奔馳發佈的一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就已經出現這種設計了。這樣的設計,是在擺脫燃油車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的束縛後,充分將電動汽車的空間特性發揮出來的必然結果,而和奔馳自動駕駛概念車不同的是,高合HiPhi 1照顧到了6座的需求,而整車造型不但沒有變得臃腫,反而顯得更加動感。所以單從整體造型就能看出,高合HiPhi 1和特斯拉乃至絕大多數新的純電動汽車,都不相同。

再看細節的話,亮點就更多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和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的車門隱藏把手不同,高合HiPhi 1直接把門把手給去掉了,開門可以用鑰匙、用手機,也可以直接走到車側進行面部識別,近幾年科技產品在這方面的技術革新,都被融合到了這款車上。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我們見過各種造型炫酷的輪轂,但高合HiPhi 1上這種渦扇設計,卻開創了一種新的風格,此外這套輪轂還借鑑了勞斯萊斯一種象徵尊貴的設計——車標始終垂直於地面。從這一點能看出,高合HiPhi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豪華市場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此外,這款車還引入了後輪轉向的功能。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車燈,已經遠遠超出照明和簡單示意的功能,高合HiPhi 1的前、後車燈都有可以顯示圖案、標識甚至文字的功能,而且可以後期進行編程,而大燈則可以向地面上進行投影。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來看車身側面的後視鏡,取消掉了傳統的光學反射鏡,以一顆攝像頭取而代之。這種設計很多車企都有過設想,但受限於法規要求,暫時還不能投入量產,高合HiPhi 1之所以被稱為量產定型車,而不是最終的量產車,一部分就是因為車外後視鏡的法規尚不明朗。

這款車造型很有跑車的動感,這不只是造型效果,高合品牌確實在性能和操控上下了很多工夫,這點從車身四周各種空氣動力學設計就能看出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比如車頭兩側的隔離氣流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側面的氣流鯊魚腮和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C柱前方的側風穩定翼;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以及尾部的尾流擴散器。

這些設計的目的並不是外觀花架子,也不單純只是為了降低風阻,而是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下壓力等因素考慮進來。肯在空氣動力學套件上下這麼大功夫的,通常也只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這種超跑。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最後是最引人矚目的後門開啟方式了。在超跑和超豪華車上,我們見過對開門、鷗翼門、剪刀門以及特斯拉的鷹翼門,卻從未見過將後門分為兩段,分別向外和向上進行開啟的模式,高合HiPhi 1做到了。

這種設計乍一看讓人覺得很多餘,為了造型拉風或者方便上下車的話,類似Model X的鷹翼門完全可以滿足,高合HiPhi 1卻做成了兩段式,在車門關閉的精度和可靠性上,生生增加了成本和挑戰。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1、 採用兩段式,向上開啟的部件就變小了很多,這樣對車頂部位的鉸鏈強度要求大大降低,而Model X鷹翼門就因為這個部位出過很多問題;

2、整體鷹翼門在安全方面有個巨大隱患,就是遭遇翻車事故,鷹翼門就無法打開,乘客就很難逃生了;

3、Model X的鷹翼門打開後,因為上方遮擋區域太小,雨、雪都很容易飄進車內,而高合HiPhi 1卻可以在不同天氣選擇性的打開車門,解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4、為了照顧C柱位置的流線性設計,頂部很難和下部車門做成一體,分開打開,就完美兼顧了造型效果。

所以,高合HiPhi 1的後門設計是沒有問題的,大家最關注的是,這種打開方式是否會真的投入量產,而廠家相關人員曾向媒體確認過,這套開門方式,是肯定會出現在量產車上的。

以上種種,是高合HiPhi 1在外部展現出來的特點,可以說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而在內部,另有乾坤。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蔚來ES8位於副駕駛的女王專座是其賣點之一,高合HiPhi 1在座椅上的功力,就遠不止副駕了。這款車的六個座椅全部都是獨立的,第一、第二排座椅中間各自設置了隔絕性很強的中央扶手,這第二排的扶手卻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向後移動到第三排,而二排兩個座椅也可以橫向移動,調節互相的距離。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同時兼顧私密性和親密性了,並且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乘客,這是高合HiPhi 1在乘坐舒適性上做出的創新。但除了舒適性之外,我們還能看出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座椅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動駕駛汽車的特徵了。

中控臺的設計,乍一看依然是多塊大屏幕組合的套路,近幾年已經不再新鮮了,但高合HiPhi 1的中控設計很有自己想法的:儀表盤和縱置的中控屏,是獨屬於駕駛員來操作的,而副駕駛面前的一大塊橫置屏幕,就是專門留給副駕駛的影音娛樂系統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主駕與副駕駛之間,一方面有高聳的扶手臺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縱置中控屏較大的斜坡角度和靠後的位置,把主駕駛的視線與副駕前方的大屏幕也隔絕了開來。這種設計的目的顯而易見,可以很好避免駕駛員被副駕駛看視頻、電影時被分散視線。

由此可以看出,高合HiPhi 1的座艙設計,是有意要營造隔絕感與私密性的,這是絕大多數新造車勢力、以及傳統車企都未曾關注過的地方。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至於更細節的地方,例如後排座椅的小桌板、B柱上便於上車的扶手、位於車門上的座椅、空調調節屏等等細節,就不勝枚舉了。

從動感的外觀、分段開啟的後車門、可編程投影的車燈,到可以靈活移動的座椅與中控臺、側重私密性的座艙氛圍等,高合HiPhi 1處處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所以這些思路,和包括特斯拉在內所有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廠家,都有很明顯的差異化。在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都以特斯拉為標杆的當下,高合HiPhi 1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而實際上,真正體現出高合HiPhi與其它車企本質區別的,在於它的戰略。

明年下半年才量產,是不是太慢了?

2020年下半年小批量生產、2021年上半年交付,這是高合HiPhi 1的時間表,也就是說第一批拿到這款車的客戶,也基本在兩年後了。汽車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在蔚來、小鵬、威馬都已穩定交付的時候,在特斯拉國產Model 3即將上市的時候,高合HiPhi 1還需要人們等待一年多,是不是太慢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答案是不僅不慢,而且恰到好處,甚至從另一個角度看,高合HiPhi有可能是下一個時代中動作最快的車企,背後的關鍵,就是5G與V2X車聯網。

之前特斯拉、蔚來以及傳統車企在L2級別自動駕駛上的動作,我一直並不十分關注,因為真正成熟的自動駕駛,必須要有兩個必備的先決條件——高精地圖與V2X車聯網,沒有這兩項的加持,所謂自動駕駛輔助就只是依靠攝像頭、雷達盡力模擬人類對路況的判斷。當然我們知道,這種機器算法,是如何都達不到人類那麼聰明的。

但是,一旦有了高精度地圖和V2X車聯網,車輛就獲得了遠超人類的眼睛、耳朵能夠獲取的信息,當前自動駕駛面臨的所有絕大多數困境,都會迎刃而解,到那個時候,真正的L3甚至L4級別的自動駕駛,才能真正實現。

今年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5G網絡即將正式投入商用,5G網絡正是V2X車聯網的前提,在5G網絡就位之後,V2X車聯網的建設也會迅速跟進完善,到那個時候,也恰恰是高合HiPhi 1在一年半、兩年之後正式量產交付的時候。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高合HiPhi 1會是國內第一個標配5G+V2X技術的車型,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車與網絡乃至車與人,都將實現高速度的互聯,而更高階的自動駕駛,也將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

所以,高合HiPhi 1相比其它車企確實來得比較慢,但不代表它真的遲到了。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高合HiPhi對與汽車的定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城市的節點,而他們所定一的智能汽車,還具有創造更豐富場景的開放平臺,以及持續學習成為更高階智慧的能力。這些思路,都體現在了高合HiPhi 1這款車上。

華人運通的淡定與自信

雖然首款產品的量產交付,還要等待一年多以後,但華人運通給外人的感受,卻一點都不著急。除了上面論述的關於5G網絡與V2X的架構外,高合HiPhi 1選擇明、後年量產還有一個原因:等待國家補貼進一步退坡,新能源市場進入真正的自由競爭。

終於有一家車企,不再跟隨特斯拉

過去幾年誕生的很多新能源汽車,一部分純粹是奔著政府補貼而來(騙補),還有一部分是盡力想在補貼完全退坡前推出產品。而華人運通的思維完全不同,他們認為,只有不依靠補貼的新能源市場,才能真正激發出好的產品,高合HiPhi 1也就是針對這樣的市場環境開發的產品。

除此之外,華人運通對於普通大眾頗為陌生和神祕,它不像蔚來、小鵬汽車那樣經常出現在新聞熱榜,也少有人瞭解它背後的支持來自何方,而高合HiPhi 1明顯是一臺成本極高的車型,要把它推向市場,撇開技術不談,華人運通有足夠的資本嗎?

對此,丁磊這樣答覆過:“整個華人運通無論從資金還是各方面的資源,是非常充沛的……我們有非常紮實的財務和資金支持,近期沒有披露的計劃,但我們會不斷公開項目的進展。”

意思很明顯,華人運通不缺錢,大家無需擔心,只要繼續關注我們事情做得怎麼樣就好了,這種風格和蔚來、小鵬、特斯拉就完全不同了。

總結

把新造車勢力當作一個拼圖的話,華人運通就是來得比較晚,但分量格外重的那一塊。這家車企不管是產品風格、技術路線還是公司理念,都和我們熟悉的那些國內外廠家,都不盡相同。

從產品思維來看,高合HiPhi 1展現出比新造車勢力更超前的理念,而同時公司面對外界又有著傳統車企一般的穩妥、自信。如今,它帶來了一臺豔驚四方的準量產車,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家車企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 END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