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已經新鮮出爐。今年入圍的整車企業共23家,剔除掉6家中國車企,上榜的海外車企共17家。從數量上來看,日本車企上榜最多,有6家,其次是德系車。而在入圍世界500強的17家海外車企中,約90%(15家)的車企排名均出現下滑的情況,僅標緻和沃爾沃兩家企業排名有所上升。

榜單概況:大眾超越豐田拔得頭籌 沃爾沃排名提升最大

從排名來看,大眾今年以2783.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拔得頭籌,而豐田以57億美元的營收差距從第一的神壇跌落。由於在日本、北美和亞洲的銷量下降,豐田營收增長了2.8%,淨利潤卻下降了25%,在500強榜單上的排名也下降了四名;而大眾儘管2018年在排放醜聞上面的支出達36億美元,但營收和利潤卻分別實現了增長,增幅分別達7%和9%。

"

日前,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已經新鮮出爐。今年入圍的整車企業共23家,剔除掉6家中國車企,上榜的海外車企共17家。從數量上來看,日本車企上榜最多,有6家,其次是德系車。而在入圍世界500強的17家海外車企中,約90%(15家)的車企排名均出現下滑的情況,僅標緻和沃爾沃兩家企業排名有所上升。

榜單概況:大眾超越豐田拔得頭籌 沃爾沃排名提升最大

從排名來看,大眾今年以2783.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拔得頭籌,而豐田以57億美元的營收差距從第一的神壇跌落。由於在日本、北美和亞洲的銷量下降,豐田營收增長了2.8%,淨利潤卻下降了25%,在500強榜單上的排名也下降了四名;而大眾儘管2018年在排放醜聞上面的支出達36億美元,但營收和利潤卻分別實現了增長,增幅分別達7%和9%。

從《財富》世界500強看“五指山”下的海外車企

德系車除了大眾之外,以生產豪華車為主的戴姆勒汽車和寶馬集團排名也相對比較靠前,分別排在18名和第23位,雖相比2018年排名也都下降了兩名,但可以看出德系車的實力依然強勢。而作為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福特和通用汽車,在榜單上的競爭也同樣激烈,兩者排名僅相差兩名,分別排在第30位和第32位,營收相差133億美元。

在500強的前100名中,海外車企佔了10家,除了上述提及到的車企之外,還有本田、日產、現代和標緻。標緻可以說令人非常意外了,該公司還是上榜車企中排名唯一實現上漲的兩家車企之一,相較去年攀升了12名;另一家排名實現上升的則是沃爾沃,共躍升33名,位列第253位。而排名下降最明顯的則要屬斯巴魯公司,共下降56名,印度塔塔汽車公司排名也下降了33位,此外該公司是上榜的車企中唯一一家利潤虧損的車企。

排名/利潤下滑 海外車企面臨五座大山

除整體排名下滑之外,縱觀2018年的海外車市,車企的利潤下跌似乎呈現出一種常態,究其原因,有五大因素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這些車企。

一重山:全球車市下行趨勢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8年汽車銷量出現近3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中國車市不景氣,在華有業務開展的海外車企盈利方面自然也承壓。不過,2018年汽車銷量低迷的不僅是中國,美國和歐洲地區的形勢也都不甚樂觀。去年最後四個月,歐洲汽車註冊量連續下跌,最終導致全年銷量也呈負增長;美國市場去年的汽車需求也持續下降,多數汽車品牌2018年在美銷量均出現了下滑。就連印度這個長期以來汽車滲透率一直很低的增長型市場,去年最後兩個月也未敵過車市下行趨勢,銷量下滑。

受不利大環境影響,各大車企紛紛發佈了盈利預警,去年12月份,戴姆勒就警告投資者稱,其2018年息稅前利潤將明顯低於前一年;日產汽車由於北美和中國市場銷售疲軟,此前也下調了上一財年的盈利預期。沃爾沃也表示,預計市場狀況將繼續對公司利潤率構成壓力;今年五月,寶馬集團也發佈盈利預警,而大眾汽車也表示其乘用車部門的銷售利潤率將只能達到其預期的最低目標。

二重山:向電動化和自動化轉變 投入巨大、回報難以抵消成本

如今,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炙手可熱,正成為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汽車製造商們一方面為滿足全球排放監管要求,一方面不願為行業的新趨勢所拋棄,正大舉投資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

作為汽車行業的巨頭之一,大眾曾在電氣化方面落後,但2018年大眾宣佈,在截至2023年底的未來五年,將投資約440億歐元(502億美元)發展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而豐田汽車也於2018年向優步投資了5億美元,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艾睿鉑汽車業務主管Mark Wakefield表示,汽車行業目前正處在一個特別艱難的時期,面臨多重壓力。車企們不僅要支付常規的產品開發和製造成本,還得投入鉅額資金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等新興技術。Wakefield稱,到2025年,全球汽車製造商每年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投資將增至850億美元,而在2019至2023年期間,汽車行業預計將在電動汽車技術上總共投資2250億美元。

以上種種都在迅速抬高汽車製造商的保本成本。例如在2010年的美國,汽車行業只需每年售出1000萬輛車就可保持盈利;到2015年,這一數字需要上升至1350萬輛,而2018年需要達到1500萬輛。

三重山:貿易紛爭/關稅壓力

去年以來,中美兩國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令整個汽車行業擔憂;與此同時,美國威脅對全球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關稅給全球汽車市場也蒙上了一層陰影。在貿易紛爭和關稅壓力下,各車企所受打擊程度雖各有不同,但沒有一家車企能夠獨善其身。

寶馬2018年曾表示,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紛爭以及關稅成本等因素使公司年損至少10億歐元;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斯也曾表示,美國進口汽車關稅或致公司年損28億美元;沃爾沃此前也警告稱,中美貿易紛爭導致的關稅威脅和定價壓力正在削弱其盈利能力……

除了給公司盈利帶來壓力之外,貿易局勢和關稅還為車企們預定的規劃帶來了變數。此前寶馬公司高管表示,由於中美兩國之間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寶馬將中國打造成電動汽車出口中心的雄心目前開始處於不確定性狀態;沃爾沃去年不僅因關稅調整了生產(將出口美國的XC60生產從中國轉至歐洲),還因貿易緊張局勢推遲了其首次公開募股計劃……

  • 而原本旨在保護通用汽車和福特等美國汽車製造商的進口關稅,可能也只會給這些公司帶來邊緣效益。因為一旦美國對其他國家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歐洲和亞洲勢必也會實施報復性措施,這隻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隨著2019年全球汽車市場繼續下行,汽車製造商們希望儘快結束貿易紛爭的願景顯得更加急迫。

四重山:排放“緊箍咒”

根據穆迪公司的報告,全球範圍內更嚴格的排放法規是車企現金資源流失的因素之一。

自大眾汽車於2015年被曝在柴油排放測試中作弊以來,全球各地區都收緊了排放法規。例如歐盟規定,到2021年歐洲車輛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不高於95克,而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車輛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為每公里120.5克,這意味著車企要達到歐盟的規定將非常困難。具體說來,排放“緊箍咒”給車企利潤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

  • 排放醜聞和更嚴格的排放法規降低了公眾對柴油和汽油技術價值的認可,致使柴油車銷量下跌,以柴油車為主要產品組合的車企利潤自然下滑。
  • 車企為滿足排放法規,必須投資新技術以研發出符合新排放標準的內燃機,這需要高額技術成本,同時工程量巨大;一些車企可能會選擇採用成本最低的方式來遵守規定,即支付罰款。Evercore ISI analyst分析師Arndt Ellinghorst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除非歐洲汽車行業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做出更多改進,不然將面臨330億歐元的罰款。
  • 對於那些既不想大費周章改進內燃機技術,又不想支付鉅額罰款的車企來說,只能投入資金研發並出售更多的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但這條路也並不簡單,一方面要應對電動化領域特斯拉以及中國車企等後起之秀的挑戰,另一方面目前這些車的利潤率要低於內燃機汽車。

五重山:英國脫歐

歐洲汽車行業自2013年以來一直保持持續增長,但卻在去年出現下滑,這與英國退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消費者需求放緩息息相關。各大車企及其他生產商都曾經警告稱,英國若在未與歐盟簽署協議的情況下進行脫歐,將會導致關稅成本增加,供應鏈中斷,就業崗位也隨之受到影響。福特2018年曾表示,脫歐將使該公司年損失在5億美元至10億美元之間;捷豹路虎則表示,英國脫歐將使其每年損失12億英鎊;沃克斯豪爾面對脫歐也表示,或將關閉英國一家工廠;豐田則表示,若英國未能達成脫歐協議,將暫停英國生產……

上述各車企的舉動表明,為應對英國退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各公司不得不做出相應決策,而這些決策通常都伴隨著痛苦。

寫在最後:

在《全球汽車展望》(Global Automotive Outlook study)研究中,艾睿鉑(AlixPartners)表示,未來三年汽車銷量將陷入停滯或下滑,與此同時,汽車行業的投資卻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這將損害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的利潤率。而在此背景之下,在汽車行業的“五指山”下,能安然生存並登榜《財富》500強的車企,必然是那些在財力和技術上擁有更多資源優勢且具備長遠眼光的車企。它們翻過了重重大山,看到的必然也是更美的風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