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西北的陝甘地區,有著不少和周朝有關的旅遊景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西周都城鎬京,在西安市長安區有豐鎬遺址和豐鎬遺址車馬坑陳列館;再往前就是周人的宗廟所在地周原,在寶雞市岐山縣、扶風縣交界處有周原遺址和周原博物館。這些景點有考古遺址作為支撐,是貨真價實的周人遺蹟,沒有疑問。當然還有一些景點卻來自後人的發明創造。這些景點不能完全說是無中生有,但至今卻沒有考古證據作為支撐。

這些景點主要包括,今天西安、咸陽一帶的“周王陵”,根據考古發現,實際上更多是秦陵和漢陵;還有就是咸陽市武功縣的姜嫄墓、后稷祠、后稷教稼臺;慶陽市慶州縣的周祖陵(不窋墓);咸陽市彬州市的公劉墓,等等。雖然我們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幅周人遷徙的路線圖:后稷(有邰氏,今武功)——不窋(戎狄之間,今慶州)——公劉(豳,今彬州、旬邑),這三個地點,大概有邰氏最南,戎狄之間最北,相距200餘公里,而豳正好在兩點之間。

但是,這些地點的座標,均來自漢晉以來的註疏,並非先秦文獻的書寫。先秦文獻很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地名的語焉不詳,這給後人研究帶來很多不便。但是一旦有一種說法形成,後來說法就很難推翻前說。所以周人發源於陝西說,在古代一般沒有質疑。但近代開始卻有人提出“周人發源于山西說”,此說最早主張者是錢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之後王玉哲先生有《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一文,指出西周春秋時姬姓、姜姓古國都在山西為多。

"

今天西北的陝甘地區,有著不少和周朝有關的旅遊景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西周都城鎬京,在西安市長安區有豐鎬遺址和豐鎬遺址車馬坑陳列館;再往前就是周人的宗廟所在地周原,在寶雞市岐山縣、扶風縣交界處有周原遺址和周原博物館。這些景點有考古遺址作為支撐,是貨真價實的周人遺蹟,沒有疑問。當然還有一些景點卻來自後人的發明創造。這些景點不能完全說是無中生有,但至今卻沒有考古證據作為支撐。

這些景點主要包括,今天西安、咸陽一帶的“周王陵”,根據考古發現,實際上更多是秦陵和漢陵;還有就是咸陽市武功縣的姜嫄墓、后稷祠、后稷教稼臺;慶陽市慶州縣的周祖陵(不窋墓);咸陽市彬州市的公劉墓,等等。雖然我們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幅周人遷徙的路線圖:后稷(有邰氏,今武功)——不窋(戎狄之間,今慶州)——公劉(豳,今彬州、旬邑),這三個地點,大概有邰氏最南,戎狄之間最北,相距200餘公里,而豳正好在兩點之間。

但是,這些地點的座標,均來自漢晉以來的註疏,並非先秦文獻的書寫。先秦文獻很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地名的語焉不詳,這給後人研究帶來很多不便。但是一旦有一種說法形成,後來說法就很難推翻前說。所以周人發源於陝西說,在古代一般沒有質疑。但近代開始卻有人提出“周人發源于山西說”,此說最早主張者是錢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之後王玉哲先生有《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一文,指出西周春秋時姬姓、姜姓古國都在山西為多。

從兩種風格不同的陶器入手,探索發現古周人的起源問題

隨著近現代考古學的開展,周人起源的問題似乎能得到更深的探討。鄒衡先生在《論先周文化》指出,先周文化存在兩種類型明顯不同的陶器,其中分為分檔鬲和聯檔鬲兩種,這兩種鬲追根溯源,可以分別對應甘肅臨洮的辛店寺窪文化和山西太原的光社文化。既然周人的主體是姬族和姜族,那麼姬族就來自於山西,而姜族就來自於甘肅。這兩支文化代表的族群在陝西岐山會合,也就是周太王時的周國建立。

但是仍然有許多學者傾向從陝西本土尋找依據。1984年,寶雞扶風的劉家遺址與咸陽武功的鄭家坡遺址被發現,參與考古的尹盛平和任周方先生,認為以上兩處遺址代表姜戎文化與先周文化,他們的區別同樣以分檔鬲和聯檔鬲為標誌,但鄭家坡聯檔鬲並非來自山西光社文化,而是來自於寶雞岐山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雙庵類型,所以周人當是渭水土著。

也有學者如胡謙盈先生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姜姓與姬姓,而是認為姬姓、姜姓根本不可分,都是來自於戎狄,其將1987年發現的咸陽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先周遺址之一,看重的是碾子坡遺址反映的畜牧業發達,以此認為周人來自涇水流域的長武、慶陽一帶。也有學者同樣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但卻又認可以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姬姓周人來源,如李峰先生主張從涇水流域去尋找周人的源頭。

"

今天西北的陝甘地區,有著不少和周朝有關的旅遊景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西周都城鎬京,在西安市長安區有豐鎬遺址和豐鎬遺址車馬坑陳列館;再往前就是周人的宗廟所在地周原,在寶雞市岐山縣、扶風縣交界處有周原遺址和周原博物館。這些景點有考古遺址作為支撐,是貨真價實的周人遺蹟,沒有疑問。當然還有一些景點卻來自後人的發明創造。這些景點不能完全說是無中生有,但至今卻沒有考古證據作為支撐。

這些景點主要包括,今天西安、咸陽一帶的“周王陵”,根據考古發現,實際上更多是秦陵和漢陵;還有就是咸陽市武功縣的姜嫄墓、后稷祠、后稷教稼臺;慶陽市慶州縣的周祖陵(不窋墓);咸陽市彬州市的公劉墓,等等。雖然我們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幅周人遷徙的路線圖:后稷(有邰氏,今武功)——不窋(戎狄之間,今慶州)——公劉(豳,今彬州、旬邑),這三個地點,大概有邰氏最南,戎狄之間最北,相距200餘公里,而豳正好在兩點之間。

但是,這些地點的座標,均來自漢晉以來的註疏,並非先秦文獻的書寫。先秦文獻很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地名的語焉不詳,這給後人研究帶來很多不便。但是一旦有一種說法形成,後來說法就很難推翻前說。所以周人發源於陝西說,在古代一般沒有質疑。但近代開始卻有人提出“周人發源于山西說”,此說最早主張者是錢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之後王玉哲先生有《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一文,指出西周春秋時姬姓、姜姓古國都在山西為多。

從兩種風格不同的陶器入手,探索發現古周人的起源問題

隨著近現代考古學的開展,周人起源的問題似乎能得到更深的探討。鄒衡先生在《論先周文化》指出,先周文化存在兩種類型明顯不同的陶器,其中分為分檔鬲和聯檔鬲兩種,這兩種鬲追根溯源,可以分別對應甘肅臨洮的辛店寺窪文化和山西太原的光社文化。既然周人的主體是姬族和姜族,那麼姬族就來自於山西,而姜族就來自於甘肅。這兩支文化代表的族群在陝西岐山會合,也就是周太王時的周國建立。

但是仍然有許多學者傾向從陝西本土尋找依據。1984年,寶雞扶風的劉家遺址與咸陽武功的鄭家坡遺址被發現,參與考古的尹盛平和任周方先生,認為以上兩處遺址代表姜戎文化與先周文化,他們的區別同樣以分檔鬲和聯檔鬲為標誌,但鄭家坡聯檔鬲並非來自山西光社文化,而是來自於寶雞岐山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雙庵類型,所以周人當是渭水土著。

也有學者如胡謙盈先生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姜姓與姬姓,而是認為姬姓、姜姓根本不可分,都是來自於戎狄,其將1987年發現的咸陽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先周遺址之一,看重的是碾子坡遺址反映的畜牧業發達,以此認為周人來自涇水流域的長武、慶陽一帶。也有學者同樣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但卻又認可以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姬姓周人來源,如李峰先生主張從涇水流域去尋找周人的源頭。

從兩種風格不同的陶器入手,探索發現古周人的起源問題

雖然以上觀點存在諸多分歧,但也蘊含著相對一致的看法,即分檔鬲更多來自西邊,而聯檔鬲更多來自東邊,關鍵是如何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第一個問題是,僅憑分檔鬲和聯檔鬲這一特徵是否能區分兩支族群?歷史學家王明珂提到,不少學者批評將器物分類與社會結群聯繫起來的觀點,實際上在民族考古中也往往缺乏一致性;而族群更多也是以自我認同來界定,不一定與客觀的語言、體質和文化類型吻合。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這能代表兩大族群,那麼是否就是姜姓與姬姓?這是考古材料本身無法解釋的,仍然要回歸文獻資料去考察。根據《詩經·大雅·生民》,周人始祖后稷的母親姜嫄姓“姜”,那麼姬姓出於姜姓似乎沒有疑問;但是在另一篇《大雅·綿》中,卻說公亶父遷至岐山,才娶得姜姓之女為妻,這似乎又反映在太王時期姬姓才與姜姓合流,而且我們前文提到《生民》只能算祖先神話,那麼姬姓與姜姓,似乎又是不同的兩個部落。

不管是考古學或者文獻學,因為本身的侷限都很難走通,還有一條途徑就是古文字學。

與周人族屬有關的有“姬”姓和“周”氏。甲骨文提到兩種不同的“姬”,一種“姬”是用來祭祀的女性人牲,一種是會呼風喚雨的女性神靈,均與族屬無關,不能與周人的姬姓聯繫起來。實際上,雖然《史記·周本紀》說舜賜后稷為姬姓,但上文提到這並不是歷史事實。周人姬姓當來自於西周建立之後,這個在下文也會提到。總之,在商代還沒有姬姓族群存在的證據。

"

今天西北的陝甘地區,有著不少和周朝有關的旅遊景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西周都城鎬京,在西安市長安區有豐鎬遺址和豐鎬遺址車馬坑陳列館;再往前就是周人的宗廟所在地周原,在寶雞市岐山縣、扶風縣交界處有周原遺址和周原博物館。這些景點有考古遺址作為支撐,是貨真價實的周人遺蹟,沒有疑問。當然還有一些景點卻來自後人的發明創造。這些景點不能完全說是無中生有,但至今卻沒有考古證據作為支撐。

這些景點主要包括,今天西安、咸陽一帶的“周王陵”,根據考古發現,實際上更多是秦陵和漢陵;還有就是咸陽市武功縣的姜嫄墓、后稷祠、后稷教稼臺;慶陽市慶州縣的周祖陵(不窋墓);咸陽市彬州市的公劉墓,等等。雖然我們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幅周人遷徙的路線圖:后稷(有邰氏,今武功)——不窋(戎狄之間,今慶州)——公劉(豳,今彬州、旬邑),這三個地點,大概有邰氏最南,戎狄之間最北,相距200餘公里,而豳正好在兩點之間。

但是,這些地點的座標,均來自漢晉以來的註疏,並非先秦文獻的書寫。先秦文獻很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地名的語焉不詳,這給後人研究帶來很多不便。但是一旦有一種說法形成,後來說法就很難推翻前說。所以周人發源於陝西說,在古代一般沒有質疑。但近代開始卻有人提出“周人發源于山西說”,此說最早主張者是錢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之後王玉哲先生有《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一文,指出西周春秋時姬姓、姜姓古國都在山西為多。

從兩種風格不同的陶器入手,探索發現古周人的起源問題

隨著近現代考古學的開展,周人起源的問題似乎能得到更深的探討。鄒衡先生在《論先周文化》指出,先周文化存在兩種類型明顯不同的陶器,其中分為分檔鬲和聯檔鬲兩種,這兩種鬲追根溯源,可以分別對應甘肅臨洮的辛店寺窪文化和山西太原的光社文化。既然周人的主體是姬族和姜族,那麼姬族就來自於山西,而姜族就來自於甘肅。這兩支文化代表的族群在陝西岐山會合,也就是周太王時的周國建立。

但是仍然有許多學者傾向從陝西本土尋找依據。1984年,寶雞扶風的劉家遺址與咸陽武功的鄭家坡遺址被發現,參與考古的尹盛平和任周方先生,認為以上兩處遺址代表姜戎文化與先周文化,他們的區別同樣以分檔鬲和聯檔鬲為標誌,但鄭家坡聯檔鬲並非來自山西光社文化,而是來自於寶雞岐山的客省莊二期文化雙庵類型,所以周人當是渭水土著。

也有學者如胡謙盈先生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姜姓與姬姓,而是認為姬姓、姜姓根本不可分,都是來自於戎狄,其將1987年發現的咸陽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先周遺址之一,看重的是碾子坡遺址反映的畜牧業發達,以此認為周人來自涇水流域的長武、慶陽一帶。也有學者同樣不認可以分檔鬲和聯檔鬲區分,但卻又認可以長武碾子坡遺址作為姬姓周人來源,如李峰先生主張從涇水流域去尋找周人的源頭。

從兩種風格不同的陶器入手,探索發現古周人的起源問題

雖然以上觀點存在諸多分歧,但也蘊含著相對一致的看法,即分檔鬲更多來自西邊,而聯檔鬲更多來自東邊,關鍵是如何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第一個問題是,僅憑分檔鬲和聯檔鬲這一特徵是否能區分兩支族群?歷史學家王明珂提到,不少學者批評將器物分類與社會結群聯繫起來的觀點,實際上在民族考古中也往往缺乏一致性;而族群更多也是以自我認同來界定,不一定與客觀的語言、體質和文化類型吻合。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這能代表兩大族群,那麼是否就是姜姓與姬姓?這是考古材料本身無法解釋的,仍然要回歸文獻資料去考察。根據《詩經·大雅·生民》,周人始祖后稷的母親姜嫄姓“姜”,那麼姬姓出於姜姓似乎沒有疑問;但是在另一篇《大雅·綿》中,卻說公亶父遷至岐山,才娶得姜姓之女為妻,這似乎又反映在太王時期姬姓才與姜姓合流,而且我們前文提到《生民》只能算祖先神話,那麼姬姓與姜姓,似乎又是不同的兩個部落。

不管是考古學或者文獻學,因為本身的侷限都很難走通,還有一條途徑就是古文字學。

與周人族屬有關的有“姬”姓和“周”氏。甲骨文提到兩種不同的“姬”,一種“姬”是用來祭祀的女性人牲,一種是會呼風喚雨的女性神靈,均與族屬無關,不能與周人的姬姓聯繫起來。實際上,雖然《史記·周本紀》說舜賜后稷為姬姓,但上文提到這並不是歷史事實。周人姬姓當來自於西周建立之後,這個在下文也會提到。總之,在商代還沒有姬姓族群存在的證據。

從兩種風格不同的陶器入手,探索發現古周人的起源問題

再看“周”。甲骨文也提到兩種不同的“周”,一種“周”取“舟”之音,而與“琱(雕)”同義,表示的是礦石,甲骨文多次提到“鑿周”並非討伐周人,而是採集礦石;另一種“周”是地名、族屬,有“周侯”“周方”“婦周”“妣庚周”等記載,這個周或許因盛產礦石而得名,具體位置卻很難考證。而且“周”在商王武丁時期就常見了,但文獻中卻說周人是從太王亶父時期才從豳遷周,那麼是否就是周人同樣存在疑問。

最後一個與周人可能有關的就是“分”了。“豳”與“邠”可互通,後世常寫作“邠”。今本《竹書紀年》就提到邠侯高圉、亞圉、祖紺先後被商王冊封,到太王時遷都於岐。那麼,在太王之前的周人,應該是“邠”而不是“周”。在甲骨文中,“汾”確實有作族屬解,其中就有“汾方”“侯汾”,“汾”“邠”都從“分”,有可能就在山西汾水流域。這又回到開始的周人源於陝西還是山西的問題。

綜上所述,考古學、文獻學、古文字學,在探討族源問題上,都存在本身的缺陷。我們大致能知道的是,周人發源於西北地區一帶,甘肅涇水、陝西渭水、山西汾水可能都有先周活動的足跡。在這個範圍裡尋找出一個明確的地點,實際上非常困難。個人更加傾向山西一說,但也不敢說是不刊之論。文獻傳遞給我們的主要信息,實際上不是周人對族群起源的追憶,而是周人對族群意識的塑造。

(本文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07)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北京晚報》、網易歷史頻道等紙刊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