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他擅長畫動物,尤喜畫虎、獅,兼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等,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作品以氣韻生動,寓情於理,手法新穎,筆精墨妙而見長,無論雄渾之虎,抑或絹秀之花,入於畫中筆下,均達意而傳神,筆到意隨,落筆有聲。

陸雲山: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他擅長畫動物,尤喜畫虎、獅,兼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等,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作品以氣韻生動,寓情於理,手法新穎,筆精墨妙而見長,無論雄渾之虎,抑或絹秀之花,入於畫中筆下,均達意而傳神,筆到意隨,落筆有聲。

陸雲山: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01年-1974年)江西豐城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因家道貧寒,於1910年隨家兄陸隱山去天津裕豐瓷行學徒。1915年去唐山畫瓷。1918年到上海搪瓷廠畫搪瓷。同時掌握了扁筆作畫技巧。於1921年到九江為人幫工畫瓷。對傳統粉彩裝飾陶瓷得心應手。1925年又去上海畫瓷,受任伯年畫風的影響,畫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應天津裕豐召請,又得北派畫藝之道,因此將南北畫藝揉合一體探索自己的風格。1932年重返九江,畫名鵲起潯陽。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他擅長畫動物,尤喜畫虎、獅,兼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等,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作品以氣韻生動,寓情於理,手法新穎,筆精墨妙而見長,無論雄渾之虎,抑或絹秀之花,入於畫中筆下,均達意而傳神,筆到意隨,落筆有聲。

陸雲山: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01年-1974年)江西豐城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因家道貧寒,於1910年隨家兄陸隱山去天津裕豐瓷行學徒。1915年去唐山畫瓷。1918年到上海搪瓷廠畫搪瓷。同時掌握了扁筆作畫技巧。於1921年到九江為人幫工畫瓷。對傳統粉彩裝飾陶瓷得心應手。1925年又去上海畫瓷,受任伯年畫風的影響,畫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應天津裕豐召請,又得北派畫藝之道,因此將南北畫藝揉合一體探索自己的風格。1932年重返九江,畫名鵲起潯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1937年定居景德鎮。1953年走合作化道路進入市第三陶瓷工業社。1956年調入陶瓷研究所(後更名為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和王大凡、劉雨岑、王步等人同堂共藝。他畫的松鶴、鬆鷹、梅等畫面深得同行讚譽。1968年調入藝術瓷廠和畢淵明等人共藝。為豐富表現力,創粉彩與新彩裝飾相結合,創圓筆與扁筆及指畫技法相結合,賦予了陶瓷新彩裝飾新的生命力,創出了陸雲山自己的藝術風格。陸雲山在景德鎮藝壇曾有“八小名家”之譽。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他擅長畫動物,尤喜畫虎、獅,兼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等,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作品以氣韻生動,寓情於理,手法新穎,筆精墨妙而見長,無論雄渾之虎,抑或絹秀之花,入於畫中筆下,均達意而傳神,筆到意隨,落筆有聲。

陸雲山: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01年-1974年)江西豐城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因家道貧寒,於1910年隨家兄陸隱山去天津裕豐瓷行學徒。1915年去唐山畫瓷。1918年到上海搪瓷廠畫搪瓷。同時掌握了扁筆作畫技巧。於1921年到九江為人幫工畫瓷。對傳統粉彩裝飾陶瓷得心應手。1925年又去上海畫瓷,受任伯年畫風的影響,畫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應天津裕豐召請,又得北派畫藝之道,因此將南北畫藝揉合一體探索自己的風格。1932年重返九江,畫名鵲起潯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1937年定居景德鎮。1953年走合作化道路進入市第三陶瓷工業社。1956年調入陶瓷研究所(後更名為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和王大凡、劉雨岑、王步等人同堂共藝。他畫的松鶴、鬆鷹、梅等畫面深得同行讚譽。1968年調入藝術瓷廠和畢淵明等人共藝。為豐富表現力,創粉彩與新彩裝飾相結合,創圓筆與扁筆及指畫技法相結合,賦予了陶瓷新彩裝飾新的生命力,創出了陸雲山自己的藝術風格。陸雲山在景德鎮藝壇曾有“八小名家”之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余文襄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他擅長畫動物,尤喜畫虎、獅,兼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等,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作品以氣韻生動,寓情於理,手法新穎,筆精墨妙而見長,無論雄渾之虎,抑或絹秀之花,入於畫中筆下,均達意而傳神,筆到意隨,落筆有聲。

陸雲山: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01年-1974年)江西豐城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因家道貧寒,於1910年隨家兄陸隱山去天津裕豐瓷行學徒。1915年去唐山畫瓷。1918年到上海搪瓷廠畫搪瓷。同時掌握了扁筆作畫技巧。於1921年到九江為人幫工畫瓷。對傳統粉彩裝飾陶瓷得心應手。1925年又去上海畫瓷,受任伯年畫風的影響,畫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應天津裕豐召請,又得北派畫藝之道,因此將南北畫藝揉合一體探索自己的風格。1932年重返九江,畫名鵲起潯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1937年定居景德鎮。1953年走合作化道路進入市第三陶瓷工業社。1956年調入陶瓷研究所(後更名為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和王大凡、劉雨岑、王步等人同堂共藝。他畫的松鶴、鬆鷹、梅等畫面深得同行讚譽。1968年調入藝術瓷廠和畢淵明等人共藝。為豐富表現力,創粉彩與新彩裝飾相結合,創圓筆與扁筆及指畫技法相結合,賦予了陶瓷新彩裝飾新的生命力,創出了陸雲山自己的藝術風格。陸雲山在景德鎮藝壇曾有“八小名家”之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余文襄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10-1993年,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雪景大王”,又名恂鬆,別號華舜,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鎮,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擅長工藝粉彩雪景山水,其作品風格意境深遠,用筆雄渾,給人以高潔曠達,豪放壯觀的感覺。在當時被稱為“八小名家”。1913年就讀於江西省立乙種工業學校,1925年從何許人學藝。6年的學藝經歷。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代表作有“掃雪圖”、“雪歸圖”、“賞雪圖”等,在全國多次陶瓷美展中獲獎。

"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鄧肖禹:男,名雲耕,室名“為絢畫館”,原籍江西省餘干縣,1920年11月出生於景德鎮,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歲。生前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曾任市書畫院畫師、市人大代表、陶瓷美術界老藝術家聯誼會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鄧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輩影響,自幼對陶瓷藝術具有濃厚興趣,13歲進入江西瓷業公司學藝,其間曾得到程意亭、劉雨岑等名家指點,受益匪淺。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40年代後期,他開始獨自畫瓷謀生,並嶄露頭角,被人們譽為“小名家”。1950年進建國瓷廠工作,1958年調入藝術瓷廠美研室。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60餘年,精晶迭出,藝名遠揚,在陶瓷美術界頗有美譽。鄧肖禹擅長粉彩花鳥和魚藻,亦作紙畫,他崇敬高奇峰、張書旗之畫風,效法景德鎮花鳥瓷畫名家程意亭的筆意和技巧,深得嶺南畫派之精妙。他的花鳥畫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尤喜給雄鷹、白鶴、家雞等,他善用中國傳統的寓意手法,使畫面具有無窮的意境,作品生動活潑,構圖新穎別緻。他的畫形神兼備,工寫並用,用筆多變,自成一格。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畢淵明:男(1907年--1991年)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伯濤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1]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06年出生於樂平。1921年人私塾讀《四書》、《五經》。1923年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鬆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抗日戰爭期間被抓去當“壯丁”,抗戰勝利前夕回到家鄉樂平農村,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後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小亭的藝術人生是極不平坦的,雖然從小便深得父親汪野亭的培養及器重,但歷史對他極不公平,他從小失去母親。抗日勝利後,重返陶瓷美術天地,1957年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並同時加入明盟組織。邵式平省長視察景德鎮時曾贈給他們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轟動一時。1958年景德鎮市給陶瓷藝人試評職稱時給他評為“設計師”,享受國家給予專家物質補貼,1959年進入景德鎮藝術瓷廠,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來,汪小亭的遺作在一些拍賣會上的價格已與“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其次是他的傳世作品不多。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自幼隨父習畫,續承其父汪派瓷畫之畫風,用筆細膩柔婉,輕描淡寫,平易質樸,純真自然。構圖平淡簡明,多為平遠佈局,取材大都來自其故鄉一河兩岸的南國風光。畫山石以弧形短線作披麻皴,邊皴邊擦,揮灑自如,輕鬆活潑。遠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遠近山巒皆喜畫岸腳,岸腳下多卵石水草。畫水喜作微波盪漾,然後點綴漁舟、輪渡、風帆於其間。畫樹多以變形“介”字或大小圓點作葉。若枯枝則於枝頭點淺淡嫩葉以為春景,或點紅葉以作秋景,藏根。主樹之幹彎曲粗壯,其餘樹幹多硬直以資烘托陪襯,亦常以密集大小濃淡圓點為雜木叢而不露枝幹。遠樹則多以扁平點加幹為叢樹,或作小松置於山坡山腳處。其著色清麗和諧、古樸素雅、均勻厚實、富於質感,並能加深對畫意的表達。因而極少作墨彩畫。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3汪少平因長於設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畫均由他代筆著色。解放後凡國家重要訂瓷,屬畫山水者,皆由其設色。如1959年慶祝建國十週年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王錫良所畫之“革命搖籃井岡山”、余文襄所畫“紅色安源”、徐煥文所畫“英雄緘南昌”等,均由其設色。於是,其傳世的畫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書法與繪畫運筆一致,亦善書鐘鼎文。

王錫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曉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陶瓷美術鑑評家,陶瓷美術家。

自幼隨父王大凡學藝,1944年,他創辦曉帆畫坊開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間,他開發了許多新產品,如新婚用瓷“花開富貴”餐具、祝壽用瓷“以介眉壽”等日用藝術瓷,首開日用陶瓷藝術化之先河。20世紀50年代,作為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陶瓷工藝社、陶瓷工藝合作社社長,創作了大批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內容的作品。他用現代人物、工農兵學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寬袍大袖。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他創作的現代人物《山村走來了郵遞員》、《幸福院》、《鄉村趕集》、《參觀陶瓷館》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領導者、組織者,而且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開拓者、創新者和實踐者,他不僅組織了建國十週年的慶典陶瓷,而且組織研究發明了陶瓷粉彩花紙,為我國陶瓷藝術現代化,為日用陶瓷藝術化作出了傑出的歷史性貢獻。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他擅長畫動物,尤喜畫虎、獅,兼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等,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作品以氣韻生動,寓情於理,手法新穎,筆精墨妙而見長,無論雄渾之虎,抑或絹秀之花,入於畫中筆下,均達意而傳神,筆到意隨,落筆有聲。

陸雲山: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01年-1974年)江西豐城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因家道貧寒,於1910年隨家兄陸隱山去天津裕豐瓷行學徒。1915年去唐山畫瓷。1918年到上海搪瓷廠畫搪瓷。同時掌握了扁筆作畫技巧。於1921年到九江為人幫工畫瓷。對傳統粉彩裝飾陶瓷得心應手。1925年又去上海畫瓷,受任伯年畫風的影響,畫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應天津裕豐召請,又得北派畫藝之道,因此將南北畫藝揉合一體探索自己的風格。1932年重返九江,畫名鵲起潯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1937年定居景德鎮。1953年走合作化道路進入市第三陶瓷工業社。1956年調入陶瓷研究所(後更名為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和王大凡、劉雨岑、王步等人同堂共藝。他畫的松鶴、鬆鷹、梅等畫面深得同行讚譽。1968年調入藝術瓷廠和畢淵明等人共藝。為豐富表現力,創粉彩與新彩裝飾相結合,創圓筆與扁筆及指畫技法相結合,賦予了陶瓷新彩裝飾新的生命力,創出了陸雲山自己的藝術風格。陸雲山在景德鎮藝壇曾有“八小名家”之譽。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余文襄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男,1910-1993年,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景德鎮“雪景大王”,又名恂鬆,別號華舜,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鎮,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擅長工藝粉彩雪景山水,其作品風格意境深遠,用筆雄渾,給人以高潔曠達,豪放壯觀的感覺。在當時被稱為“八小名家”。1913年就讀於江西省立乙種工業學校,1925年從何許人學藝。6年的學藝經歷。1959年被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代表作有“掃雪圖”、“雪歸圖”、“賞雪圖”等,在全國多次陶瓷美展中獲獎。

珠山小八友生平簡介大全

余文襄自小酷愛陶瓷美術、拜高師學藝、練就了紮實的雪景繪畫功力,隨著功底的不斷紮實,其作品,佈局自然,主次分明,意境深遠,極富詩意,他在繼承傳統雪景技法的基礎上,另闢途徑,在歲寒蕭索、冰天雪地的景緻中表現春的信息和勃勃生機,作品充滿純樸莊重的意境,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被人譽為“雪景大王”。余文襄一貫重視傳統,在傳統上下過很深的功夫,但絕不為傳統所束縛。他早年創作的精晶、瓷板畫“踏雪尋梅”,在構圖上,—反當時流行的段疊式舊章法,大膽採用前人並不多見的“高遠”構圖法,非常巧妙的將近景、中景、遠景的層次層層推進,井井有條而又富於變化,境界顯得是那樣幽深;引人入勝;山石、樹木;流雲等景物穿插有致;小杯、溪水、人物、草舍安排得當。整個畫面顯得和諧、豐富、別緻,人、水、樹、石在白雪皚皚的世界裡靜中有動、以靜為主,饒有詩情畫意。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那正在小橋上緩緩行走的小書僮肩上扛的那株梅花枝,·雖然著筆不多,卻紅豔奪目,跟周圍的雪茫茫的境界形成極為強烈的反差,真不愧為是“畫龍點睛”的妙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