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涵控股營收增長大幅放緩 股價繼續下跌'

"

如涵控股(RUHN)7月30日公佈2019財年財報,未能改變持續下跌窘境。

三大看點值得關注:一是營業收入為10.93億人民幣元,同比上漲15.39%,高增長未能持續,在上一年同期營收同比是增長了64%;二是淨虧損縮窄5.6%至8492萬元,沒有放大虧損;三是張大奕GMV貢獻率降至43.7%。

昨晚美股開盤後,如涵股價下跌了3.58%,報3.58美元/股。

於如涵而言,上市即是噩夢的開端。作為網紅第一股,如涵並沒有明確的對標,而資本市場看到的總是冷冰冰的數字,其對如涵的態度如實反映在股價上。

4月3日如涵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本該是個彈冠相慶的日子,哪知首日37.20%的巨跌讓投資人一下沒了好心情;黴運並沒就此停歇,如涵股價一路狂跌,最低至3.06美元,較12.5美元的發行價足足抹去四分之三;當前如涵股價有所企穩,7月30日收報3.63美元,仍較發行價跌近71%。

富途牛牛APP顯示,如涵成為今年新上市115家美股表現最差的公司之一,奪得累計跌幅和首日跌幅的雙料“亞軍”,前者僅以1.6%的微末差距不及Anchiano Therapeutics(ANCN)的70.87%,後者則排在Tuscan Holding(THCB)的63.08%之後。

單以這個表現,如涵著實讓投資者心寒。那麼,是怎樣的投資邏輯驅使如涵股價暴跌?如涵是否又有起死回生之術?

暴跌之下

王思聰將如涵上市破發歸因於三點:一是業績虧損,營銷費畸高;二是對“張大奕品牌”依賴度過高;三是目前的經營方式沒有驗證成功,也沒有造出新KOL(關鍵意見領袖)。

王校長的點評可謂穩準狠,連年虧損和頂級KOL依賴也正是投資者規避如涵的重要原因。

網紅掙錢,網紅公司不掙錢,高營收、低利潤是擺在如涵面前的一道坎。

2017-2018財年及2019財年前九個月如涵總營收分別5.78億元、9.48億元及8.56億元,同期毛利分別為2.12億元、3.04億元及2.86億元;下推至利潤,淨虧損卻在不斷擴大,從2017財年的4013.7萬元翻倍至2018年的8995萬元,2019財年前九個月就達5750萬元,同比增長高達120.04%。

造成收入與利潤的巨幅剪刀差是營銷費用不斷攀升。

如涵的運營模式是“網紅+孵化器+供應鏈”,即以網絡紅人為核心,以新浪微博、微信等互動平臺為流量入口,與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閉環。

這種打法表面上省去了從淘寶、京東等平臺購買流量的成本,但網紅的打造、網紅知名度和熱度的維持都花費不菲,實為變相的流量購買費用。

招股書顯示,2017財年和2018財年如涵花在銷售、市場費和廣告費用基本超過38%,而人均網紅營銷費用在2018年第四季度達到駭人的63萬元。遺憾的是,花費大價錢和長時間培養的網紅,絕大部分沒有一線網紅的帶貨能力。

以此看來,扭虧為盈的第一要務是合理控制營銷費用的增長。

如涵將網紅分為頂級、成長和新興三個層級,每個層級帶貨能力以及粉絲數差距明顯。

截至2018年底,如涵簽約的網紅有113位,其中頂級KOL有張大奕、大金、莉貝琳等3位,各人年帶貨量在1億元以上,合計擁有粉絲3250萬人;成長KOL有7名,包括林正義、蟲蟲、鄒鄒等,各人年帶貨量在3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合計擁有粉絲2890萬人;新興KOL有103位,合計擁有粉絲870萬人。

在所有網紅中,張大奕封王,甚至出現“人知張大奕,不知如涵”的尷尬情況。

據悉,張大奕一場小時的直播,可以為她的淘寶店帶來近2000萬的成交額,2018年雙十一她的店鋪28分鐘銷售額破億。出色的帶貨能力賦予張大奕在如涵舉足輕重的地位,2017財年至2019財年前九個月張大奕給如涵帶來的收入貢獻率分別為50.8%、52.4%、53.5%,其他網紅收入貢獻率僅佔小半壁江山。

如此依賴頭部網紅,如涵議價能力相對較低,同時頭部網紅的流失將對如涵業績造成重創,其經營穩定性存在疑慮。

王校長沒提及的是,互聯網已進入碎片化時代,如涵網紅的帶貨能力面臨來自抖音、小紅書、淘寶直播等新興平臺的衝擊,沒能跟上潮流或是如涵最大的敗筆。

如涵網紅的重頭戲在微博,分佈在其上的粉絲佔比高達75%,頭部網紅更是集中在微博一個平臺。經驗表明,將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的做法並不可取,微博的泛娛樂屬性正在被打散。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張大奕在微博上粉絲數為1076萬,但在日活3.4億的抖音上才22萬出頭,這明顯和初代網紅的身份不相符。

當前,淘寶和微博算法也已實現千人千面,碎片化時代再難出巨星。張大奕尚可憑藉早期紅利積累粉絲,流量見頂背景下其他網紅獲客成本正在提高。

迴天之術

如涵亦深知頂級KOL依賴過重之弊,並在嘗試改變這一窘境,反擊從側重平臺業務開始。

如涵現有業務由產品銷售業務和服務業務兩部分構成,產品銷售業務為電商平臺上開設自己的店鋪,並以簽約網紅帶動店鋪產品的銷售增長;服務業務屬於2B性質,即以簽約網紅為第三方店鋪商家提供營銷服務,帶動其他店鋪的銷售增長,並從中收取服務費用。

不過,服務業務收入佔比並不高,2017財年和2018財年均在5%以內,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產品銷售業務。

從2019財年財報來看,這一境況有所好轉,來自服務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13.8%,提供網紅廣告服務的品牌數量由2018年年底的501個增至632個。

特別地,三大頭部網紅GMV貢獻率由2018財年的66.1%下降至53.3%,其中張大奕GMV貢獻率由51%降至43.7%,如涵對頂級網紅的依賴有所減小。在6月14日2019財報預報報出時,如涵股價盤中最大漲幅超30%,最終以23%收盤。

彼時如涵高管在財報中表示,如涵正設法大幅縮減淨虧損,優化KOL培養以及通過廣告服務和電子商務等提高變現能力,2019財年如涵的全方位服務模式和資產情形平臺模式均實現了強勁增長。

除此之外,如涵貌似也在探索新的營收路徑,以擺脫對電商業務的單一依賴。其於7月23日設立杭州陽涵置業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產中介,企業管理諮詢,園林綠化工程,建築工程的設計、施工”。

然而,地產行業已夕陽西下,馬太效應相當明顯,資源正加速向頭部房企集中,中小房企瀕臨出局的境地。截至7月24日,2019年已有274家房企宣告破產。這個當頭如涵涉足房地產,頗有病急亂投醫之嫌。

如涵更有想象力的空間來自其大股東—阿里。2019年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旗下淘寶持有如涵7.5%的股權比例,佔投票權比例1.5%。傍依阿里這個流量大戶,如涵完全可以分一杯羹。如涵控股創始人兼董事長馮敏曾直言不諱,期待與股東阿里的進一步合作,尤其是在平臺業務及在淘寶網紅直播中的產品營銷領域。

儘管如涵憑2019財年財報預報扼制股價下行,平臺業務確有一定起色。但為消除雙11、雙12帶來的潛在影響,下一季度數據才是更好的驗證時機。

注:文/Uncle C,網站:IPO早知道,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