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軼事多

唐朝 韓愈 宋真宗 晏殊 光明網 2017-06-17

古人的科舉考試,在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一場“高考”了。歷史的長河中,流傳著很多古人“高考”的逸聞趣事,詮釋著那個時代那場國考的性質和意義。

古代的科舉考試,和現在的高考比起來,沒有這麼嚴謹而公正的選拔機制,因此考生榜上有名或者名落孫山,有時候只是因為陰差陽錯。

唐末舉子包誼文采不錯,但得罪了主考官劉太真。劉太真發誓不讓包誼考中,第一場考試過後,劉太真心想:第二場考試再將包誼踢出局,讓他多高興會兒。第二場考試後,劉太真又想: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為了讓包誼摔得重,就先把他捧得過些。結果,包誼又參加了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考試後劉太真沒有錄取包誼,他拿著錄取的名單去呈報宰相。時值“朱泚之亂”不久,名單中有個姓朱的,宰相不高興,讓劉太真換人。劉太真在驚惶之下,已經想不起其他舉子的名字,他只記得包誼,只好說出了包誼的名字,結果包誼高中。

我們常說,長得好又不能當飯吃。但是在唐朝,如果長相太過醜陋,即使有才華,也很難金榜題名。

因為唐朝的選才標準有些奇特,《選舉志》提出的標準是:一曰身,就是體貌豐偉;二曰言,就是言辭辯正;三曰書,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優長。這四條標準,一是看長相,二是看語言表達能力,三是看書法,最後才看文章。詩人羅隱就為此吃了虧,他詩寫得不錯,但長相卻讓人不敢恭維,因此屢試不第。如此看來,父母的基因,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前程。

對於很多考生來說,高考失常,稱得上人生一大悲哀了。然而,讀讀詩人韓愈在考場越挫越勇的故事,也算喝了一碗心靈雞湯:考砸怕什麼,大不了咱再來!

韓愈19歲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次,次次不中,到第四次才考中。要想成為公務員,吏部那裡還要考一次。韓愈又連考三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後門,情急之下,韓愈就給宰相寫信,連續三封石沉大海。他又登門拜訪,三次上門次次被轟回來。眼看走後門走不通,韓愈回來接著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韓愈32 歲那年終於如願考中。

科舉制度儘管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但是考試的目的也是選拔真正的才俊。如果考生才華出眾且品性高潔,那就會大大提高上榜的機率。

宋真宗時期的晏殊,從小天資聰慧,以神童的身份被推薦到朝廷。後被推薦去見宋真宗,恰好宋真宗在面試進士,就讓他也參加。晏殊一見試題,就說:“這題目我幾天前做過,您還是換個題目吧。”宋真宗歡喜得不得了,誠實不僅是美德,還是能力。晏殊就這樣進入朝廷高層,後來官至宰相。

和古人比起來,現代的考生就幸運多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公正昌盛的年代,只要你有才,肯定就會有個好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