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皇家有祭月,民間自然也有對月亮的嚮往,早在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中就記述了"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神話故事,以此表達對月的崇拜。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文人墨客對著夜空中那至陰至柔,美豔不可方物的月亮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愫,對月抒懷一時成為潮流。比如沈休文《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篇》中就有"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戶,圓影隙中來。"之句。

魏晉文學對後來的唐代詩歌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浪漫主義一塊,大詩人李白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詩中,月亮成為了頻次非常高的意像詞,並逐漸跟"相思"聯繫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風詞》中的"秋風清,秋月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皇家有祭月,民間自然也有對月亮的嚮往,早在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中就記述了"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神話故事,以此表達對月的崇拜。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文人墨客對著夜空中那至陰至柔,美豔不可方物的月亮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愫,對月抒懷一時成為潮流。比如沈休文《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篇》中就有"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戶,圓影隙中來。"之句。

魏晉文學對後來的唐代詩歌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浪漫主義一塊,大詩人李白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詩中,月亮成為了頻次非常高的意像詞,並逐漸跟"相思"聯繫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風詞》中的"秋風清,秋月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要知道李白作為盛唐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有他為"月"親自代言,那影響力可不是一般般的。所以之後"月"的意象也成為了唐詩中的常客,更是衍生出了"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冰鏡"等等數十種不同的代稱,名詩佳句無數,例如李商隱的"青女素娥倶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皮日休的"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杜甫的"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正是因此,從魏晉到唐朝,除了皇宮祭月以外,文人玩月,賞月一時成為風氣。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時"賞月"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產生了"中秋節"這樣用一個特定日子來賞月的節日。一來是因為不管是祭月的皇室宮廷,還是文人墨客,他們都屬於高級階層。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如此的文學休養和欣賞水平,真正的農民甚至連識字都做不到,並且官方也沒有正式規定某天作為賞月的"中秋節"。如果由於文人在唐朝時期有大量的賞月活動,就說中秋節起源於唐朝,那未免太過於牽強了。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皇家有祭月,民間自然也有對月亮的嚮往,早在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中就記述了"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神話故事,以此表達對月的崇拜。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文人墨客對著夜空中那至陰至柔,美豔不可方物的月亮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愫,對月抒懷一時成為潮流。比如沈休文《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篇》中就有"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戶,圓影隙中來。"之句。

魏晉文學對後來的唐代詩歌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浪漫主義一塊,大詩人李白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詩中,月亮成為了頻次非常高的意像詞,並逐漸跟"相思"聯繫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風詞》中的"秋風清,秋月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要知道李白作為盛唐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有他為"月"親自代言,那影響力可不是一般般的。所以之後"月"的意象也成為了唐詩中的常客,更是衍生出了"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冰鏡"等等數十種不同的代稱,名詩佳句無數,例如李商隱的"青女素娥倶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皮日休的"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杜甫的"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正是因此,從魏晉到唐朝,除了皇宮祭月以外,文人玩月,賞月一時成為風氣。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時"賞月"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產生了"中秋節"這樣用一個特定日子來賞月的節日。一來是因為不管是祭月的皇室宮廷,還是文人墨客,他們都屬於高級階層。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如此的文學休養和欣賞水平,真正的農民甚至連識字都做不到,並且官方也沒有正式規定某天作為賞月的"中秋節"。如果由於文人在唐朝時期有大量的賞月活動,就說中秋節起源於唐朝,那未免太過於牽強了。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二來則是雖然中唐以後已經出現"八月十五賞月"這樣的活動,但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這是一個節日,反而擁有大量事實可以證明這只是文人們下意識選擇在這一天月圓之夜進行賞月的私人行為罷了。例如被譽為"閩學鼻祖"的中唐大文豪歐陽詹,其在《玩月》中就說:

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遮月,霜侵人,蔽與侵,倶害乎玩…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

"冬天冷,夏天熱,春天雲多,所以秋天是最好的賞月季節。在秋天裡面,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圓最亮"。很顯然唐朝人選擇八月十五玩月,只是因為它是最適合的,而不是說這個時候就有中秋節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頻頻在唐詩中看到"八月十五玩月"的詩歌,如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卻無法在唐朝找到任何"中秋節"記載的原因。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皇家有祭月,民間自然也有對月亮的嚮往,早在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中就記述了"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神話故事,以此表達對月的崇拜。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文人墨客對著夜空中那至陰至柔,美豔不可方物的月亮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愫,對月抒懷一時成為潮流。比如沈休文《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篇》中就有"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戶,圓影隙中來。"之句。

魏晉文學對後來的唐代詩歌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浪漫主義一塊,大詩人李白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詩中,月亮成為了頻次非常高的意像詞,並逐漸跟"相思"聯繫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風詞》中的"秋風清,秋月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要知道李白作為盛唐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有他為"月"親自代言,那影響力可不是一般般的。所以之後"月"的意象也成為了唐詩中的常客,更是衍生出了"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冰鏡"等等數十種不同的代稱,名詩佳句無數,例如李商隱的"青女素娥倶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皮日休的"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杜甫的"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正是因此,從魏晉到唐朝,除了皇宮祭月以外,文人玩月,賞月一時成為風氣。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時"賞月"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產生了"中秋節"這樣用一個特定日子來賞月的節日。一來是因為不管是祭月的皇室宮廷,還是文人墨客,他們都屬於高級階層。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如此的文學休養和欣賞水平,真正的農民甚至連識字都做不到,並且官方也沒有正式規定某天作為賞月的"中秋節"。如果由於文人在唐朝時期有大量的賞月活動,就說中秋節起源於唐朝,那未免太過於牽強了。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二來則是雖然中唐以後已經出現"八月十五賞月"這樣的活動,但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這是一個節日,反而擁有大量事實可以證明這只是文人們下意識選擇在這一天月圓之夜進行賞月的私人行為罷了。例如被譽為"閩學鼻祖"的中唐大文豪歐陽詹,其在《玩月》中就說:

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遮月,霜侵人,蔽與侵,倶害乎玩…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

"冬天冷,夏天熱,春天雲多,所以秋天是最好的賞月季節。在秋天裡面,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圓最亮"。很顯然唐朝人選擇八月十五玩月,只是因為它是最適合的,而不是說這個時候就有中秋節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頻頻在唐詩中看到"八月十五玩月"的詩歌,如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卻無法在唐朝找到任何"中秋節"記載的原因。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雖然唐朝並沒有中秋節,但是文人們在"八月十五玩月"習俗卻傳播到了宋代,宋詞中眾多關於"月亮"的描寫就不累述了。這裡特意要提的就是宋朝是中國非常神奇的一個朝代,特別是對"民俗"來說,由於商品經濟的盛行,宋朝之前大量只存在於宮廷或者貴族階層的活動開始下沉到百姓階層,並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所以終宋兩朝是我國民俗和民間文化產生最多的朝代。

當然了,這些民俗並不是"憑空出現"了,而是經過數百年的積累,"中秋節"就是其中的最典型。在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中秋"一詞作為特定的節日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這說明當時的官方已經把"中秋節"列為節日,而時間正是"八月十五日"。同時在宋詞詞題中開始大量出現"中秋"一詞,比如晏殊的《中秋月》、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辛棄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這和唐代文人用"八月十五"做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皇家有祭月,民間自然也有對月亮的嚮往,早在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中就記述了"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神話故事,以此表達對月的崇拜。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文人墨客對著夜空中那至陰至柔,美豔不可方物的月亮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愫,對月抒懷一時成為潮流。比如沈休文《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篇》中就有"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戶,圓影隙中來。"之句。

魏晉文學對後來的唐代詩歌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浪漫主義一塊,大詩人李白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詩中,月亮成為了頻次非常高的意像詞,並逐漸跟"相思"聯繫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風詞》中的"秋風清,秋月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要知道李白作為盛唐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有他為"月"親自代言,那影響力可不是一般般的。所以之後"月"的意象也成為了唐詩中的常客,更是衍生出了"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冰鏡"等等數十種不同的代稱,名詩佳句無數,例如李商隱的"青女素娥倶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皮日休的"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杜甫的"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正是因此,從魏晉到唐朝,除了皇宮祭月以外,文人玩月,賞月一時成為風氣。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時"賞月"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產生了"中秋節"這樣用一個特定日子來賞月的節日。一來是因為不管是祭月的皇室宮廷,還是文人墨客,他們都屬於高級階層。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如此的文學休養和欣賞水平,真正的農民甚至連識字都做不到,並且官方也沒有正式規定某天作為賞月的"中秋節"。如果由於文人在唐朝時期有大量的賞月活動,就說中秋節起源於唐朝,那未免太過於牽強了。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二來則是雖然中唐以後已經出現"八月十五賞月"這樣的活動,但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這是一個節日,反而擁有大量事實可以證明這只是文人們下意識選擇在這一天月圓之夜進行賞月的私人行為罷了。例如被譽為"閩學鼻祖"的中唐大文豪歐陽詹,其在《玩月》中就說:

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遮月,霜侵人,蔽與侵,倶害乎玩…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

"冬天冷,夏天熱,春天雲多,所以秋天是最好的賞月季節。在秋天裡面,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圓最亮"。很顯然唐朝人選擇八月十五玩月,只是因為它是最適合的,而不是說這個時候就有中秋節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頻頻在唐詩中看到"八月十五玩月"的詩歌,如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卻無法在唐朝找到任何"中秋節"記載的原因。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雖然唐朝並沒有中秋節,但是文人們在"八月十五玩月"習俗卻傳播到了宋代,宋詞中眾多關於"月亮"的描寫就不累述了。這裡特意要提的就是宋朝是中國非常神奇的一個朝代,特別是對"民俗"來說,由於商品經濟的盛行,宋朝之前大量只存在於宮廷或者貴族階層的活動開始下沉到百姓階層,並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所以終宋兩朝是我國民俗和民間文化產生最多的朝代。

當然了,這些民俗並不是"憑空出現"了,而是經過數百年的積累,"中秋節"就是其中的最典型。在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中秋"一詞作為特定的節日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這說明當時的官方已經把"中秋節"列為節日,而時間正是"八月十五日"。同時在宋詞詞題中開始大量出現"中秋"一詞,比如晏殊的《中秋月》、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辛棄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這和唐代文人用"八月十五"做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我們可以看到,唐詩中對月的描述絕大多數都是詩人一種淒涼的抒懷,或者是士大夫階層的附庸風雅,是孤寂,是高貴,這種意象老百姓理解不了,自然也不會對此產生支持。但是到了宋朝,宋人對月的描述逐漸變成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們往往宴請好友,觥籌交錯,歡聚一堂,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種意象老百姓自然也非常樂意去慶祝,再加上恰逢秋收和一年之中天氣最為宜人的時候,八月十五作為一個節日,"中秋節"的誕生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沒有任何一項民俗是一天兩天之內產生的,即使如"端午節"這種附會紀念屈原的節日,也不說屈原投江那會就產生的,從最早的某種崇拜到最終形成民俗,其中都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積累和演化。正如沒有先秦時期的月亮崇拜和祭月,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中秋節一樣。

"

中秋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且最具節日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往往互贈月餅,飲桂花酒來寄託對家人和故鄉的相思,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你是否思考過,實際上我們現在所過的中秋節和古人所說的中秋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節即不吃月餅,也沒有寄託相思的說法,而是在歷史演化之中逐漸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相思和思鄉這些意象會附會到中秋節上?古代的中秋節是怎麼演化成為現在的中秋節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中秋節的前世今生。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一談起中秋節,很多人會說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在《周禮》和《禮記》中都有中秋的記載。這當然是錯誤的,因為先秦時期並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來表達季節的順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份,即便後來"仲秋"變成"中秋",可依舊所表達的是"秋天已經過半"的意思,是一個長時間的名詞,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具體到"八月十五",具體到是節日名詞。它僅僅如"仲夏"一樣是個時間名詞。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不過如果你說現在的中秋節和古代的仲秋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很顯然都來源於同一種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時候,我國的古人就已經產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到了秦漢時期,祭月是作為皇家重要禮儀來對待的。

既然祭月,當然要選擇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圓且最有意義的時刻。仲秋不僅是老百姓莊稼收成的時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最明的時刻,於是皇家"秋分祭月"的習俗就從先秦時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間。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皇家有祭月,民間自然也有對月亮的嚮往,早在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中就記述了"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兩個神話故事,以此表達對月的崇拜。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文人墨客對著夜空中那至陰至柔,美豔不可方物的月亮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愫,對月抒懷一時成為潮流。比如沈休文《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篇》中就有"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入戶,圓影隙中來。"之句。

魏晉文學對後來的唐代詩歌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浪漫主義一塊,大詩人李白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詩中,月亮成為了頻次非常高的意像詞,並逐漸跟"相思"聯繫在一起。例如《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風詞》中的"秋風清,秋月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要知道李白作為盛唐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有他為"月"親自代言,那影響力可不是一般般的。所以之後"月"的意象也成為了唐詩中的常客,更是衍生出了"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冰鏡"等等數十種不同的代稱,名詩佳句無數,例如李商隱的"青女素娥倶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皮日休的"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杜甫的"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正是因此,從魏晉到唐朝,除了皇宮祭月以外,文人玩月,賞月一時成為風氣。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時"賞月"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產生了"中秋節"這樣用一個特定日子來賞月的節日。一來是因為不管是祭月的皇室宮廷,還是文人墨客,他們都屬於高級階層。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如此的文學休養和欣賞水平,真正的農民甚至連識字都做不到,並且官方也沒有正式規定某天作為賞月的"中秋節"。如果由於文人在唐朝時期有大量的賞月活動,就說中秋節起源於唐朝,那未免太過於牽強了。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二來則是雖然中唐以後已經出現"八月十五賞月"這樣的活動,但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這是一個節日,反而擁有大量事實可以證明這只是文人們下意識選擇在這一天月圓之夜進行賞月的私人行為罷了。例如被譽為"閩學鼻祖"的中唐大文豪歐陽詹,其在《玩月》中就說:

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遮月,霜侵人,蔽與侵,倶害乎玩…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

"冬天冷,夏天熱,春天雲多,所以秋天是最好的賞月季節。在秋天裡面,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圓最亮"。很顯然唐朝人選擇八月十五玩月,只是因為它是最適合的,而不是說這個時候就有中秋節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頻頻在唐詩中看到"八月十五玩月"的詩歌,如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卻無法在唐朝找到任何"中秋節"記載的原因。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雖然唐朝並沒有中秋節,但是文人們在"八月十五玩月"習俗卻傳播到了宋代,宋詞中眾多關於"月亮"的描寫就不累述了。這裡特意要提的就是宋朝是中國非常神奇的一個朝代,特別是對"民俗"來說,由於商品經濟的盛行,宋朝之前大量只存在於宮廷或者貴族階層的活動開始下沉到百姓階層,並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所以終宋兩朝是我國民俗和民間文化產生最多的朝代。

當然了,這些民俗並不是"憑空出現"了,而是經過數百年的積累,"中秋節"就是其中的最典型。在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中秋"一詞作為特定的節日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這說明當時的官方已經把"中秋節"列為節日,而時間正是"八月十五日"。同時在宋詞詞題中開始大量出現"中秋"一詞,比如晏殊的《中秋月》、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辛棄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這和唐代文人用"八月十五"做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我們可以看到,唐詩中對月的描述絕大多數都是詩人一種淒涼的抒懷,或者是士大夫階層的附庸風雅,是孤寂,是高貴,這種意象老百姓理解不了,自然也不會對此產生支持。但是到了宋朝,宋人對月的描述逐漸變成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們往往宴請好友,觥籌交錯,歡聚一堂,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種意象老百姓自然也非常樂意去慶祝,再加上恰逢秋收和一年之中天氣最為宜人的時候,八月十五作為一個節日,"中秋節"的誕生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沒有任何一項民俗是一天兩天之內產生的,即使如"端午節"這種附會紀念屈原的節日,也不說屈原投江那會就產生的,從最早的某種崇拜到最終形成民俗,其中都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積累和演化。正如沒有先秦時期的月亮崇拜和祭月,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中秋節一樣。

古人的仲秋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個麼,唐朝和宋朝的八月十五有啥區別

紅樓夢中的中秋節

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北宋時期雖然有了"中秋節",但其多數還是賞月,歡慶的形式,並沒有附會念國思鄉的含義。靖康之恥,二王北狩,南宋百姓在中秋之夜念及以前高朋滿座,歡聚一堂的景色開始思念故土故人,由此中秋節才有了現在的模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