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剛剛結束了三百年的長期分裂,尚未得到喘息,就再次陷入了更大的動亂當中。一度躊躇滿志想要建立不世功業的楊廣,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卻因虐用民力國力,令大隋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自己也落了個昏君的罵名,甚至被捏造了弒父奪位,淫母戲妹的傳言,在戲曲評書中越描越黑。而起兵太原的李淵父子則一路打怪升級,建立了為後人所讚歎的大唐王朝,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美名更是被傳唱千古。那麼,在隋末的亂世之中,為何李家父子能夠笑到最後?他的成功祕訣究竟何在呢?

01

立基關中,眼光長遠

自古以來,關中戰略地位都極為重要,佔據了關中則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奪取天下。倘若戰事不利,又可以憑險據守。劉邦第一謀士張良曾言道:“關中地區,東連崤山和函谷關,西靠隴山,南接巴蜀,北通胡地草場”。而關中自身則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農業極其發達,屬於人口密集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史記》中稱其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無論是嬴政還是劉邦,都是以關中為基礎奪得天下。

相較而言,當時勢力較大的瓦崗軍李密集團,雖然兵強馬壯,勝績連連,但處於四戰之地,人馬無法得到休整,一旦失利,頓時如喪家之犬,只得投奔他人。竇建德雄踞河北,看似穩固,實際上冀中平原相比於關中地形促狹,加之竇大帥本人在戰爭中被俘殺,最終成了一位悲劇英雄。而蕭銑地跨荊漢,佔了大半個南中國,看似一頭大象,實際卻是個虛弱的胖子,各塊地盤無法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終被長驅直入,毫無還手之能。

覷準了絕佳時機的李氏父子,起兵後率軍三萬向西直取關中。此時隋軍大部分都在外平定關東的叛軍,關內力量薄弱,而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們更是在中原打得不可開交,無暇西顧。李淵大軍激戰五個月,順利拿下長安,成了一方霸主,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剛剛結束了三百年的長期分裂,尚未得到喘息,就再次陷入了更大的動亂當中。一度躊躇滿志想要建立不世功業的楊廣,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卻因虐用民力國力,令大隋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自己也落了個昏君的罵名,甚至被捏造了弒父奪位,淫母戲妹的傳言,在戲曲評書中越描越黑。而起兵太原的李淵父子則一路打怪升級,建立了為後人所讚歎的大唐王朝,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美名更是被傳唱千古。那麼,在隋末的亂世之中,為何李家父子能夠笑到最後?他的成功祕訣究竟何在呢?

01

立基關中,眼光長遠

自古以來,關中戰略地位都極為重要,佔據了關中則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奪取天下。倘若戰事不利,又可以憑險據守。劉邦第一謀士張良曾言道:“關中地區,東連崤山和函谷關,西靠隴山,南接巴蜀,北通胡地草場”。而關中自身則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農業極其發達,屬於人口密集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史記》中稱其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無論是嬴政還是劉邦,都是以關中為基礎奪得天下。

相較而言,當時勢力較大的瓦崗軍李密集團,雖然兵強馬壯,勝績連連,但處於四戰之地,人馬無法得到休整,一旦失利,頓時如喪家之犬,只得投奔他人。竇建德雄踞河北,看似穩固,實際上冀中平原相比於關中地形促狹,加之竇大帥本人在戰爭中被俘殺,最終成了一位悲劇英雄。而蕭銑地跨荊漢,佔了大半個南中國,看似一頭大象,實際卻是個虛弱的胖子,各塊地盤無法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終被長驅直入,毫無還手之能。

覷準了絕佳時機的李氏父子,起兵後率軍三萬向西直取關中。此時隋軍大部分都在外平定關東的叛軍,關內力量薄弱,而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們更是在中原打得不可開交,無暇西顧。李淵大軍激戰五個月,順利拿下長安,成了一方霸主,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2

世民善戰,眾將歸心

一個團隊能夠取得輝煌的勝利,離不開能力優秀的領導,而奪天下這種把腦袋系在腰間的勾當,主公的重要性更是毋庸贅言。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除了長孫無忌、李孝恭這樣的親屬,以及唐儉、殷開山這些故舊,還有不少來自敵方陣營的降將。例如隋朝敗軍的屈突通;自瓦崗來投的秦叔寶、程知節和徐世績;從劉武周處前來效命的尉遲敬德;由王世充賬下轉來的張公瑾……這些在演義中被近乎神化的猛將豪傑最終選擇了大唐,自然是折服於李家父子的雄厚實力和個人魅力,而這種魅力,更多地來自於在前線征戰的秦王李世民。

史載“太宗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節下士。”不過評價人英武有大志這種話,大多屬於泛泛之談,而“屈節下士”,關鍵還是能有讓“士”們真心投靠的氣度和能力。文治方面,自幼受儒學教育長大的李世民不僅通曉百家典籍,而且寫得一手好駢文詩歌。他的書法則巧用“飛白”,堪稱一絕;武功方面,作為統帥,李世民身先士卒,且不說戰爭時代的攻城拔寨,就是唐朝建立後,他也親自帶領御林軍在馬場練習騎射,從而督促優良馬種的培育。雖然玄武門事變令太宗皇帝給後世留下了陰狠刻毒的汙點,但這並未削弱他儒雅而又善戰的傳奇形象。這樣的一個人,又怎會不令天下雅士豪傑所折服,所傾倒呢?

同時期的李密瓦崗軍,也曾先後融入了張須陀軍、裴仁基軍、宇文化及軍等諸多勢力。令人遺憾的是,李密沒能將這些不同陣營的人才成功整合,反而鬧出了殺害瓦崗軍老班底首領翟讓的悲劇,導致隊伍旦夕間分崩離析,後加入的將領也隨之離心離德。李世民卻能夠迅速將新加入的諸多人才融入到隊伍中,逐漸形成了秦王天策府的班底,在後來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搶班奪權的戰鬥中,他們都甘心為太宗所用,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剛剛結束了三百年的長期分裂,尚未得到喘息,就再次陷入了更大的動亂當中。一度躊躇滿志想要建立不世功業的楊廣,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卻因虐用民力國力,令大隋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自己也落了個昏君的罵名,甚至被捏造了弒父奪位,淫母戲妹的傳言,在戲曲評書中越描越黑。而起兵太原的李淵父子則一路打怪升級,建立了為後人所讚歎的大唐王朝,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美名更是被傳唱千古。那麼,在隋末的亂世之中,為何李家父子能夠笑到最後?他的成功祕訣究竟何在呢?

01

立基關中,眼光長遠

自古以來,關中戰略地位都極為重要,佔據了關中則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奪取天下。倘若戰事不利,又可以憑險據守。劉邦第一謀士張良曾言道:“關中地區,東連崤山和函谷關,西靠隴山,南接巴蜀,北通胡地草場”。而關中自身則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農業極其發達,屬於人口密集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史記》中稱其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無論是嬴政還是劉邦,都是以關中為基礎奪得天下。

相較而言,當時勢力較大的瓦崗軍李密集團,雖然兵強馬壯,勝績連連,但處於四戰之地,人馬無法得到休整,一旦失利,頓時如喪家之犬,只得投奔他人。竇建德雄踞河北,看似穩固,實際上冀中平原相比於關中地形促狹,加之竇大帥本人在戰爭中被俘殺,最終成了一位悲劇英雄。而蕭銑地跨荊漢,佔了大半個南中國,看似一頭大象,實際卻是個虛弱的胖子,各塊地盤無法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終被長驅直入,毫無還手之能。

覷準了絕佳時機的李氏父子,起兵後率軍三萬向西直取關中。此時隋軍大部分都在外平定關東的叛軍,關內力量薄弱,而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們更是在中原打得不可開交,無暇西顧。李淵大軍激戰五個月,順利拿下長安,成了一方霸主,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2

世民善戰,眾將歸心

一個團隊能夠取得輝煌的勝利,離不開能力優秀的領導,而奪天下這種把腦袋系在腰間的勾當,主公的重要性更是毋庸贅言。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除了長孫無忌、李孝恭這樣的親屬,以及唐儉、殷開山這些故舊,還有不少來自敵方陣營的降將。例如隋朝敗軍的屈突通;自瓦崗來投的秦叔寶、程知節和徐世績;從劉武周處前來效命的尉遲敬德;由王世充賬下轉來的張公瑾……這些在演義中被近乎神化的猛將豪傑最終選擇了大唐,自然是折服於李家父子的雄厚實力和個人魅力,而這種魅力,更多地來自於在前線征戰的秦王李世民。

史載“太宗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節下士。”不過評價人英武有大志這種話,大多屬於泛泛之談,而“屈節下士”,關鍵還是能有讓“士”們真心投靠的氣度和能力。文治方面,自幼受儒學教育長大的李世民不僅通曉百家典籍,而且寫得一手好駢文詩歌。他的書法則巧用“飛白”,堪稱一絕;武功方面,作為統帥,李世民身先士卒,且不說戰爭時代的攻城拔寨,就是唐朝建立後,他也親自帶領御林軍在馬場練習騎射,從而督促優良馬種的培育。雖然玄武門事變令太宗皇帝給後世留下了陰狠刻毒的汙點,但這並未削弱他儒雅而又善戰的傳奇形象。這樣的一個人,又怎會不令天下雅士豪傑所折服,所傾倒呢?

同時期的李密瓦崗軍,也曾先後融入了張須陀軍、裴仁基軍、宇文化及軍等諸多勢力。令人遺憾的是,李密沒能將這些不同陣營的人才成功整合,反而鬧出了殺害瓦崗軍老班底首領翟讓的悲劇,導致隊伍旦夕間分崩離析,後加入的將領也隨之離心離德。李世民卻能夠迅速將新加入的諸多人才融入到隊伍中,逐漸形成了秦王天策府的班底,在後來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搶班奪權的戰鬥中,他們都甘心為太宗所用,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3

金戈鐵騎,無堅不摧

選擇關中,是眼光長遠的謀劃佈局;文武兼備,是作為統帥個人的軟實力。一支軍隊想要在修羅場一次次的拼殺中不落下風,關鍵還是要有強悍的戰鬥力。而李世民根據自身根據地的優勢,訓練了一支馳騁中原的“特種”騎兵——玄甲軍。

在今天陝西省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矗立著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號稱昭陵六駿,傳說是為了紀念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後騎過的六匹戰馬。這些活靈活現的石刻,正是李世民重視發展騎兵的體現。《資治通鑑》中提到玄甲軍時寫道:“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玄甲軍的數量不多,只有千餘人。但在李世民身先士卒的率領和數員驍將拼殺下,這支部隊往往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說到秦瓊秦叔寶,我們往往想到他單騎救唐公,義釋程咬金,想到他和尉遲恭分持鐗鞭成為門神……而在這些傳說故事的背後,真實的秦瓊其實是一位擅長馬戰的勇將。史載,“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之中,莫不如志”,很有三國時代趙子龍在百萬軍中七進七出的英風。而與秦瓊齊名的尉遲敬德,甚至能在馬上空手奪矛反擊敵人。《新唐書》記載敬德“善避矛,每單騎入賊,雖群刺之,不能傷,又能奪賊矛還刺之”。

"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剛剛結束了三百年的長期分裂,尚未得到喘息,就再次陷入了更大的動亂當中。一度躊躇滿志想要建立不世功業的楊廣,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卻因虐用民力國力,令大隋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自己也落了個昏君的罵名,甚至被捏造了弒父奪位,淫母戲妹的傳言,在戲曲評書中越描越黑。而起兵太原的李淵父子則一路打怪升級,建立了為後人所讚歎的大唐王朝,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美名更是被傳唱千古。那麼,在隋末的亂世之中,為何李家父子能夠笑到最後?他的成功祕訣究竟何在呢?

01

立基關中,眼光長遠

自古以來,關中戰略地位都極為重要,佔據了關中則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奪取天下。倘若戰事不利,又可以憑險據守。劉邦第一謀士張良曾言道:“關中地區,東連崤山和函谷關,西靠隴山,南接巴蜀,北通胡地草場”。而關中自身則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農業極其發達,屬於人口密集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史記》中稱其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無論是嬴政還是劉邦,都是以關中為基礎奪得天下。

相較而言,當時勢力較大的瓦崗軍李密集團,雖然兵強馬壯,勝績連連,但處於四戰之地,人馬無法得到休整,一旦失利,頓時如喪家之犬,只得投奔他人。竇建德雄踞河北,看似穩固,實際上冀中平原相比於關中地形促狹,加之竇大帥本人在戰爭中被俘殺,最終成了一位悲劇英雄。而蕭銑地跨荊漢,佔了大半個南中國,看似一頭大象,實際卻是個虛弱的胖子,各塊地盤無法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終被長驅直入,毫無還手之能。

覷準了絕佳時機的李氏父子,起兵後率軍三萬向西直取關中。此時隋軍大部分都在外平定關東的叛軍,關內力量薄弱,而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們更是在中原打得不可開交,無暇西顧。李淵大軍激戰五個月,順利拿下長安,成了一方霸主,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2

世民善戰,眾將歸心

一個團隊能夠取得輝煌的勝利,離不開能力優秀的領導,而奪天下這種把腦袋系在腰間的勾當,主公的重要性更是毋庸贅言。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除了長孫無忌、李孝恭這樣的親屬,以及唐儉、殷開山這些故舊,還有不少來自敵方陣營的降將。例如隋朝敗軍的屈突通;自瓦崗來投的秦叔寶、程知節和徐世績;從劉武周處前來效命的尉遲敬德;由王世充賬下轉來的張公瑾……這些在演義中被近乎神化的猛將豪傑最終選擇了大唐,自然是折服於李家父子的雄厚實力和個人魅力,而這種魅力,更多地來自於在前線征戰的秦王李世民。

史載“太宗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節下士。”不過評價人英武有大志這種話,大多屬於泛泛之談,而“屈節下士”,關鍵還是能有讓“士”們真心投靠的氣度和能力。文治方面,自幼受儒學教育長大的李世民不僅通曉百家典籍,而且寫得一手好駢文詩歌。他的書法則巧用“飛白”,堪稱一絕;武功方面,作為統帥,李世民身先士卒,且不說戰爭時代的攻城拔寨,就是唐朝建立後,他也親自帶領御林軍在馬場練習騎射,從而督促優良馬種的培育。雖然玄武門事變令太宗皇帝給後世留下了陰狠刻毒的汙點,但這並未削弱他儒雅而又善戰的傳奇形象。這樣的一個人,又怎會不令天下雅士豪傑所折服,所傾倒呢?

同時期的李密瓦崗軍,也曾先後融入了張須陀軍、裴仁基軍、宇文化及軍等諸多勢力。令人遺憾的是,李密沒能將這些不同陣營的人才成功整合,反而鬧出了殺害瓦崗軍老班底首領翟讓的悲劇,導致隊伍旦夕間分崩離析,後加入的將領也隨之離心離德。李世民卻能夠迅速將新加入的諸多人才融入到隊伍中,逐漸形成了秦王天策府的班底,在後來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搶班奪權的戰鬥中,他們都甘心為太宗所用,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3

金戈鐵騎,無堅不摧

選擇關中,是眼光長遠的謀劃佈局;文武兼備,是作為統帥個人的軟實力。一支軍隊想要在修羅場一次次的拼殺中不落下風,關鍵還是要有強悍的戰鬥力。而李世民根據自身根據地的優勢,訓練了一支馳騁中原的“特種”騎兵——玄甲軍。

在今天陝西省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矗立著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號稱昭陵六駿,傳說是為了紀念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後騎過的六匹戰馬。這些活靈活現的石刻,正是李世民重視發展騎兵的體現。《資治通鑑》中提到玄甲軍時寫道:“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玄甲軍的數量不多,只有千餘人。但在李世民身先士卒的率領和數員驍將拼殺下,這支部隊往往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說到秦瓊秦叔寶,我們往往想到他單騎救唐公,義釋程咬金,想到他和尉遲恭分持鐗鞭成為門神……而在這些傳說故事的背後,真實的秦瓊其實是一位擅長馬戰的勇將。史載,“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之中,莫不如志”,很有三國時代趙子龍在百萬軍中七進七出的英風。而與秦瓊齊名的尉遲敬德,甚至能在馬上空手奪矛反擊敵人。《新唐書》記載敬德“善避矛,每單騎入賊,雖群刺之,不能傷,又能奪賊矛還刺之”。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在如此勇猛的將領統率之下,玄甲軍的士兵也是人人爭先,唯恐落後。不僅如此,這支騎兵的裝備也是頗為精良。首先,馬槊(即長槍)成為了標準武器,而曾作為主力裝備的戟則基本淘汰,成了盛大典禮中的儀仗器具。而在短兵器方面,隋唐時期的鑄造刀劍技術至臻巔峰,唐軍的騎兵佩刀去掉了漢刀的環首,刀身加寬,刀柄加長,便於雙手握持。而刀刃更是經過“百鍊鋼”之類的多次鍛打,極為鋒利,成為了馬上戰士們近身格鬥的絕佳利器。不僅如此,李世民麾下鐵騎還重視弓弩的使用,據唐《官志》所載,唐軍“凡伏遠弩者,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這種一射就是三百步的強弓勁弩,可謂威力巨大。

有鋒利的矛,當然也要配備堅厚的盾。漢魏以來,明光鎧成為了華夏騎兵的普遍裝備。這種鎧甲以兜鍪護頭,兜鍪兩側有向上翻卷的護耳,胸甲一般分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兩肩覆蓋披膊,臂上套有臂護,腰間紮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小腿上也有“吊腿”裹縛,防護可謂非常完備。而玄甲軍的鎧甲正是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不僅華麗且輕便,防禦力又大大提升。

在公元621年的中原大戰中,李世民挑選了一千多玄甲精銳,與王世充軍展開激戰。王世充大敗,六千餘人被殲滅,就此逃回洛陽,不敢輕動。同樣是這支部隊,在虎牢關前以區區三千餘人對陣竇建德十萬大軍,在李世民和眾將的親自指揮下,奮力戰鬥,硬是將敵軍打得狼狽奔逃。此後,唐軍順次消滅鄭(王世充)、夏(竇建德)兩大軍團,蕩平北方,玄甲騎兵可謂功不可沒。

"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剛剛結束了三百年的長期分裂,尚未得到喘息,就再次陷入了更大的動亂當中。一度躊躇滿志想要建立不世功業的楊廣,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卻因虐用民力國力,令大隋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自己也落了個昏君的罵名,甚至被捏造了弒父奪位,淫母戲妹的傳言,在戲曲評書中越描越黑。而起兵太原的李淵父子則一路打怪升級,建立了為後人所讚歎的大唐王朝,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美名更是被傳唱千古。那麼,在隋末的亂世之中,為何李家父子能夠笑到最後?他的成功祕訣究竟何在呢?

01

立基關中,眼光長遠

自古以來,關中戰略地位都極為重要,佔據了關中則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奪取天下。倘若戰事不利,又可以憑險據守。劉邦第一謀士張良曾言道:“關中地區,東連崤山和函谷關,西靠隴山,南接巴蜀,北通胡地草場”。而關中自身則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農業極其發達,屬於人口密集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史記》中稱其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無論是嬴政還是劉邦,都是以關中為基礎奪得天下。

相較而言,當時勢力較大的瓦崗軍李密集團,雖然兵強馬壯,勝績連連,但處於四戰之地,人馬無法得到休整,一旦失利,頓時如喪家之犬,只得投奔他人。竇建德雄踞河北,看似穩固,實際上冀中平原相比於關中地形促狹,加之竇大帥本人在戰爭中被俘殺,最終成了一位悲劇英雄。而蕭銑地跨荊漢,佔了大半個南中國,看似一頭大象,實際卻是個虛弱的胖子,各塊地盤無法有效組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終被長驅直入,毫無還手之能。

覷準了絕佳時機的李氏父子,起兵後率軍三萬向西直取關中。此時隋軍大部分都在外平定關東的叛軍,關內力量薄弱,而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們更是在中原打得不可開交,無暇西顧。李淵大軍激戰五個月,順利拿下長安,成了一方霸主,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2

世民善戰,眾將歸心

一個團隊能夠取得輝煌的勝利,離不開能力優秀的領導,而奪天下這種把腦袋系在腰間的勾當,主公的重要性更是毋庸贅言。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除了長孫無忌、李孝恭這樣的親屬,以及唐儉、殷開山這些故舊,還有不少來自敵方陣營的降將。例如隋朝敗軍的屈突通;自瓦崗來投的秦叔寶、程知節和徐世績;從劉武周處前來效命的尉遲敬德;由王世充賬下轉來的張公瑾……這些在演義中被近乎神化的猛將豪傑最終選擇了大唐,自然是折服於李家父子的雄厚實力和個人魅力,而這種魅力,更多地來自於在前線征戰的秦王李世民。

史載“太宗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節下士。”不過評價人英武有大志這種話,大多屬於泛泛之談,而“屈節下士”,關鍵還是能有讓“士”們真心投靠的氣度和能力。文治方面,自幼受儒學教育長大的李世民不僅通曉百家典籍,而且寫得一手好駢文詩歌。他的書法則巧用“飛白”,堪稱一絕;武功方面,作為統帥,李世民身先士卒,且不說戰爭時代的攻城拔寨,就是唐朝建立後,他也親自帶領御林軍在馬場練習騎射,從而督促優良馬種的培育。雖然玄武門事變令太宗皇帝給後世留下了陰狠刻毒的汙點,但這並未削弱他儒雅而又善戰的傳奇形象。這樣的一個人,又怎會不令天下雅士豪傑所折服,所傾倒呢?

同時期的李密瓦崗軍,也曾先後融入了張須陀軍、裴仁基軍、宇文化及軍等諸多勢力。令人遺憾的是,李密沒能將這些不同陣營的人才成功整合,反而鬧出了殺害瓦崗軍老班底首領翟讓的悲劇,導致隊伍旦夕間分崩離析,後加入的將領也隨之離心離德。李世民卻能夠迅速將新加入的諸多人才融入到隊伍中,逐漸形成了秦王天策府的班底,在後來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搶班奪權的戰鬥中,他們都甘心為太宗所用,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03

金戈鐵騎,無堅不摧

選擇關中,是眼光長遠的謀劃佈局;文武兼備,是作為統帥個人的軟實力。一支軍隊想要在修羅場一次次的拼殺中不落下風,關鍵還是要有強悍的戰鬥力。而李世民根據自身根據地的優勢,訓練了一支馳騁中原的“特種”騎兵——玄甲軍。

在今天陝西省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矗立著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號稱昭陵六駿,傳說是為了紀念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後騎過的六匹戰馬。這些活靈活現的石刻,正是李世民重視發展騎兵的體現。《資治通鑑》中提到玄甲軍時寫道:“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玄甲軍的數量不多,只有千餘人。但在李世民身先士卒的率領和數員驍將拼殺下,這支部隊往往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說到秦瓊秦叔寶,我們往往想到他單騎救唐公,義釋程咬金,想到他和尉遲恭分持鐗鞭成為門神……而在這些傳說故事的背後,真實的秦瓊其實是一位擅長馬戰的勇將。史載,“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之中,莫不如志”,很有三國時代趙子龍在百萬軍中七進七出的英風。而與秦瓊齊名的尉遲敬德,甚至能在馬上空手奪矛反擊敵人。《新唐書》記載敬德“善避矛,每單騎入賊,雖群刺之,不能傷,又能奪賊矛還刺之”。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在如此勇猛的將領統率之下,玄甲軍的士兵也是人人爭先,唯恐落後。不僅如此,這支騎兵的裝備也是頗為精良。首先,馬槊(即長槍)成為了標準武器,而曾作為主力裝備的戟則基本淘汰,成了盛大典禮中的儀仗器具。而在短兵器方面,隋唐時期的鑄造刀劍技術至臻巔峰,唐軍的騎兵佩刀去掉了漢刀的環首,刀身加寬,刀柄加長,便於雙手握持。而刀刃更是經過“百鍊鋼”之類的多次鍛打,極為鋒利,成為了馬上戰士們近身格鬥的絕佳利器。不僅如此,李世民麾下鐵騎還重視弓弩的使用,據唐《官志》所載,唐軍“凡伏遠弩者,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這種一射就是三百步的強弓勁弩,可謂威力巨大。

有鋒利的矛,當然也要配備堅厚的盾。漢魏以來,明光鎧成為了華夏騎兵的普遍裝備。這種鎧甲以兜鍪護頭,兜鍪兩側有向上翻卷的護耳,胸甲一般分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兩肩覆蓋披膊,臂上套有臂護,腰間紮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小腿上也有“吊腿”裹縛,防護可謂非常完備。而玄甲軍的鎧甲正是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不僅華麗且輕便,防禦力又大大提升。

在公元621年的中原大戰中,李世民挑選了一千多玄甲精銳,與王世充軍展開激戰。王世充大敗,六千餘人被殲滅,就此逃回洛陽,不敢輕動。同樣是這支部隊,在虎牢關前以區區三千餘人對陣竇建德十萬大軍,在李世民和眾將的親自指揮下,奮力戰鬥,硬是將敵軍打得狼狽奔逃。此後,唐軍順次消滅鄭(王世充)、夏(竇建德)兩大軍團,蕩平北方,玄甲騎兵可謂功不可沒。

隋末群雄爭霸,為何最終花落李家?

定鼎中原後,唐王朝繼續發揮自己在軍備作戰方面的獨特優勢,先後消滅東西突厥、高句麗等邊境宿敵,布武天下,震動四方,日本、新羅、南詔等大小藩屬莫不前來朝拜學習。李唐王朝能夠在各個朝代中獨領風騷,除了開放的政策、尚武的傳統,更在於其自創立之日起始終如一的進取精神。這種不斷向前的態度引領著唐王朝獲得最終的勝利,也值得歷朝歷代所敬仰和傳承。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琴劍霜月 編輯:吃硬盤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