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
"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褚遂良善書, 真書甚得媚趣, 若美人嬋娟, 似不任乎羅綺, 增華綽約, 甚有餘態, 歐虞謝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褚遂良。

褚遂良,杭州錢塘人,祖籍陽翟,他是唐朝政治家,與長孫無忌一起被唐太宗任命為顧命大臣,曾官拜尚書右僕射。

同時,他還有一個更為出色的身份,書法大家,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為書法界的“初唐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有刻在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中的《伊闕佛龕之碑》以及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的《雁塔聖教序》等。

褚遂良的字一是有力度,一是精美。他的每一件書法作品下筆遒勁,運筆流暢,字形空靈。他將隸書章法融入到楷書的作品當中,同時又將行書的書寫方法也融入到了楷書之中。因而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溫潤之感,飛動之美。在《唐人書評》裡稱讚他的字為:

字裡金生 行間玉潤 法則溫雅 美麗多方

褚遂良雖師承歐陽詢、虞世南,但是褚遂良卻與二人不同,他打破了楷書一直以來的嚴謹的結構,轉而使楷書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緒,也就是隨性。

褚遂良在後世被讚譽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這是因為褚遂良對唐楷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貢獻。

褚書在唐賢諸名士書中為秀穎, 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 自成一家, 非諸人可以比肩。

褚遂良書風的形成離不開對前人的借鑑,在他的書風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歐陽詢的剛方也能感受到虞世南的圓潤以及史陵的疏瘦。此外,“二王”對其書風的形成也有重大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能從他的書風中清晰感受到初唐書法由陳、隋遺風到對王羲之書法的繼承以至於最終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楷書在褚遂良的手中,也是第一次將碑與貼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同時又使得楷書蘊含著抒情的色彩,再加上疏的朗潔,瘦而不薄的書風,由此,褚遂良正式開啟了唐楷的大門。

書, 如也。如其學, 如其才, 如其志, 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如其人,我們往往可以從書法作品中看出一個人性格、特點等等。比如從顏真卿的正楷書我們能感受到顏魯公的赤子之心、忠義之氣。從他的行書《祭侄文稿》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他的滿腔憤懣、忠君愛國。

那麼,褚遂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褚遂良在朝堂之上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曾經做到過尚書右僕射,又是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但是最終的他卻被貶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最終病逝任上。

縱觀褚遂良的一生,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褚遂良是一個耿直之人,同時也是一位忠心之臣,也因此,他的書法作品雖飄逸但卻不失勁骨。

"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褚遂良善書, 真書甚得媚趣, 若美人嬋娟, 似不任乎羅綺, 增華綽約, 甚有餘態, 歐虞謝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褚遂良。

褚遂良,杭州錢塘人,祖籍陽翟,他是唐朝政治家,與長孫無忌一起被唐太宗任命為顧命大臣,曾官拜尚書右僕射。

同時,他還有一個更為出色的身份,書法大家,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為書法界的“初唐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有刻在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中的《伊闕佛龕之碑》以及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的《雁塔聖教序》等。

褚遂良的字一是有力度,一是精美。他的每一件書法作品下筆遒勁,運筆流暢,字形空靈。他將隸書章法融入到楷書的作品當中,同時又將行書的書寫方法也融入到了楷書之中。因而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溫潤之感,飛動之美。在《唐人書評》裡稱讚他的字為:

字裡金生 行間玉潤 法則溫雅 美麗多方

褚遂良雖師承歐陽詢、虞世南,但是褚遂良卻與二人不同,他打破了楷書一直以來的嚴謹的結構,轉而使楷書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緒,也就是隨性。

褚遂良在後世被讚譽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這是因為褚遂良對唐楷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貢獻。

褚書在唐賢諸名士書中為秀穎, 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 自成一家, 非諸人可以比肩。

褚遂良書風的形成離不開對前人的借鑑,在他的書風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歐陽詢的剛方也能感受到虞世南的圓潤以及史陵的疏瘦。此外,“二王”對其書風的形成也有重大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能從他的書風中清晰感受到初唐書法由陳、隋遺風到對王羲之書法的繼承以至於最終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楷書在褚遂良的手中,也是第一次將碑與貼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同時又使得楷書蘊含著抒情的色彩,再加上疏的朗潔,瘦而不薄的書風,由此,褚遂良正式開啟了唐楷的大門。

書, 如也。如其學, 如其才, 如其志, 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如其人,我們往往可以從書法作品中看出一個人性格、特點等等。比如從顏真卿的正楷書我們能感受到顏魯公的赤子之心、忠義之氣。從他的行書《祭侄文稿》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他的滿腔憤懣、忠君愛國。

那麼,褚遂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褚遂良在朝堂之上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曾經做到過尚書右僕射,又是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但是最終的他卻被貶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最終病逝任上。

縱觀褚遂良的一生,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褚遂良是一個耿直之人,同時也是一位忠心之臣,也因此,他的書法作品雖飄逸但卻不失勁骨。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出生名門 博學多才

公元596年,褚遂良出生於杭州錢塘,他的家族在當時也屬於名門望族,他的父親褚亮是當時有名的一個才子。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與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好友。

出生於這樣一個家族中,褚遂良自幼是飽讀詩書,博學多才。史書記載:

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

褚遂良能夠得到歐陽詢的看重由此可證明年輕時的褚遂良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後來,褚亮因為與楊玄感是朋友,受到了牽連,被貶到了青海做官。接著,隋末大亂,褚遂良跟著他父親褚亮投靠在了薛舉的門下。直到薛氏政權倒塌之後,褚氏父子就投降了唐王朝。

而最初,褚遂良在唐王朝只是一個小人物,沒有太多的人關注他。

年輕時的褚遂良主要學習的是隋末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虞世南的書法主要是承襲“二王”,外柔內剛,字體圓潤。

後來,褚遂良又師從史陵,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法書要錄》的記載,唐太宗就曾經跟史陵學習過書法。

總的來說,年輕時的褚遂良已經在書法上已經小有造詣。而書法也即將為他打開仕途的大門。

"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褚遂良善書, 真書甚得媚趣, 若美人嬋娟, 似不任乎羅綺, 增華綽約, 甚有餘態, 歐虞謝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褚遂良。

褚遂良,杭州錢塘人,祖籍陽翟,他是唐朝政治家,與長孫無忌一起被唐太宗任命為顧命大臣,曾官拜尚書右僕射。

同時,他還有一個更為出色的身份,書法大家,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為書法界的“初唐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有刻在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中的《伊闕佛龕之碑》以及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的《雁塔聖教序》等。

褚遂良的字一是有力度,一是精美。他的每一件書法作品下筆遒勁,運筆流暢,字形空靈。他將隸書章法融入到楷書的作品當中,同時又將行書的書寫方法也融入到了楷書之中。因而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溫潤之感,飛動之美。在《唐人書評》裡稱讚他的字為:

字裡金生 行間玉潤 法則溫雅 美麗多方

褚遂良雖師承歐陽詢、虞世南,但是褚遂良卻與二人不同,他打破了楷書一直以來的嚴謹的結構,轉而使楷書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緒,也就是隨性。

褚遂良在後世被讚譽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這是因為褚遂良對唐楷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貢獻。

褚書在唐賢諸名士書中為秀穎, 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 自成一家, 非諸人可以比肩。

褚遂良書風的形成離不開對前人的借鑑,在他的書風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歐陽詢的剛方也能感受到虞世南的圓潤以及史陵的疏瘦。此外,“二王”對其書風的形成也有重大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能從他的書風中清晰感受到初唐書法由陳、隋遺風到對王羲之書法的繼承以至於最終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楷書在褚遂良的手中,也是第一次將碑與貼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同時又使得楷書蘊含著抒情的色彩,再加上疏的朗潔,瘦而不薄的書風,由此,褚遂良正式開啟了唐楷的大門。

書, 如也。如其學, 如其才, 如其志, 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如其人,我們往往可以從書法作品中看出一個人性格、特點等等。比如從顏真卿的正楷書我們能感受到顏魯公的赤子之心、忠義之氣。從他的行書《祭侄文稿》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他的滿腔憤懣、忠君愛國。

那麼,褚遂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褚遂良在朝堂之上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曾經做到過尚書右僕射,又是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但是最終的他卻被貶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最終病逝任上。

縱觀褚遂良的一生,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褚遂良是一個耿直之人,同時也是一位忠心之臣,也因此,他的書法作品雖飄逸但卻不失勁骨。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出生名門 博學多才

公元596年,褚遂良出生於杭州錢塘,他的家族在當時也屬於名門望族,他的父親褚亮是當時有名的一個才子。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與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好友。

出生於這樣一個家族中,褚遂良自幼是飽讀詩書,博學多才。史書記載:

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

褚遂良能夠得到歐陽詢的看重由此可證明年輕時的褚遂良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後來,褚亮因為與楊玄感是朋友,受到了牽連,被貶到了青海做官。接著,隋末大亂,褚遂良跟著他父親褚亮投靠在了薛舉的門下。直到薛氏政權倒塌之後,褚氏父子就投降了唐王朝。

而最初,褚遂良在唐王朝只是一個小人物,沒有太多的人關注他。

年輕時的褚遂良主要學習的是隋末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虞世南的書法主要是承襲“二王”,外柔內剛,字體圓潤。

後來,褚遂良又師從史陵,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法書要錄》的記載,唐太宗就曾經跟史陵學習過書法。

總的來說,年輕時的褚遂良已經在書法上已經小有造詣。而書法也即將為他打開仕途的大門。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步入仕途,忠心為君

在剛剛歸入李唐王朝時,褚遂良只是一名鎧曹參軍,貞觀十年,褚遂良由祕書郎遷起居郎,專門記載皇上的一言一行。貞觀十二年,虞世南逝世,而褚遂良也正式進入了唐太宗的視野當中。

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之體。

上面這句話是魏徵所說,說的正是褚遂良的字,於是,在魏徵的推薦下,褚遂良成功的被唐太宗任命為“侍書”。

褚遂良來到唐太宗的身邊後,很快憑藉著自身的才能獲得了唐太宗的賞識。在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書法,而褚遂良能夠準確的辨別出王羲之書法作品的真偽,這使得唐太宗更加青睞於褚遂良。沒過多久,又發生了一件事,使得唐太宗更加信任褚遂良。

當時,褚遂良擔任諫議大夫兼起居事,也就是負責當時史館的工作。而有一天,唐太宗想要看自己的起居注但是卻被褚遂良給直言拒絕了。

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

堅持道義,不如堅守職責。正是憑藉著這番耿直與正直,褚遂良越發看重褚遂良,處理政務的時候也常常詢問褚遂良。

公元643年,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一起說服唐太宗李世民立李治為皇太子。公元644年,褚遂良以黃門侍郎的身份參預朝政,後被唐太宗派往各地巡視,並且賦予了他可以直接廢除官吏的權利。這是莫大的信任。

公元648年,褚遂良被提升為中書令,成為了朝堂重臣。在短短的數年裡,從一個鎧曹參軍升為中書令,可見唐太宗對他的信任與看重。

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家憐愛。

此句話出自唐太宗,由此可見唐太宗對褚遂良能夠的青睞以及信任。也因此,褚遂良成為了唐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

公元649年,褚遂良被封為河南縣公,公元653年,升任尚書右僕射,執掌朝政大權,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頂峰,而很快,身處頂峰的他將墜入黑暗的深淵。

這一時期是他的政治生涯的巔峰,也是他書法上的巔峰。他在這一段時期,由於位高權重,深受唐太宗的喜愛,因此得以欣賞大量的書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而《雁塔聖教序》便是這一時期所作。

《雁塔聖教序》寫於公元653年,這一年正是他政治上的巔峰,因此,《雁塔聖教序》在運筆上方圓兼施,用筆靈活多變,起伏頓挫,極富有節奏感。唐朝張懷瑾曾經評價道:

“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 鉛華綽約甚有餘態。”

總的來說,因為官位的升高,使得褚遂良可以欣賞更多的優秀書法作品,從中吸取精華,創造屬於自己的書風,同時,由於官位的升高,自己內心的暢達,更加有利於自己在書法上的創造。

"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褚遂良善書, 真書甚得媚趣, 若美人嬋娟, 似不任乎羅綺, 增華綽約, 甚有餘態, 歐虞謝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褚遂良。

褚遂良,杭州錢塘人,祖籍陽翟,他是唐朝政治家,與長孫無忌一起被唐太宗任命為顧命大臣,曾官拜尚書右僕射。

同時,他還有一個更為出色的身份,書法大家,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為書法界的“初唐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有刻在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中的《伊闕佛龕之碑》以及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的《雁塔聖教序》等。

褚遂良的字一是有力度,一是精美。他的每一件書法作品下筆遒勁,運筆流暢,字形空靈。他將隸書章法融入到楷書的作品當中,同時又將行書的書寫方法也融入到了楷書之中。因而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溫潤之感,飛動之美。在《唐人書評》裡稱讚他的字為:

字裡金生 行間玉潤 法則溫雅 美麗多方

褚遂良雖師承歐陽詢、虞世南,但是褚遂良卻與二人不同,他打破了楷書一直以來的嚴謹的結構,轉而使楷書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緒,也就是隨性。

褚遂良在後世被讚譽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這是因為褚遂良對唐楷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貢獻。

褚書在唐賢諸名士書中為秀穎, 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 自成一家, 非諸人可以比肩。

褚遂良書風的形成離不開對前人的借鑑,在他的書風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歐陽詢的剛方也能感受到虞世南的圓潤以及史陵的疏瘦。此外,“二王”對其書風的形成也有重大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能從他的書風中清晰感受到初唐書法由陳、隋遺風到對王羲之書法的繼承以至於最終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楷書在褚遂良的手中,也是第一次將碑與貼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同時又使得楷書蘊含著抒情的色彩,再加上疏的朗潔,瘦而不薄的書風,由此,褚遂良正式開啟了唐楷的大門。

書, 如也。如其學, 如其才, 如其志, 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如其人,我們往往可以從書法作品中看出一個人性格、特點等等。比如從顏真卿的正楷書我們能感受到顏魯公的赤子之心、忠義之氣。從他的行書《祭侄文稿》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他的滿腔憤懣、忠君愛國。

那麼,褚遂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褚遂良在朝堂之上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曾經做到過尚書右僕射,又是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但是最終的他卻被貶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最終病逝任上。

縱觀褚遂良的一生,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褚遂良是一個耿直之人,同時也是一位忠心之臣,也因此,他的書法作品雖飄逸但卻不失勁骨。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出生名門 博學多才

公元596年,褚遂良出生於杭州錢塘,他的家族在當時也屬於名門望族,他的父親褚亮是當時有名的一個才子。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與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好友。

出生於這樣一個家族中,褚遂良自幼是飽讀詩書,博學多才。史書記載:

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

褚遂良能夠得到歐陽詢的看重由此可證明年輕時的褚遂良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後來,褚亮因為與楊玄感是朋友,受到了牽連,被貶到了青海做官。接著,隋末大亂,褚遂良跟著他父親褚亮投靠在了薛舉的門下。直到薛氏政權倒塌之後,褚氏父子就投降了唐王朝。

而最初,褚遂良在唐王朝只是一個小人物,沒有太多的人關注他。

年輕時的褚遂良主要學習的是隋末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虞世南的書法主要是承襲“二王”,外柔內剛,字體圓潤。

後來,褚遂良又師從史陵,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法書要錄》的記載,唐太宗就曾經跟史陵學習過書法。

總的來說,年輕時的褚遂良已經在書法上已經小有造詣。而書法也即將為他打開仕途的大門。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步入仕途,忠心為君

在剛剛歸入李唐王朝時,褚遂良只是一名鎧曹參軍,貞觀十年,褚遂良由祕書郎遷起居郎,專門記載皇上的一言一行。貞觀十二年,虞世南逝世,而褚遂良也正式進入了唐太宗的視野當中。

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之體。

上面這句話是魏徵所說,說的正是褚遂良的字,於是,在魏徵的推薦下,褚遂良成功的被唐太宗任命為“侍書”。

褚遂良來到唐太宗的身邊後,很快憑藉著自身的才能獲得了唐太宗的賞識。在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書法,而褚遂良能夠準確的辨別出王羲之書法作品的真偽,這使得唐太宗更加青睞於褚遂良。沒過多久,又發生了一件事,使得唐太宗更加信任褚遂良。

當時,褚遂良擔任諫議大夫兼起居事,也就是負責當時史館的工作。而有一天,唐太宗想要看自己的起居注但是卻被褚遂良給直言拒絕了。

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

堅持道義,不如堅守職責。正是憑藉著這番耿直與正直,褚遂良越發看重褚遂良,處理政務的時候也常常詢問褚遂良。

公元643年,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一起說服唐太宗李世民立李治為皇太子。公元644年,褚遂良以黃門侍郎的身份參預朝政,後被唐太宗派往各地巡視,並且賦予了他可以直接廢除官吏的權利。這是莫大的信任。

公元648年,褚遂良被提升為中書令,成為了朝堂重臣。在短短的數年裡,從一個鎧曹參軍升為中書令,可見唐太宗對他的信任與看重。

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家憐愛。

此句話出自唐太宗,由此可見唐太宗對褚遂良能夠的青睞以及信任。也因此,褚遂良成為了唐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

公元649年,褚遂良被封為河南縣公,公元653年,升任尚書右僕射,執掌朝政大權,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頂峰,而很快,身處頂峰的他將墜入黑暗的深淵。

這一時期是他的政治生涯的巔峰,也是他書法上的巔峰。他在這一段時期,由於位高權重,深受唐太宗的喜愛,因此得以欣賞大量的書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而《雁塔聖教序》便是這一時期所作。

《雁塔聖教序》寫於公元653年,這一年正是他政治上的巔峰,因此,《雁塔聖教序》在運筆上方圓兼施,用筆靈活多變,起伏頓挫,極富有節奏感。唐朝張懷瑾曾經評價道:

“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 鉛華綽約甚有餘態。”

總的來說,因為官位的升高,使得褚遂良可以欣賞更多的優秀書法作品,從中吸取精華,創造屬於自己的書風,同時,由於官位的升高,自己內心的暢達,更加有利於自己在書法上的創造。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直諫君王 淒涼晚年

公元655年,唐高宗一心想立武昭儀為皇后,廢除王皇后。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強烈反對,褚遂良對高宗說道:

先帝臨崩,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

但是,這些話語遠遠沒能夠使得高宗改變主意,褚遂良在殿上扣首上諫,最終頭破血流也無濟於事,被高宗派人強行拉了出去。而武則天則對褚遂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將褚遂良處死。

最後,公元655年十月,武則天被封為皇后,而褚遂良也被趕出了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其後,褚遂良一次又一次被貶。最終被貶為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顯慶三年 (658年) 死於任所。

後來,在神龍政變後,被追贈諡號“文忠”。

"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褚遂良善書, 真書甚得媚趣, 若美人嬋娟, 似不任乎羅綺, 增華綽約, 甚有餘態, 歐虞謝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褚遂良。

褚遂良,杭州錢塘人,祖籍陽翟,他是唐朝政治家,與長孫無忌一起被唐太宗任命為顧命大臣,曾官拜尚書右僕射。

同時,他還有一個更為出色的身份,書法大家,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為書法界的“初唐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有刻在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中的《伊闕佛龕之碑》以及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的《雁塔聖教序》等。

褚遂良的字一是有力度,一是精美。他的每一件書法作品下筆遒勁,運筆流暢,字形空靈。他將隸書章法融入到楷書的作品當中,同時又將行書的書寫方法也融入到了楷書之中。因而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溫潤之感,飛動之美。在《唐人書評》裡稱讚他的字為:

字裡金生 行間玉潤 法則溫雅 美麗多方

褚遂良雖師承歐陽詢、虞世南,但是褚遂良卻與二人不同,他打破了楷書一直以來的嚴謹的結構,轉而使楷書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緒,也就是隨性。

褚遂良在後世被讚譽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這是因為褚遂良對唐楷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貢獻。

褚書在唐賢諸名士書中為秀穎, 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 自成一家, 非諸人可以比肩。

褚遂良書風的形成離不開對前人的借鑑,在他的書風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歐陽詢的剛方也能感受到虞世南的圓潤以及史陵的疏瘦。此外,“二王”對其書風的形成也有重大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能從他的書風中清晰感受到初唐書法由陳、隋遺風到對王羲之書法的繼承以至於最終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楷書在褚遂良的手中,也是第一次將碑與貼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同時又使得楷書蘊含著抒情的色彩,再加上疏的朗潔,瘦而不薄的書風,由此,褚遂良正式開啟了唐楷的大門。

書, 如也。如其學, 如其才, 如其志, 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如其人,我們往往可以從書法作品中看出一個人性格、特點等等。比如從顏真卿的正楷書我們能感受到顏魯公的赤子之心、忠義之氣。從他的行書《祭侄文稿》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他的滿腔憤懣、忠君愛國。

那麼,褚遂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褚遂良在朝堂之上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曾經做到過尚書右僕射,又是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但是最終的他卻被貶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最終病逝任上。

縱觀褚遂良的一生,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褚遂良是一個耿直之人,同時也是一位忠心之臣,也因此,他的書法作品雖飄逸但卻不失勁骨。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出生名門 博學多才

公元596年,褚遂良出生於杭州錢塘,他的家族在當時也屬於名門望族,他的父親褚亮是當時有名的一個才子。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與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好友。

出生於這樣一個家族中,褚遂良自幼是飽讀詩書,博學多才。史書記載:

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

褚遂良能夠得到歐陽詢的看重由此可證明年輕時的褚遂良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後來,褚亮因為與楊玄感是朋友,受到了牽連,被貶到了青海做官。接著,隋末大亂,褚遂良跟著他父親褚亮投靠在了薛舉的門下。直到薛氏政權倒塌之後,褚氏父子就投降了唐王朝。

而最初,褚遂良在唐王朝只是一個小人物,沒有太多的人關注他。

年輕時的褚遂良主要學習的是隋末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字,虞世南的書法主要是承襲“二王”,外柔內剛,字體圓潤。

後來,褚遂良又師從史陵,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法書要錄》的記載,唐太宗就曾經跟史陵學習過書法。

總的來說,年輕時的褚遂良已經在書法上已經小有造詣。而書法也即將為他打開仕途的大門。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步入仕途,忠心為君

在剛剛歸入李唐王朝時,褚遂良只是一名鎧曹參軍,貞觀十年,褚遂良由祕書郎遷起居郎,專門記載皇上的一言一行。貞觀十二年,虞世南逝世,而褚遂良也正式進入了唐太宗的視野當中。

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之體。

上面這句話是魏徵所說,說的正是褚遂良的字,於是,在魏徵的推薦下,褚遂良成功的被唐太宗任命為“侍書”。

褚遂良來到唐太宗的身邊後,很快憑藉著自身的才能獲得了唐太宗的賞識。在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書法,而褚遂良能夠準確的辨別出王羲之書法作品的真偽,這使得唐太宗更加青睞於褚遂良。沒過多久,又發生了一件事,使得唐太宗更加信任褚遂良。

當時,褚遂良擔任諫議大夫兼起居事,也就是負責當時史館的工作。而有一天,唐太宗想要看自己的起居注但是卻被褚遂良給直言拒絕了。

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

堅持道義,不如堅守職責。正是憑藉著這番耿直與正直,褚遂良越發看重褚遂良,處理政務的時候也常常詢問褚遂良。

公元643年,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一起說服唐太宗李世民立李治為皇太子。公元644年,褚遂良以黃門侍郎的身份參預朝政,後被唐太宗派往各地巡視,並且賦予了他可以直接廢除官吏的權利。這是莫大的信任。

公元648年,褚遂良被提升為中書令,成為了朝堂重臣。在短短的數年裡,從一個鎧曹參軍升為中書令,可見唐太宗對他的信任與看重。

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家憐愛。

此句話出自唐太宗,由此可見唐太宗對褚遂良能夠的青睞以及信任。也因此,褚遂良成為了唐太宗親命的顧命大臣。

公元649年,褚遂良被封為河南縣公,公元653年,升任尚書右僕射,執掌朝政大權,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頂峰,而很快,身處頂峰的他將墜入黑暗的深淵。

這一時期是他的政治生涯的巔峰,也是他書法上的巔峰。他在這一段時期,由於位高權重,深受唐太宗的喜愛,因此得以欣賞大量的書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而《雁塔聖教序》便是這一時期所作。

《雁塔聖教序》寫於公元653年,這一年正是他政治上的巔峰,因此,《雁塔聖教序》在運筆上方圓兼施,用筆靈活多變,起伏頓挫,極富有節奏感。唐朝張懷瑾曾經評價道:

“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 鉛華綽約甚有餘態。”

總的來說,因為官位的升高,使得褚遂良可以欣賞更多的優秀書法作品,從中吸取精華,創造屬於自己的書風,同時,由於官位的升高,自己內心的暢達,更加有利於自己在書法上的創造。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直諫君王 淒涼晚年

公元655年,唐高宗一心想立武昭儀為皇后,廢除王皇后。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強烈反對,褚遂良對高宗說道:

先帝臨崩,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

但是,這些話語遠遠沒能夠使得高宗改變主意,褚遂良在殿上扣首上諫,最終頭破血流也無濟於事,被高宗派人強行拉了出去。而武則天則對褚遂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將褚遂良處死。

最後,公元655年十月,武則天被封為皇后,而褚遂良也被趕出了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其後,褚遂良一次又一次被貶。最終被貶為愛州 (今越南清化) 刺史。顯慶三年 (658年) 死於任所。

後來,在神龍政變後,被追贈諡號“文忠”。

顧命大臣!楷書大家!半生的輝煌卻最終慘淡收場

總結

縱觀褚遂良的一生,在書法史上他打開了唐楷的大門,是隋唐楷書過渡時期的橋樑。

而在中國的政治史上,他更是一位忠臣,他忠於唐太宗,忠於李唐王朝。在廢后之爭中,他挺身而出,死諫君王,以一人之力承受君王的怒火,彼時的他所考慮的是大唐的基業,是對先皇的承諾。

雖然多次被貶,但是,他仍舊對唐高宗抱有一絲希望。這是一種信任,猶如是唐太宗對他的信任,但是唐高宗終究不是唐太宗,死亡,對於彼時的褚遂良或許是一種解脫。

褚遂良由最初的一位小臣最終成長為朝廷重臣,這一切都是憑藉唐太宗對他的信任,信任是雙方的,唐太宗臨死之前任命他為顧命大臣,這對褚遂良來說,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是臣對君的責任,亦或者是朋友對朋友的責任。

而褚遂良也一直在承擔這種責任,即使是面對再大的困難與危險,他也沒有選擇去逃避,這就是褚遂良對李唐皇室的忠,對唐太宗的義。

褚遂良的諡號是“文忠”,而在唐朝時期,還有一位大書法家的諡號也是“文忠”,即楷書四大家之一的顏真卿。

其實褚遂良和顏真卿兩人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楷書大家,他們都是大唐忠臣。他們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自己的書法當中。雖然他們已然逝去,但是他們的書法作品卻一直流傳了下來,一直在默默地訴說著屬於他們的歷史。他們也有不一樣,褚遂良更多的是對唐太宗的忠,而顏真卿則是對李唐皇室的忠。

褚遂良的字飄逸而有勁骨,而這正是屬於他最完美的寫照。雖然他這一生並不是白玉無瑕,但是對李唐皇室的忠是毋庸置疑的。

書如其人,看懂了他的字或許也便讀懂了他的一生。

參考資料:《探究褚遂良的書法藝術》

褚遂良生平對其書法藝術的影響

《率直鯁亮與遒美飄逸,褚遂良的人品與書品》

《是是非非褚遂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