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將5餐該為6餐 生病前我一般進食次數是每天5-6次,大部分是5次,當減少總熱卡後,我想當然覺得只要減去一次加餐就行。

但測試血糖的結果發現,改為四餐後血糖上下起伏很大,有時餐後1.5小時高達10 – 11,低時餐後 4小時會到 4.1。所以我及時改變,將進食的次數改為每天6次,並且熱卡的分配更均勻;

3、延長吃飯的時間 在生病前我一般吃飯的時間是20-25分鐘。但是我的工作要做實驗,工作時間一到必須中斷吃飯,等處理完實驗後,再繼續吃飯,這樣從開始到結束,吃飯的時間會長達一個小時,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血糖倒反而更加平穩,所以在生病不能運動期間,我進食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將5餐該為6餐 生病前我一般進食次數是每天5-6次,大部分是5次,當減少總熱卡後,我想當然覺得只要減去一次加餐就行。

但測試血糖的結果發現,改為四餐後血糖上下起伏很大,有時餐後1.5小時高達10 – 11,低時餐後 4小時會到 4.1。所以我及時改變,將進食的次數改為每天6次,並且熱卡的分配更均勻;

3、延長吃飯的時間 在生病前我一般吃飯的時間是20-25分鐘。但是我的工作要做實驗,工作時間一到必須中斷吃飯,等處理完實驗後,再繼續吃飯,這樣從開始到結束,吃飯的時間會長達一個小時,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血糖倒反而更加平穩,所以在生病不能運動期間,我進食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能使大家有點失望,因為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手段,也沒有吃藥,這次在不能運動的特殊情況下;兩個月內就是這樣通過以上飲食方式的調節,使血糖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算渡過了難關。

以醫學知識來控制血糖

雖然大家好像都知道:在我們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五駕馬車中,飲食可能是最基本的,但在一些細節上,由於認識方面的原因,還是忽視了很多重要的細節,今趁此機會,再次說明強調,盼引起大家的重視。

因為我本身也是學醫的,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要知道如果去調節飲食,更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做,這樣才能靈活機動,持之以恆。如果我們能理解和掌握II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和胰島素分泌的特點,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調節飲食:

2型 糖尿病和胰島素分泌特點

我們2糖尿病病人一般開始都處胰島素相對不足的代償期或者是失代償的早期,如果不好好對待,很快會過渡到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如何儘量延遲我們胰島素嚴重絕對不足期的到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以防高血糖對全身器官包括胰腺產生毒性。

從飲食方面來調節就是:

1、 控制每餐的進食量,和碳水、蛋白質、飲食三大物質的比例,也就是要算熱卡、算比例。

2、 根據我們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第一時相消失、第二時相不足和胰島素分泌延遲的特點,我們必須想辦法儘量使我們餐後的血糖不要升得太快、太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放慢吃飯速度、控制進食量來積極配合。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將5餐該為6餐 生病前我一般進食次數是每天5-6次,大部分是5次,當減少總熱卡後,我想當然覺得只要減去一次加餐就行。

但測試血糖的結果發現,改為四餐後血糖上下起伏很大,有時餐後1.5小時高達10 – 11,低時餐後 4小時會到 4.1。所以我及時改變,將進食的次數改為每天6次,並且熱卡的分配更均勻;

3、延長吃飯的時間 在生病前我一般吃飯的時間是20-25分鐘。但是我的工作要做實驗,工作時間一到必須中斷吃飯,等處理完實驗後,再繼續吃飯,這樣從開始到結束,吃飯的時間會長達一個小時,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血糖倒反而更加平穩,所以在生病不能運動期間,我進食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能使大家有點失望,因為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手段,也沒有吃藥,這次在不能運動的特殊情況下;兩個月內就是這樣通過以上飲食方式的調節,使血糖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算渡過了難關。

以醫學知識來控制血糖

雖然大家好像都知道:在我們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五駕馬車中,飲食可能是最基本的,但在一些細節上,由於認識方面的原因,還是忽視了很多重要的細節,今趁此機會,再次說明強調,盼引起大家的重視。

因為我本身也是學醫的,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要知道如果去調節飲食,更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做,這樣才能靈活機動,持之以恆。如果我們能理解和掌握II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和胰島素分泌的特點,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調節飲食:

2型 糖尿病和胰島素分泌特點

我們2糖尿病病人一般開始都處胰島素相對不足的代償期或者是失代償的早期,如果不好好對待,很快會過渡到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如何儘量延遲我們胰島素嚴重絕對不足期的到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以防高血糖對全身器官包括胰腺產生毒性。

從飲食方面來調節就是:

1、 控制每餐的進食量,和碳水、蛋白質、飲食三大物質的比例,也就是要算熱卡、算比例。

2、 根據我們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第一時相消失、第二時相不足和胰島素分泌延遲的特點,我們必須想辦法儘量使我們餐後的血糖不要升得太快、太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放慢吃飯速度、控制進食量來積極配合。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分泌高峰常常在進食後的1.5 - 2小時才達到,峰值低且久,會延續3 – 4 小時,所以我們不但要放慢進食的速度,而且要在進食3小時左右再適量加餐,確保我們的血糖更平穩。

如果不這樣會使的1-1.5小時的血糖峰值很高,而高血糖必促使機體分泌胰島素,結果血糖下降,甚至4-5個小時會發現低血糖,這樣波動大的血糖,比持續的高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尤其是胰腺的損傷更大。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將5餐該為6餐 生病前我一般進食次數是每天5-6次,大部分是5次,當減少總熱卡後,我想當然覺得只要減去一次加餐就行。

但測試血糖的結果發現,改為四餐後血糖上下起伏很大,有時餐後1.5小時高達10 – 11,低時餐後 4小時會到 4.1。所以我及時改變,將進食的次數改為每天6次,並且熱卡的分配更均勻;

3、延長吃飯的時間 在生病前我一般吃飯的時間是20-25分鐘。但是我的工作要做實驗,工作時間一到必須中斷吃飯,等處理完實驗後,再繼續吃飯,這樣從開始到結束,吃飯的時間會長達一個小時,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血糖倒反而更加平穩,所以在生病不能運動期間,我進食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能使大家有點失望,因為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手段,也沒有吃藥,這次在不能運動的特殊情況下;兩個月內就是這樣通過以上飲食方式的調節,使血糖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算渡過了難關。

以醫學知識來控制血糖

雖然大家好像都知道:在我們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五駕馬車中,飲食可能是最基本的,但在一些細節上,由於認識方面的原因,還是忽視了很多重要的細節,今趁此機會,再次說明強調,盼引起大家的重視。

因為我本身也是學醫的,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要知道如果去調節飲食,更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做,這樣才能靈活機動,持之以恆。如果我們能理解和掌握II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和胰島素分泌的特點,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調節飲食:

2型 糖尿病和胰島素分泌特點

我們2糖尿病病人一般開始都處胰島素相對不足的代償期或者是失代償的早期,如果不好好對待,很快會過渡到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如何儘量延遲我們胰島素嚴重絕對不足期的到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以防高血糖對全身器官包括胰腺產生毒性。

從飲食方面來調節就是:

1、 控制每餐的進食量,和碳水、蛋白質、飲食三大物質的比例,也就是要算熱卡、算比例。

2、 根據我們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第一時相消失、第二時相不足和胰島素分泌延遲的特點,我們必須想辦法儘量使我們餐後的血糖不要升得太快、太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放慢吃飯速度、控制進食量來積極配合。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分泌高峰常常在進食後的1.5 - 2小時才達到,峰值低且久,會延續3 – 4 小時,所以我們不但要放慢進食的速度,而且要在進食3小時左右再適量加餐,確保我們的血糖更平穩。

如果不這樣會使的1-1.5小時的血糖峰值很高,而高血糖必促使機體分泌胰島素,結果血糖下降,甚至4-5個小時會發現低血糖,這樣波動大的血糖,比持續的高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尤其是胰腺的損傷更大。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正常人的進食時間快點、慢點關係不大,但我們2糖尿病病人應該儘量慢。也許有人以為吃飯時間太慢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其實這是多慮的,因為我們的胃對於混合食物排空通常需要4-6小時。

如果有人實在不能放慢吃飯的速度,那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我也時常這樣做。就是先吃主食的1/4,中間隔20 – 30分鐘再吃。

例如我早上有時會先吃15克(生重)的饅頭,然後做一些事情(準備中飯、便便等等),約20 -25分鐘再吃早餐;晚上也是先吃一個水果或餅,然後做晚飯,正好20 – 30 分鐘飯做好了,就吃晚飯了,這樣做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進食過快的問題。但切切注意的是:每餐的熱卡不變和比例不能變。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將5餐該為6餐 生病前我一般進食次數是每天5-6次,大部分是5次,當減少總熱卡後,我想當然覺得只要減去一次加餐就行。

但測試血糖的結果發現,改為四餐後血糖上下起伏很大,有時餐後1.5小時高達10 – 11,低時餐後 4小時會到 4.1。所以我及時改變,將進食的次數改為每天6次,並且熱卡的分配更均勻;

3、延長吃飯的時間 在生病前我一般吃飯的時間是20-25分鐘。但是我的工作要做實驗,工作時間一到必須中斷吃飯,等處理完實驗後,再繼續吃飯,這樣從開始到結束,吃飯的時間會長達一個小時,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血糖倒反而更加平穩,所以在生病不能運動期間,我進食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能使大家有點失望,因為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手段,也沒有吃藥,這次在不能運動的特殊情況下;兩個月內就是這樣通過以上飲食方式的調節,使血糖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算渡過了難關。

以醫學知識來控制血糖

雖然大家好像都知道:在我們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五駕馬車中,飲食可能是最基本的,但在一些細節上,由於認識方面的原因,還是忽視了很多重要的細節,今趁此機會,再次說明強調,盼引起大家的重視。

因為我本身也是學醫的,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要知道如果去調節飲食,更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做,這樣才能靈活機動,持之以恆。如果我們能理解和掌握II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和胰島素分泌的特點,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調節飲食:

2型 糖尿病和胰島素分泌特點

我們2糖尿病病人一般開始都處胰島素相對不足的代償期或者是失代償的早期,如果不好好對待,很快會過渡到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如何儘量延遲我們胰島素嚴重絕對不足期的到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以防高血糖對全身器官包括胰腺產生毒性。

從飲食方面來調節就是:

1、 控制每餐的進食量,和碳水、蛋白質、飲食三大物質的比例,也就是要算熱卡、算比例。

2、 根據我們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第一時相消失、第二時相不足和胰島素分泌延遲的特點,我們必須想辦法儘量使我們餐後的血糖不要升得太快、太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放慢吃飯速度、控制進食量來積極配合。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分泌高峰常常在進食後的1.5 - 2小時才達到,峰值低且久,會延續3 – 4 小時,所以我們不但要放慢進食的速度,而且要在進食3小時左右再適量加餐,確保我們的血糖更平穩。

如果不這樣會使的1-1.5小時的血糖峰值很高,而高血糖必促使機體分泌胰島素,結果血糖下降,甚至4-5個小時會發現低血糖,這樣波動大的血糖,比持續的高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尤其是胰腺的損傷更大。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正常人的進食時間快點、慢點關係不大,但我們2糖尿病病人應該儘量慢。也許有人以為吃飯時間太慢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其實這是多慮的,因為我們的胃對於混合食物排空通常需要4-6小時。

如果有人實在不能放慢吃飯的速度,那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我也時常這樣做。就是先吃主食的1/4,中間隔20 – 30分鐘再吃。

例如我早上有時會先吃15克(生重)的饅頭,然後做一些事情(準備中飯、便便等等),約20 -25分鐘再吃早餐;晚上也是先吃一個水果或餅,然後做晚飯,正好20 – 30 分鐘飯做好了,就吃晚飯了,這樣做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進食過快的問題。但切切注意的是:每餐的熱卡不變和比例不能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我想我之所以在得知糖尿病的三年多裡,能通過飲食和運動,將血糖控制在比較理想的範圍,這與我從得知糖尿病後,我就是堅持少吃多餐,延長吃飯時間,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這次能在不能運動的情況下,仍然能將血糖控制好,都是與我嚴格掌握這些小技巧有關。

"

我在美國定居,那是2009年,當我收到年檢報告時,我粗略看了一下,發現血糖6.61mol,備註的是空腹血糖受損,我想那不是差不多正常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什麼是空腹糖受損的意義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學習。

先生趕緊給我買了血糖儀,我吃了一碗稀粥(約50克的米),兩小時後測量血糖竟高達16.28mol,而作為正常對照的先生只有5.17mmol/L。這下我傻了眼,知道問題嚴重了,我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帶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因為我以前在醫學院教生理,知道血糖高對身體各系統也會產生損害。

此時再回顧自己的一些體徵:夜裡盜汗、睡眠差、眼乾澀紅脹、視力下降、易餓、易疲勞、體重增加……,每次向醫生陳述時,都被認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那時我的體重是61公斤(身高 156,BMI 25.07),比起美國眾多的超重者,醫生也不認為我超重(特別在我這樣的年紀),建議我能瘦2-5斤足夠了。

不能運動時,我只能通過飲食來控糖

在前兩個月的生病中,特別是不能運動時,我唯有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不僅血糖沒有失控,而且體重非但沒有下降,還稍許有所增加,沒有出現營養不良。

我的辦法其實不復雜,甚至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技巧,但就是這些小技巧,卻能在我血糖控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的胰腺功能都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必須格外小心才能繼續維持非常脆弱的血糖平衡。

大概的做法是:

1、減少總熱卡 不能運動了,無疑必須減少進食量,我的運動量一般不是特別大,大概在100-150熱卡左右,所以一旦不運動,我就將進食量及時減少了150熱卡;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將5餐該為6餐 生病前我一般進食次數是每天5-6次,大部分是5次,當減少總熱卡後,我想當然覺得只要減去一次加餐就行。

但測試血糖的結果發現,改為四餐後血糖上下起伏很大,有時餐後1.5小時高達10 – 11,低時餐後 4小時會到 4.1。所以我及時改變,將進食的次數改為每天6次,並且熱卡的分配更均勻;

3、延長吃飯的時間 在生病前我一般吃飯的時間是20-25分鐘。但是我的工作要做實驗,工作時間一到必須中斷吃飯,等處理完實驗後,再繼續吃飯,這樣從開始到結束,吃飯的時間會長達一個小時,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血糖倒反而更加平穩,所以在生病不能運動期間,我進食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能使大家有點失望,因為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手段,也沒有吃藥,這次在不能運動的特殊情況下;兩個月內就是這樣通過以上飲食方式的調節,使血糖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算渡過了難關。

以醫學知識來控制血糖

雖然大家好像都知道:在我們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五駕馬車中,飲食可能是最基本的,但在一些細節上,由於認識方面的原因,還是忽視了很多重要的細節,今趁此機會,再次說明強調,盼引起大家的重視。

因為我本身也是學醫的,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要知道如果去調節飲食,更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做,這樣才能靈活機動,持之以恆。如果我們能理解和掌握II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和胰島素分泌的特點,將會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調節飲食:

2型 糖尿病和胰島素分泌特點

我們2糖尿病病人一般開始都處胰島素相對不足的代償期或者是失代償的早期,如果不好好對待,很快會過渡到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如何儘量延遲我們胰島素嚴重絕對不足期的到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以防高血糖對全身器官包括胰腺產生毒性。

從飲食方面來調節就是:

1、 控制每餐的進食量,和碳水、蛋白質、飲食三大物質的比例,也就是要算熱卡、算比例。

2、 根據我們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第一時相消失、第二時相不足和胰島素分泌延遲的特點,我們必須想辦法儘量使我們餐後的血糖不要升得太快、太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放慢吃飯速度、控制進食量來積極配合。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分泌高峰常常在進食後的1.5 - 2小時才達到,峰值低且久,會延續3 – 4 小時,所以我們不但要放慢進食的速度,而且要在進食3小時左右再適量加餐,確保我們的血糖更平穩。

如果不這樣會使的1-1.5小時的血糖峰值很高,而高血糖必促使機體分泌胰島素,結果血糖下降,甚至4-5個小時會發現低血糖,這樣波動大的血糖,比持續的高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尤其是胰腺的損傷更大。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正常人的進食時間快點、慢點關係不大,但我們2糖尿病病人應該儘量慢。也許有人以為吃飯時間太慢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其實這是多慮的,因為我們的胃對於混合食物排空通常需要4-6小時。

如果有人實在不能放慢吃飯的速度,那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我也時常這樣做。就是先吃主食的1/4,中間隔20 – 30分鐘再吃。

例如我早上有時會先吃15克(生重)的饅頭,然後做一些事情(準備中飯、便便等等),約20 -25分鐘再吃早餐;晚上也是先吃一個水果或餅,然後做晚飯,正好20 – 30 分鐘飯做好了,就吃晚飯了,這樣做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進食過快的問題。但切切注意的是:每餐的熱卡不變和比例不能變。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我想我之所以在得知糖尿病的三年多裡,能通過飲食和運動,將血糖控制在比較理想的範圍,這與我從得知糖尿病後,我就是堅持少吃多餐,延長吃飯時間,吃升糖指數低的食品。這次能在不能運動的情況下,仍然能將血糖控制好,都是與我嚴格掌握這些小技巧有關。

我是一名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名患糖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當然有人覺得這樣很麻煩,但要知道我們已經是一個在糖代謝方面有了缺陷的慢性病人,我們應該格外愛惜自己的身體,只要這樣做對我們穩定血糖有利,我們就應該努力去執行。其實一旦養成習慣就不麻煩了。

不知這些分享對大家有沒有幫助,但願藉著這樣的分享,使我們糖人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方式,使我們的血糖更穩定,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