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認真閱讀了每期《中華糖友》雜誌,按照書中提到的“五駕馬車”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檢查,二是堅持用藥,三是飲食控制,四是適當運動,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來查血糖要去醫院,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有了血糖儀,我就買了儀器,平時每週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節變化就查勤一些。這樣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吃飯做到“八分飽。堅持有氧運動,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極拳,練八段錦,這些運動穿插進行。為了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著走(在地上鋪個毯子,以膝蓋當足,一次走30一50米,這樣走過會覺得兩腿發熱。開始膝蓋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僅降糖是不夠的,還要保護心,腦,肝,腎這些重要器官,除了運動,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會更好些。

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學會了遇事冷靜,換位思考,不鑽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糖尿病病程長,愈後比較差,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徹底根治。這個想法剛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戰勝此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我親見過一些朋友為了根治糖尿病上當受騙,落得人財兩空。

我較少上當,主要體會有五點:

第一相信科學。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還未攻克,這是個基本事實。承認這個事實就不要幻想現在可以根治。這時有人再用祖傳祕方”,“高科技”之類的名目來騙我們,我就不會相信,也不會上當了。

第二看病拿藥一定找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不找什麼“熟人”,“病友介紹”之類的關係,上當也會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從不買健品。

第四學會識別騙局:騙子的共同特徵是過於熱情,言過其實,愛打聽隱私,粘住不放等,遇到這樣的人千萬離他遠點。有一種騙局是許願,“你用我的藥,買夠xx錢如果不好,再用藥不收錢。”其實再用他的藥已經毫無意義。這樣的圈套不要鑽。

第五學會不露隱私,在生人面前不談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時,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馬上有個人很積極地來介紹一種保健品,又是送我樣品叫試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換微信。我始終對她有保留,沒有進一步聯繫。後來發現她果然是個賣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給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祕訣,在這裡,我們再給大家科學的講一下糖尿病人怎麼能長壽?

糖尿病人如果要與健康人一樣高壽,就要注意保護心臟、腦、腎臟、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臟。糖尿病人要定期檢查心血管,特別是當出現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氣短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一旦發現病變要積極合理的治療。

第二,腦、糖尿病人腦卒中的危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要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腦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別警惕腦卒中,一旦出現要及早就醫。

第三,是腎臟。糖尿病人合併腎小球硬化者高達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護腎臟,定期檢查尿液和腎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視力模糊者佔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如果發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要早期治療。

那麼糖尿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中器官讓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單單依靠藥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這樣對穩定血糖有幫助。日常保健對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運動鍛鍊

Ⅰ型糖尿病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應該採取散步和做體操或者太極拳之類的輕度鍛鍊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患者運動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採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騎車等運動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認真閱讀了每期《中華糖友》雜誌,按照書中提到的“五駕馬車”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檢查,二是堅持用藥,三是飲食控制,四是適當運動,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來查血糖要去醫院,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有了血糖儀,我就買了儀器,平時每週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節變化就查勤一些。這樣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吃飯做到“八分飽。堅持有氧運動,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極拳,練八段錦,這些運動穿插進行。為了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著走(在地上鋪個毯子,以膝蓋當足,一次走30一50米,這樣走過會覺得兩腿發熱。開始膝蓋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僅降糖是不夠的,還要保護心,腦,肝,腎這些重要器官,除了運動,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會更好些。

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學會了遇事冷靜,換位思考,不鑽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糖尿病病程長,愈後比較差,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徹底根治。這個想法剛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戰勝此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我親見過一些朋友為了根治糖尿病上當受騙,落得人財兩空。

我較少上當,主要體會有五點:

第一相信科學。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還未攻克,這是個基本事實。承認這個事實就不要幻想現在可以根治。這時有人再用祖傳祕方”,“高科技”之類的名目來騙我們,我就不會相信,也不會上當了。

第二看病拿藥一定找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不找什麼“熟人”,“病友介紹”之類的關係,上當也會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從不買健品。

第四學會識別騙局:騙子的共同特徵是過於熱情,言過其實,愛打聽隱私,粘住不放等,遇到這樣的人千萬離他遠點。有一種騙局是許願,“你用我的藥,買夠xx錢如果不好,再用藥不收錢。”其實再用他的藥已經毫無意義。這樣的圈套不要鑽。

第五學會不露隱私,在生人面前不談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時,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馬上有個人很積極地來介紹一種保健品,又是送我樣品叫試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換微信。我始終對她有保留,沒有進一步聯繫。後來發現她果然是個賣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給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祕訣,在這裡,我們再給大家科學的講一下糖尿病人怎麼能長壽?

糖尿病人如果要與健康人一樣高壽,就要注意保護心臟、腦、腎臟、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臟。糖尿病人要定期檢查心血管,特別是當出現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氣短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一旦發現病變要積極合理的治療。

第二,腦、糖尿病人腦卒中的危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要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腦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別警惕腦卒中,一旦出現要及早就醫。

第三,是腎臟。糖尿病人合併腎小球硬化者高達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護腎臟,定期檢查尿液和腎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視力模糊者佔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如果發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要早期治療。

那麼糖尿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中器官讓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單單依靠藥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這樣對穩定血糖有幫助。日常保健對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運動鍛鍊

Ⅰ型糖尿病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應該採取散步和做體操或者太極拳之類的輕度鍛鍊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患者運動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採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騎車等運動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2 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飲食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應該以粗糧為主,要以細糧為輔。在平時要多吃蔬菜,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瘦肉和蛋類食物,還可以吃一些小魚。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零食的,因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還有鹽,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認真閱讀了每期《中華糖友》雜誌,按照書中提到的“五駕馬車”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檢查,二是堅持用藥,三是飲食控制,四是適當運動,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來查血糖要去醫院,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有了血糖儀,我就買了儀器,平時每週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節變化就查勤一些。這樣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吃飯做到“八分飽。堅持有氧運動,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極拳,練八段錦,這些運動穿插進行。為了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著走(在地上鋪個毯子,以膝蓋當足,一次走30一50米,這樣走過會覺得兩腿發熱。開始膝蓋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僅降糖是不夠的,還要保護心,腦,肝,腎這些重要器官,除了運動,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會更好些。

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學會了遇事冷靜,換位思考,不鑽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糖尿病病程長,愈後比較差,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徹底根治。這個想法剛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戰勝此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我親見過一些朋友為了根治糖尿病上當受騙,落得人財兩空。

我較少上當,主要體會有五點:

第一相信科學。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還未攻克,這是個基本事實。承認這個事實就不要幻想現在可以根治。這時有人再用祖傳祕方”,“高科技”之類的名目來騙我們,我就不會相信,也不會上當了。

第二看病拿藥一定找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不找什麼“熟人”,“病友介紹”之類的關係,上當也會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從不買健品。

第四學會識別騙局:騙子的共同特徵是過於熱情,言過其實,愛打聽隱私,粘住不放等,遇到這樣的人千萬離他遠點。有一種騙局是許願,“你用我的藥,買夠xx錢如果不好,再用藥不收錢。”其實再用他的藥已經毫無意義。這樣的圈套不要鑽。

第五學會不露隱私,在生人面前不談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時,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馬上有個人很積極地來介紹一種保健品,又是送我樣品叫試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換微信。我始終對她有保留,沒有進一步聯繫。後來發現她果然是個賣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給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祕訣,在這裡,我們再給大家科學的講一下糖尿病人怎麼能長壽?

糖尿病人如果要與健康人一樣高壽,就要注意保護心臟、腦、腎臟、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臟。糖尿病人要定期檢查心血管,特別是當出現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氣短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一旦發現病變要積極合理的治療。

第二,腦、糖尿病人腦卒中的危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要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腦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別警惕腦卒中,一旦出現要及早就醫。

第三,是腎臟。糖尿病人合併腎小球硬化者高達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護腎臟,定期檢查尿液和腎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視力模糊者佔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如果發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要早期治療。

那麼糖尿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中器官讓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單單依靠藥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這樣對穩定血糖有幫助。日常保健對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運動鍛鍊

Ⅰ型糖尿病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應該採取散步和做體操或者太極拳之類的輕度鍛鍊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患者運動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採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騎車等運動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2 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飲食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應該以粗糧為主,要以細糧為輔。在平時要多吃蔬菜,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瘦肉和蛋類食物,還可以吃一些小魚。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零食的,因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還有鹽,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3、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精神保健

要知道不良的負面情緒只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是不利於控制血糖的,所以保持心情平和是穩定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必須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要正確面對自己的病情,應該保持充分的自信去戰勝疾病。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認真閱讀了每期《中華糖友》雜誌,按照書中提到的“五駕馬車”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檢查,二是堅持用藥,三是飲食控制,四是適當運動,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來查血糖要去醫院,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有了血糖儀,我就買了儀器,平時每週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節變化就查勤一些。這樣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吃飯做到“八分飽。堅持有氧運動,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極拳,練八段錦,這些運動穿插進行。為了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著走(在地上鋪個毯子,以膝蓋當足,一次走30一50米,這樣走過會覺得兩腿發熱。開始膝蓋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僅降糖是不夠的,還要保護心,腦,肝,腎這些重要器官,除了運動,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會更好些。

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學會了遇事冷靜,換位思考,不鑽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糖尿病病程長,愈後比較差,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徹底根治。這個想法剛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戰勝此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我親見過一些朋友為了根治糖尿病上當受騙,落得人財兩空。

我較少上當,主要體會有五點:

第一相信科學。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還未攻克,這是個基本事實。承認這個事實就不要幻想現在可以根治。這時有人再用祖傳祕方”,“高科技”之類的名目來騙我們,我就不會相信,也不會上當了。

第二看病拿藥一定找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不找什麼“熟人”,“病友介紹”之類的關係,上當也會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從不買健品。

第四學會識別騙局:騙子的共同特徵是過於熱情,言過其實,愛打聽隱私,粘住不放等,遇到這樣的人千萬離他遠點。有一種騙局是許願,“你用我的藥,買夠xx錢如果不好,再用藥不收錢。”其實再用他的藥已經毫無意義。這樣的圈套不要鑽。

第五學會不露隱私,在生人面前不談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時,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馬上有個人很積極地來介紹一種保健品,又是送我樣品叫試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換微信。我始終對她有保留,沒有進一步聯繫。後來發現她果然是個賣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給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祕訣,在這裡,我們再給大家科學的講一下糖尿病人怎麼能長壽?

糖尿病人如果要與健康人一樣高壽,就要注意保護心臟、腦、腎臟、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臟。糖尿病人要定期檢查心血管,特別是當出現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氣短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一旦發現病變要積極合理的治療。

第二,腦、糖尿病人腦卒中的危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要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腦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別警惕腦卒中,一旦出現要及早就醫。

第三,是腎臟。糖尿病人合併腎小球硬化者高達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護腎臟,定期檢查尿液和腎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視力模糊者佔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如果發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要早期治療。

那麼糖尿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中器官讓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單單依靠藥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這樣對穩定血糖有幫助。日常保健對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運動鍛鍊

Ⅰ型糖尿病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應該採取散步和做體操或者太極拳之類的輕度鍛鍊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患者運動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採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騎車等運動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2 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飲食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應該以粗糧為主,要以細糧為輔。在平時要多吃蔬菜,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瘦肉和蛋類食物,還可以吃一些小魚。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零食的,因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還有鹽,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3、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精神保健

要知道不良的負面情緒只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是不利於控制血糖的,所以保持心情平和是穩定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必須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要正確面對自己的病情,應該保持充分的自信去戰勝疾病。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糖尿病人要想健康長壽:定期要做健康篩查

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可以起到預防和及早發現各類急慢性併發症的作用,因此患者或家屬如果知曉各類檢查項目對糖尿病患者的意義,定期進行檢查,會對治療起到很好的監控作用,有利於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進展,延緩各類併發症的出現。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糖尿病相關檢查項目:

 1、每月內檢查的項目:

血糖監測: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血糖監測的頻率和時間,在患病初期,或調整治療方案,或改變飲食、運動規律時,建議適當增加監測血糖次數;病情不穩定時每天檢查血糖,一旦有不舒服症狀應隨時檢查血糖;病情穩定後,1個月至少檢查2次空腹和餐後血糖。

血壓監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發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故提倡定期監測血壓,最好家庭自備電子血壓計,以便隨時監測血壓。

2、每一季度檢查的項目: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水平和藥物治療效果判定以及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發展的可靠指標,它反映了抽血前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在治療之初,建議2~3個月檢測一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3、半年檢查一次的項目:

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患者如果無腎臟併發症可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有併發症或感染時可根據醫生要求及時做尿常規檢查。

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和心臟彩超。糖尿病患者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即使沒有心臟病症狀也要定期做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各種心律失常並瞭解心肌供血情況。無併發症者建議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有併發症者則需根據專科醫生需要進行檢查。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認真閱讀了每期《中華糖友》雜誌,按照書中提到的“五駕馬車”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檢查,二是堅持用藥,三是飲食控制,四是適當運動,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來查血糖要去醫院,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有了血糖儀,我就買了儀器,平時每週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節變化就查勤一些。這樣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吃飯做到“八分飽。堅持有氧運動,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極拳,練八段錦,這些運動穿插進行。為了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著走(在地上鋪個毯子,以膝蓋當足,一次走30一50米,這樣走過會覺得兩腿發熱。開始膝蓋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僅降糖是不夠的,還要保護心,腦,肝,腎這些重要器官,除了運動,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會更好些。

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學會了遇事冷靜,換位思考,不鑽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糖尿病病程長,愈後比較差,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徹底根治。這個想法剛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戰勝此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我親見過一些朋友為了根治糖尿病上當受騙,落得人財兩空。

我較少上當,主要體會有五點:

第一相信科學。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還未攻克,這是個基本事實。承認這個事實就不要幻想現在可以根治。這時有人再用祖傳祕方”,“高科技”之類的名目來騙我們,我就不會相信,也不會上當了。

第二看病拿藥一定找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不找什麼“熟人”,“病友介紹”之類的關係,上當也會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從不買健品。

第四學會識別騙局:騙子的共同特徵是過於熱情,言過其實,愛打聽隱私,粘住不放等,遇到這樣的人千萬離他遠點。有一種騙局是許願,“你用我的藥,買夠xx錢如果不好,再用藥不收錢。”其實再用他的藥已經毫無意義。這樣的圈套不要鑽。

第五學會不露隱私,在生人面前不談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時,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馬上有個人很積極地來介紹一種保健品,又是送我樣品叫試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換微信。我始終對她有保留,沒有進一步聯繫。後來發現她果然是個賣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給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祕訣,在這裡,我們再給大家科學的講一下糖尿病人怎麼能長壽?

糖尿病人如果要與健康人一樣高壽,就要注意保護心臟、腦、腎臟、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臟。糖尿病人要定期檢查心血管,特別是當出現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氣短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一旦發現病變要積極合理的治療。

第二,腦、糖尿病人腦卒中的危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要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腦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別警惕腦卒中,一旦出現要及早就醫。

第三,是腎臟。糖尿病人合併腎小球硬化者高達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護腎臟,定期檢查尿液和腎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視力模糊者佔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如果發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要早期治療。

那麼糖尿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中器官讓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單單依靠藥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這樣對穩定血糖有幫助。日常保健對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運動鍛鍊

Ⅰ型糖尿病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應該採取散步和做體操或者太極拳之類的輕度鍛鍊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患者運動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採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騎車等運動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2 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飲食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應該以粗糧為主,要以細糧為輔。在平時要多吃蔬菜,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瘦肉和蛋類食物,還可以吃一些小魚。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零食的,因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還有鹽,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3、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精神保健

要知道不良的負面情緒只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是不利於控制血糖的,所以保持心情平和是穩定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必須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要正確面對自己的病情,應該保持充分的自信去戰勝疾病。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糖尿病人要想健康長壽:定期要做健康篩查

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可以起到預防和及早發現各類急慢性併發症的作用,因此患者或家屬如果知曉各類檢查項目對糖尿病患者的意義,定期進行檢查,會對治療起到很好的監控作用,有利於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進展,延緩各類併發症的出現。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糖尿病相關檢查項目:

 1、每月內檢查的項目:

血糖監測: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血糖監測的頻率和時間,在患病初期,或調整治療方案,或改變飲食、運動規律時,建議適當增加監測血糖次數;病情不穩定時每天檢查血糖,一旦有不舒服症狀應隨時檢查血糖;病情穩定後,1個月至少檢查2次空腹和餐後血糖。

血壓監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發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故提倡定期監測血壓,最好家庭自備電子血壓計,以便隨時監測血壓。

2、每一季度檢查的項目: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水平和藥物治療效果判定以及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發展的可靠指標,它反映了抽血前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在治療之初,建議2~3個月檢測一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3、半年檢查一次的項目:

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患者如果無腎臟併發症可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有併發症或感染時可根據醫生要求及時做尿常規檢查。

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和心臟彩超。糖尿病患者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即使沒有心臟病症狀也要定期做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各種心律失常並瞭解心肌供血情況。無併發症者建議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有併發症者則需根據專科醫生需要進行檢查。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口腔科檢查:高血糖增加牙齒和牙齦病變的機會,所以患者最好每3~6個月去口腔科就診進行口腔專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糖尿病口腔併發症。

4、每年檢查的項目:

血脂系列: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項目。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謝紊亂,所以即使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檢查一次血脂,用調脂藥物治療者,需要增加檢測次數。

肝腎功能: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腎功能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同時因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存在肥胖、血脂紊亂、脂肪肝及肝功能異常,故還應做肝功能檢查。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沒有腎臟併發症時應至少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已有腎病者要根據專科醫生要求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常規尿蛋白和腎功能。

眼底檢查:視網膜病變早期一般不影響視力,因此不易察覺。所以我們提倡糖尿病患者半年到一年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

下肢功能檢查:包括下肢神經功能檢查和動靜脈超聲檢查。糖尿病常併發周圍神經病變,建議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功能檢查,做到早期預防。

"

有人說糖尿病人生活質量差,其實不然,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壽命長,原因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習慣讓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長壽全有了,比如這位糖尿病友,活到82歲了,依然健康,也很快樂,今天他要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今年82歲,1991年確診為糖尿病。開始用口服藥,2004年因口服藥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島素諾和靈至今。每天劑量開始16個單位,現增加到20個單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範圍,空腹4.5一7.5mmol/L,餐後在10以下,沒有發現併發症。

如何確診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沒太大差別,也是粗茶淡飯。主要是飯量大,早飯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體偏胖,身高165公分,體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質量“搖筆桿子”,坐的多,動的少,還常熬夜,這樣就得了糖尿病。確珍之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消瘦,後來感到口乾,喝水也解不了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當醫生的親戚跟我說“你會不會有糖尿病?”這才到醫院去檢查,當時空腹血糖11,尿糖兩個加號,診斷為糖尿病。

身邊兩個因腎病去世的糖友,讓我重視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對此病了解很少,所以醫生告訴我有糖尿病也沒有多大壓力,只是按醫囑吃藥,當然也沒有終生跟它作鬥爭的思想準備。後來我的兩位朋友先後因糖尿病腎病去世,我才想到這病凶險。這兩位朋友一個是不檢查,不治療,說“越不在乎越好”。另一個則壓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話說“把醫院當家住”。結果都出了問題。看了他們的後果,我覺得這病就像日本兵的鐵壁合圍,開始悄無聲息,一旦縮小了“包圍圈”,就很難解脫了。從確診到出現併發症之前,這段時間是爭取主動,戰勝病魔的寶貴時機。我們要把握住。

掌握駕馭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我認真閱讀了每期《中華糖友》雜誌,按照書中提到的“五駕馬車”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檢查,二是堅持用藥,三是飲食控制,四是適當運動,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來查血糖要去醫院,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有了血糖儀,我就買了儀器,平時每週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節變化就查勤一些。這樣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吃飯做到“八分飽。堅持有氧運動,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極拳,練八段錦,這些運動穿插進行。為了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著走(在地上鋪個毯子,以膝蓋當足,一次走30一50米,這樣走過會覺得兩腿發熱。開始膝蓋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僅降糖是不夠的,還要保護心,腦,肝,腎這些重要器官,除了運動,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會更好些。

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學會了遇事冷靜,換位思考,不鑽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糖尿病病程長,愈後比較差,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徹底根治。這個想法剛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戰勝此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我親見過一些朋友為了根治糖尿病上當受騙,落得人財兩空。

我較少上當,主要體會有五點:

第一相信科學。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還未攻克,這是個基本事實。承認這個事實就不要幻想現在可以根治。這時有人再用祖傳祕方”,“高科技”之類的名目來騙我們,我就不會相信,也不會上當了。

第二看病拿藥一定找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不找什麼“熟人”,“病友介紹”之類的關係,上當也會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從不買健品。

第四學會識別騙局:騙子的共同特徵是過於熱情,言過其實,愛打聽隱私,粘住不放等,遇到這樣的人千萬離他遠點。有一種騙局是許願,“你用我的藥,買夠xx錢如果不好,再用藥不收錢。”其實再用他的藥已經毫無意義。這樣的圈套不要鑽。

第五學會不露隱私,在生人面前不談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時,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馬上有個人很積極地來介紹一種保健品,又是送我樣品叫試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換微信。我始終對她有保留,沒有進一步聯繫。後來發現她果然是個賣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給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祕訣,在這裡,我們再給大家科學的講一下糖尿病人怎麼能長壽?

糖尿病人如果要與健康人一樣高壽,就要注意保護心臟、腦、腎臟、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臟。糖尿病人要定期檢查心血管,特別是當出現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氣短的時候,要立即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一旦發現病變要積極合理的治療。

第二,腦、糖尿病人腦卒中的危險比一般人明顯增高。要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腦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別警惕腦卒中,一旦出現要及早就醫。

第三,是腎臟。糖尿病人合併腎小球硬化者高達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護腎臟,定期檢查尿液和腎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視力模糊者佔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如果發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要早期治療。

那麼糖尿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中器官讓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單單依靠藥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這樣對穩定血糖有幫助。日常保健對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運動鍛鍊

Ⅰ型糖尿病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應該採取散步和做體操或者太極拳之類的輕度鍛鍊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患者運動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採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騎車等運動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鍛鍊的效果。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2 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飲食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應該以粗糧為主,要以細糧為輔。在平時要多吃蔬菜,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瘦肉和蛋類食物,還可以吃一些小魚。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零食的,因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還有鹽,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3、糖尿病人長壽離不開精神保健

要知道不良的負面情緒只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是不利於控制血糖的,所以保持心情平和是穩定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必須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要正確面對自己的病情,應該保持充分的自信去戰勝疾病。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糖尿病人要想健康長壽:定期要做健康篩查

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可以起到預防和及早發現各類急慢性併發症的作用,因此患者或家屬如果知曉各類檢查項目對糖尿病患者的意義,定期進行檢查,會對治療起到很好的監控作用,有利於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進展,延緩各類併發症的出現。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糖尿病相關檢查項目:

 1、每月內檢查的項目:

血糖監測: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血糖監測的頻率和時間,在患病初期,或調整治療方案,或改變飲食、運動規律時,建議適當增加監測血糖次數;病情不穩定時每天檢查血糖,一旦有不舒服症狀應隨時檢查血糖;病情穩定後,1個月至少檢查2次空腹和餐後血糖。

血壓監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發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故提倡定期監測血壓,最好家庭自備電子血壓計,以便隨時監測血壓。

2、每一季度檢查的項目: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水平和藥物治療效果判定以及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發展的可靠指標,它反映了抽血前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在治療之初,建議2~3個月檢測一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3、半年檢查一次的項目:

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患者如果無腎臟併發症可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有併發症或感染時可根據醫生要求及時做尿常規檢查。

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和心臟彩超。糖尿病患者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即使沒有心臟病症狀也要定期做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各種心律失常並瞭解心肌供血情況。無併發症者建議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有併發症者則需根據專科醫生需要進行檢查。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口腔科檢查:高血糖增加牙齒和牙齦病變的機會,所以患者最好每3~6個月去口腔科就診進行口腔專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糖尿病口腔併發症。

4、每年檢查的項目:

血脂系列: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項目。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謝紊亂,所以即使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檢查一次血脂,用調脂藥物治療者,需要增加檢測次數。

肝腎功能: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腎功能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同時因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存在肥胖、血脂紊亂、脂肪肝及肝功能異常,故還應做肝功能檢查。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沒有腎臟併發症時應至少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已有腎病者要根據專科醫生要求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常規尿蛋白和腎功能。

眼底檢查:視網膜病變早期一般不影響視力,因此不易察覺。所以我們提倡糖尿病患者半年到一年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

下肢功能檢查:包括下肢神經功能檢查和動靜脈超聲檢查。糖尿病常併發周圍神經病變,建議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功能檢查,做到早期預防。

糖尿病長壽好方法,他得糖尿病28年活到82還沒併發症

X光胸片檢查:糖尿病患者肺結核發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胸部X光胸片檢查有利於檢查出肺結核及肺部感染,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查。

最好給大家一個提示

糖尿病人最好戒菸。糖尿病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素,而吸菸常常是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癌風險的顯著增加。因此糖尿病友最好能戒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