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典中秋詩詞背後的故事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解讀

這首詞作蘇軾的副題為“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指的是公元1076年,也就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39歲的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因為與當朝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幾年前蘇軾便自請出京,在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秋,調往密州。

蘇軾早時父母已經雙逝,與胞弟蘇轍感情深厚,而蘇轍當時被貶齊州(今山東濟南)。丙辰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與胞弟蘇轍分別後,轉眼已是七年未相聚了,當夜中秋望月,心潮起伏,乘其酒興,蘇軾便作下了這首傳頌千古的名篇佳作。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解讀

這首清新明快的中秋月桂詩,是晚唐詩人皮日休的佳作。當時唐王朝迎來了短暫的“大中之治”,國家稍有起色,社會秩序恢復。皮日休於唐懿宗鹹通八年(公元867年)登進士第,次年東行遊歷,及至蘇杭,於中秋夜寫下此詩。

大概是始新及第,皮日休意氣風發,詩中不見如其他詩人般的離愁思緒,只有輕快怡遊的表述之情,在中秋明月的月輪下,桂花就像是從月亮上飄下來一般,落在殿門前的花瓣含露清新,為什麼吳剛卻不懂得欣賞如此美好的事情呢?這應該是嫦娥在此時獻予人間的美景啊。從這首美好的詩裡,也讓人明白了中秋“月桂”的含義,原來傳統的中秋佳節是需有“明月”和“桂花”相配的。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解讀

這兩首詩是杜甫避亂蜀中時期的作品。安史之亂爆發後,民生凋敝,國家滿目瘡痍,連綿的戰火讓百姓流離失所,而唐王朝卻是時政腐敗,權奸當位,痛心疾首的杜甫遂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避世蜀中,在成都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隱居下來。但此後的幾年,杜甫仍然漂泊不定,在蜀中輾轉遷居。居蜀的近十年間,杜甫創作了近千首詩作,其中更是有多首流傳千古的著名詩篇,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等。

上面這兩首中秋詩,正是表達了杜甫生平顛沛流離、漂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在十五中秋如此的明月之下,自己身處異地,而國家也是戰亂綿綿,又有誰能舒心地欣賞這大好的明月呢?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解讀

這首著名的“明月”詩應寫在張九齡被貶荊州後。唐玄宗寵信李林甫,而張九齡因品行才學為李林甫所妒,在張九齡任宰相期間,李林甫多次向玄宗進讒言蠱惑,於是唐玄宗漸對張九齡不喜。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張九齡被免去宰相的職務,遷為尚書右丞,次年,張九齡因監察御史周子諒事,被玄宗貶為荊州都督府長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長期離開家鄉,加上新遭貶謫的心境,值此中秋夜,讓人不禁懷念起遠方的親人,此時此刻,遠在天涯的人都是這樣的心境吧,都是隻能望月相思,而無法入睡,直到露水沾滿了外衣。而在此時,也就只有滿手清瑩的月光,可以彼此遙遙相贈了,希望我們能在夢中,尋到那歡暢的相聚時光吧。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解讀

辛棄疾為南宋著名詞人,他是山東濟南人,自小便立志恢復中原,報國雪恥。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21歲的辛棄疾參與由濟南人耿京領導的反金起義,擔任耿京的掌書記。辛棄疾奉耿京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誰知在歸命途中,聽聞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22歲的辛棄疾,硬是率領50多人,突襲叛軍幾萬人的營地,在敵營中將叛徒張安國斬殺。

辛棄疾為耿京報仇後,便南下投宋,開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首中秋詞辛棄疾寫於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中秋夜,當時辛棄疾正在江蘇南京任職江東安撫司參議官,此時離辛棄疾“南歸”已經整整十二年了。這十二年裡,辛棄疾多番上書,力主北伐,卻無一被納,對於胸懷報國熱情的辛棄疾而言,心中愁苦可想而知。此時恰逢中秋,與友相聚,胸中愁情一洩而發,才34歲的辛棄疾卻發出“白髮欺人”的感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