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樸民:怎樣讀《孫子兵法》

黃樸民:怎樣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為傑出的兵學著作,被人們尊奉為“武經冠冕”、“百世談兵之祖”,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的很多合理內核,直到今天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僅對現代軍事理論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大借鑑意義,還滲透到軍事以外的領域,對商業競爭、企業管理、外交談判、體育競賽等也有深刻的啟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孫子兵法》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

黃樸民:怎樣讀《孫子兵法》

閱讀《孫子兵法》要堅持三個原則,首先是要堅持迴歸經典自身的整體性原則。《孫子兵法》十三篇是一個完整、有機的思想體系。每篇既是一個獨立的整體,篇與篇之間又相互保持密切的聯繫。前後十三篇邏輯嚴謹,層層遞進,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對戰爭的平時準備,戰略計劃的制定,戰役程序的組織,戰術手段的運用,以及行軍、保障、各種地形條件下的作戰行動及特殊戰法都做了層次分明、前後貫通的闡述。其思維的整體性和思辯的深刻性在先秦諸子中也是罕有其匹的。

全書從戰略運籌、戰爭預測(《計篇》)起步,經戰爭準備(《作戰篇))、運用謀略(《謀攻篇))、發展實力(《形篇》)、創造有利態勢(《勢篇》)、靈活用兵、爭奪先機、因敵變化而取勝(《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到解決“處軍相敵”(《行軍篇》)、利用地形(《地形篇》)、掌握兵要地理(《九地篇》)、實施火攻(《火攻篇))、蒐集情報、以資決策(《用間篇》)等具體的戰術問題,始於“知彼知己”,又終於“知彼知己”,恰好規劃了一個完整的戰爭程序,其篇次結構序列設計,注重於按用兵制勝的要領與方法加以邏輯展開,以戰爭規律性為立足點。曾有人這麼認為:“十三篇結構縝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減一字,不能顛倒一篇者”(蔣方震等《孫子淺說·緒言》)。在某種程度上說,這話不無道理。

只有從整體性上理解和把握,我們才能避免對《孫子兵法》作片面的解讀。例如,許多人推崇《孫子兵法》的講謀略,甚至認為《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同類。這顯然是一種偏頗的識見。《孫子兵法》當然講謀略,提倡“上兵伐謀”,以謀制勝。但是《孫子兵法》更是注重實力建設,認為實力是基礎,無實力作後盾,則謀略無所施展其作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戰勝對手,前提是做強、做大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所以,它主張“先為不可勝”,強調“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勝兵若以鎰稱銖”。這裡,《孫子兵法》所揭示的是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關係,提倡既要尊重客觀實際,遵循客觀規律性,又要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與光強調謀略,將“瞞天過海”“借刀殺人”“順手牽羊”“混水摸魚”“趁火打劫”之類陰謀詭計奉為圭臬的《三十六計》有著雲泥之別的。如果僅僅視《孫子兵法》為謀略的淵藪,那顯然不是正確的有關《孫子兵法》整體性的認知與把握。

其次,是要堅持認識經典要義的靈活性原則。《孫子兵法》的靈魂,在於強調“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在孫子看來,兵法的許多基本原則,如“高陵勿向,背上勿逆”“圍師必闕,窮寇勿迫”之類,是無數次戰爭經驗與教訓的沉澱積累,是千萬人用鮮血與生命換取的結晶,自然應該充分尊重,加以借鑑和傳承。但是,對這些兵學原則,又不能過於迷信,亦步亦趨,而必須結合新的狀況,針對不同的對手,根據不同的條件,靈活機變,出奇制勝。孫子希望人們學習兵法,但他的終極宗旨是期盼人們在學了兵法之後忘掉兵法。在孫子的心目中,沒有規則,就是唯一的規則;沒有規則,就是最高的規則。所謂“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用岳飛的話講,就是“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歷史上有不少將領由於不懂得這個道理,食古不化,一味迷信兵學教條,不但沒能在戰場上克敵制勝,建功立業,反而大敗虧輸,覆軍殺身,成為紙上談兵的反面典型。像三國時的馬謖,他對《孫子兵法》可謂是稔熟於心,其在街亭之役中,行軍佈陣,處處遵循《孫子兵法》的要求,兵法要求軍隊屯駐宜“居高向陽”,他就部署軍隊於高丘之上,聲稱“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別人提醒他山上無水源,若遭敵軍包圍,就容易陷入不戰自亂的困境,他亦拿出《孫子兵法》的話來為自己作支持,“置之死地然後生,投之亡地然則存”。而忘了自己的對手乃號稱曹魏五虎上將的宿將張郃,人家走過的橋比自己走過的路還長,吃過的鹽比自己吃過的米還多,若不玩《孫子兵法》,尚不至於敗得如此不堪,而拘泥《孫子兵法》的教條,則輸得慘到自己的命都給搭進去了。

由此可見,在今天讀《孫子兵法》,不能把兵法原理當作教條,而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這些原理,與時俱進,在原有理論的基礎上發明新的理論,新的戰法,這才是理解和運用《孫子兵法》的最上層境界,也是現代社會競爭中掌握先機、立足主動的根本前提。

其三,是要堅持理解經典價值的超越性原則。《孫子兵法》是一部成書於2500年前的兵學著作,它之所以在今天還為人們熱愛、閱讀,自是其擁有獨特的魅力,具有時空的超越性。更為重要的,它已超越了單純的軍事領城,而具有了哲學意義上的普遍性價值。從本質上講,《孫子兵法》是一部哲學著作,是一種思想方法論,充滿哲學啟迪與人生智慧。

像在理想層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層面的“取偏”,就是孫子樸素辯證思維理性的表現之一。

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稱之為“求全”文化,追求萬全,爭取圓滿,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標。在這樣的“求全”文化氛圍籠罩之下,孫子同樣對“全”情有獨鍾。《孫子兵法》十三篇中,孫子提到“全”的地方多達十餘處,如“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兵不頓而利可全”,“自保而全勝”等等,可見,“全”在孫子的兵學理論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更加了不起的是,孫子同時還是一位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在他的心目中,“求全”只能是一面旗幟,一種理想,一個口號,如果過於拘泥膠著於“全勝”,而忘記了戰爭廝殺這個殘酷的鐵血事實,將“理想”同“實際”簡單地等同起來,則不免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自欺欺人了。換言之,孫子已清醒地認識到,一味追求萬全之策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很難有真正的萬全,更不應為追求萬全、爭取圓滿而患得患失,瞻前顧後,投鼠忌器,優柔寡斷,以至於錯失戰機,與成功失之交臂。

正因為孫子早已將這層關係明瞭於胸,所以他在高舉“全勝”這杆大旗,理念上汲汲追求萬全之策的同時,在具體操作的層面上一直磨礪“戰勝”這把尖刀,注重“取偏”的實效,特別強調突出重點,劍走偏鋒,主張集中兵力,發揮優勢,尋找突破口,各個擊破,在此基礎上擴大戰果,克敵制勝,“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指出戰略家最大的過錯,在於不分主次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由此可見,在“兵聖”孫子那裡,理想上求“全”與操作上重“偏”是高度統一的。孫子真正明白了“捨得”這層道理,得與失是辯證的,捨得捨得,說到底是有舍才有得,所以孫子強調五“不”:“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爭,城有所不攻,軍有所不擊,君命有所不受”,決不能為求“全”而大包大攬,決不應為“全勝”而放棄“戰勝”,一切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牽一髮而動全身,“以正合,以奇勝”。應該說,孫子這種劍走偏鋒的思維方式充滿深邃的哲理精髓,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其所體現的精神旨趣,正與孫子“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的理念相吻合。

很顯然,孫子有關“求全”與“取偏”平衡統一的辯證思維,反映了理想與實際的統一,終極目標與階段任務的統一。這在今天也是很有價值的。

可以說,《孫子兵法》的價值集中體現在它的辯證思維上,和《老子》一樣,它充滿鮮明的超常思維與逆向思維特徵,善於在合理中發現不合理,在正常中發現不正常。如既強調健全法制、制定規章的重要性,“修道而保法”,又主張超越法紀、超越制度,“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既提倡軍隊統一號令、令行禁止,“令素行”、“一人之耳目”,又推重機斷指揮、不唯上令,“君命有所不受”。既肯定愛護民眾,關心民眾的必要性,“視卒如愛子”“唯民是保”,又反對無原則的愛民、汲汲於講求廉潔奉公,認為“廉潔”“愛民”會成為導致軍隊覆滅、國家危亡的禍因。表面上對立的事物,合在一起恰恰能成為最大的合理,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一正一反謂之道”。這種善於反向思考事物利弊得失的思想方法論,無疑是《孫子兵法》一書留給我們的最佳資源。它具有時空的超越性,是《孫子兵法》中的精華之所在,也是其具有當代啟示意義的象徵。讀《孫子兵法》的重中之重,就是發掘和借鑑它的思維方式,為提升自己的能力創造條件。

總之,要真正讀通這部兵學經典,第一是必須迴歸原典,真正瞭解和把握《孫子兵法》近6000字的含義、思想內容、邏輯體系;第二要放開視野,以深厚歷史文化知識作為支撐,避免出現將“伐交”誤讀為從事外交角逐之類的問題;第三要跟中國漫長的軍事史結合起來,看看它的一些原則是怎樣運用到軍事領域的,是如何幫助將帥在戰場上克敵制勝、叱吒風雲的;第四要比較地學,跟其他兵書如《司馬法》《吳子》《六韜》《黃石公三略》等兵學名著進行綜合對比地學習。第五要借鑑西方近現代軍事理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西軍事文化交流融通的前提下,前瞻性地學習、研究和弘揚。第六,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重點地學,體認它辯證能動的思維方法,掌握它的超常思維、逆向思維,增強我們的聰明才智,在人生事業中爭取主動權,立於不敗之地。這六個方面結合起來,讀懂《孫子兵法》肯定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運用《孫子兵法》也必然是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