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不為人知的祕密傳說

金庸先生的長篇小說裡經常有性格古怪的聖手醫師出現,平一指、胡青牛、程靈素、蘇星河、閻基,或多或少帶著幾分邪氣,本事愈大,脾氣愈邪,而且個個不得善終,醫者終究不能自醫,也算造化弄人。金庸把醫者寫成一種臉譜,大概他自己也曾遭惡醫憑陵。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醫道宗師,「藥王」孫思邈絕對是繞不開的豐碑。

有唐一代,孫思邈在民間享有盛譽,除了醫術高絕外,他隱逸山林,拒不為官,為此連續推掉隋文帝、唐太宗、高宗多個皇帝邀請,遺世獨立,誰的帳都不買,也當得上“脾氣古怪”。不過他活到一百多歲高齡,那就是金庸筆下盛年而夭的名醫們不可得的了。

孫思邈所學極博,醫道之外,該涉奇門五行,唐朝人將其視為神仙一般,關於他的神奇事蹟流傳甚夥。

他曾長期隱居終南山,鑽研醫術。唐朝時,今天所說的中土佛教「八宗」已經形成,就是: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密宗、律宗。其中,「律宗」最講戒律,是佛門守戒最嚴的一支。今天各宗派僧人遵循的戒律,很多都發軔於律宗。律宗初祖(創建者)道宣律師,也住在終南山,同孫思邈常相往來,結成林下之交。

這年,關中赤旱,其地乃是京畿所在,國家根本,若老百姓斷了收成,吃不飽飯,恐怕對皇城長安大為不利。於是皇上御敕,召天下有法術者,築壇祈雨。敕令方下,就有胡僧請命,願在長安昆明池行法求雨。

昆明池開鑿於漢武帝朝,池圍四十餘里,廣計三百頃。原來昔漢武強盛,與四夷通使,漢使赴印度途中,為昆明國所阻,不許其通過。漢武帝大怒,計議起兵討伐。聽聞雲南有滇池,遂引秦嶺雨水,仿照滇池,就長安城外鑿昆明池,操練水師。杜工部有詩讚曰: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藥王孫思邈不為人知的祕密傳說

上圖:今西安市昆明池項目規劃圖(昆明池已於宋代乾涸)



後來幾經修浚,遷延至唐,仍然煙波浩渺。那胡僧便在昆明池,持御賜香燈,做起法來。七日後,昆明池水位大減,臣民們俱都心喜,均想,原來這胡僧是要取池水化作澍雨。

終南山在長安以南,相去不遠。一天夜裡,有個老人登門造訪道宣律師,一見面便拜倒在地,滿臉惶恐道:“請法師救命!法師救我!”道宣好不吃驚,急忙扶起,問道:“老人家何故如此,有什麼難處?”老人苦著一張臉,道:“弟子的真身,乃是昆明池中的一條龍。近日天干地燥,數月不雨,實在是另有別因,不是弟子作祟。然而皇上聽信胡僧妖言,賜他在昆明池求雨,那胡僧哪裡是在求什麼雨,他是要用妖法汲乾池水,殺了弟子攫取龍腦合藥!弟子命在旦夕,乞法師慈悲為懷,搭救弟子一命!”言罷又復拜倒。

道宣這個「律師」,是精研戒律、傳授戒法的僧人稱謂,並不是打官司的律師,雖有菩薩心腸,卻無羅漢之力,實在愛莫能助,溫言道:“慚愧!貧僧修得是戒律宗,沒有法力。老人家莫慌,此去五里山路,便是孫先生別居,此人實具通天徹地之能,或可解老先生之難。”

當下,老龍得了道宣指點,徑來求孫思邈。藥王沉吟道:“救你不難,不過我知你昆明池底龍宮中,藏有神仙藥方三千首,你借我一觀,我便替你解了此厄,如何?”老龍涔涔汗下,臉色為難之極,道:“這…這可使不得,天帝素有嚴令,上界仙方不得妄傳,怎能洩入俗世?”見孫思邈只笑吟吟地瞧著自己,他躊躇再三,終於咬咬牙道:“也罷!若池水被胡僧汲幹,仙方也必然不保,就獻予先生便了。”須臾,捧著藥方來獻,孫思邈道:“你且回去,不必怕那胡僧,我自有計較。”

次日,昆明池水突然大漲,胡僧驚懼,連催法術,卻毫無效果。如此一連多天,水漫池溢出,胡僧急怒攻心,將法力催到極限,油盡燈枯而死。

孫思邈壽終之後,後人整理遺物,發現一部手稿,名曰《千金方》,共三千卷,每卷一方,那便是龍王所獻之物了。



解說

藥王的千金方是有兩部的,起初一部叫《備急千金要方》,後來感於《要方》不足,有補綴成《千金翼方》。至於故事裡為什麼只有一部,或者可憐的老龍王后來又被敲了一次竹槓,又或者龍王分期付款。

孫思邈確實是神仙般的人物,七歲讀書,日誦千言,弱冠縱論老莊及百家之說,兼攻釋典,於醫道本草,更是天下無雙。朝廷屢次邀請出仕,均固辭不受,活到一百多歲,比當時人均壽命長了一倍有餘,簡直不可思議。臨終囑咐薄葬,足見高風亮節。

「人命至重,貴於千金」,是《千金方》主旨。藥王悲天憫人,始終以「救人」為先,《千金方》也貫徹這一思想。開篇就說,醫者治病救人,不能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要視病患為自己至親一樣悉心診治。他約束自己門下弟子,出診在外,不得為聲色、食味所迷,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這樣的守則,正與「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聖人之道契合。而後藥王又談謙恭之道,他說,治好病人是醫家本分,行醫忌自矜功伐,訾毀他人,若有自許之貌,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那是醫之膏肓。所謂「善醫者無煌煌之名」,以他的本事名聲,尚如此自誡自省,謙遜篤學,實為萬世楷模。

《千金方》流傳千年,遺澤後世,老龍王雖然被敲了竹槓,卻得以普救蒼生,立下無數善功,可見這竹槓敲的不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