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不完美媽媽 戀愛 讀書 文章 林小暖bella 2019-09-17
"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母與子,近在眼前,卻又咫尺天涯。

似乎,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正在成為我們與上一輩關係的輪迴。

“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

這句我們曾經最最討厭從自己父母嘴裡聽到的話,不知何時,也開始在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從內心裡不斷地響起。

我們懷揣著愛意,卻忘記了“愛”本是個動詞。

我們笨拙地表達著,卻看不清孩子是否能接收到我們的愛之電波。

在這樣令人受挫的時刻,在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時刻,卻從來沒有人能來拍拍我們的肩膀,輕聲地對我們說:

“嗨,別難過,你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


04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是的,它的影響太大。可是,我們的確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但我們至少可以努力為孩子建立一個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然,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不僅僅依靠一日兩日。信任感,需要日積月累的良好溝通。與孩子有來有往,他們才願意到彼此的心裡串門。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而瞬間關閉的。

不愛了,只代表一種美好的關係的終結;而信任的缺失,卻代表了另一種惡的關係的開始。

但似乎,我們每次提到尊重、接納孩子的時候,都有網友會來問:

“一直順著孩子,不會把他們寵成沒規矩、無法無天的小孩嗎?”

這其實是對良好親子關係的誤解。

尊重”和“接納”並不代表“縱容”和“溺愛”。我們想強調的,只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有很多人覺得,“關係好”就是不起衝突、時時和諧,但事實並非如此。

衝突才是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決定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親密。

而對待衝突,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順暢的溝通。

有時候,你只需要改變聽與說的方式,就能收穫一場流動愛意的對話,改變之前與孩子針尖對麥芒的狀態,讓你們在衝突中還能保持愛的流動。

聽上去有點不現實?其實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完全存在的,小暖之前親身體驗多年並牆裂“安利”過的P.E.T.育兒心法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實例。

簡單來說,P.E.T.是一個來自美國並基於心理學領域的父母培訓課程,也是全球第一個親子溝通課程,目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培訓課程,參加過課程父母有500萬人。

它向父母傳授了一套理念心法和溝通技巧,能簡單可行地幫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關於P.E.T.從親子關係上帶給小暖自己,以及身邊許多人的變化和益處,小暖已經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不少。

而最近幾次,在小暖組織的P.E.T.讀書會上,我也真實地看到這套育兒哲學帶給大家的變化。

不論是讀書會,還是我們的微信群,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育兒分享。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母與子,近在眼前,卻又咫尺天涯。

似乎,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正在成為我們與上一輩關係的輪迴。

“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

這句我們曾經最最討厭從自己父母嘴裡聽到的話,不知何時,也開始在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從內心裡不斷地響起。

我們懷揣著愛意,卻忘記了“愛”本是個動詞。

我們笨拙地表達著,卻看不清孩子是否能接收到我們的愛之電波。

在這樣令人受挫的時刻,在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時刻,卻從來沒有人能來拍拍我們的肩膀,輕聲地對我們說:

“嗨,別難過,你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


04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是的,它的影響太大。可是,我們的確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但我們至少可以努力為孩子建立一個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然,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不僅僅依靠一日兩日。信任感,需要日積月累的良好溝通。與孩子有來有往,他們才願意到彼此的心裡串門。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而瞬間關閉的。

不愛了,只代表一種美好的關係的終結;而信任的缺失,卻代表了另一種惡的關係的開始。

但似乎,我們每次提到尊重、接納孩子的時候,都有網友會來問:

“一直順著孩子,不會把他們寵成沒規矩、無法無天的小孩嗎?”

這其實是對良好親子關係的誤解。

尊重”和“接納”並不代表“縱容”和“溺愛”。我們想強調的,只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有很多人覺得,“關係好”就是不起衝突、時時和諧,但事實並非如此。

衝突才是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決定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親密。

而對待衝突,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順暢的溝通。

有時候,你只需要改變聽與說的方式,就能收穫一場流動愛意的對話,改變之前與孩子針尖對麥芒的狀態,讓你們在衝突中還能保持愛的流動。

聽上去有點不現實?其實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完全存在的,小暖之前親身體驗多年並牆裂“安利”過的P.E.T.育兒心法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實例。

簡單來說,P.E.T.是一個來自美國並基於心理學領域的父母培訓課程,也是全球第一個親子溝通課程,目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培訓課程,參加過課程父母有500萬人。

它向父母傳授了一套理念心法和溝通技巧,能簡單可行地幫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關於P.E.T.從親子關係上帶給小暖自己,以及身邊許多人的變化和益處,小暖已經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不少。

而最近幾次,在小暖組織的P.E.T.讀書會上,我也真實地看到這套育兒哲學帶給大家的變化。

不論是讀書會,還是我們的微信群,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育兒分享。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母與子,近在眼前,卻又咫尺天涯。

似乎,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正在成為我們與上一輩關係的輪迴。

“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

這句我們曾經最最討厭從自己父母嘴裡聽到的話,不知何時,也開始在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從內心裡不斷地響起。

我們懷揣著愛意,卻忘記了“愛”本是個動詞。

我們笨拙地表達著,卻看不清孩子是否能接收到我們的愛之電波。

在這樣令人受挫的時刻,在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時刻,卻從來沒有人能來拍拍我們的肩膀,輕聲地對我們說:

“嗨,別難過,你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


04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是的,它的影響太大。可是,我們的確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但我們至少可以努力為孩子建立一個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然,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不僅僅依靠一日兩日。信任感,需要日積月累的良好溝通。與孩子有來有往,他們才願意到彼此的心裡串門。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而瞬間關閉的。

不愛了,只代表一種美好的關係的終結;而信任的缺失,卻代表了另一種惡的關係的開始。

但似乎,我們每次提到尊重、接納孩子的時候,都有網友會來問:

“一直順著孩子,不會把他們寵成沒規矩、無法無天的小孩嗎?”

這其實是對良好親子關係的誤解。

尊重”和“接納”並不代表“縱容”和“溺愛”。我們想強調的,只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有很多人覺得,“關係好”就是不起衝突、時時和諧,但事實並非如此。

衝突才是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決定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親密。

而對待衝突,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順暢的溝通。

有時候,你只需要改變聽與說的方式,就能收穫一場流動愛意的對話,改變之前與孩子針尖對麥芒的狀態,讓你們在衝突中還能保持愛的流動。

聽上去有點不現實?其實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完全存在的,小暖之前親身體驗多年並牆裂“安利”過的P.E.T.育兒心法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實例。

簡單來說,P.E.T.是一個來自美國並基於心理學領域的父母培訓課程,也是全球第一個親子溝通課程,目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培訓課程,參加過課程父母有500萬人。

它向父母傳授了一套理念心法和溝通技巧,能簡單可行地幫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關於P.E.T.從親子關係上帶給小暖自己,以及身邊許多人的變化和益處,小暖已經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不少。

而最近幾次,在小暖組織的P.E.T.讀書會上,我也真實地看到這套育兒哲學帶給大家的變化。

不論是讀書會,還是我們的微信群,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育兒分享。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母與子,近在眼前,卻又咫尺天涯。

似乎,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正在成為我們與上一輩關係的輪迴。

“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

這句我們曾經最最討厭從自己父母嘴裡聽到的話,不知何時,也開始在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從內心裡不斷地響起。

我們懷揣著愛意,卻忘記了“愛”本是個動詞。

我們笨拙地表達著,卻看不清孩子是否能接收到我們的愛之電波。

在這樣令人受挫的時刻,在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時刻,卻從來沒有人能來拍拍我們的肩膀,輕聲地對我們說:

“嗨,別難過,你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


04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是的,它的影響太大。可是,我們的確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但我們至少可以努力為孩子建立一個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然,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不僅僅依靠一日兩日。信任感,需要日積月累的良好溝通。與孩子有來有往,他們才願意到彼此的心裡串門。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而瞬間關閉的。

不愛了,只代表一種美好的關係的終結;而信任的缺失,卻代表了另一種惡的關係的開始。

但似乎,我們每次提到尊重、接納孩子的時候,都有網友會來問:

“一直順著孩子,不會把他們寵成沒規矩、無法無天的小孩嗎?”

這其實是對良好親子關係的誤解。

尊重”和“接納”並不代表“縱容”和“溺愛”。我們想強調的,只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有很多人覺得,“關係好”就是不起衝突、時時和諧,但事實並非如此。

衝突才是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決定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親密。

而對待衝突,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順暢的溝通。

有時候,你只需要改變聽與說的方式,就能收穫一場流動愛意的對話,改變之前與孩子針尖對麥芒的狀態,讓你們在衝突中還能保持愛的流動。

聽上去有點不現實?其實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完全存在的,小暖之前親身體驗多年並牆裂“安利”過的P.E.T.育兒心法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實例。

簡單來說,P.E.T.是一個來自美國並基於心理學領域的父母培訓課程,也是全球第一個親子溝通課程,目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培訓課程,參加過課程父母有500萬人。

它向父母傳授了一套理念心法和溝通技巧,能簡單可行地幫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關於P.E.T.從親子關係上帶給小暖自己,以及身邊許多人的變化和益處,小暖已經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不少。

而最近幾次,在小暖組織的P.E.T.讀書會上,我也真實地看到這套育兒哲學帶給大家的變化。

不論是讀書會,還是我們的微信群,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育兒分享。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母與子,近在眼前,卻又咫尺天涯。

似乎,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正在成為我們與上一輩關係的輪迴。

“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

這句我們曾經最最討厭從自己父母嘴裡聽到的話,不知何時,也開始在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從內心裡不斷地響起。

我們懷揣著愛意,卻忘記了“愛”本是個動詞。

我們笨拙地表達著,卻看不清孩子是否能接收到我們的愛之電波。

在這樣令人受挫的時刻,在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時刻,卻從來沒有人能來拍拍我們的肩膀,輕聲地對我們說:

“嗨,別難過,你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


04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是的,它的影響太大。可是,我們的確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但我們至少可以努力為孩子建立一個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然,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不僅僅依靠一日兩日。信任感,需要日積月累的良好溝通。與孩子有來有往,他們才願意到彼此的心裡串門。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而瞬間關閉的。

不愛了,只代表一種美好的關係的終結;而信任的缺失,卻代表了另一種惡的關係的開始。

但似乎,我們每次提到尊重、接納孩子的時候,都有網友會來問:

“一直順著孩子,不會把他們寵成沒規矩、無法無天的小孩嗎?”

這其實是對良好親子關係的誤解。

尊重”和“接納”並不代表“縱容”和“溺愛”。我們想強調的,只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有很多人覺得,“關係好”就是不起衝突、時時和諧,但事實並非如此。

衝突才是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決定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親密。

而對待衝突,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順暢的溝通。

有時候,你只需要改變聽與說的方式,就能收穫一場流動愛意的對話,改變之前與孩子針尖對麥芒的狀態,讓你們在衝突中還能保持愛的流動。

聽上去有點不現實?其實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完全存在的,小暖之前親身體驗多年並牆裂“安利”過的P.E.T.育兒心法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實例。

簡單來說,P.E.T.是一個來自美國並基於心理學領域的父母培訓課程,也是全球第一個親子溝通課程,目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培訓課程,參加過課程父母有500萬人。

它向父母傳授了一套理念心法和溝通技巧,能簡單可行地幫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關於P.E.T.從親子關係上帶給小暖自己,以及身邊許多人的變化和益處,小暖已經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不少。

而最近幾次,在小暖組織的P.E.T.讀書會上,我也真實地看到這套育兒哲學帶給大家的變化。

不論是讀書會,還是我們的微信群,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育兒分享。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媽媽在孩子摔疼了、考試成績不好時,放下以往的評判,用傾聽接納孩子的情緒,一句簡單的“你很疼”、“你很難過”,便把孩子的“愛箱”加滿了油,讓孩子重新生出力量抵禦“颱風”過境;

當媽媽極力忍耐著疲憊和睏倦,咬著牙心裡非常不開心地滿足著女兒一遍又一遍講繪本的需求時,P.E.T的“第三法”就像一個能看懂媽媽內心的朋友,讓女兒的需求被滿足的同時,也讓習慣於自我犧牲的媽媽被“看見”,通過頭腦風暴,找出讓彼此都心滿意足的解決方法;

當媽媽被家裡的大寶和二寶每天重複上演的你爭我奪搞得心力憔悴時,“傾聽”和“面質”技巧讓媽媽從一個每次都當裁判當到心累的角色拯救出來,將孩子們的問題“歸還”給孩子,不再捲入其中,避免將孩子之間的衝突升級為親子衝突。

而當這種改變成為某種我們習以為常的溝通方式時,就連孩子們也不自覺地“天使”起來,照著媽媽的樣子學會了“共情”,擁有了“同理心”。

就像我們讀書會的一位朋友分享的,她和女兒在家玩飛盤時,女兒對媽媽說:“媽媽,你往旁邊站點兒,我怕打到你,那樣我會心疼你。”

讀書會裡,大家分享的類似的小細節數不勝數。

看著那些一直解決不了的“育兒難題”,或者孩子反反覆覆出現的問題,通過P.E.T改變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得到解決和化解,真的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套心法的力量。

"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1

潼潼上小學之前,我諮詢過幾個做老師的朋友,也看了幾本相關話題的書,發現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

讓孩子愛上學校和老師。

想想也的確如此。喜愛會讓人擁有不一樣的心態去接納和看待一件事。

就像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特別能容忍他們的缺點;而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會看他渾身上下都不順眼,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可能都不討人喜歡。

人與人之間,最強的濾鏡,不過是一雙偏愛的眼睛。

同樣,如果我們喜歡一件事,也會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過程中的不如意。

想想咱們自己上學那會兒,是不是也總是特別能聽得進去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關係更親近的老師的話?

中學的時候,我挺崇拜我們的語文老師。他不僅非常有才華,教學方法也靈活,還特別愛鼓勵我。那會兒我不僅課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一些讀過的書、喜歡的作家,從各方面都特別配合他。

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非常嚴厲,還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批評人。我內心便有了抗拒和牴觸,整個人變得特別叛逆。很多時候,為了故意反對老師,而和他對著幹。後來想想,老師其實很多話都說得很有道理,但當時的我根本聽不進去。

做了母親之後,我發現,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總是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話。

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而帶上美化濾鏡。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02

有時候,潼爹會因為搞不定潼潼而向我“求救”。

通常我過去,三言兩語就能將潼潼的情緒穩定下來。難道只是因為我掌握了什麼神奇的“育兒話術”嗎?有時候可能是的,但大多數時候也不是。

我也觀察過,就算是同樣的話,由我和潼爹分別說出來,潼潼可能也更願意聽媽媽的。

這樣的感受,我閨蜜也有。

她說,平時由於他們夫婦都要上班,所以孩子可能和長輩相處的時間更長一些。但長輩比較寵溺孩子,閨蜜經常能收到長輩的“投訴”:

“哎呀,這孩子,我們說什麼都不聽!”

但大多數時候,閨蜜說什麼,娃還是很樂意聽,並且能聽進去的。

本來,她還因為自己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也經常給孩子“立規矩”,不像爺爺奶奶和娃待得時間長,又事事都順著娃,而擔心娃和自己“不親”。

但每次看到娃都能和自己特別順暢地溝通,閨蜜也就安心了。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可見,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並不取決於是不是一直順著孩子意,讓孩子開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支持和幫助他,並且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明確界限的人。

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就叫做親密。就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和英子。

英子拼了命地想逃離親媽,卻願意聽劉靜阿姨講話,也願意把心裡話像劉靜傾訴。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在劉靜和英子之間,有一種甚至超越母愛的信任感。可見,“信賴”才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就像我在《讀書|焦慮的中產父母們,我們的育兒理念,也許打一開始就錯了》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句話:

“親子關係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養方法更重要”。

03

可是,在我們日常的育兒習慣中,卻總是拿著最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建立“關係”

想起我的朋友小K曾經跟我吐槽,說千萬別相信那些什麼“熬到孩子大了就好”這樣的鬼話,只要為人父母一天,就擺脫不了疲憊和勞累。

孩子小時累身,孩子大了累心。

小K感覺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消防員一樣,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滅火。

孩子我行我素、油鹽不進;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總喜歡說“不”,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大哭大鬧,稍不順心就翻臉…

為此,小K去看各種各樣的公號文、去挖別家爸媽口中的經驗妙招、去尋求育兒書裡的專家建議,手握著由一大堆方法論組成的滅火器到處撲火。

轉過頭卻發現,“火災”發生的頻率一點都沒減少。孩子總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出現。剛解決了問題A,孩子又整出了問題B。

小K在無數個深夜對自己靈魂拷問:

“到底是我生了個不省心的娃,還是自己做媽媽的段位不夠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有一堵牆,橫亙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他們不懂我們的苦心和愛意,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母與子,近在眼前,卻又咫尺天涯。

似乎,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正在成為我們與上一輩關係的輪迴。

“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

這句我們曾經最最討厭從自己父母嘴裡聽到的話,不知何時,也開始在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從內心裡不斷地響起。

我們懷揣著愛意,卻忘記了“愛”本是個動詞。

我們笨拙地表達著,卻看不清孩子是否能接收到我們的愛之電波。

在這樣令人受挫的時刻,在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時刻,卻從來沒有人能來拍拍我們的肩膀,輕聲地對我們說:

“嗨,別難過,你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


04

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

是的,它的影響太大。可是,我們的確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但我們至少可以努力為孩子建立一個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然,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並不僅僅依靠一日兩日。信任感,需要日積月累的良好溝通。與孩子有來有往,他們才願意到彼此的心裡串門。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而瞬間關閉的。

不愛了,只代表一種美好的關係的終結;而信任的缺失,卻代表了另一種惡的關係的開始。

但似乎,我們每次提到尊重、接納孩子的時候,都有網友會來問:

“一直順著孩子,不會把他們寵成沒規矩、無法無天的小孩嗎?”

這其實是對良好親子關係的誤解。

尊重”和“接納”並不代表“縱容”和“溺愛”。我們想強調的,只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有很多人覺得,“關係好”就是不起衝突、時時和諧,但事實並非如此。

衝突才是人際關係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決定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親密。

而對待衝突,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順暢的溝通。

有時候,你只需要改變聽與說的方式,就能收穫一場流動愛意的對話,改變之前與孩子針尖對麥芒的狀態,讓你們在衝突中還能保持愛的流動。

聽上去有點不現實?其實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完全存在的,小暖之前親身體驗多年並牆裂“安利”過的P.E.T.育兒心法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實例。

簡單來說,P.E.T.是一個來自美國並基於心理學領域的父母培訓課程,也是全球第一個親子溝通課程,目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培訓課程,參加過課程父母有500萬人。

它向父母傳授了一套理念心法和溝通技巧,能簡單可行地幫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關於P.E.T.從親子關係上帶給小暖自己,以及身邊許多人的變化和益處,小暖已經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不少。

而最近幾次,在小暖組織的P.E.T.讀書會上,我也真實地看到這套育兒哲學帶給大家的變化。

不論是讀書會,還是我們的微信群,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育兒分享。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當媽媽在孩子摔疼了、考試成績不好時,放下以往的評判,用傾聽接納孩子的情緒,一句簡單的“你很疼”、“你很難過”,便把孩子的“愛箱”加滿了油,讓孩子重新生出力量抵禦“颱風”過境;

當媽媽極力忍耐著疲憊和睏倦,咬著牙心裡非常不開心地滿足著女兒一遍又一遍講繪本的需求時,P.E.T的“第三法”就像一個能看懂媽媽內心的朋友,讓女兒的需求被滿足的同時,也讓習慣於自我犧牲的媽媽被“看見”,通過頭腦風暴,找出讓彼此都心滿意足的解決方法;

當媽媽被家裡的大寶和二寶每天重複上演的你爭我奪搞得心力憔悴時,“傾聽”和“面質”技巧讓媽媽從一個每次都當裁判當到心累的角色拯救出來,將孩子們的問題“歸還”給孩子,不再捲入其中,避免將孩子之間的衝突升級為親子衝突。

而當這種改變成為某種我們習以為常的溝通方式時,就連孩子們也不自覺地“天使”起來,照著媽媽的樣子學會了“共情”,擁有了“同理心”。

就像我們讀書會的一位朋友分享的,她和女兒在家玩飛盤時,女兒對媽媽說:“媽媽,你往旁邊站點兒,我怕打到你,那樣我會心疼你。”

讀書會裡,大家分享的類似的小細節數不勝數。

看著那些一直解決不了的“育兒難題”,或者孩子反反覆覆出現的問題,通過P.E.T改變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得到解決和化解,真的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套心法的力量。

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為孩子建立一個讓她溫暖的原生家庭

換一種方式,讓孩子更願意和我們溝通;改變一種語言,讓孩子在溝通中自己解決問題,在這堂課中,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最後,還是用小暖經常愛說的那句話結尾吧:

別忘了,“親子關係大於教育”。就願,我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一直親密而溫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