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宋朝 漢朝 藺相如 杜甫 文藏 文藏 2017-10-31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元 磁州窯彩繪投壺

從先秦至清末,宮廷中流行著一種特別的遊戲——投壺,亦稱射壺。宋時呂大臨在《禮記傳》中雲:“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遙想古人遊戲之樂,在收藏投壺的過程中也多一份意趣。

初為國家禮儀

投壺的發端最早應是東周與春秋左近出現,源流本為“射禮”,戰國時期已相當興盛。那時,諸侯列國之間的國事外交,宴飲賓客,通常作為禮儀和尊敬,須請來賓射箭,來賓不能推辭。當時,射箭為成年男子的基本技藝,以不會為恥。久之,不會者多了,倘若有病者,亦是不能。例如趙國的藺相如,手無縛雞之力,怎能施射箭之禮?也就只得改為以手投擲。手來投擲,箭鏃何用?所以後來投壺之箭,無鏃。於是就有了“投壺”之戲。自然,最早投壺不是遊戲,而是諸侯國間的國家禮儀。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漢代《投壺圖》拓片

在《左傳》中記載:“晉昭公大宴諸國君王,舉行投壺盛儀。壺中滿盛紅小豆,使箭不能躍出,每投一次,不得重複,可以輪迴。”這裡所描述的情景,明確指出是為國禮。

投壺成為遊戲,是戰國後期才開始的。此等遊戲,圈子很小,古代僅在皇家燕宴,士大夫、文人們宴飲或雅集之際。人們從容安祥,講究禮儀,吟詠詩文,款款戲耍,是一種極有修養的貴族遊戲。人們站在距“壺”一定距離之處,一手拿了一支無鏃之箭,投向“壺”口,以矢投入“壺”口之內者為勝,兩側耳口次之,亦可三矢齊發,全部投入口耳,稱為“寫字”。可以人各一次,亦可每人多支,投完換人,多次循環,以投入最多者為勝,輸者或罰酒,或作詩句,類似酒令。

歷代遊戲有別

秦漢之時,士大夫們每逢宴飲,必得以“雅歌”伴“投壺”助興。其投壺技巧百出,有背向反投者,遮目盲投者,隔了屏風越投者,或各種舞蹈技藝投壺者等等,不一而足。《東觀漢記》有云:“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雅歌已與投壺融合一體,而且成為入仕晉級的必備條件——儒士們若要升遷,先必要學好此二者。自然,熟能生巧的愉悅與盛況,不得而知。此時此處的投壺,已經失去了國禮的權威地位,逐漸演化為士大夫、文人們雅集的遊戲了。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馮超然《投壺圖》

漢代投壺,改進許多。壺中無物,投得太正,矢可彈出,無效再投,最多可擲百次。《西京雜記》有:漢武帝時之郭舍人善投壺,可以“一矢百餘反”,“每為武帝投壺,輒賜金帛”。此位郭舍人,是惟一可以三矢齊發,投作“寫字”技巧者。南陽出土東漢畫像石上,亦有“投壺飲酒圖”,賓客對列,中置投壺,旁有酒甌,有司射,有監酒,有投者,有觀者,有扶醉者,雅歌投壺之盛狀,鏤刻得很是生動。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明 銅雙耳投壺

到了魏晉時期,投壺又得改進。壺兩側加了雙耳,投壺之花樣劇增,有“依耳”、“貫耳”、“倒耳”、“連中”、“全壺”等等。在士大夫與文人之間,頗為盛行。為魏晉時期之“雅集”活動,平添許多詩文內容。《新唐書·高麗傳》記載:“高麗之君居平壤城,俗喜弈、投壺、蹴鞠。”可見,唐代中國之“三大國技”:圍棋、投壺、足球已經傳到朝鮮,且頗得其舉國歡喜。對唐代投壺遊戲之描述,杜甫在《能畫》一詩中:“能畫毛延壽,投壺郭舍人。”杜甫以漢武帝賞識的投壺藝人郭舍人,作比唐玄宗寵幸的技藝伶人。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宋代投壺

投壺在宋代不如漢唐般興盛了,卻也於文人之間流行著。歐陽修寫楊大年作文“投壺而不妨構思。”陸游亦有詩句為:“投壺聲斷彈棋罷,閒展道書看”。由於宋代“寓政於樂”的過高改造,投壺遊戲,漸漸衰弱,僅於少數士大夫文人間流行,文人雅士間不多見了。可見,此時的雅歌投壺之戲,已經被賦予太多的政治意義。明代投壺,又有新的發展,投擲技法百有四十,這在《投壺奏矢》一書中有載。清代投壺亦有遺蹤,北京中山公園有“投壺亭”,是皇家節日宴飲時節,相伴遊戲,至今仍保存中古投壺六尊。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明16世紀 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蕃蓮紋投壺

投壺的式樣自誕生以來,大體上無甚變化,壺腹形似懸膽,又近賞瓶,細長口徑。後來加了雙耳,是為孔透,或與壺口同徑,絕無比壺口徑大者。漢唐以前,壺底為平底或外撇簋足(即圈足)。宋代以降,則盡成簋足了,且有六方八方者。漢唐及以前,其紋飾大都與青銅器、玉器類似,其後,則龍鳳鳥獸,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等等,不拘故事,皆可為飾。


文藏頭條號精彩內容:

婦好墓隨葬玉器賞析——王后·母親·女將

古代文人雅集玩什麼?燕飲投壺禮為先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中國收藏》雜誌App!更多幹貨等著你!

更多藝術賞析與收藏資訊,歡迎關注【文藏】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