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地域迴避就是異地為官。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就有目的的實行地域迴避。清朝從順治年間開始,總督和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就不允許在籍貫省任職。康熙四十二年定例,官員任職地需要同自己籍貫省相距五百里。地域迴避制度各朝各代都嚴格執行。它之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央集權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人們在談論古代中央集權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為什麼“皇權”無法下縣呢?這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必須依靠地方官代理行使,而官員的多寡受人口、經濟、土地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數不可能多到深入基層。同時政府層級越多,官員同皇帝的距離越遠,受中央的控制就越小。所以皇帝的權威往往只能同政府機構一同止於縣級。

縣以下,實際上是一個個不怎麼受朝廷管理,各自獨立的宗族組織。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實際上由兩個系統構成,上部是以皇帝為中心,地方官為觸手的政府系統,下部是無數個獨立的地方宗族。政府系統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宗族負責基層自治。兩個系統雖然信奉同樣的儒家思想,但多數時候平行發展,只在稅收、徵兵、基建、賑災等時候產生交集。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地域迴避就是異地為官。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就有目的的實行地域迴避。清朝從順治年間開始,總督和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就不允許在籍貫省任職。康熙四十二年定例,官員任職地需要同自己籍貫省相距五百里。地域迴避制度各朝各代都嚴格執行。它之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央集權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人們在談論古代中央集權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為什麼“皇權”無法下縣呢?這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必須依靠地方官代理行使,而官員的多寡受人口、經濟、土地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數不可能多到深入基層。同時政府層級越多,官員同皇帝的距離越遠,受中央的控制就越小。所以皇帝的權威往往只能同政府機構一同止於縣級。

縣以下,實際上是一個個不怎麼受朝廷管理,各自獨立的宗族組織。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實際上由兩個系統構成,上部是以皇帝為中心,地方官為觸手的政府系統,下部是無數個獨立的地方宗族。政府系統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宗族負責基層自治。兩個系統雖然信奉同樣的儒家思想,但多數時候平行發展,只在稅收、徵兵、基建、賑災等時候產生交集。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這種情況下皇帝最怕什麼?當然是害怕代自己行使權力的地方官同地方勢力聯合起來矇蔽自己。為了切斷基層官員同地方勢力的聯繫,地域迴避應運而生。在實行迴避制度的同時,清政府還嚴格規定了地方官的任期。以往人們有三年一任知縣的說法,但在實際上,知縣的平均任期還不到一年。

清朝的地域迴避包括原籍(祖籍)迴避和寄籍迴避。在宗族組織沒有解體的時候,原籍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成長地,也不是父母的出生地和成長地,而是宗族所在地,也就是常說的祖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傳統中國是鄉土社會,一大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小。在鄉土社會中,土地和血緣往往是綁定的,宗族在固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只有人口膨脹或者天災人禍的時候才有部分人離開故土。

而鄉土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是血緣關組成了一個人的大部分關係網。一個人可能離開故土幾十年,但是有朝一日回到老家依然能輕易的重拾關係網。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數代之前離鄉的人回祖籍尋祖。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地域迴避就是異地為官。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就有目的的實行地域迴避。清朝從順治年間開始,總督和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就不允許在籍貫省任職。康熙四十二年定例,官員任職地需要同自己籍貫省相距五百里。地域迴避制度各朝各代都嚴格執行。它之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央集權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人們在談論古代中央集權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為什麼“皇權”無法下縣呢?這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必須依靠地方官代理行使,而官員的多寡受人口、經濟、土地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數不可能多到深入基層。同時政府層級越多,官員同皇帝的距離越遠,受中央的控制就越小。所以皇帝的權威往往只能同政府機構一同止於縣級。

縣以下,實際上是一個個不怎麼受朝廷管理,各自獨立的宗族組織。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實際上由兩個系統構成,上部是以皇帝為中心,地方官為觸手的政府系統,下部是無數個獨立的地方宗族。政府系統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宗族負責基層自治。兩個系統雖然信奉同樣的儒家思想,但多數時候平行發展,只在稅收、徵兵、基建、賑災等時候產生交集。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這種情況下皇帝最怕什麼?當然是害怕代自己行使權力的地方官同地方勢力聯合起來矇蔽自己。為了切斷基層官員同地方勢力的聯繫,地域迴避應運而生。在實行迴避制度的同時,清政府還嚴格規定了地方官的任期。以往人們有三年一任知縣的說法,但在實際上,知縣的平均任期還不到一年。

清朝的地域迴避包括原籍(祖籍)迴避和寄籍迴避。在宗族組織沒有解體的時候,原籍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成長地,也不是父母的出生地和成長地,而是宗族所在地,也就是常說的祖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傳統中國是鄉土社會,一大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小。在鄉土社會中,土地和血緣往往是綁定的,宗族在固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只有人口膨脹或者天災人禍的時候才有部分人離開故土。

而鄉土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是血緣關組成了一個人的大部分關係網。一個人可能離開故土幾十年,但是有朝一日回到老家依然能輕易的重拾關係網。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數代之前離鄉的人回祖籍尋祖。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寄籍就是一個人長期生活居住的地方。一個人在寄籍地生活久了自然會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一旦於當地為官,難免同地方勢力勾結。無論祖籍、寄籍,都是籍貫省。

知道了大清的地域迴避制度之後就不難理解乾隆皇帝為什麼對張廷泰的籍貫問題發怒了,張廷泰既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紹興話,自然是幼年時期在紹興生活過許多年。無論如何都同典制中的寄籍情況相去不遠,這就違反了地域迴避制度。而除張廷泰外,可能還有更多地方官違反迴避制度。按照《大清會典》,違反迴避制度最輕也要降級任用。但是張廷泰只是平調異地,可能是張廷泰確實在紹興居住時間不長,但更可能的是六品及以下官員的迴避制度已經快要廢弛,張廷泰沒有隱瞞籍貫,重責他有點說不過去。他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充當了乾隆整頓基層的導火索。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地域迴避就是異地為官。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就有目的的實行地域迴避。清朝從順治年間開始,總督和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就不允許在籍貫省任職。康熙四十二年定例,官員任職地需要同自己籍貫省相距五百里。地域迴避制度各朝各代都嚴格執行。它之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央集權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人們在談論古代中央集權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為什麼“皇權”無法下縣呢?這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必須依靠地方官代理行使,而官員的多寡受人口、經濟、土地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數不可能多到深入基層。同時政府層級越多,官員同皇帝的距離越遠,受中央的控制就越小。所以皇帝的權威往往只能同政府機構一同止於縣級。

縣以下,實際上是一個個不怎麼受朝廷管理,各自獨立的宗族組織。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實際上由兩個系統構成,上部是以皇帝為中心,地方官為觸手的政府系統,下部是無數個獨立的地方宗族。政府系統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宗族負責基層自治。兩個系統雖然信奉同樣的儒家思想,但多數時候平行發展,只在稅收、徵兵、基建、賑災等時候產生交集。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這種情況下皇帝最怕什麼?當然是害怕代自己行使權力的地方官同地方勢力聯合起來矇蔽自己。為了切斷基層官員同地方勢力的聯繫,地域迴避應運而生。在實行迴避制度的同時,清政府還嚴格規定了地方官的任期。以往人們有三年一任知縣的說法,但在實際上,知縣的平均任期還不到一年。

清朝的地域迴避包括原籍(祖籍)迴避和寄籍迴避。在宗族組織沒有解體的時候,原籍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成長地,也不是父母的出生地和成長地,而是宗族所在地,也就是常說的祖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傳統中國是鄉土社會,一大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小。在鄉土社會中,土地和血緣往往是綁定的,宗族在固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只有人口膨脹或者天災人禍的時候才有部分人離開故土。

而鄉土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是血緣關組成了一個人的大部分關係網。一個人可能離開故土幾十年,但是有朝一日回到老家依然能輕易的重拾關係網。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數代之前離鄉的人回祖籍尋祖。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寄籍就是一個人長期生活居住的地方。一個人在寄籍地生活久了自然會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一旦於當地為官,難免同地方勢力勾結。無論祖籍、寄籍,都是籍貫省。

知道了大清的地域迴避制度之後就不難理解乾隆皇帝為什麼對張廷泰的籍貫問題發怒了,張廷泰既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紹興話,自然是幼年時期在紹興生活過許多年。無論如何都同典制中的寄籍情況相去不遠,這就違反了地域迴避制度。而除張廷泰外,可能還有更多地方官違反迴避制度。按照《大清會典》,違反迴避制度最輕也要降級任用。但是張廷泰只是平調異地,可能是張廷泰確實在紹興居住時間不長,但更可能的是六品及以下官員的迴避制度已經快要廢弛,張廷泰沒有隱瞞籍貫,重責他有點說不過去。他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充當了乾隆整頓基層的導火索。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親族迴避

在清朝,一個候補官員能不能就任職缺,除了要離自己的籍貫地五百里之外,還要看上司裡有沒有自己的同族,這就是親族迴避。

清會典中載,康熙三年題準:外任官員現在上司中有系同族者皆令迴避。但是宗族系統龐雜,許多宗族在數代繁衍之後會發展出許多分支,如果一概而論,親族迴避很難實現。於是康熙十年又下令,五服之外,籍貫不同,散居於不同省府的同姓宗族可以免於迴避。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地域迴避就是異地為官。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就有目的的實行地域迴避。清朝從順治年間開始,總督和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就不允許在籍貫省任職。康熙四十二年定例,官員任職地需要同自己籍貫省相距五百里。地域迴避制度各朝各代都嚴格執行。它之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央集權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人們在談論古代中央集權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為什麼“皇權”無法下縣呢?這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必須依靠地方官代理行使,而官員的多寡受人口、經濟、土地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數不可能多到深入基層。同時政府層級越多,官員同皇帝的距離越遠,受中央的控制就越小。所以皇帝的權威往往只能同政府機構一同止於縣級。

縣以下,實際上是一個個不怎麼受朝廷管理,各自獨立的宗族組織。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實際上由兩個系統構成,上部是以皇帝為中心,地方官為觸手的政府系統,下部是無數個獨立的地方宗族。政府系統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宗族負責基層自治。兩個系統雖然信奉同樣的儒家思想,但多數時候平行發展,只在稅收、徵兵、基建、賑災等時候產生交集。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這種情況下皇帝最怕什麼?當然是害怕代自己行使權力的地方官同地方勢力聯合起來矇蔽自己。為了切斷基層官員同地方勢力的聯繫,地域迴避應運而生。在實行迴避制度的同時,清政府還嚴格規定了地方官的任期。以往人們有三年一任知縣的說法,但在實際上,知縣的平均任期還不到一年。

清朝的地域迴避包括原籍(祖籍)迴避和寄籍迴避。在宗族組織沒有解體的時候,原籍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成長地,也不是父母的出生地和成長地,而是宗族所在地,也就是常說的祖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傳統中國是鄉土社會,一大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小。在鄉土社會中,土地和血緣往往是綁定的,宗族在固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只有人口膨脹或者天災人禍的時候才有部分人離開故土。

而鄉土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是血緣關組成了一個人的大部分關係網。一個人可能離開故土幾十年,但是有朝一日回到老家依然能輕易的重拾關係網。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數代之前離鄉的人回祖籍尋祖。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寄籍就是一個人長期生活居住的地方。一個人在寄籍地生活久了自然會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一旦於當地為官,難免同地方勢力勾結。無論祖籍、寄籍,都是籍貫省。

知道了大清的地域迴避制度之後就不難理解乾隆皇帝為什麼對張廷泰的籍貫問題發怒了,張廷泰既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紹興話,自然是幼年時期在紹興生活過許多年。無論如何都同典制中的寄籍情況相去不遠,這就違反了地域迴避制度。而除張廷泰外,可能還有更多地方官違反迴避制度。按照《大清會典》,違反迴避制度最輕也要降級任用。但是張廷泰只是平調異地,可能是張廷泰確實在紹興居住時間不長,但更可能的是六品及以下官員的迴避制度已經快要廢弛,張廷泰沒有隱瞞籍貫,重責他有點說不過去。他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充當了乾隆整頓基層的導火索。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親族迴避

在清朝,一個候補官員能不能就任職缺,除了要離自己的籍貫地五百里之外,還要看上司裡有沒有自己的同族,這就是親族迴避。

清會典中載,康熙三年題準:外任官員現在上司中有系同族者皆令迴避。但是宗族系統龐雜,許多宗族在數代繁衍之後會發展出許多分支,如果一概而論,親族迴避很難實現。於是康熙十年又下令,五服之外,籍貫不同,散居於不同省府的同姓宗族可以免於迴避。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迴避制度,特別是迴避制度中的地域迴避制度幾乎貫穿了中國封建社會始終,遠遠比另一項偉大發明科舉制要長。迴避制度避免了基層政權同地方勢力勾結,有利於皇權對地方實現控制。

但迴避制度也有缺陷,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文化和經濟差異巨大,異地赴任的地方官人生地不熟,如何施政只能憑衙門胥吏協助。《紅樓夢》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一節詳細描寫了這種地方官赴任之初耳聾眼瞎的情況。如果沒有門子的幫助,賈雨村如何斷得清馮薛兩家的葫蘆案?而一旦地方官摸清底細後,又馬上要到任離職。代表國家權力的地方官無法有效、合理施政,反過來會限制地方文化和經濟發展。

"

乾隆四十二年,老皇帝已然年近七十。對於一個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眼花耳聾無法避免。但也許是他的操勞引發了上蒼垂憐,肉體磨損並未放慢他的思路,在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依然能得心應手。而相比於青年時期,歲月的洗禮讓他更能洞察藏在臣子背後的心機。在同大臣的交流中,往往一個眼神和一句話就能瞭然事情原委。

按照慣例,每逢地方官回京述職,皇帝都會在戶部的引薦下接見其中的能臣賢吏。這種接見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往往只是一種禮儀, 無益於中央和地方的聯繫。地方官的執政得失早已被無數封祕密奏摺送達御覽,該知道的皇帝早已經知道,不該說的地方官也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走漏風聲。但是它背後的象徵作用卻又沒有其他方法能夠替代,非如此不能顯示皇恩浩蕩,非如此無法讓多如牛毛的地方官相信當朝天子密切的注視著自己一舉一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但是對於被戶部引薦的地方官來說,這種接見卻是實實在在的殊榮,而這種殊榮又十分容易成為升遷路上的墊腳石。為了能夠博得聖上歡心,他們無不做萬全之備,生怕哪一句話不能讓聖上滿意,斷送了大好前程。

這種禮儀性的接見多是在皇帝的寒暄中開場,在臣子的表忠心後結束。古往今來,象徵性的儀式都以預想的結局收場,但乾隆四十二年的這場君臣之會卻不怎麼如人所願,還差點讓接受召見的地方官深陷囹圄。

此次接受召見的是外放紹興的六品通判張廷泰。在得知自己將要面聖之後,張廷泰做足了功課,設想過每一個乾隆爺會提到的問題,從執政得失,到對中央政策的看法,哪怕是官府吃喝用度的細枝末節他也思考再三。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對於一個六品通判來說,能夠一睹天顏十分不易。通判一官在清朝時又名“分府”,工作內容為輔佐知府行政。通判的工作地一般在知府無法親自管理的偏遠邊陲。

但是張廷泰與一眾通判不同,他的工作地在浙江紹興。紹興比鄰杭州,非但不屬於偏遠邊陲,還十分富庶。在這裡設通判官,是因為江浙一帶過於富有,政務太繁忙所致。通判之間官位無高低,但職缺有好壞。在紹興任通判,必然是眾多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又得到聖上召見,日後必會官運亨通。

紹興通判張廷泰一睹天尊後開始彙報自己履歷,他剛說完自己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皇帝就面漏慍色。原來乾隆皇帝聽出了他的江浙口音。唐詩中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除了少數具備極佳語言天賦的人能在幾種地方口音之間轉換外,平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改掉自己牙牙學語時候養成的家鄉話。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聽出張廷泰的江浙口音之後,乾隆立刻詢問他一個北京人為何能說出地道的紹興話。雖然張廷泰做足了功課,但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口音會引得聖上發怒。已然哆嗦成篩糠的他只好低頭辯解:自己年幼時候隨父親旅居紹興,所以才學得紹興口音。這個解釋自然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君臣此次會面不歡而散。

不久之後乾隆皇帝下諭:張廷泰年幼旅居紹興,屬於大清典制中寄籍一項,現在紹興任職違反了迴避制度。雖然通判官微人輕,但是迴避制度嚴肅不可違反。現將張廷泰調往福建任通判,以示懲罰。同時各省官員立刻查明自己轄區內有無類似情況,如果發現立刻同鄰省對調。再經發現,嚴懲不貸。

原來乾隆皇帝對張廷泰這個人到底來自紹興還是順天府並不在乎,他關心的是自己祖父康熙皇帝題準的迴避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人事迴避制度,簡單來說迴避制度就是某一職位不允許滿足特定條件的人擔當。

我國古代迴避制度以地域迴避為典型,確立於兩漢,完備於明清。在康熙時期,清朝的迴避制度就已經形成明文。

清朝的迴避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特殊機構迴避、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

  • 特殊機構迴避是指軍機處、都察院等機構針對特定人員制定的迴避制度。

其中廣為人知的是軍機處的親王迴避制度。出於限制皇族權力的需要,軍機處在設立之後的一百二十多年裡都不允許親王擔任軍機大臣,這種迴避制度直到咸豐年間才被打破。除此之外,戶部還不許任用江浙一帶的人,因為這裡是大清糧食的主產區,舉國所食仰賴於此,為了防止戶部官員同地方勾結,所以迴避。特殊機構的迴避制度屬於迴避制度中的特事特辦,最重要的還是地域迴避和親族迴避制度。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地域迴避就是異地為官。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就有目的的實行地域迴避。清朝從順治年間開始,總督和巡撫以下的地方官就不允許在籍貫省任職。康熙四十二年定例,官員任職地需要同自己籍貫省相距五百里。地域迴避制度各朝各代都嚴格執行。它之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央集權的特殊性決定的。

現在人們在談論古代中央集權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叫做“皇權不下縣”,為什麼“皇權”無法下縣呢?這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必須依靠地方官代理行使,而官員的多寡受人口、經濟、土地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數不可能多到深入基層。同時政府層級越多,官員同皇帝的距離越遠,受中央的控制就越小。所以皇帝的權威往往只能同政府機構一同止於縣級。

縣以下,實際上是一個個不怎麼受朝廷管理,各自獨立的宗族組織。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實際上由兩個系統構成,上部是以皇帝為中心,地方官為觸手的政府系統,下部是無數個獨立的地方宗族。政府系統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宗族負責基層自治。兩個系統雖然信奉同樣的儒家思想,但多數時候平行發展,只在稅收、徵兵、基建、賑災等時候產生交集。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這種情況下皇帝最怕什麼?當然是害怕代自己行使權力的地方官同地方勢力聯合起來矇蔽自己。為了切斷基層官員同地方勢力的聯繫,地域迴避應運而生。在實行迴避制度的同時,清政府還嚴格規定了地方官的任期。以往人們有三年一任知縣的說法,但在實際上,知縣的平均任期還不到一年。

清朝的地域迴避包括原籍(祖籍)迴避和寄籍迴避。在宗族組織沒有解體的時候,原籍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成長地,也不是父母的出生地和成長地,而是宗族所在地,也就是常說的祖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傳統中國是鄉土社會,一大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小。在鄉土社會中,土地和血緣往往是綁定的,宗族在固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只有人口膨脹或者天災人禍的時候才有部分人離開故土。

而鄉土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是血緣關組成了一個人的大部分關係網。一個人可能離開故土幾十年,但是有朝一日回到老家依然能輕易的重拾關係網。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數代之前離鄉的人回祖籍尋祖。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寄籍就是一個人長期生活居住的地方。一個人在寄籍地生活久了自然會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一旦於當地為官,難免同地方勢力勾結。無論祖籍、寄籍,都是籍貫省。

知道了大清的地域迴避制度之後就不難理解乾隆皇帝為什麼對張廷泰的籍貫問題發怒了,張廷泰既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紹興話,自然是幼年時期在紹興生活過許多年。無論如何都同典制中的寄籍情況相去不遠,這就違反了地域迴避制度。而除張廷泰外,可能還有更多地方官違反迴避制度。按照《大清會典》,違反迴避制度最輕也要降級任用。但是張廷泰只是平調異地,可能是張廷泰確實在紹興居住時間不長,但更可能的是六品及以下官員的迴避制度已經快要廢弛,張廷泰沒有隱瞞籍貫,重責他有點說不過去。他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充當了乾隆整頓基層的導火索。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 親族迴避

在清朝,一個候補官員能不能就任職缺,除了要離自己的籍貫地五百里之外,還要看上司裡有沒有自己的同族,這就是親族迴避。

清會典中載,康熙三年題準:外任官員現在上司中有系同族者皆令迴避。但是宗族系統龐雜,許多宗族在數代繁衍之後會發展出許多分支,如果一概而論,親族迴避很難實現。於是康熙十年又下令,五服之外,籍貫不同,散居於不同省府的同姓宗族可以免於迴避。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迴避制度,特別是迴避制度中的地域迴避制度幾乎貫穿了中國封建社會始終,遠遠比另一項偉大發明科舉制要長。迴避制度避免了基層政權同地方勢力勾結,有利於皇權對地方實現控制。

但迴避制度也有缺陷,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文化和經濟差異巨大,異地赴任的地方官人生地不熟,如何施政只能憑衙門胥吏協助。《紅樓夢》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一節詳細描寫了這種地方官赴任之初耳聾眼瞎的情況。如果沒有門子的幫助,賈雨村如何斷得清馮薛兩家的葫蘆案?而一旦地方官摸清底細後,又馬上要到任離職。代表國家權力的地方官無法有效、合理施政,反過來會限制地方文化和經濟發展。

古代“迴避制度”是指什麼,為何歷代帝王都害怕官員執行不到位

雍正七年,為了防止地方胥吏胡作非為,朝廷下令“凡江蘇、安徽、湖北、湖南、陝西、甘肅諸處,府州縣以下官員得本省之缺,不在本籍巡撫統轄之內者,不必令其迴避。其相隔在五百里之內者,仍照隔省迴避之例,一體遵行。”

說來說去,迴避制度的誕生源於皇權專制的需要,在權力自上而下授予的情況下十分必要,哪怕迴避制度對地方行政和社會發展造成阻礙,也只能在大框架下微調,而絕無廢除的可能。至於乾隆四十二年那個倒黴的通判張廷泰,史書上再無記載,如果不是沾了地域迴避的邊,他或許也能官運亨通名留清史吧。

文:劉不成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