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二、文人面對“子不語”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諸多“解套策略”

除了難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們還運用各種邏輯論證了“語怪”“志怪”的合法性,謂之“解套策略”。

1. 由於孔子只是不講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沒有明確的否定話語,所有後代文人以此為邏輯起點,認為孔子“並不反對怪力亂神”。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經常會提到“孔子豈不語怪哉”一類的話,並列舉《左傳》《國語》一類文獻的怪異內容來說明。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二、文人面對“子不語”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諸多“解套策略”

除了難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們還運用各種邏輯論證了“語怪”“志怪”的合法性,謂之“解套策略”。

1. 由於孔子只是不講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沒有明確的否定話語,所有後代文人以此為邏輯起點,認為孔子“並不反對怪力亂神”。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經常會提到“孔子豈不語怪哉”一類的話,並列舉《左傳》《國語》一類文獻的怪異內容來說明。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2. 強調“實錄”,主觀上與“荒誕無根”者劃清界限

其實,今天我們看來是“志怪”的作品,古代未必這麼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得很清楚,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佛徒和道教人士,張皇靈異,而鬼道大熾,由此誕生的志怪小說,也多宣揚鬼神實有。幹寶撰寫《搜神記》,自言目的之一便在於“發明鬼神之不誣”。那個時代的人,是相信這些鬼神怪異存在的。但記載這類事情需要一個前提——實錄。

這裡的實錄,不是指所錄之事必須眼見耳聞,二是記錄的方式要求是徵信。具體到志怪作品裡,就是註明出處來源,不論是自己的見聞,還是聽來的傳聞。我們看一些志怪小說的鈔本、刻本,常會發現一些毛筆字批註,內容往往是某事可信、某事不可信云云,即屬於此種判斷。

志怪之實錄,有一特重要之根據,便是正史五行志。五行志的相關內容,與志怪小說往往同質同構,有相近的思想傾向和話語。五行志中的志怪,有著配套的邏輯體系——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這是儒家解經話語之一種,於漢代尤其盛行,旨在揭示怪異事件的現實隱喻。在此一話語下,五行志之內容,並非四庫館臣所說“荒誕無根、神怪不經”,而是有據而發。

後世的志怪小說作者汲取了這一點,常常宣揚所作是實錄,且模仿讖緯之敘述,目之若有深意在焉。雖然實際效應未必如實,但至少在作家意圖上,是每每強調這一點的。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二、文人面對“子不語”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諸多“解套策略”

除了難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們還運用各種邏輯論證了“語怪”“志怪”的合法性,謂之“解套策略”。

1. 由於孔子只是不講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沒有明確的否定話語,所有後代文人以此為邏輯起點,認為孔子“並不反對怪力亂神”。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經常會提到“孔子豈不語怪哉”一類的話,並列舉《左傳》《國語》一類文獻的怪異內容來說明。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2. 強調“實錄”,主觀上與“荒誕無根”者劃清界限

其實,今天我們看來是“志怪”的作品,古代未必這麼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得很清楚,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佛徒和道教人士,張皇靈異,而鬼道大熾,由此誕生的志怪小說,也多宣揚鬼神實有。幹寶撰寫《搜神記》,自言目的之一便在於“發明鬼神之不誣”。那個時代的人,是相信這些鬼神怪異存在的。但記載這類事情需要一個前提——實錄。

這裡的實錄,不是指所錄之事必須眼見耳聞,二是記錄的方式要求是徵信。具體到志怪作品裡,就是註明出處來源,不論是自己的見聞,還是聽來的傳聞。我們看一些志怪小說的鈔本、刻本,常會發現一些毛筆字批註,內容往往是某事可信、某事不可信云云,即屬於此種判斷。

志怪之實錄,有一特重要之根據,便是正史五行志。五行志的相關內容,與志怪小說往往同質同構,有相近的思想傾向和話語。五行志中的志怪,有著配套的邏輯體系——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這是儒家解經話語之一種,於漢代尤其盛行,旨在揭示怪異事件的現實隱喻。在此一話語下,五行志之內容,並非四庫館臣所說“荒誕無根、神怪不經”,而是有據而發。

後世的志怪小說作者汲取了這一點,常常宣揚所作是實錄,且模仿讖緯之敘述,目之若有深意在焉。雖然實際效應未必如實,但至少在作家意圖上,是每每強調這一點的。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3.公開標榜效仿前人,證明自己志怪的合法性

這種心態今人也能體會——當別人指責你幹了某件事時,你會說:你看那誰誰誰不是做了?你看那誰,那麼有名,不也做過這種事嗎?——藉助他們來為自己轉圜。

古代的文人也有類似情況。比如晉代的幹寶寫《搜神記》就說:“苟有虛錯,願與前賢共分譏謗。”洪邁也是如此,說明自己志怪乃追摹前人。明代的祝允明則更狡獪,不但表明自己是效仿洪邁,還說萬一受到責難,那也是“洪書先吾而廢”,吾又何懼焉?清代的蒲松齡,一篇自序也多是此類話語,先借別人起興,再表一己之懷。凡此種種,皆是借前人之酒杯,而澆自己之塊壘。客套的奉承背後,夾雜著找擋箭牌的小心態。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二、文人面對“子不語”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諸多“解套策略”

除了難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們還運用各種邏輯論證了“語怪”“志怪”的合法性,謂之“解套策略”。

1. 由於孔子只是不講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沒有明確的否定話語,所有後代文人以此為邏輯起點,認為孔子“並不反對怪力亂神”。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經常會提到“孔子豈不語怪哉”一類的話,並列舉《左傳》《國語》一類文獻的怪異內容來說明。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2. 強調“實錄”,主觀上與“荒誕無根”者劃清界限

其實,今天我們看來是“志怪”的作品,古代未必這麼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得很清楚,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佛徒和道教人士,張皇靈異,而鬼道大熾,由此誕生的志怪小說,也多宣揚鬼神實有。幹寶撰寫《搜神記》,自言目的之一便在於“發明鬼神之不誣”。那個時代的人,是相信這些鬼神怪異存在的。但記載這類事情需要一個前提——實錄。

這裡的實錄,不是指所錄之事必須眼見耳聞,二是記錄的方式要求是徵信。具體到志怪作品裡,就是註明出處來源,不論是自己的見聞,還是聽來的傳聞。我們看一些志怪小說的鈔本、刻本,常會發現一些毛筆字批註,內容往往是某事可信、某事不可信云云,即屬於此種判斷。

志怪之實錄,有一特重要之根據,便是正史五行志。五行志的相關內容,與志怪小說往往同質同構,有相近的思想傾向和話語。五行志中的志怪,有著配套的邏輯體系——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這是儒家解經話語之一種,於漢代尤其盛行,旨在揭示怪異事件的現實隱喻。在此一話語下,五行志之內容,並非四庫館臣所說“荒誕無根、神怪不經”,而是有據而發。

後世的志怪小說作者汲取了這一點,常常宣揚所作是實錄,且模仿讖緯之敘述,目之若有深意在焉。雖然實際效應未必如實,但至少在作家意圖上,是每每強調這一點的。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3.公開標榜效仿前人,證明自己志怪的合法性

這種心態今人也能體會——當別人指責你幹了某件事時,你會說:你看那誰誰誰不是做了?你看那誰,那麼有名,不也做過這種事嗎?——藉助他們來為自己轉圜。

古代的文人也有類似情況。比如晉代的幹寶寫《搜神記》就說:“苟有虛錯,願與前賢共分譏謗。”洪邁也是如此,說明自己志怪乃追摹前人。明代的祝允明則更狡獪,不但表明自己是效仿洪邁,還說萬一受到責難,那也是“洪書先吾而廢”,吾又何懼焉?清代的蒲松齡,一篇自序也多是此類話語,先借別人起興,再表一己之懷。凡此種種,皆是借前人之酒杯,而澆自己之塊壘。客套的奉承背後,夾雜著找擋箭牌的小心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祝允明(1461—1527)

4. 萬能辯辭——“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常言道:說有易,說無難。這看起來是一句狡辯的話,但實際上古人早已經用到。尤其是在為自己創作志怪辯護時,列舉過前人的“擋箭牌”之後,往往也會來一句“世界這麼大,啥沒有”的話。明代祝允明就說過:“幽詭之事,固宇宙之不能無;而變異之事,亦非尋常人念慮所及。”此類例子還有很多。其實,不唯小說家如此,在宋明以來的理學家那裡,論證萬物之理時,也常用到類似的語言。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二、文人面對“子不語”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諸多“解套策略”

除了難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們還運用各種邏輯論證了“語怪”“志怪”的合法性,謂之“解套策略”。

1. 由於孔子只是不講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沒有明確的否定話語,所有後代文人以此為邏輯起點,認為孔子“並不反對怪力亂神”。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經常會提到“孔子豈不語怪哉”一類的話,並列舉《左傳》《國語》一類文獻的怪異內容來說明。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2. 強調“實錄”,主觀上與“荒誕無根”者劃清界限

其實,今天我們看來是“志怪”的作品,古代未必這麼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得很清楚,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佛徒和道教人士,張皇靈異,而鬼道大熾,由此誕生的志怪小說,也多宣揚鬼神實有。幹寶撰寫《搜神記》,自言目的之一便在於“發明鬼神之不誣”。那個時代的人,是相信這些鬼神怪異存在的。但記載這類事情需要一個前提——實錄。

這裡的實錄,不是指所錄之事必須眼見耳聞,二是記錄的方式要求是徵信。具體到志怪作品裡,就是註明出處來源,不論是自己的見聞,還是聽來的傳聞。我們看一些志怪小說的鈔本、刻本,常會發現一些毛筆字批註,內容往往是某事可信、某事不可信云云,即屬於此種判斷。

志怪之實錄,有一特重要之根據,便是正史五行志。五行志的相關內容,與志怪小說往往同質同構,有相近的思想傾向和話語。五行志中的志怪,有著配套的邏輯體系——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這是儒家解經話語之一種,於漢代尤其盛行,旨在揭示怪異事件的現實隱喻。在此一話語下,五行志之內容,並非四庫館臣所說“荒誕無根、神怪不經”,而是有據而發。

後世的志怪小說作者汲取了這一點,常常宣揚所作是實錄,且模仿讖緯之敘述,目之若有深意在焉。雖然實際效應未必如實,但至少在作家意圖上,是每每強調這一點的。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3.公開標榜效仿前人,證明自己志怪的合法性

這種心態今人也能體會——當別人指責你幹了某件事時,你會說:你看那誰誰誰不是做了?你看那誰,那麼有名,不也做過這種事嗎?——藉助他們來為自己轉圜。

古代的文人也有類似情況。比如晉代的幹寶寫《搜神記》就說:“苟有虛錯,願與前賢共分譏謗。”洪邁也是如此,說明自己志怪乃追摹前人。明代的祝允明則更狡獪,不但表明自己是效仿洪邁,還說萬一受到責難,那也是“洪書先吾而廢”,吾又何懼焉?清代的蒲松齡,一篇自序也多是此類話語,先借別人起興,再表一己之懷。凡此種種,皆是借前人之酒杯,而澆自己之塊壘。客套的奉承背後,夾雜著找擋箭牌的小心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祝允明(1461—1527)

4. 萬能辯辭——“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常言道:說有易,說無難。這看起來是一句狡辯的話,但實際上古人早已經用到。尤其是在為自己創作志怪辯護時,列舉過前人的“擋箭牌”之後,往往也會來一句“世界這麼大,啥沒有”的話。明代祝允明就說過:“幽詭之事,固宇宙之不能無;而變異之事,亦非尋常人念慮所及。”此類例子還有很多。其實,不唯小說家如此,在宋明以來的理學家那裡,論證萬物之理時,也常用到類似的語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志怪錄》自序

這種邏輯,實際帶有了粗拙的唯物辯證的意味。往往屬於自洽自證,自娛自作。小說家也只是象徵性地說幾句謙讓的話,內心裡並不會因為別人的非議而停下筆頭。


“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話,對後代文人的精神桎梏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由此帶來的種種無法破解的懸案和謎團。比如,包括志怪小說在內的“小說”,在古代被目為“小道”,為大達所不言,故而文人在創作小說時,不但名字起得特別謙虛(野史、野乘、野記、偶記等),而且往往不以真姓名示人,託之筆名。所以如今研究小說,才有那麼多的“作者之謎”。但從另一面說,這一精神桎梏也催生了諸多狡獪的活潑景象,很多志怪小說徑以“語怪”“子不語”等為名,名為自謙,實則帶有調侃揶揄意味。

儒家文化綿延幾千年,在經典書寫之外,也催生了豐富多彩的志怪文學,這顯示出的文人的雙重面相,才是頗堪玩味的。

"

《論語·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談論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的。因為孔子不語怪,這句話傳著傳著,也就有了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乃至否定的傾向。儒家這一觀念,在歷代文人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你從任何文人別集和志怪小說評點中都能看到,甚至於,“語怪力亂神”會被置於道德批判的境地。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四部備要》本《論語》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論語·述而第七》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現象——既然正統文人極力駁斥“怪力亂神”之談,為什麼古往今來,還有那麼多文人致力於志怪小說創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歷代文人的最大愛好之一,談鬼說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內容,所謂“吾儕之所喜樂者也”

從心理學上講,喜歡新奇的東西是人的本能。古人雖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關注現實人生的中庸的觀念,但也有個人化的生活內容,而這些,他們往往不會輕易寫到“別人會看到”的集子裡的。

很多志怪小說的作者,是一般階層的讀書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顯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於志怪。蒲松齡《聊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談鬼”的蘇東坡和“雅愛搜神”的幹寶。蘇東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說,如此天才也痴迷於鬼怪故事。幹寶曾為晉朝著作郎,領國史,撰《晉紀》,卻也寫了志怪的典範之作《搜神記》。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但要說到嗜好“志怪”的極致,還得是南宋的洪邁。《夷堅志》四百多卷的鴻篇鉅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暫且不說,單是洪邁在《夷堅志》各卷序言中說的創作情狀,就足以令人動容。我印象深刻的一處是,洪邁七十餘歲時,為了蒐集記錄怪異傳聞,大雪之中長途跋涉,受盡風刀霜劍之逼迫,面容凍煞,兩腳瘀腫;卻毫無怨言,反而當作一件光榮事蹟來炫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洪邁(1123—1202)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夷堅志》

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繁榮期,這一時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邇、博學多才的名士。比如寫《博物志》的張華,題名編《神仙傳》的葛洪,題名寫《搜神後記》的陶淵明,《列異傳》的作者曹丕,等等。後代的志怪小說作者,知名人物不勝枚舉。唐代的牛僧孺、張鷟,五代的徐鉉,宋代的歐陽修,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齡乃至紀曉嵐。。。志怪小說的名字千差萬別,但創作緣由中有“好奇尚異”這一點,卻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們的序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古小說叢刊》

本文沒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說的產生理路中,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的。從宋代話本到明清長篇小說,皆是如此。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序》所謂“怪怪奇奇盡萃於斯”,就是指此。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二、文人面對“子不語”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諸多“解套策略”

除了難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們還運用各種邏輯論證了“語怪”“志怪”的合法性,謂之“解套策略”。

1. 由於孔子只是不講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而沒有明確的否定話語,所有後代文人以此為邏輯起點,認為孔子“並不反對怪力亂神”。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經常會提到“孔子豈不語怪哉”一類的話,並列舉《左傳》《國語》一類文獻的怪異內容來說明。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2. 強調“實錄”,主觀上與“荒誕無根”者劃清界限

其實,今天我們看來是“志怪”的作品,古代未必這麼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得很清楚,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佛徒和道教人士,張皇靈異,而鬼道大熾,由此誕生的志怪小說,也多宣揚鬼神實有。幹寶撰寫《搜神記》,自言目的之一便在於“發明鬼神之不誣”。那個時代的人,是相信這些鬼神怪異存在的。但記載這類事情需要一個前提——實錄。

這裡的實錄,不是指所錄之事必須眼見耳聞,二是記錄的方式要求是徵信。具體到志怪作品裡,就是註明出處來源,不論是自己的見聞,還是聽來的傳聞。我們看一些志怪小說的鈔本、刻本,常會發現一些毛筆字批註,內容往往是某事可信、某事不可信云云,即屬於此種判斷。

志怪之實錄,有一特重要之根據,便是正史五行志。五行志的相關內容,與志怪小說往往同質同構,有相近的思想傾向和話語。五行志中的志怪,有著配套的邏輯體系——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這是儒家解經話語之一種,於漢代尤其盛行,旨在揭示怪異事件的現實隱喻。在此一話語下,五行志之內容,並非四庫館臣所說“荒誕無根、神怪不經”,而是有據而發。

後世的志怪小說作者汲取了這一點,常常宣揚所作是實錄,且模仿讖緯之敘述,目之若有深意在焉。雖然實際效應未必如實,但至少在作家意圖上,是每每強調這一點的。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3.公開標榜效仿前人,證明自己志怪的合法性

這種心態今人也能體會——當別人指責你幹了某件事時,你會說:你看那誰誰誰不是做了?你看那誰,那麼有名,不也做過這種事嗎?——藉助他們來為自己轉圜。

古代的文人也有類似情況。比如晉代的幹寶寫《搜神記》就說:“苟有虛錯,願與前賢共分譏謗。”洪邁也是如此,說明自己志怪乃追摹前人。明代的祝允明則更狡獪,不但表明自己是效仿洪邁,還說萬一受到責難,那也是“洪書先吾而廢”,吾又何懼焉?清代的蒲松齡,一篇自序也多是此類話語,先借別人起興,再表一己之懷。凡此種種,皆是借前人之酒杯,而澆自己之塊壘。客套的奉承背後,夾雜著找擋箭牌的小心態。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祝允明(1461—1527)

4. 萬能辯辭——“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常言道:說有易,說無難。這看起來是一句狡辯的話,但實際上古人早已經用到。尤其是在為自己創作志怪辯護時,列舉過前人的“擋箭牌”之後,往往也會來一句“世界這麼大,啥沒有”的話。明代祝允明就說過:“幽詭之事,固宇宙之不能無;而變異之事,亦非尋常人念慮所及。”此類例子還有很多。其實,不唯小說家如此,在宋明以來的理學家那裡,論證萬物之理時,也常用到類似的語言。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志怪錄》自序

這種邏輯,實際帶有了粗拙的唯物辯證的意味。往往屬於自洽自證,自娛自作。小說家也只是象徵性地說幾句謙讓的話,內心裡並不會因為別人的非議而停下筆頭。


“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話,對後代文人的精神桎梏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由此帶來的種種無法破解的懸案和謎團。比如,包括志怪小說在內的“小說”,在古代被目為“小道”,為大達所不言,故而文人在創作小說時,不但名字起得特別謙虛(野史、野乘、野記、偶記等),而且往往不以真姓名示人,託之筆名。所以如今研究小說,才有那麼多的“作者之謎”。但從另一面說,這一精神桎梏也催生了諸多狡獪的活潑景象,很多志怪小說徑以“語怪”“子不語”等為名,名為自謙,實則帶有調侃揶揄意味。

儒家文化綿延幾千年,在經典書寫之外,也催生了豐富多彩的志怪文學,這顯示出的文人的雙重面相,才是頗堪玩味的。

儒家講究“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那麼多文人寫志怪小說?

一點雜談,多批評。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經修圖發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