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卡卡讀書”,我們一起共同學習。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叫《洗冤集錄》的書。

這本書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出現過,被稱為“世界上第一本法醫學專著”,比西方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同類著作——意大利的《醫生的報告》要早350多年。

《洗冤集錄》出版於中國歷史上的南宋,作者叫宋慈。對,就是那個電視劇《大宋提刑官》中的宋慈。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洗冤集錄》版本很多,這是其中一種

宋慈,字惠父,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也就是1186年,先後當過縣令、通判、提點刑獄官,等等。總的來說,他官當得並不大,在《宋史》上也沒有留下記錄,後人獲知他的生平,都是從他的墓誌銘而來。

《洗冤集錄》這本書是宋慈在湖南提點刑獄官任上寫完的,內容是對從春秋戰國到南宋時期我國古代法醫理論和實踐的總結。這本書對後世影響很大,從南宋到清朝幾百年間,官府都把它當為斷案指南。另外,這本書還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介紹到美、德、英、法、日等國家,供他們學習研究,所以被稱為“世界現存最早的法醫學著作、驗屍的指南”,很給中國人長臉。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作為世界法醫學的奠基人,宋慈上了郵票

說到這兒,很多同學的心中一定會油然升起一種自豪感,覺得這書真是好牛,好厲害。可實際上,如果你去讀原著就會發現,這本書中有很多不靠譜的東西,,可以說是錯誤百出,而且,有些錯誤現在看簡直就是笑話。

比如,書中提供了一種解救溺死者的方法,說“即使死了一夜也能救活”。咋救呢?把生石灰灌入死者的直腸。作者認為這種方法有用,可能是覺得生石灰能夠吸水。但稍有點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生石灰遇到水會起反應,釋放出100攝氏度以上的熱度,再加上鹼性作用,對人體組織破壞性極大。所以,這種方法是不可能救活溺死者的。

比如,書中說如果一個人上吊死的,那在屍體腳下挖三尺深的坑,應該能夠挖到火炭。要找到火炭,才能肯定這個人是真的是上吊死。這個結論不但不靠譜的,而且很搞笑。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洗冤集錄》的一個校正版本

再比如,書中說人體有365節骨頭,合一年有三百六五天的數目。但現在小學生都知道,人體一般只有260塊骨頭。書中還說,男女骨頭顏色不一樣,男人骨頭顏色白,女人骨頭顏色黑。為啥呢?因為女人生前經血“如河水”所以骨頭黑,這個結論聽起來就是胡說八道。

如果你細心點,把書中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和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大概比較了一下,基本差不多一樣多,五五開。

那問題就來了,這樣一本錯誤百出的書,為啥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本法醫學權威著作”了呢?

我覺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電視劇《大宋提刑官》中,何冰飾演宋慈

第一,是法醫學技術層面的進步。其實,排除《洗冤集錄》中的種種謬誤,這本書依然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在現在看起來也非常科學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出一種檢驗皮下出血的辦法,怎麼做呢?把用酒、醋浸溼的紙敷貼在皮膚上,經過一段時間,皮下出血痕跡就能顯現出來。

這個方法是符合化學原理的。醋中含有乙酸,透過皮膚後,能和出血部分的血紅蛋白髮生反應,變成暗褐色;而酒精能增加皮膚表層的投射性(現在你去醫院打針,護士都會先用酒精棉擦拭你的皮膚,一個道理)這樣,皮下出血痕跡就顯示出來了。

書中提出的驗屍方法,有的還符合光學原理。比如驗骨傷,如果屍體的骨頭受到損傷,而從外表又看不出來,怎麼辦呢?可以把醋澆敷在屍體表面,然後用雨傘遮住要驗看傷痕的地方,迎著陽光隔傘觀看,就能看到傷痕。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大宋提刑官》中,宋慈通過檢驗死者的頭骨斷案

為啥呢?因為古代雨傘都是用桐油油過的紙做成的(要不咋叫“桐油傘”呢),而且大多傘都是紅、褐、淡黃等顏色。陽光透過這些傘面,部分光線會被吸收,剩下的紅外、紫外光線就照射在體表上,顯現出傷痕,這和現在用紫外線檢驗骨傷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類似上面說的、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驗屍方法,書上還有很多,都值得後來人借鑑。

此外,我們對書上的謬誤,也應該抱著一種“理解之同情”的態度,畢竟當時科學不發達,作者受到歷史侷限性的限制,把一些個別現象當成了普遍聯繫,把偶然現象當成因果規律,都是能夠理解的。

第二,《洗冤集錄》對當時腐敗混亂的刑獄狀況,做出了系統性地矯正和指導,並影響了後世幾百年。

當時南宋的刑獄制度,黑暗而且混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官不聽審,唯吏是從。郡縣掌管刑獄的長官,平時不出門,遇到案子都是手下的小吏去現場勘驗,這就給權力尋租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你想,這些小吏大都沒讀過書,本身沒啥理想,現在又沒有制度約束,不腐敗才怪呢!所以,在驗屍過程中,小吏們經常收受賄賂,把輕傷指成重傷,把有傷驗為無傷,或者訛詐苦主,或者顛倒黑白,總之用各種手法徇私舞弊。

其次,審案時不重證據,主要靠刑訊逼供。當時的法官喜好打板子,宋人在筆記上就記錄說,法官動不動就打人一百板子,有時竟然把人活活打死。就這樣還不過癮,當時法官經常要在板子上面加上鐵箍或者鐵釘,以增加打板子的威力。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宋慈認為,斷案最重要的是證據

刑訊手段也是花樣百出。《宋史·刑法志》中記載了很多刑訊手法,比如有一種刑訊,是將犯人頭部用繩子箍住,然後不斷加上木楔,讓繩子越勒越緊;還有一種刑訊,是將犯人反綁在地上,用繩子捆住雙腿,然後獄卒在犯人腿上跳來跳去。

最後,現場檢驗流程混亂。當時法律沒有系統規定如何保護案發現場,如何驗屍,分哪些步驟,走哪些流程,全憑官員或者小吏的經驗來決定如何勘驗。而且,勘驗文書,當時叫驗屍格目,也動不動就填錯,甚至丟失。

宋慈在《洗冤集錄》這本書中,對混亂和無序的刑獄工作,做出了系統的糾正和指導。

首先,明確責任機制,要求官員必須到現場驗屍。有的官員不是不想去麼?那就按照宋律中的“違制罪”處理。

中國歷史上的這本書錯誤百出,憑啥成了讓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

宋慈親臨現場驗屍

其次,規範檢驗流程。檢驗流程不是不透明、不規範、容易弄虛作假徇私舞弊麼?那就制定一套詳細的檢驗流程。《洗冤集錄》中,對現場怎麼保護,各種死法的屍體如何勘驗,驗屍文書該如何填寫,都給出了明確地、細緻地說明,主管官員按照這個流程來就可以完成工作。

最後,強調講求證據,減少刑訊逼供。為什麼會發生刑訊逼供?主要原因並不是官員喜歡打板子,而是官員無能,他們找不到犯罪證據,又有結案的壓力,所以只好用刑訊逼供的手法。現在規範了檢驗流程,只要按照流程來,官員就能找到犯罪證據,斷案時也就可以講求證據,減少刑訊逼供了。

那說到這兒,我們就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洗冤集錄》這本書的厲害之處,不僅包括對法醫學技術層面的指導,還包括從制度層面對當時的刑獄工作、乃至整個南宋之後的刑獄工作,都做了一個系統上的提升。

因此,儘管這本書在內容上有很多謬誤,但仍然當得起“開闢了法醫學這個學科”、“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這種超級高的評價,名副其實。而《洗冤集錄》,還有作者宋慈,這兩個名字也註定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並在全世界範圍內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