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本文約330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本文約330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本文約330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那一刻,我們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體驗——那就是“怦然心動”。那一刻的“心動”,我們“發現”了孩子,孩子“發現”了自己。

1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本文約330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那一刻,我們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體驗——那就是“怦然心動”。那一刻的“心動”,我們“發現”了孩子,孩子“發現”了自己。

1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王來田

北京中學教師,數學特級教師,研究生學歷,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成員,北京市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研修項目指導教師,教育部國培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實踐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特聘專家。作為主編出版個人專著《玩著學數學》;作為副主編出版《吳正憲答小學數學教師50 問》《小案例真思考》《快樂的小學生數學》;發表《教育的祕密在於“愛”》《超越時空的“掌上課堂”》等文章。應邀在北京、上海、貴州、青海等地做教學交流。每天,王老師最高興的,就是揹著雙肩包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和孩子們在一起,著學數學。

我從教30 年,最幸運的是遇到姜紹勇、高萍、吳正憲三位恩師,並有幸來到北京中學這片民主、自由的沃土,這一切加起來,就衍生出了“玩著學數學”。“玩著學數學”,是在教師引導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解決的方式,以具有一定挑戰性而又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數學。教學活動本身依然是嚴肅、緊張的,但是特別強調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安全、愉悅的心理氛圍,保證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展開有意義的、有趣的、有深度的學習。

1

一、為什麼要“玩著學數學”

經歷了一次次課改,我發現教學理念及教學實踐在教學活動的基本問題上,常常偏執一隅。例如,師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要麼強調“學生中心”,要麼強調“教師中心”,二者似乎總是相互對立。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教學的基本規律到底是什麼?孩子們到底需要怎樣的數學課堂?在這樣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我認為需要充分考慮“以人為本”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兒童、數學和教師三方面合力,形成教師與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的課堂樣態。

首先,尊重兒童。李鎮西說:“人是教育的最高價值。”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兒童,因此這裡的“人”特指兒童。如果我們認同“兒童是教育的最高價值”,那就意味著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需要、尊重兒童的視角、尊重兒童的情緒情感……兒童的天性是“愛玩”。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玩能促進兒童包括認知在內的多方面素質的發展。姜紹勇老師是在我意識裡播種“玩著學”種子的老師。1990 年,我獲得了北京市朝陽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姜老師當時是大賽評委之一,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小學數學有什麼難的,不就是哄著孩子玩兒嗎?”“哄著孩子玩兒”——一句老北京的大白話,把小學數學教學這點事兒的關鍵,可以說一針見血地點了出來。我從小喜歡玩,長大了依然喜歡玩,受姜老師的啟蒙,“玩”的理念融入了我和孩子們的數學課堂裡。

其次,關注數學。對於小學生而言,數學不僅僅是一門“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更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去遊歷的數學之旅,是孩子們要自主探索的任務;數學還是一種理性精神,一種科學態度,一種學習和研究的基本工具。只有關注數學本質,把握數學規律,才能在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樹立科學精神。把握數學本質,便需要分辨出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以去除非本質屬性,這樣的過程即是深度學習的過程。教師心裡一定要有底,要知道知識的本質是什麼,才能幫助孩子們在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把握根本,舉一反三,實現“遷移與應用”,直到“學會學習”,即生成對學習對象進行深度加工的意識與能力,提升智慧水平。因此,“玩著學數學”不是聽聽、看看、說說、笑笑而已,而是孩子們深度參與、自主探究、經歷體驗,並在其中生成深刻而靈活的思維特質的過程。

再次,教師作用。一邊是兒童,一邊是數學,如何讓兒童與數學有一個美麗的相遇,如何讓冰冷的數學變成火熱的思考?如何讓孩子們覺得數學課既有意思、又有數學的味道?高萍老師的“問題解決”研究,為我和孩子們“玩著學數學”的教學實施方式打開了一扇窗;吳正憲老師明確提出“兒童數學教育思想”和給學生提供“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為我和孩子們“玩著學數學”提供了理論支持。

準確(矯情)地說,我不是“教數學”的,我是“教小學生學數學”的。簡而言之,教師的作用就在於給學生提供一堂又一堂好玩而有意義的數學課。因此,教師要做導演、主持人和首席參與者。當教師通過教學組織把兒童與數學聯繫在一起,兒童數學教育就發生了。

“玩著學數學”可以消除長期以來教學觀念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現象,使教師、學生、數學知識三者獲得相對的統一,既有過程又有結果。教師對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式進行精心設計,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有充分的機會,模擬而簡約地、“問題解決”式地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現、形成、發展的關鍵過程與關鍵內容,全身心地體驗知識本身蘊藏的內涵與意義。這樣玩著學數學的過程,便是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經歷知識形成過程的過程,是學生深度學習的機制。

因此,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既把握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觀照了兒童天性,又同時突出數學本質,讓冰冷的數學變得有溫度,有情感,讓兒童有幸福,有快樂。我之為師,意義就在於不僅讓學生學會數學,而且喜歡數學;不僅讓孩子們學會學習,而且熱愛生活。

1

二、如何玩著學數學

怎麼才能讓數學教育有意思呢?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兒童視角。在數學課上,我希望自己既像個老師,又像個孩子,讓我能站在兒童的立場,以兒童的視角,帶領他們玩著走進數學的花園。無論美好,還是坎坷,希望孩子們都能擁有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懂得理想和堅毅。

1. 玩著學數學,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玩的情境——一曲菱歌敵萬金

對於小孩子來說,好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富有情趣的情境,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逃走……就如同一個說書先生,不能忽視了一個所有聽眾最普遍的要求,一個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給我講一個故事,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讓它有趣一點。” 好玩的情境,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好玩的情境一定蘊含著好的問題;好玩的背後就是數學的本質。因此,創設好玩的情境,如同抓住了兒童數學教育的“牛鼻子”。當好玩的情境逐步展開的時候,學生立刻趣味盎然,生動活潑,訓練有效,境界開闊。如果小學數學教學只坐在教室進行所謂訓練,就很容易枯燥乏味而且低效,而且不論學生還是老師,都會缺少熱情和動力,數學的教與學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2. 玩著學數學,重要的是師生情感的構建——未成曲調先有情

習近平書記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可見,教書育人是以育人為目的,即我們是在育人中教書。因此課堂不是用來堆積知識,不是比拼分數。面對學生,教師必須首先充滿感情,投入感情,在精神上融入學生之中,唯有這樣才會產生真正的教育和教學。離開了人與人的精神相遇和心靈擁抱,就沒有教育。

當教學發生的時候,創設的情境逐步展開,情感即在教室中瀰漫,有教師的情感,也有學生的情感。數學課上,這個女生皺眉意味著什麼?那個小夥子的語調說明什麼?他點頭說明他真的理解了嗎?良好的教師情感能力,能讓我們更好地讀懂學生,更好地發揮教師的發現、支持、服務、引領作用。

3. 玩著學數學,要讓孩子“怦然心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玩著學數學,也要樹立孩子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以及培養堅毅的意志品質。而這種自信與堅毅的品質培養,來源於教師對課堂的及時捕捉,來源於教師的有意“放大”。那一刻,我們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體驗——那就是“怦然心動”。那一刻的“心動”,我們“發現”了孩子,孩子“發現”了自己。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他們才會明白刻苦鑽研的價值,才會懂得堅韌不拔的意義,他們才會領略到數學的美妙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育講究尊重和信任,而最好的尊重和信任,不在於你跟學生說話多麼客氣,或者和幾個學生交了朋友,而是在課堂上讓他怦然心動。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愛是“玩著學數學”的原動力。只有愛孩子而孩子也愛他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把數學教育的目光永遠對準兒童的心靈,教育才會閃現出熠熠生輝的風采。作為一位數學教師,教學的成功程度取決於他調動學生與自己互動的興趣與能力的程度,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

文章來源 | 《中國教師》雜誌2019年第8期

作 者 系 | 北京中學教師,數學特級教師

責任編輯丨 其塵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北京師範大學

承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

編輯:《中國教師》編輯部

郵發代號:82-113

國內總髮行: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CN 11-4801/Z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2051

▌合作數據庫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本文約330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那一刻,我們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體驗——那就是“怦然心動”。那一刻的“心動”,我們“發現”了孩子,孩子“發現”了自己。

1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王來田

北京中學教師,數學特級教師,研究生學歷,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成員,北京市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研修項目指導教師,教育部國培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實踐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特聘專家。作為主編出版個人專著《玩著學數學》;作為副主編出版《吳正憲答小學數學教師50 問》《小案例真思考》《快樂的小學生數學》;發表《教育的祕密在於“愛”》《超越時空的“掌上課堂”》等文章。應邀在北京、上海、貴州、青海等地做教學交流。每天,王老師最高興的,就是揹著雙肩包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和孩子們在一起,著學數學。

我從教30 年,最幸運的是遇到姜紹勇、高萍、吳正憲三位恩師,並有幸來到北京中學這片民主、自由的沃土,這一切加起來,就衍生出了“玩著學數學”。“玩著學數學”,是在教師引導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解決的方式,以具有一定挑戰性而又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數學。教學活動本身依然是嚴肅、緊張的,但是特別強調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安全、愉悅的心理氛圍,保證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展開有意義的、有趣的、有深度的學習。

1

一、為什麼要“玩著學數學”

經歷了一次次課改,我發現教學理念及教學實踐在教學活動的基本問題上,常常偏執一隅。例如,師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要麼強調“學生中心”,要麼強調“教師中心”,二者似乎總是相互對立。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教學的基本規律到底是什麼?孩子們到底需要怎樣的數學課堂?在這樣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我認為需要充分考慮“以人為本”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兒童、數學和教師三方面合力,形成教師與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的課堂樣態。

首先,尊重兒童。李鎮西說:“人是教育的最高價值。”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兒童,因此這裡的“人”特指兒童。如果我們認同“兒童是教育的最高價值”,那就意味著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需要、尊重兒童的視角、尊重兒童的情緒情感……兒童的天性是“愛玩”。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玩能促進兒童包括認知在內的多方面素質的發展。姜紹勇老師是在我意識裡播種“玩著學”種子的老師。1990 年,我獲得了北京市朝陽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姜老師當時是大賽評委之一,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小學數學有什麼難的,不就是哄著孩子玩兒嗎?”“哄著孩子玩兒”——一句老北京的大白話,把小學數學教學這點事兒的關鍵,可以說一針見血地點了出來。我從小喜歡玩,長大了依然喜歡玩,受姜老師的啟蒙,“玩”的理念融入了我和孩子們的數學課堂裡。

其次,關注數學。對於小學生而言,數學不僅僅是一門“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更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去遊歷的數學之旅,是孩子們要自主探索的任務;數學還是一種理性精神,一種科學態度,一種學習和研究的基本工具。只有關注數學本質,把握數學規律,才能在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樹立科學精神。把握數學本質,便需要分辨出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以去除非本質屬性,這樣的過程即是深度學習的過程。教師心裡一定要有底,要知道知識的本質是什麼,才能幫助孩子們在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把握根本,舉一反三,實現“遷移與應用”,直到“學會學習”,即生成對學習對象進行深度加工的意識與能力,提升智慧水平。因此,“玩著學數學”不是聽聽、看看、說說、笑笑而已,而是孩子們深度參與、自主探究、經歷體驗,並在其中生成深刻而靈活的思維特質的過程。

再次,教師作用。一邊是兒童,一邊是數學,如何讓兒童與數學有一個美麗的相遇,如何讓冰冷的數學變成火熱的思考?如何讓孩子們覺得數學課既有意思、又有數學的味道?高萍老師的“問題解決”研究,為我和孩子們“玩著學數學”的教學實施方式打開了一扇窗;吳正憲老師明確提出“兒童數學教育思想”和給學生提供“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為我和孩子們“玩著學數學”提供了理論支持。

準確(矯情)地說,我不是“教數學”的,我是“教小學生學數學”的。簡而言之,教師的作用就在於給學生提供一堂又一堂好玩而有意義的數學課。因此,教師要做導演、主持人和首席參與者。當教師通過教學組織把兒童與數學聯繫在一起,兒童數學教育就發生了。

“玩著學數學”可以消除長期以來教學觀念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現象,使教師、學生、數學知識三者獲得相對的統一,既有過程又有結果。教師對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式進行精心設計,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有充分的機會,模擬而簡約地、“問題解決”式地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現、形成、發展的關鍵過程與關鍵內容,全身心地體驗知識本身蘊藏的內涵與意義。這樣玩著學數學的過程,便是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經歷知識形成過程的過程,是學生深度學習的機制。

因此,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既把握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觀照了兒童天性,又同時突出數學本質,讓冰冷的數學變得有溫度,有情感,讓兒童有幸福,有快樂。我之為師,意義就在於不僅讓學生學會數學,而且喜歡數學;不僅讓孩子們學會學習,而且熱愛生活。

1

二、如何玩著學數學

怎麼才能讓數學教育有意思呢?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兒童視角。在數學課上,我希望自己既像個老師,又像個孩子,讓我能站在兒童的立場,以兒童的視角,帶領他們玩著走進數學的花園。無論美好,還是坎坷,希望孩子們都能擁有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懂得理想和堅毅。

1. 玩著學數學,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玩的情境——一曲菱歌敵萬金

對於小孩子來說,好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富有情趣的情境,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逃走……就如同一個說書先生,不能忽視了一個所有聽眾最普遍的要求,一個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給我講一個故事,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讓它有趣一點。” 好玩的情境,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好玩的情境一定蘊含著好的問題;好玩的背後就是數學的本質。因此,創設好玩的情境,如同抓住了兒童數學教育的“牛鼻子”。當好玩的情境逐步展開的時候,學生立刻趣味盎然,生動活潑,訓練有效,境界開闊。如果小學數學教學只坐在教室進行所謂訓練,就很容易枯燥乏味而且低效,而且不論學生還是老師,都會缺少熱情和動力,數學的教與學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2. 玩著學數學,重要的是師生情感的構建——未成曲調先有情

習近平書記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可見,教書育人是以育人為目的,即我們是在育人中教書。因此課堂不是用來堆積知識,不是比拼分數。面對學生,教師必須首先充滿感情,投入感情,在精神上融入學生之中,唯有這樣才會產生真正的教育和教學。離開了人與人的精神相遇和心靈擁抱,就沒有教育。

當教學發生的時候,創設的情境逐步展開,情感即在教室中瀰漫,有教師的情感,也有學生的情感。數學課上,這個女生皺眉意味著什麼?那個小夥子的語調說明什麼?他點頭說明他真的理解了嗎?良好的教師情感能力,能讓我們更好地讀懂學生,更好地發揮教師的發現、支持、服務、引領作用。

3. 玩著學數學,要讓孩子“怦然心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玩著學數學,也要樹立孩子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以及培養堅毅的意志品質。而這種自信與堅毅的品質培養,來源於教師對課堂的及時捕捉,來源於教師的有意“放大”。那一刻,我們要讓孩子有這樣一種體驗——那就是“怦然心動”。那一刻的“心動”,我們“發現”了孩子,孩子“發現”了自己。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他們才會明白刻苦鑽研的價值,才會懂得堅韌不拔的意義,他們才會領略到數學的美妙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育講究尊重和信任,而最好的尊重和信任,不在於你跟學生說話多麼客氣,或者和幾個學生交了朋友,而是在課堂上讓他怦然心動。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愛是“玩著學數學”的原動力。只有愛孩子而孩子也愛他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把數學教育的目光永遠對準兒童的心靈,教育才會閃現出熠熠生輝的風采。作為一位數學教師,教學的成功程度取決於他調動學生與自己互動的興趣與能力的程度,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

文章來源 | 《中國教師》雜誌2019年第8期

作 者 系 | 北京中學教師,數學特級教師

責任編輯丨 其塵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北京師範大學

承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

編輯:《中國教師》編輯部

郵發代號:82-113

國內總髮行: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CN 11-4801/Z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2051

▌合作數據庫

名師工作坊 | 特級教師王來田的怦然心動: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學數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