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然後進入一個類似消化道的地方,在手動控制消化道“蠕動”後,孩子們從中排出,落在地上。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然後進入一個類似消化道的地方,在手動控制消化道“蠕動”後,孩子們從中排出,落在地上。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很快,遊戲進入了一個看上去無止境的循環:玩家操縱孩子墜入深淵,從消化道“排出”而後墜落上。循環反覆,場景中的小白人也開始累積起來,形成人海。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然後進入一個類似消化道的地方,在手動控制消化道“蠕動”後,孩子們從中排出,落在地上。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很快,遊戲進入了一個看上去無止境的循環:玩家操縱孩子墜入深淵,從消化道“排出”而後墜落上。循環反覆,場景中的小白人也開始累積起來,形成人海。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著一整屏的孩子被你操縱跳入深淵,畫面上只留下了最後一個人。再次點擊,他也跳了下去,遊戲結束。片尾字幕打出:KIDS.

老實講,我沒有玩懂——或者不敢說自己玩懂了這個遊戲。

有時,你要決定孩子們前進的方向(雖然不管往左還是往右走他們都會掉下深淵),小人的意志並不統一,但只要玩家硬點,原本不同意前往某個方向的孩子也會“Agreed”。當沒有人想前往深淵時,“孩子們”還要投票選出一個孩子身先士卒,這種場景讓人也很眼熟: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然後進入一個類似消化道的地方,在手動控制消化道“蠕動”後,孩子們從中排出,落在地上。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很快,遊戲進入了一個看上去無止境的循環:玩家操縱孩子墜入深淵,從消化道“排出”而後墜落上。循環反覆,場景中的小白人也開始累積起來,形成人海。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著一整屏的孩子被你操縱跳入深淵,畫面上只留下了最後一個人。再次點擊,他也跳了下去,遊戲結束。片尾字幕打出:KIDS.

老實講,我沒有玩懂——或者不敢說自己玩懂了這個遊戲。

有時,你要決定孩子們前進的方向(雖然不管往左還是往右走他們都會掉下深淵),小人的意志並不統一,但只要玩家硬點,原本不同意前往某個方向的孩子也會“Agreed”。當沒有人想前往深淵時,“孩子們”還要投票選出一個孩子身先士卒,這種場景讓人也很眼熟: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人群中還會出現特立獨行的Another one,所有人都會包圍他、卻又逃避著他,只有“走出千萬人群獨行”才能讓遊戲繼續下去: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然後進入一個類似消化道的地方,在手動控制消化道“蠕動”後,孩子們從中排出,落在地上。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很快,遊戲進入了一個看上去無止境的循環:玩家操縱孩子墜入深淵,從消化道“排出”而後墜落上。循環反覆,場景中的小白人也開始累積起來,形成人海。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著一整屏的孩子被你操縱跳入深淵,畫面上只留下了最後一個人。再次點擊,他也跳了下去,遊戲結束。片尾字幕打出:KIDS.

老實講,我沒有玩懂——或者不敢說自己玩懂了這個遊戲。

有時,你要決定孩子們前進的方向(雖然不管往左還是往右走他們都會掉下深淵),小人的意志並不統一,但只要玩家硬點,原本不同意前往某個方向的孩子也會“Agreed”。當沒有人想前往深淵時,“孩子們”還要投票選出一個孩子身先士卒,這種場景讓人也很眼熟: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人群中還會出現特立獨行的Another one,所有人都會包圍他、卻又逃避著他,只有“走出千萬人群獨行”才能讓遊戲繼續下去: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遊戲好像想告訴玩家點什麼。但實際玩完的體驗是,它似乎什麼也沒說。

就像博爾赫斯所說,“說到底,人群是一個幻覺。”

Playables也只在《KIDS》的Steam商店頁只留下了簡單的TAG :“獨立”、“休閒”、“短片”。它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遊戲體驗,想表達的內容也有點故弄玄虛。

沒錯,它可能不會讓你產生什麼有價值的思考,就是一個單純的會浪費你生命中微不足道的十幾分鐘的小遊戲。但它至少是個還挺有趣的動畫短片,強迫症患者看了會很舒服。《KIDS》的交互和畫面雖然簡單,遊戲整體的體驗卻很流暢,簡筆畫小人的集體行動有一種奇妙的精緻感。

如果你對Playables“奇異”的遊戲風格感興趣,還可以嘗試他們的上一個作品《Plug & Play》。它的畫面隱喻和想表達的主題相對《KIDS》而言要明確很多,是一個更現代(也更黃暴)的故事——順便一提,治療強迫症也很管用。

"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這是一個與人群有關的遊戲”,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新作《KIDS》(孩子們)的簡介只有這麼一句話。

和Playables這個名字的含義恰恰相反,這家工作室出品的遊戲實際上都屬於Unplayable(不可玩)的範疇,玩家只需要輕鬆點擊鼠標就可以通關。沒有解謎、毋須思考,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流程裡,玩家要做的就是體會“交互”的感覺,然後“觀看”發生了什麼。

打開《KIDS》,開頭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孩子從黑色空中墜下,隨後畫面迴歸一片空無,純白的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小白人: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此時遠方跑來了另一個孩子,玩家需要在兩人對話的“Hi”和“Hello”中選擇一項。我選擇了“Hi”,然後頭頂著“Hello”的孩子一拳將“Hi”擊倒,面無表情(這是當然)地對你說:“Hello.”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即,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孩子們一開始只是在洞口圍觀,但玩家可以操縱他們從洞口掉下: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然後進入一個類似消化道的地方,在手動控制消化道“蠕動”後,孩子們從中排出,落在地上。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很快,遊戲進入了一個看上去無止境的循環:玩家操縱孩子墜入深淵,從消化道“排出”而後墜落上。循環反覆,場景中的小白人也開始累積起來,形成人海。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隨著一整屏的孩子被你操縱跳入深淵,畫面上只留下了最後一個人。再次點擊,他也跳了下去,遊戲結束。片尾字幕打出:KIDS.

老實講,我沒有玩懂——或者不敢說自己玩懂了這個遊戲。

有時,你要決定孩子們前進的方向(雖然不管往左還是往右走他們都會掉下深淵),小人的意志並不統一,但只要玩家硬點,原本不同意前往某個方向的孩子也會“Agreed”。當沒有人想前往深淵時,“孩子們”還要投票選出一個孩子身先士卒,這種場景讓人也很眼熟: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人群中還會出現特立獨行的Another one,所有人都會包圍他、卻又逃避著他,只有“走出千萬人群獨行”才能讓遊戲繼續下去: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遊戲好像想告訴玩家點什麼。但實際玩完的體驗是,它似乎什麼也沒說。

就像博爾赫斯所說,“說到底,人群是一個幻覺。”

Playables也只在《KIDS》的Steam商店頁只留下了簡單的TAG :“獨立”、“休閒”、“短片”。它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遊戲體驗,想表達的內容也有點故弄玄虛。

沒錯,它可能不會讓你產生什麼有價值的思考,就是一個單純的會浪費你生命中微不足道的十幾分鐘的小遊戲。但它至少是個還挺有趣的動畫短片,強迫症患者看了會很舒服。《KIDS》的交互和畫面雖然簡單,遊戲整體的體驗卻很流暢,簡筆畫小人的集體行動有一種奇妙的精緻感。

如果你對Playables“奇異”的遊戲風格感興趣,還可以嘗試他們的上一個作品《Plug & Play》。它的畫面隱喻和想表達的主題相對《KIDS》而言要明確很多,是一個更現代(也更黃暴)的故事——順便一提,治療強迫症也很管用。

我沒有玩懂《孩子們》,但至少這個“人群遊戲”能用來治癒強迫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