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項目完工後,株洲的水更清了!

十九大報告中,生態環境保護被提到了歷史新高度。

這些項目完工後,株洲的水更清了!

天藍水美的株洲城區。株洲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清雲 攝

株洲市委市政府快速作出反應。10月18日,在醴陵召開了全市第二次總河長會議,研究佈置水汙染防治工作。19日,市政府又專題召開重點環保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就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飲用水源保護、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等進行了專題佈置。

河西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楓溪汙水處理廠年底前完工並投入運行

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湖南期間,指出我市各省級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建設緩慢,雲龍示範區、荷塘區金山工業園和蘆淞區董家塅工業園等園區均未建成園區汙水處理廠,其中金山和董家塅工業園存在工業廢水直排現象。河西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和楓溪汙水處理廠建設工程進展緩慢。

據悉,市政府已向環保部報告情況並獲得回覆同意暫緩建設雲龍水質淨化中心,按照市政府的文件要求雲龍水質淨化中心應於2018年底建成,目前正依照工期建設。另外,金山工業園一期的排汙管道已接入東環北路的汙水管網體系,進龍泉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金山工業園二期(金山新城)已自建兩個汙水處理站,日處理水量240立方米,能滿足金山新城目前的汙水處理要求。園區汙水處理廠已預留建設用地,須由市水務集團和排水公司統籌考慮建設週期。

據天元區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河西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進展順利,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能確保12月底前完工並投入運行。另外,楓溪汙水處理廠廠區土建部分已完成,工藝管網安裝已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年底將實現通水試運行。

這些項目完工後,株洲的水更清了!

醴陵市擬建19個鄉鎮汙水處理廠, 白關鎮汙水處理廠明年底試運行

除了園區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展緩慢,我市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也比較滯後,各縣市鄉鎮汙水處理廠要於2018年全部建成,但目前我市大部分鄉鎮均未啟動建設。

目前,攸縣各鄉鎮汙水處理廠已做環評、可研並已招標,正在徵地建設。炎陵縣各鄉鎮正在制定方案,做好建設前期的相關工作。

茶陵縣各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相關工作均已啟動,其中1個已經建成,1個正在建設中,其他鄉鎮均已完成初期準備工作,2018年將全面投入建設,確保按期完成並投入運行。

根據規劃,醴陵市淥江流域綜合治理PPP項目擬建19個汙水處理廠及其管網建設工程項目,汙水處理廠總設計處理規模每天達36100立方米,配套管網164.9千米,總投資38709萬元。目前東富鎮汙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年底竣工。白兔潭鎮和石亭鎮兩個建制鎮汙水處理廠已立項,白兔潭鎮汙水處理廠已進入招投標程序。

蘆淞區白關鎮汙水處理廠已與市水務投資集團、蘆淞區國投集團簽訂《白關鎮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合作意向書,爭取2018年底試運行,項目建成後日處理汙水1200噸。

這些項目完工後,株洲的水更清了!

建寧港治理工程2019年底完工

河西尚格、海創、湘銀等樓盤尚未開發前,陳埠港是一條自然雨水小港,定位為蓄洪區,由於處於低窪地帶,雨水在這裡彙集後,再排向湘江。近些年,隨著河西的迅速發展,生活汙水管網沒有及時鋪設,陳埠港也就成一條雨汙合流的小港,為了避免生活汙水直排湘江,排口直接被截流,雨水、汙水在這裡日積月累,就變成了黑臭水體。

目前,陳埠港已列入我市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已明確市水務集團為業主單位,市規劃設計院已編制了整治方案,並通過了方案審查。其中,沿蘆淞大橋西輔道鋪設截流汙水管接入濱江路汙水乾管(長約294米)及蘆淞大橋西輔道至舊渠道(長約340米)的箱涵建設工程,作為應急搶險工程項目,將確保在11月底前完工。

在株洲4條城市內河港中,建寧港是唯一能集中體現株洲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內河。然而,由於以前周圍地區汙染企業密佈,這條承載著株洲記憶的內河變成了一條臭水溝,成為株洲城市一塊“傷疤”。目前,建寧港治理相關工作已經啟動,湘江集團已制定建寧港黑臭水體整治總體方案,預計到2019年底,工程將完工。

另外,天元區群豐鄉南塘壩村一排汙口,惡臭汙水直排入湘江的問題,天元區相關部門已制定汙水截流方案,今年12月底完成整改。荷塘區紅旗社區9家塑料廠汙水直排的問題,目前,9家塑料廠已停產,本月完成整改。

但新華東路601至向陽廣場等區域和湘天橋片區汙水收集管網不完善,導致生活汙水和部分工業廢水基本直排的問題,整改進展均推進較慢。

明年,我市將實現畜禽規模養殖場汙染治理設施改造完成率達95%以上

株洲作為畜禽養殖大市,轄區內有醴陵、攸縣等全國養殖大縣(市),畜禽養殖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出現的汙染問題也日趨嚴重。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湖南期間,株洲接到了20多起畜禽養殖汙染案件投訴,大部分為生豬養殖。投訴的大部分原因,均為環保未達標,導致汙水橫流、臭氣熏天造成擾民。

醴陵市浦口鎮花椒村(原山潭村)潭心水庫周邊存在了多年的養豬場,汙染水源,死豬直接扔到水庫或者埋在地下,當地老百姓要求取締養豬場。目前,當地政府聯合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對水庫周邊的養殖戶進行退養,並進行退養補償,僅剩幾頭種母豬由於產仔不宜挪動,其它牲豬已全部退養。另外,李畋鎮南橋村瞿唯民等養豬戶,位於居民區中間,汙糞水經化糞池排入下水道進入灌溉渠道,惡臭難聞,目前已退養200頭,存欄的幾十頭牲豬將在規定時間內全部退養,並將組織專人進行清理。

市畜牧獸醫水產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儘管通過多年畜禽養殖業汙染治理,全市養殖業汙染治理基礎建設雖然得到較大加強,但仍不能滿足我市養殖業發展要求。部分中小養殖場未進行雨汙分離改造或改造不到位、乾溼分離不徹底,沼氣池、沉澱池與畜禽養殖量不配套,滿足不了糞汙處理要求,有的治汙設施不能正常運轉。

通過我市相關部門的全面核查落實,全市還有291家畜禽規模養殖場有環保違規現象存在,在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後,目前已通過環評的22家,正在申請準備環評的12家,完善環保備案180家,關閉退養32家,擬淘汰關閉10家,正在整改的15家。根據相關要求,到2018年,我市要實現畜禽規模養殖場汙染治理設施改造完成率達95%以上,畜禽排洩物資源化利用率90%以上(目前為82%)、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100%。

相關新聞

醴陵市15家造紙企業停產整改

近日,記者從醴陵市相關部門獲悉,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湖南期間,被投訴多次的造紙廠汙染問題整改較為迅速,目前已有15家造紙企業停產整改,該市正在選址設立造紙工業園區。

據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信息顯示,醴陵市非法造紙廠無人管理,晚上偷排、雨天偷排、暗管偷排,環保設施一直閒置,無法對廢水進行有效的處理,部分企業落後生產設備未依法予以淘汰。

目前,醴陵市經信、電力、環保等部門對造紙企業停產到位,15家造紙企業已停產整治,並邀請專家就淘汰落後產能進行專家論證,並正在制定《醴陵市造紙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工作實施方案》。擬赴瀏陽學習相關整治經驗,正在選址設立造紙工業園區。


株洲日報 記者/胡樂

編輯/清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哦~~轉載“株洲發佈”文章,請務必註明來源、作者。

這些項目完工後,株洲的水更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