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要補貼?還是要漲糧價?'

"

很多農民朋友留言:這個補貼那個補貼的,一個我們也得不到,別補了,我們就想讓糧食價格漲起來,這樣我們才能提高收入!農民太虧了,其他物價都在不斷上漲,就糧食價格不變,這不是坑死農民的節奏嗎?所以國家仿效其他國家的做法,給農業補貼!國家補再多,農民只拿到一小部分,有的拿不到!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打工,都不願意在家種地,政府為了調動農民積極性,曾經給農民相應的糧食補貼,但是,這一政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發放補貼過程中,這些補貼總是被層層剋扣,雁過拔毛,國家補貼再多,根本不可能到農民手裡,再加上申請補貼手續繁多,降低了農民的積極性,所以農業補貼,大部分根本就沒啥作用!

補貼拿不到,糧食價格上不去,農民怎麼可能再願意種地,辛辛苦苦一年,可能還沒人家半年工資高,這樣的落差,誰還願意種地!

國家要想給農民補貼,提高農民收入,直接從中央給農民的銀行卡打錢就行了!不要再設那麼多巧立名目的補貼了,沒啥用,簡單直接,讓農民增加收入,就是最好的辦法!

直接提高農民的福利才是正道,其餘的都是廢話!其實每個真正的農民都不差補貼那點錢,差的是糧食要有一個合理的價格。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國家要做下調水稻保護價的決策,不抬高糧價??

一、為什麼中央要做出這樣的決策呢?

對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做出瞭解釋。他說,過去三年來,稻穀供大於求的壓力越來越明顯,怎麼消化政策性稻穀庫存,成了一件急需解決的問題。下調稻穀最低收購價,正是在發出“稻穀供大於求”的信號。

現在我國大米或者說稻穀,供大於求的壓力越來越明顯。現在也要研究怎麼消化政策性稻穀庫存。總的思路,是要保留基本的政策框架,但是要增加政策的彈性。也就是說,要讓今後價格更加準確的體現市場供求關係。如果價格信號過度扭曲,將來就像玉米一樣。要遵循市場的規律,基本政策取向是穩定政策框架,增加政策彈性。

當然,面對收購價格的下調,感到意外的不僅是種植戶,還有稻穀的下游加工企業。分析師王叔童說,水稻價格發生變化,給下游加工企業帶來了不少困惑。

市場化程度提高,最主要表現就是價格波動性更頻繁。這給下游加工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性。前幾年加工企業只要存稻穀,就能賺錢;現在的情況是稻穀價格波動性頻繁,不在有往年的市場規律存在,因此儲存稻穀的量多少需要根據市場情況來定,而不是盲目遵循往年的規律。

二、未來水稻價格預測

未來3年是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期,在逐步與市場接軌的過程中,稻米價格可能會總體呈穩中下滑的趨勢,但價格的波動性將更加頻繁。雖然稻穀是口糧,相關改革的推進將全力保障農民的權益,但面對當前局勢,國內水稻種植戶也必須加強對市場的認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