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書法 蘭亭 元朝 草書 聞是書畫 聞是書畫 2017-11-01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俞和臨《樂毅論》。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俞和《臨定武蘭亭》,行書,現藏故宮博物院。俞和是臨摹的高手,能達到亂真的地步,桑悅評:“紫芝所書,深得鬆雪筆意,而圭角稍露,比之鬆雪正如獻之之於羲之也”。此臨《定武蘭亭》為其精妙之作。

元代臨摹高手俞和

俞和《次韻答朱仲義見贈》,行書。紙本。縱28.9釐米,橫47.4釐米。無款。詩中自稱“老夫”,當是晚年之作。前有小序,述作詩緣由。此帖瀟灑不羈,俊秀飄逸,而又工穩端麗,深得趙孟頫之神。

俞和(1307-1382)。字子中,號紫芝(芝生),晚號紫芝老人。桐江(今浙江桐廬)人,寓居錢塘(今杭州)。

衝澹安恬,隱居不仕。能詩,喜書翰,早年得見趙孟頫運筆之法,後返臨晉、唐名家碑帖。行、草書,秀雅挺勁,酷趙孟頫。楷書高古風雅,頗有晉人風度。明桑悅雲:“紫芝所書,深得鬆雪筆意,而圭角稍露,比之鬆雪,正如獻之於羲之也。”行、草逼真孟頫,好事者得其書,每用趙款識,倉卒莫能辨。洪武初,以書名於時。至正四年(公元1344)題李唐《關山行旅圖》,故宮博物院藏有其二十年(公元1360)於黃岡之康園所臨定武蘭亭。

俞和一生致力於書法,精各體。書法沖淡安恬。其突出的成就,不在行書,而在章草和篆隸。現存的《臨張芝書》雖是臨作,但自創的成分已不少。王世貞說他“用章草書《急就章》,覺古色藹然”。元代的章草,較唐宋是大為起色的。趙、鄧復古寫《急就章》,都有矯揉造作之失,臨的成分多,古意並不是很多。以後康裡子山、楊維楨以章草筆意入今草,大開草書新面貌,當是草書的新變。後來的方從義、宋克也均在章草上下過苦功。俞和是其中一位傑出者。他天分高,悟性筆性均好,故其“臨”書,不但形態上相似,而且“古色藹然”,意味也出來了。尤為可貴的是用筆上自然率直,捺腳的形態變化多,可見筆法上變化也多,故雖是以己意臨書,實為創作了。現存故宮博物院的章草詩帖,是行書中雜章草,已很見功力的創新之作了。

俞和的《千字文篆隸冊》也是有新意的作品。其篆書,結字簡潔隨意,用筆上大膽參以方筆,故有剛健清新之氣;其隸書,也用漢隸的方筆,線條秀勁中有質樸也無故作修飾的匠氣,因而比他秀潤有餘的行書來,顯得更為古樸而有書卷氣。這說明,俞和並不是趙孟頫的影子,也是有個性的書家。

故宮博物院藏有墨跡《篆隸千字文冊》及自書詩卷和臨張芝帖等。《篆隸千字文》是其篆書和隸書分體間書的書法傑作。紙本墨跡摺裱冊頁。每幅縱21釐米,橫24.7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凡37頁,295行,正文每行7字,首尾之題字每行字數不一,共計2063字。款署“天爵賢良嗜予篆隸,因書此為贈。時至正甲午歲冬十一月三日也。清隱散人俞和識。”此冊為元順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俞和四十八歲時所書。此篆隸《千字文》,書法結構簡練隨意而無匠氣,筆秀雅而挺勁,與世流行之六體千字文比較,自有書卷氣。冊上有清內府鑑藏印九方,並有河南商丘陳氏收藏之印多方。《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