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二、改建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稱幽州或燕京,是在金中都大興府城東北新建的一座大型城池。忽必烈初到此城時,蒙古貴族霸突魯(一作巴圖魯)建言: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非燕不可。

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便於至元四年(1267年,一說至元三年),命劉秉忠總理營建大都之事。安肅公張柔及其子張弘略等參與建造。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方告建成。全城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二、改建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稱幽州或燕京,是在金中都大興府城東北新建的一座大型城池。忽必烈初到此城時,蒙古貴族霸突魯(一作巴圖魯)建言: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非燕不可。

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便於至元四年(1267年,一說至元三年),命劉秉忠總理營建大都之事。安肅公張柔及其子張弘略等參與建造。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方告建成。全城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據考古和文物部門實地考察,大都的平面佈局是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外城牆的周長約28600米,南北長約7600米,東西長約6700米。牆基寬約24米,底壁厚、牆高、頂壁厚之比為3:2:1。東西牆南端的位置,相當於今內城東西牆的用址。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小關和安定門小關一線。至今尚有殘牆遺蹟。城牆全用黑土夯築,並在土中採用“水定柱”(又叫豎柱)和橫置粗大的橫木進行加固。城牆頂部中心,安有排水的半圓形瓦管。

牆基下都有石砌的排水涵洞,考古工作者曾在東牆中段和西牆北段,發現過長、寬,高分別為20米、2.5米、1.22米的石壁磚頂涵洞。城牆外側每隔一定距離築有一處馬面,夯土的夯窩直徑10釐米,深5釐米,呈梅花形排列。四面城牆共開11門,北面2門,其他三面各3門。城門採用過樑式木構門洞法,即在門洞兩壁立壁柱,木柱上搭架、枋、椽、板,門洞上做扁梯形。正南的正陽門可通車馬,平時關閉,只供皇帝出入。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二、改建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稱幽州或燕京,是在金中都大興府城東北新建的一座大型城池。忽必烈初到此城時,蒙古貴族霸突魯(一作巴圖魯)建言: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非燕不可。

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便於至元四年(1267年,一說至元三年),命劉秉忠總理營建大都之事。安肅公張柔及其子張弘略等參與建造。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方告建成。全城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據考古和文物部門實地考察,大都的平面佈局是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外城牆的周長約28600米,南北長約7600米,東西長約6700米。牆基寬約24米,底壁厚、牆高、頂壁厚之比為3:2:1。東西牆南端的位置,相當於今內城東西牆的用址。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小關和安定門小關一線。至今尚有殘牆遺蹟。城牆全用黑土夯築,並在土中採用“水定柱”(又叫豎柱)和橫置粗大的橫木進行加固。城牆頂部中心,安有排水的半圓形瓦管。

牆基下都有石砌的排水涵洞,考古工作者曾在東牆中段和西牆北段,發現過長、寬,高分別為20米、2.5米、1.22米的石壁磚頂涵洞。城牆外側每隔一定距離築有一處馬面,夯土的夯窩直徑10釐米,深5釐米,呈梅花形排列。四面城牆共開11門,北面2門,其他三面各3門。城門採用過樑式木構門洞法,即在門洞兩壁立壁柱,木柱上搭架、枋、椽、板,門洞上做扁梯形。正南的正陽門可通車馬,平時關閉,只供皇帝出入。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大都興建之初,各城僅有一重。至元末農民起義時,便在各城門外增築甕城,安設吊橋。1969年夏,在拆除西直門箭樓時,發現了壓在明朝箭樓之內的元大都和義門及其甕城城門,門洞內題記有“至正十八年”(1358年)字樣,殘高22米,門洞長9.92米,寬4.62米,內券高6.68米,外券高4.56米,木質門板。城樓做成地堡式,面闊進深,兩側的耳室是進出城樓的梯道,建有水窩式滅火設施,其樓已經毀壞。城的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樓,靠城牆內角兩側,有上下角樓的馬道,現存的觀象臺即當年的東南角樓。環城有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皇城位於外城南部之中央,其東牆舊址在今南北河沿西側,西牆舊址在今西皇城根,北牆舊址在令地安門南一線,南牆舊址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周長約20裡。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二、改建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稱幽州或燕京,是在金中都大興府城東北新建的一座大型城池。忽必烈初到此城時,蒙古貴族霸突魯(一作巴圖魯)建言: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非燕不可。

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便於至元四年(1267年,一說至元三年),命劉秉忠總理營建大都之事。安肅公張柔及其子張弘略等參與建造。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方告建成。全城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據考古和文物部門實地考察,大都的平面佈局是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外城牆的周長約28600米,南北長約7600米,東西長約6700米。牆基寬約24米,底壁厚、牆高、頂壁厚之比為3:2:1。東西牆南端的位置,相當於今內城東西牆的用址。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小關和安定門小關一線。至今尚有殘牆遺蹟。城牆全用黑土夯築,並在土中採用“水定柱”(又叫豎柱)和橫置粗大的橫木進行加固。城牆頂部中心,安有排水的半圓形瓦管。

牆基下都有石砌的排水涵洞,考古工作者曾在東牆中段和西牆北段,發現過長、寬,高分別為20米、2.5米、1.22米的石壁磚頂涵洞。城牆外側每隔一定距離築有一處馬面,夯土的夯窩直徑10釐米,深5釐米,呈梅花形排列。四面城牆共開11門,北面2門,其他三面各3門。城門採用過樑式木構門洞法,即在門洞兩壁立壁柱,木柱上搭架、枋、椽、板,門洞上做扁梯形。正南的正陽門可通車馬,平時關閉,只供皇帝出入。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大都興建之初,各城僅有一重。至元末農民起義時,便在各城門外增築甕城,安設吊橋。1969年夏,在拆除西直門箭樓時,發現了壓在明朝箭樓之內的元大都和義門及其甕城城門,門洞內題記有“至正十八年”(1358年)字樣,殘高22米,門洞長9.92米,寬4.62米,內券高6.68米,外券高4.56米,木質門板。城樓做成地堡式,面闊進深,兩側的耳室是進出城樓的梯道,建有水窩式滅火設施,其樓已經毀壞。城的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樓,靠城牆內角兩側,有上下角樓的馬道,現存的觀象臺即當年的東南角樓。環城有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皇城位於外城南部之中央,其東牆舊址在今南北河沿西側,西牆舊址在今西皇城根,北牆舊址在令地安門南一線,南牆舊址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周長約20裡。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宮城偏於皇城東部,平面佈局為長方形,城牆周長9裡,四面城牆各開一門。

大都城內有居住區50坊,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整齊規整。城內建有眾多的兵器製造作坊和造船廠。為保證城內水源與漕運之需,元朝開鑿惠通河,導昌平自浮泉水江入甕山泊,經高梁河通入城內積水潭,然後穿城而出,沿閘河舊道,在通州張家灣注入白河,沿河設壩或斗門調節水位。

大都軍事築城技術較為先進,守備設施完善,但並未經過大的攻守城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兵臨城下,元順帝不戰而逃,大都遂為明軍佔領。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二、改建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稱幽州或燕京,是在金中都大興府城東北新建的一座大型城池。忽必烈初到此城時,蒙古貴族霸突魯(一作巴圖魯)建言: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非燕不可。

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便於至元四年(1267年,一說至元三年),命劉秉忠總理營建大都之事。安肅公張柔及其子張弘略等參與建造。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方告建成。全城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據考古和文物部門實地考察,大都的平面佈局是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外城牆的周長約28600米,南北長約7600米,東西長約6700米。牆基寬約24米,底壁厚、牆高、頂壁厚之比為3:2:1。東西牆南端的位置,相當於今內城東西牆的用址。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小關和安定門小關一線。至今尚有殘牆遺蹟。城牆全用黑土夯築,並在土中採用“水定柱”(又叫豎柱)和橫置粗大的橫木進行加固。城牆頂部中心,安有排水的半圓形瓦管。

牆基下都有石砌的排水涵洞,考古工作者曾在東牆中段和西牆北段,發現過長、寬,高分別為20米、2.5米、1.22米的石壁磚頂涵洞。城牆外側每隔一定距離築有一處馬面,夯土的夯窩直徑10釐米,深5釐米,呈梅花形排列。四面城牆共開11門,北面2門,其他三面各3門。城門採用過樑式木構門洞法,即在門洞兩壁立壁柱,木柱上搭架、枋、椽、板,門洞上做扁梯形。正南的正陽門可通車馬,平時關閉,只供皇帝出入。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大都興建之初,各城僅有一重。至元末農民起義時,便在各城門外增築甕城,安設吊橋。1969年夏,在拆除西直門箭樓時,發現了壓在明朝箭樓之內的元大都和義門及其甕城城門,門洞內題記有“至正十八年”(1358年)字樣,殘高22米,門洞長9.92米,寬4.62米,內券高6.68米,外券高4.56米,木質門板。城樓做成地堡式,面闊進深,兩側的耳室是進出城樓的梯道,建有水窩式滅火設施,其樓已經毀壞。城的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樓,靠城牆內角兩側,有上下角樓的馬道,現存的觀象臺即當年的東南角樓。環城有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皇城位於外城南部之中央,其東牆舊址在今南北河沿西側,西牆舊址在今西皇城根,北牆舊址在令地安門南一線,南牆舊址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周長約20裡。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宮城偏於皇城東部,平面佈局為長方形,城牆周長9裡,四面城牆各開一門。

大都城內有居住區50坊,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整齊規整。城內建有眾多的兵器製造作坊和造船廠。為保證城內水源與漕運之需,元朝開鑿惠通河,導昌平自浮泉水江入甕山泊,經高梁河通入城內積水潭,然後穿城而出,沿閘河舊道,在通州張家灣注入白河,沿河設壩或斗門調節水位。

大都軍事築城技術較為先進,守備設施完善,但並未經過大的攻守城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兵臨城下,元順帝不戰而逃,大都遂為明軍佔領。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三、新建與改建的中小型城池

元朝修建的中小型城池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其在漠北所建的城池,如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東郊的豐州城、察右前旗土城子的集寧路古城,昭盟克什騰旗境內的應昌占城;位於新疆霍城縣阿力麻古城,昌吉縣城東約2裡的昌八里城等。

"

蒙古人在滅夏、滅金並與宋軍在中原逐鹿後,軍事工程隨之發展起來。忽必烈繼大汗位後,即於中統元年(1260年),以工部掌營造百工之政今,管理城池修浚之事。其軍事築城技術,主要體現在元上都、中都和大都之建築中。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一、新建的上都開平府城

元上都開平府城(今內蒙佔正藍旗境內多倫西北),原為金朝所屬之恆州(今內蒙古多倫西)管轄。其地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偉,迴環千里,灤水經其陽,有四山拱衛,地理形勢十分優越。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將其賜給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謀士劉秉忠選址建城,三年告成。忽必烈於中統元年繼大汗位時,以其為臨時都城。中統四年(1263年),將其改為上都,又稱上京、燕京,由外城、皇城、宮城和有關部分組成。城址遺蹟至今保存較好。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外城在皇城西面和北面,其東面和南面城牆分別與皇城東面和南面城牆相連接。外層城牆全部用黃土夯實,版築而成,其夯層厚度約20釐米,殘高約5米,底牆壁厚10米,上部壁厚2米,每邊長2200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門外築有馬蹄形甕城。西門甕城外低坡上還築有石堤,以防坍塌。北牆開有二門,門外築方形甕城,城上存有城樓的部分石柱礎石。城外西角有一段寬度約25米的護城河。城內自西門北側城牆至皇城北門甕城西牆上,築有一條寬約2米的土牆,將外城隔成南北互不相通的兩部分

皇城位於外城的東南角,平面佈局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牆各開二門,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12-14釐米,外表被覆一層厚約70釐米的石壘牆壁。城牆殘高約6米,底牆壁厚12米,上部壁厚2.5米,城牆外側每隔150米築一馬面。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城牆四角都有一座高大的角樓臺基。沿外城牆壁砌出一條約深10釐米、寬20釐米的流水槽,以排洩城頭積水。現存諸門遺址,除西門外都有被封堵的痕跡。西門基寬13.6米,門寬10米,門北端有登城的礓礤(即兵馬道)。半橢圓形甕城的長徑為84米,門寬8.5米。方形甕城約寬56米,縱深47米。城南和東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有積水。皇城的城門、城角與城牆壁沿,曾出土過石球,其直徑9-13釐米,重1.23-2.25千克,似為守城拋石機所拋射的石彈。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官城位於皇城內中部偏北,東西寬約570米,南北長620米。城牆底部鋪有層0.5米厚的條石基礎,礎上用長34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的青磚交錯砌成外壁,牆芯用黃土版築而成,夯層厚約9釐米,磚壁與黃土芯中間還夾雜一層1.4米的碎磚。現存城牆高約5米,下寬10米,上寬2.5米。每高1米使有2.5釐米的收分。宮城的四角建有角樓,除北面牆無門外,其餘三面都有門。

開平府城作為忽必烈初期的都城、起了重要的作用。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忽必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劉秉忠擴建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將中都改為大都。之後,上都便成為元王朝的陪都了。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二、改建的元大都

元大都又稱幽州或燕京,是在金中都大興府城東北新建的一座大型城池。忽必烈初到此城時,蒙古貴族霸突魯(一作巴圖魯)建言: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非燕不可。

忽必烈採納了他的意見,便於至元四年(1267年,一說至元三年),命劉秉忠總理營建大都之事。安肅公張柔及其子張弘略等參與建造。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方告建成。全城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據考古和文物部門實地考察,大都的平面佈局是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外城牆的周長約28600米,南北長約7600米,東西長約6700米。牆基寬約24米,底壁厚、牆高、頂壁厚之比為3:2:1。東西牆南端的位置,相當於今內城東西牆的用址。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小關和安定門小關一線。至今尚有殘牆遺蹟。城牆全用黑土夯築,並在土中採用“水定柱”(又叫豎柱)和橫置粗大的橫木進行加固。城牆頂部中心,安有排水的半圓形瓦管。

牆基下都有石砌的排水涵洞,考古工作者曾在東牆中段和西牆北段,發現過長、寬,高分別為20米、2.5米、1.22米的石壁磚頂涵洞。城牆外側每隔一定距離築有一處馬面,夯土的夯窩直徑10釐米,深5釐米,呈梅花形排列。四面城牆共開11門,北面2門,其他三面各3門。城門採用過樑式木構門洞法,即在門洞兩壁立壁柱,木柱上搭架、枋、椽、板,門洞上做扁梯形。正南的正陽門可通車馬,平時關閉,只供皇帝出入。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大都興建之初,各城僅有一重。至元末農民起義時,便在各城門外增築甕城,安設吊橋。1969年夏,在拆除西直門箭樓時,發現了壓在明朝箭樓之內的元大都和義門及其甕城城門,門洞內題記有“至正十八年”(1358年)字樣,殘高22米,門洞長9.92米,寬4.62米,內券高6.68米,外券高4.56米,木質門板。城樓做成地堡式,面闊進深,兩側的耳室是進出城樓的梯道,建有水窩式滅火設施,其樓已經毀壞。城的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樓,靠城牆內角兩側,有上下角樓的馬道,現存的觀象臺即當年的東南角樓。環城有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

皇城位於外城南部之中央,其東牆舊址在今南北河沿西側,西牆舊址在今西皇城根,北牆舊址在令地安門南一線,南牆舊址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周長約20裡。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宮城偏於皇城東部,平面佈局為長方形,城牆周長9裡,四面城牆各開一門。

大都城內有居住區50坊,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整齊規整。城內建有眾多的兵器製造作坊和造船廠。為保證城內水源與漕運之需,元朝開鑿惠通河,導昌平自浮泉水江入甕山泊,經高梁河通入城內積水潭,然後穿城而出,沿閘河舊道,在通州張家灣注入白河,沿河設壩或斗門調節水位。

大都軍事築城技術較為先進,守備設施完善,但並未經過大的攻守城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兵臨城下,元順帝不戰而逃,大都遂為明軍佔領。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三、新建與改建的中小型城池

元朝修建的中小型城池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其在漠北所建的城池,如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東郊的豐州城、察右前旗土城子的集寧路古城,昭盟克什騰旗境內的應昌占城;位於新疆霍城縣阿力麻古城,昌吉縣城東約2裡的昌八里城等。

從元大都和上都的修建說起,談談元代先進的軍事築城技術

另一類是其佔領宋地和入主中原後,在原有基礎上改建和擴建的城池,如廣西的靖江城(元稱靜江城,今桂林)。靖江城位於灕江之西,形勢十分險要,素有“五嶺之表,聯兩越之交,屏蔽荊衡,枕山帶江,控制數千裡,誠西南之會府,用兵遺將之樞機"之稱,元軍佔領後曾進行過兩次修建,特別是元廉訪使也兒吉尼,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對該城進行第二次擴建時,將城牆加高2丈多,牆體用大石壘砌,以糯米汁和石灰拌和嵌縫,城牆上寬3丈多,可馳戰馬,成為一座由三重城牆組合而成的堅城。也兒吉尼於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依託堅城,堅守了兩個多月。明軍強攻不下,最後只好利用元軍的降將做內應,將其佔領。

參考文獻:

《宋史》

《續資治通鑑》卷九二

《元史》卷八五《百官一・工部》

《讀史方輿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