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二、廉園雅集

到大都後,廉氏延續著禮賢下士的傳統,與文士多有交往,他們家的私家園林廉園與萬柳堂成為大都文人的詩酒聚會之所[15]。廉園的文學活動起始於元初,招待文人的主人是廉希憲。廉希憲去世以後,廉園與萬柳堂的文學活動並未受到影響,而是在廉右丞與廉野雲的主持下更加繁盛。

先考證廉右丞的情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有《廉右丞園號為京城第一名花幾萬本右丞有詩次韻》,詩曰:“閉戶春深詩侵,捲簾新燕掠清陰。亭亭梅月能消酒,肅肅松風獨和琴。新筍未容穿石徑,落花時許補雲林。主人妙手隨機轉,萬本姚黃磨紫金。”對廉園花木繁盛極盡形容之能事。袁桷還有《禊日與剛中待制至廉園閉門不納駐馬久之複次韻》,與上一首韻腳相同,可見作於同一時期。《元史》卷一七二《袁桷傳》記載,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推薦他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從此開始在京城任職。剛中待制為陳孚,字剛中,他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樑曾出使安南,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16]。陳孚使安南還朝任翰林待制當在至元末。結合袁桷與陳孚兩人的情況,二人同訪廉園當在大德初年,此時的廉園主人官居右丞。廉氏成員除了廉希憲外,在世祖時期擔任過右丞的為廉希恕,他在二十八年(1291)五月,由參知政事為湖廣行省右丞[17],仕至中書右丞[18]。

廉希恕能詩,與廉希憲一樣樂於和文士交遊。王惲有《秋日宴廉園清露堂》詩,詩序曰:“右相康公奉詔分陝,七月初一日宴集賢、翰林兩院諸君留別,中齋有詩以記燕衎。因繼嚴韻作二詩,奉平章相公一粲。時座間聞有後命,故詩中及之。”[19]“右相康公”,當為“右相廉公”,王惲詩題說是在廉園清露堂,主人定是廉氏家族成員。所謂“後命”,即《秋日宴廉園清露堂》其二“先聲遠動秦川樹,後命光融紫禁花。”說明右丞廉公初得陝西之命,後又改為留朝,所以王惲在詩中才這樣說。據此,王惲提到的廉公與廉希憲仕歷不合,而與其弟廉希恕吻合。希恕仕至中書右丞[20],當在至元末元貞初。王惲除了把廉希恕比作司馬光外,還將他比作東晉宰相謝安。王惲詩序中的中齋為留夢炎(1219-?),字漢輔,號中齋,衢州(今屬浙江)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一,累官左丞相。入元為禮部尚書,遷翰林承旨[21]。這次廉園雅集彙集了南北各族文士。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二、廉園雅集

到大都後,廉氏延續著禮賢下士的傳統,與文士多有交往,他們家的私家園林廉園與萬柳堂成為大都文人的詩酒聚會之所[15]。廉園的文學活動起始於元初,招待文人的主人是廉希憲。廉希憲去世以後,廉園與萬柳堂的文學活動並未受到影響,而是在廉右丞與廉野雲的主持下更加繁盛。

先考證廉右丞的情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有《廉右丞園號為京城第一名花幾萬本右丞有詩次韻》,詩曰:“閉戶春深詩侵,捲簾新燕掠清陰。亭亭梅月能消酒,肅肅松風獨和琴。新筍未容穿石徑,落花時許補雲林。主人妙手隨機轉,萬本姚黃磨紫金。”對廉園花木繁盛極盡形容之能事。袁桷還有《禊日與剛中待制至廉園閉門不納駐馬久之複次韻》,與上一首韻腳相同,可見作於同一時期。《元史》卷一七二《袁桷傳》記載,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推薦他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從此開始在京城任職。剛中待制為陳孚,字剛中,他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樑曾出使安南,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16]。陳孚使安南還朝任翰林待制當在至元末。結合袁桷與陳孚兩人的情況,二人同訪廉園當在大德初年,此時的廉園主人官居右丞。廉氏成員除了廉希憲外,在世祖時期擔任過右丞的為廉希恕,他在二十八年(1291)五月,由參知政事為湖廣行省右丞[17],仕至中書右丞[18]。

廉希恕能詩,與廉希憲一樣樂於和文士交遊。王惲有《秋日宴廉園清露堂》詩,詩序曰:“右相康公奉詔分陝,七月初一日宴集賢、翰林兩院諸君留別,中齋有詩以記燕衎。因繼嚴韻作二詩,奉平章相公一粲。時座間聞有後命,故詩中及之。”[19]“右相康公”,當為“右相廉公”,王惲詩題說是在廉園清露堂,主人定是廉氏家族成員。所謂“後命”,即《秋日宴廉園清露堂》其二“先聲遠動秦川樹,後命光融紫禁花。”說明右丞廉公初得陝西之命,後又改為留朝,所以王惲在詩中才這樣說。據此,王惲提到的廉公與廉希憲仕歷不合,而與其弟廉希恕吻合。希恕仕至中書右丞[20],當在至元末元貞初。王惲除了把廉希恕比作司馬光外,還將他比作東晉宰相謝安。王惲詩序中的中齋為留夢炎(1219-?),字漢輔,號中齋,衢州(今屬浙江)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一,累官左丞相。入元為禮部尚書,遷翰林承旨[21]。這次廉園雅集彙集了南北各族文士。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到了至大年間,廉園主人為左丞野雲廉公。廉右丞與廉野雲應該為兩人,證據有三。第一,兩人官職不同,廉野云為左丞;第二,兩人主持廉園的時間相距十年;第三,廉野雲至大元年(1308)未老致仕,而右丞廉希願作為廉希憲的兄弟,到至大元年應該接近七十歲,不符合廉野雲的特徵。

關於廉野雲,目前爭議頗多。臺灣學者王德毅等人《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王梅堂《元代內遷的畏吾爾世家——廉氏家族考述》等論著,都將野雲視為廉希憲的別號。然而,此說明顯有誤,因為趙孟頫被召入京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22],此時廉希憲已經去世。臺灣學者蕭啟慶先生在《元朝多民族士人的雅集》一文中指出,廉氏子孫中曾任右丞的為廉卜魯迷失凱牙,即廉希恕,所以廉野雲應該是廉希恕[23]。筆者以為廉右丞與廉野雲當為二人,詳見前文。孟繁清先生《元大都廉園主人考述》指出廉園第三代主人廉野雲可能是火失海牙[24],證據亦不充分。楊鐮先生在《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元代文學編年史》認為野云為廉希閔。筆者曾推斷廉野雲當為廉希憲第六子廉惇[25]。但是,廉惇入仕途始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為祕書卿,擔任陝西行省左丞更在其後,而廉野雲主持的廉園集會在元武宗時期,從年代上並不符合。關於廉野雲其人,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在廉野雲主持的廉園與萬柳堂的詩歌唱和,參加的文人有姚燧、張養浩、袁桷、貢奎、趙孟頫、盧摯、許有壬、貫雲石等人。其中貫雲石為高昌貫氏的代表人物,姚燧、許有壬也屬北方文學家族的重要成員。袁桷、貢奎、趙孟頫則屬南方文學家族。

張養浩在詩歌中多次寫到廉園,《歸田類稿》卷十八有《廉園秋日即事》、《廉園會飲》,卷十九有《寒食遊廉園》、《題廉野雲城南別墅》。其《題廉野雲城南別墅》曰:“鐘鼎山林果孰優,羨公騎鶴上揚州。田園獨佔人間勝,懷抱尚餘天下憂(原注:公之父有堂名徳樂)。好為習池留故事,未應綠野美前修。半生乾沒塵埃底,羞向滄浪照白頭。”將廉野雲比之為習家池,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史載為東漢襄陽侯習鬱仿范蠡養魚之法所建,習鬱後裔、東晉著名史家習鑿齒曾隱居於此,讀書著史。晉徵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這裡醉飲。綠野堂為唐人裴度的別墅,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裴度在唐憲宗為官宰相,平定藩鎮叛亂有功,晚年以宦官專權,辭官退居洛陽。築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作詩酒之會,事見《舊唐書》卷一七零《裴度傳》。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集廉園》對廉園風景有細緻的描繪,詩曰:

芳菲廉家園,換我塵中春。古樹不受採,白雲為之賓。中列萬寶枝,夭娜瑤池神。背立飲清露,耿耿猩紅新。幽蜂集佳吹,炯鷺搖精銀。層臺團鬆蓋,其下疑有人。奕罷忽仙去,飛花點枰茵。高藤水蒼佩,再摘誰為紉。濯纓及吾足,照映鬚眉真。暝色起孤鳥,寒光蕩青苹。信美非故居,整馬來城闉。

袁桷筆下的廉園春光爛漫,花草繁茂。姚燧《滿江紅·廉野雲左揆求賦南園》曰:“面勢林塘,緊橫睫、觚稜如削。還更比、城南韋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園能甲乙,他山峛崺先尊嶽。甚一花一石,總都將平泉學。 雖鬢髮,流光覺。渾未厭,明來數。有慶雲善譜,新聲天樂。正爾關弓鴻鵠至,可知棄屣麒麟閣。只北山逋客負塵纓,滄浪濯。”自注:慶雲,都城善謳者。[26]面對廉園之山水花草、音樂歌舞,姚燧起了辭官歸隱之念。貢奎也作有《集廉園》詩二首。

廉園中的萬柳堂也是元代文人活動之所,他們也有歌詠。《青樓集》“解語花”條記載,

(歌伎解語花)姓劉氏,尤長於慢詞。廉野雲招盧疏齋、趙鬆雪飲於京城外之萬柳堂。劉左手持荷花,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曲,諸公喜甚。趙即席賦詩云:“萬柳堂前數畝池,平鋪雲錦蓋漣漪。主人自有滄洲趣,遊女仍歌《白雪》詞。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萬里思。”[27]

廉氏萬柳堂集山水景色與歌舞音樂為一體,趙孟頫詩歌盛讚其景物之美、絲竹之樂,他說廉野雲有隱居之趣,處於繁鬧的京城,文人們產生的是萬里無窮之思。

綜上所述,廉園與萬柳堂的湖光山色使得文人流連忘返,高昌廉氏的園林成為大都的文壇沙龍。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二、廉園雅集

到大都後,廉氏延續著禮賢下士的傳統,與文士多有交往,他們家的私家園林廉園與萬柳堂成為大都文人的詩酒聚會之所[15]。廉園的文學活動起始於元初,招待文人的主人是廉希憲。廉希憲去世以後,廉園與萬柳堂的文學活動並未受到影響,而是在廉右丞與廉野雲的主持下更加繁盛。

先考證廉右丞的情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有《廉右丞園號為京城第一名花幾萬本右丞有詩次韻》,詩曰:“閉戶春深詩侵,捲簾新燕掠清陰。亭亭梅月能消酒,肅肅松風獨和琴。新筍未容穿石徑,落花時許補雲林。主人妙手隨機轉,萬本姚黃磨紫金。”對廉園花木繁盛極盡形容之能事。袁桷還有《禊日與剛中待制至廉園閉門不納駐馬久之複次韻》,與上一首韻腳相同,可見作於同一時期。《元史》卷一七二《袁桷傳》記載,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推薦他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從此開始在京城任職。剛中待制為陳孚,字剛中,他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樑曾出使安南,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16]。陳孚使安南還朝任翰林待制當在至元末。結合袁桷與陳孚兩人的情況,二人同訪廉園當在大德初年,此時的廉園主人官居右丞。廉氏成員除了廉希憲外,在世祖時期擔任過右丞的為廉希恕,他在二十八年(1291)五月,由參知政事為湖廣行省右丞[17],仕至中書右丞[18]。

廉希恕能詩,與廉希憲一樣樂於和文士交遊。王惲有《秋日宴廉園清露堂》詩,詩序曰:“右相康公奉詔分陝,七月初一日宴集賢、翰林兩院諸君留別,中齋有詩以記燕衎。因繼嚴韻作二詩,奉平章相公一粲。時座間聞有後命,故詩中及之。”[19]“右相康公”,當為“右相廉公”,王惲詩題說是在廉園清露堂,主人定是廉氏家族成員。所謂“後命”,即《秋日宴廉園清露堂》其二“先聲遠動秦川樹,後命光融紫禁花。”說明右丞廉公初得陝西之命,後又改為留朝,所以王惲在詩中才這樣說。據此,王惲提到的廉公與廉希憲仕歷不合,而與其弟廉希恕吻合。希恕仕至中書右丞[20],當在至元末元貞初。王惲除了把廉希恕比作司馬光外,還將他比作東晉宰相謝安。王惲詩序中的中齋為留夢炎(1219-?),字漢輔,號中齋,衢州(今屬浙江)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一,累官左丞相。入元為禮部尚書,遷翰林承旨[21]。這次廉園雅集彙集了南北各族文士。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到了至大年間,廉園主人為左丞野雲廉公。廉右丞與廉野雲應該為兩人,證據有三。第一,兩人官職不同,廉野云為左丞;第二,兩人主持廉園的時間相距十年;第三,廉野雲至大元年(1308)未老致仕,而右丞廉希願作為廉希憲的兄弟,到至大元年應該接近七十歲,不符合廉野雲的特徵。

關於廉野雲,目前爭議頗多。臺灣學者王德毅等人《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王梅堂《元代內遷的畏吾爾世家——廉氏家族考述》等論著,都將野雲視為廉希憲的別號。然而,此說明顯有誤,因為趙孟頫被召入京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22],此時廉希憲已經去世。臺灣學者蕭啟慶先生在《元朝多民族士人的雅集》一文中指出,廉氏子孫中曾任右丞的為廉卜魯迷失凱牙,即廉希恕,所以廉野雲應該是廉希恕[23]。筆者以為廉右丞與廉野雲當為二人,詳見前文。孟繁清先生《元大都廉園主人考述》指出廉園第三代主人廉野雲可能是火失海牙[24],證據亦不充分。楊鐮先生在《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元代文學編年史》認為野云為廉希閔。筆者曾推斷廉野雲當為廉希憲第六子廉惇[25]。但是,廉惇入仕途始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為祕書卿,擔任陝西行省左丞更在其後,而廉野雲主持的廉園集會在元武宗時期,從年代上並不符合。關於廉野雲其人,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在廉野雲主持的廉園與萬柳堂的詩歌唱和,參加的文人有姚燧、張養浩、袁桷、貢奎、趙孟頫、盧摯、許有壬、貫雲石等人。其中貫雲石為高昌貫氏的代表人物,姚燧、許有壬也屬北方文學家族的重要成員。袁桷、貢奎、趙孟頫則屬南方文學家族。

張養浩在詩歌中多次寫到廉園,《歸田類稿》卷十八有《廉園秋日即事》、《廉園會飲》,卷十九有《寒食遊廉園》、《題廉野雲城南別墅》。其《題廉野雲城南別墅》曰:“鐘鼎山林果孰優,羨公騎鶴上揚州。田園獨佔人間勝,懷抱尚餘天下憂(原注:公之父有堂名徳樂)。好為習池留故事,未應綠野美前修。半生乾沒塵埃底,羞向滄浪照白頭。”將廉野雲比之為習家池,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史載為東漢襄陽侯習鬱仿范蠡養魚之法所建,習鬱後裔、東晉著名史家習鑿齒曾隱居於此,讀書著史。晉徵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這裡醉飲。綠野堂為唐人裴度的別墅,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裴度在唐憲宗為官宰相,平定藩鎮叛亂有功,晚年以宦官專權,辭官退居洛陽。築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作詩酒之會,事見《舊唐書》卷一七零《裴度傳》。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集廉園》對廉園風景有細緻的描繪,詩曰:

芳菲廉家園,換我塵中春。古樹不受採,白雲為之賓。中列萬寶枝,夭娜瑤池神。背立飲清露,耿耿猩紅新。幽蜂集佳吹,炯鷺搖精銀。層臺團鬆蓋,其下疑有人。奕罷忽仙去,飛花點枰茵。高藤水蒼佩,再摘誰為紉。濯纓及吾足,照映鬚眉真。暝色起孤鳥,寒光蕩青苹。信美非故居,整馬來城闉。

袁桷筆下的廉園春光爛漫,花草繁茂。姚燧《滿江紅·廉野雲左揆求賦南園》曰:“面勢林塘,緊橫睫、觚稜如削。還更比、城南韋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園能甲乙,他山峛崺先尊嶽。甚一花一石,總都將平泉學。 雖鬢髮,流光覺。渾未厭,明來數。有慶雲善譜,新聲天樂。正爾關弓鴻鵠至,可知棄屣麒麟閣。只北山逋客負塵纓,滄浪濯。”自注:慶雲,都城善謳者。[26]面對廉園之山水花草、音樂歌舞,姚燧起了辭官歸隱之念。貢奎也作有《集廉園》詩二首。

廉園中的萬柳堂也是元代文人活動之所,他們也有歌詠。《青樓集》“解語花”條記載,

(歌伎解語花)姓劉氏,尤長於慢詞。廉野雲招盧疏齋、趙鬆雪飲於京城外之萬柳堂。劉左手持荷花,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曲,諸公喜甚。趙即席賦詩云:“萬柳堂前數畝池,平鋪雲錦蓋漣漪。主人自有滄洲趣,遊女仍歌《白雪》詞。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萬里思。”[27]

廉氏萬柳堂集山水景色與歌舞音樂為一體,趙孟頫詩歌盛讚其景物之美、絲竹之樂,他說廉野雲有隱居之趣,處於繁鬧的京城,文人們產生的是萬里無窮之思。

綜上所述,廉園與萬柳堂的湖光山色使得文人流連忘返,高昌廉氏的園林成為大都的文壇沙龍。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三、廉惠山海牙玄沙寺雅集

廉希憲的子侄同樣樂於同文人交往。他長子廉孚與劉因關係甚密,廉孚兒子出生後,劉因曾兩次作詩詞祝賀[28]。希憲第三子廉恂與魏初、同恕為友,魏初、同恕曾為其作詩[29]。其第六子廉惇曾拜熊朋來、蕭㪺等人為師,他還是元代高昌詩人的代表。

希憲從子廉惠山海牙更廣泛地參與文學活動,他與薩都剌、李孝光、張以寧、王結、劉嵩等人都有遊覽唱和[30]。廉惠山海牙曾與薩都剌一起遊覽鐘山(在今南京市東北)[31],他為江西廉訪使僉事時,李孝光曾作詩送別[32]。薩都拉還作《彭城雜詠呈廉公亮僉事》[33]。張以寧《翠屏集》卷二有《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六首,至正二十二年(1362),廉惠山海牙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詩當作於這一時期。由詩題可知廉惠山海牙先作,可惜他的詩已不存。張以寧《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其五曰:“文章閣老舊名門,玉署清閒醒夢魂。應憶廉園花似海,朝回會客酒千尊。”頌揚廉惠山海牙出自名門,還提到廉氏以鮮花盛開與文人雅集聞名的廉園。

廉惠山海牙曾參加了一次著名的雅集。至正二十一年(1361),他任職宣政院使,與李景儀、答祿與權、海清溪等人遊覽玄沙(在今福建福州),又邀請貢師泰會於香巖寺。詩酒交錯之際,廉惠山海牙數次起舞,放浪諧謔。答祿與權設險語,操越音,問禪於藏石師。惹得眾人大笑。最後以杜甫“心清聞妙香”之句分韻,各賦五言詩一首。這次雅集彙集了乃蠻人答祿與權、畏吾人廉惠山海牙,以及漢族人貢師泰等人,甚至還包括僧人藏石師,是一場典型的多民族的盛會。他們飲酒作詩,甚至歌舞戲謔,尤其是色目人廉惠山海牙與答祿與權,表現出的放浪諧謔是漢族文人中少有的,為雅集增添了很多樂趣。廉惠山海牙等人舉行雅集之時,正值四方動亂,他們在詩酒歡會的時候,並未忘記時政艱難,但是,時政並非他們能左右,因此只能“遣其羈旅怫鬱之懷”只是表面,更深層面上體現的是文人追求獨立品格[34]。貢師泰在序中說:“他日當有以解吾人之意者矣”[35],可見當時一般人是很難理解他們的舉動。

結語

作為元代較早漢化的維吾爾家族,廉氏的家族傳統經歷了由軍功政事向儒學文藝的轉變。布魯海牙依附於蒙元政權使得廉氏成為元代的功勳貴族,成為廉氏的開創者。廉希憲是家族傳統轉變的關鍵人物,他以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引導廉氏成為文化家族。高昌廉氏藏書豐富,重視家族教育[36],積極學習儒家經典,廉希憲禮賢下士,其弟廉希貢、子侄廉惇、廉惠山海牙等人都成為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文士。廉希貢擅長書畫,成宗大德二年(1298),他和郭天錫、張伯淳、趙孟頫、鄧文原、鮮于伯機等人一起觀賞王羲之思想帖真跡[37]。這同樣是一次薈萃南北各族人士的文藝活動。

廉氏的廉園和萬柳堂成為大都士人的文藝沙龍,廉希憲、廉右丞、廉野雲、廉惠山海牙主持的多民族士人雅集貫穿了整個蒙元王朝,不僅促進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還促進了姻親高昌貫氏的漢化,貫雲石就是從廉園詩詞唱和中成長出來的。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二、廉園雅集

到大都後,廉氏延續著禮賢下士的傳統,與文士多有交往,他們家的私家園林廉園與萬柳堂成為大都文人的詩酒聚會之所[15]。廉園的文學活動起始於元初,招待文人的主人是廉希憲。廉希憲去世以後,廉園與萬柳堂的文學活動並未受到影響,而是在廉右丞與廉野雲的主持下更加繁盛。

先考證廉右丞的情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有《廉右丞園號為京城第一名花幾萬本右丞有詩次韻》,詩曰:“閉戶春深詩侵,捲簾新燕掠清陰。亭亭梅月能消酒,肅肅松風獨和琴。新筍未容穿石徑,落花時許補雲林。主人妙手隨機轉,萬本姚黃磨紫金。”對廉園花木繁盛極盡形容之能事。袁桷還有《禊日與剛中待制至廉園閉門不納駐馬久之複次韻》,與上一首韻腳相同,可見作於同一時期。《元史》卷一七二《袁桷傳》記載,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推薦他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從此開始在京城任職。剛中待制為陳孚,字剛中,他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樑曾出使安南,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16]。陳孚使安南還朝任翰林待制當在至元末。結合袁桷與陳孚兩人的情況,二人同訪廉園當在大德初年,此時的廉園主人官居右丞。廉氏成員除了廉希憲外,在世祖時期擔任過右丞的為廉希恕,他在二十八年(1291)五月,由參知政事為湖廣行省右丞[17],仕至中書右丞[18]。

廉希恕能詩,與廉希憲一樣樂於和文士交遊。王惲有《秋日宴廉園清露堂》詩,詩序曰:“右相康公奉詔分陝,七月初一日宴集賢、翰林兩院諸君留別,中齋有詩以記燕衎。因繼嚴韻作二詩,奉平章相公一粲。時座間聞有後命,故詩中及之。”[19]“右相康公”,當為“右相廉公”,王惲詩題說是在廉園清露堂,主人定是廉氏家族成員。所謂“後命”,即《秋日宴廉園清露堂》其二“先聲遠動秦川樹,後命光融紫禁花。”說明右丞廉公初得陝西之命,後又改為留朝,所以王惲在詩中才這樣說。據此,王惲提到的廉公與廉希憲仕歷不合,而與其弟廉希恕吻合。希恕仕至中書右丞[20],當在至元末元貞初。王惲除了把廉希恕比作司馬光外,還將他比作東晉宰相謝安。王惲詩序中的中齋為留夢炎(1219-?),字漢輔,號中齋,衢州(今屬浙江)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一,累官左丞相。入元為禮部尚書,遷翰林承旨[21]。這次廉園雅集彙集了南北各族文士。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到了至大年間,廉園主人為左丞野雲廉公。廉右丞與廉野雲應該為兩人,證據有三。第一,兩人官職不同,廉野云為左丞;第二,兩人主持廉園的時間相距十年;第三,廉野雲至大元年(1308)未老致仕,而右丞廉希願作為廉希憲的兄弟,到至大元年應該接近七十歲,不符合廉野雲的特徵。

關於廉野雲,目前爭議頗多。臺灣學者王德毅等人《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王梅堂《元代內遷的畏吾爾世家——廉氏家族考述》等論著,都將野雲視為廉希憲的別號。然而,此說明顯有誤,因為趙孟頫被召入京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22],此時廉希憲已經去世。臺灣學者蕭啟慶先生在《元朝多民族士人的雅集》一文中指出,廉氏子孫中曾任右丞的為廉卜魯迷失凱牙,即廉希恕,所以廉野雲應該是廉希恕[23]。筆者以為廉右丞與廉野雲當為二人,詳見前文。孟繁清先生《元大都廉園主人考述》指出廉園第三代主人廉野雲可能是火失海牙[24],證據亦不充分。楊鐮先生在《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元代文學編年史》認為野云為廉希閔。筆者曾推斷廉野雲當為廉希憲第六子廉惇[25]。但是,廉惇入仕途始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為祕書卿,擔任陝西行省左丞更在其後,而廉野雲主持的廉園集會在元武宗時期,從年代上並不符合。關於廉野雲其人,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在廉野雲主持的廉園與萬柳堂的詩歌唱和,參加的文人有姚燧、張養浩、袁桷、貢奎、趙孟頫、盧摯、許有壬、貫雲石等人。其中貫雲石為高昌貫氏的代表人物,姚燧、許有壬也屬北方文學家族的重要成員。袁桷、貢奎、趙孟頫則屬南方文學家族。

張養浩在詩歌中多次寫到廉園,《歸田類稿》卷十八有《廉園秋日即事》、《廉園會飲》,卷十九有《寒食遊廉園》、《題廉野雲城南別墅》。其《題廉野雲城南別墅》曰:“鐘鼎山林果孰優,羨公騎鶴上揚州。田園獨佔人間勝,懷抱尚餘天下憂(原注:公之父有堂名徳樂)。好為習池留故事,未應綠野美前修。半生乾沒塵埃底,羞向滄浪照白頭。”將廉野雲比之為習家池,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史載為東漢襄陽侯習鬱仿范蠡養魚之法所建,習鬱後裔、東晉著名史家習鑿齒曾隱居於此,讀書著史。晉徵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這裡醉飲。綠野堂為唐人裴度的別墅,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裴度在唐憲宗為官宰相,平定藩鎮叛亂有功,晚年以宦官專權,辭官退居洛陽。築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作詩酒之會,事見《舊唐書》卷一七零《裴度傳》。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集廉園》對廉園風景有細緻的描繪,詩曰:

芳菲廉家園,換我塵中春。古樹不受採,白雲為之賓。中列萬寶枝,夭娜瑤池神。背立飲清露,耿耿猩紅新。幽蜂集佳吹,炯鷺搖精銀。層臺團鬆蓋,其下疑有人。奕罷忽仙去,飛花點枰茵。高藤水蒼佩,再摘誰為紉。濯纓及吾足,照映鬚眉真。暝色起孤鳥,寒光蕩青苹。信美非故居,整馬來城闉。

袁桷筆下的廉園春光爛漫,花草繁茂。姚燧《滿江紅·廉野雲左揆求賦南園》曰:“面勢林塘,緊橫睫、觚稜如削。還更比、城南韋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園能甲乙,他山峛崺先尊嶽。甚一花一石,總都將平泉學。 雖鬢髮,流光覺。渾未厭,明來數。有慶雲善譜,新聲天樂。正爾關弓鴻鵠至,可知棄屣麒麟閣。只北山逋客負塵纓,滄浪濯。”自注:慶雲,都城善謳者。[26]面對廉園之山水花草、音樂歌舞,姚燧起了辭官歸隱之念。貢奎也作有《集廉園》詩二首。

廉園中的萬柳堂也是元代文人活動之所,他們也有歌詠。《青樓集》“解語花”條記載,

(歌伎解語花)姓劉氏,尤長於慢詞。廉野雲招盧疏齋、趙鬆雪飲於京城外之萬柳堂。劉左手持荷花,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曲,諸公喜甚。趙即席賦詩云:“萬柳堂前數畝池,平鋪雲錦蓋漣漪。主人自有滄洲趣,遊女仍歌《白雪》詞。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萬里思。”[27]

廉氏萬柳堂集山水景色與歌舞音樂為一體,趙孟頫詩歌盛讚其景物之美、絲竹之樂,他說廉野雲有隱居之趣,處於繁鬧的京城,文人們產生的是萬里無窮之思。

綜上所述,廉園與萬柳堂的湖光山色使得文人流連忘返,高昌廉氏的園林成為大都的文壇沙龍。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三、廉惠山海牙玄沙寺雅集

廉希憲的子侄同樣樂於同文人交往。他長子廉孚與劉因關係甚密,廉孚兒子出生後,劉因曾兩次作詩詞祝賀[28]。希憲第三子廉恂與魏初、同恕為友,魏初、同恕曾為其作詩[29]。其第六子廉惇曾拜熊朋來、蕭㪺等人為師,他還是元代高昌詩人的代表。

希憲從子廉惠山海牙更廣泛地參與文學活動,他與薩都剌、李孝光、張以寧、王結、劉嵩等人都有遊覽唱和[30]。廉惠山海牙曾與薩都剌一起遊覽鐘山(在今南京市東北)[31],他為江西廉訪使僉事時,李孝光曾作詩送別[32]。薩都拉還作《彭城雜詠呈廉公亮僉事》[33]。張以寧《翠屏集》卷二有《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六首,至正二十二年(1362),廉惠山海牙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詩當作於這一時期。由詩題可知廉惠山海牙先作,可惜他的詩已不存。張以寧《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其五曰:“文章閣老舊名門,玉署清閒醒夢魂。應憶廉園花似海,朝回會客酒千尊。”頌揚廉惠山海牙出自名門,還提到廉氏以鮮花盛開與文人雅集聞名的廉園。

廉惠山海牙曾參加了一次著名的雅集。至正二十一年(1361),他任職宣政院使,與李景儀、答祿與權、海清溪等人遊覽玄沙(在今福建福州),又邀請貢師泰會於香巖寺。詩酒交錯之際,廉惠山海牙數次起舞,放浪諧謔。答祿與權設險語,操越音,問禪於藏石師。惹得眾人大笑。最後以杜甫“心清聞妙香”之句分韻,各賦五言詩一首。這次雅集彙集了乃蠻人答祿與權、畏吾人廉惠山海牙,以及漢族人貢師泰等人,甚至還包括僧人藏石師,是一場典型的多民族的盛會。他們飲酒作詩,甚至歌舞戲謔,尤其是色目人廉惠山海牙與答祿與權,表現出的放浪諧謔是漢族文人中少有的,為雅集增添了很多樂趣。廉惠山海牙等人舉行雅集之時,正值四方動亂,他們在詩酒歡會的時候,並未忘記時政艱難,但是,時政並非他們能左右,因此只能“遣其羈旅怫鬱之懷”只是表面,更深層面上體現的是文人追求獨立品格[34]。貢師泰在序中說:“他日當有以解吾人之意者矣”[35],可見當時一般人是很難理解他們的舉動。

結語

作為元代較早漢化的維吾爾家族,廉氏的家族傳統經歷了由軍功政事向儒學文藝的轉變。布魯海牙依附於蒙元政權使得廉氏成為元代的功勳貴族,成為廉氏的開創者。廉希憲是家族傳統轉變的關鍵人物,他以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引導廉氏成為文化家族。高昌廉氏藏書豐富,重視家族教育[36],積極學習儒家經典,廉希憲禮賢下士,其弟廉希貢、子侄廉惇、廉惠山海牙等人都成為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文士。廉希貢擅長書畫,成宗大德二年(1298),他和郭天錫、張伯淳、趙孟頫、鄧文原、鮮于伯機等人一起觀賞王羲之思想帖真跡[37]。這同樣是一次薈萃南北各族人士的文藝活動。

廉氏的廉園和萬柳堂成為大都士人的文藝沙龍,廉希憲、廉右丞、廉野雲、廉惠山海牙主持的多民族士人雅集貫穿了整個蒙元王朝,不僅促進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還促進了姻親高昌貫氏的漢化,貫雲石就是從廉園詩詞唱和中成長出來的。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元代為多民族社會,不同民族士人間的交流既導致蒙古、色目民族的華化[38],同時蒙古色目文化對漢族也有影響[39]。蕭啟慶先生認為,蒙古、色目人與漢族士大夫階層形成多族士人圈,各族間共同的群體意識已經超越了種族的藩籬[40]。作為元代畏吾家族的代表,高昌廉氏廣泛參與各類文學藝術活動,成為多族士人圈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二、廉園雅集

到大都後,廉氏延續著禮賢下士的傳統,與文士多有交往,他們家的私家園林廉園與萬柳堂成為大都文人的詩酒聚會之所[15]。廉園的文學活動起始於元初,招待文人的主人是廉希憲。廉希憲去世以後,廉園與萬柳堂的文學活動並未受到影響,而是在廉右丞與廉野雲的主持下更加繁盛。

先考證廉右丞的情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有《廉右丞園號為京城第一名花幾萬本右丞有詩次韻》,詩曰:“閉戶春深詩侵,捲簾新燕掠清陰。亭亭梅月能消酒,肅肅松風獨和琴。新筍未容穿石徑,落花時許補雲林。主人妙手隨機轉,萬本姚黃磨紫金。”對廉園花木繁盛極盡形容之能事。袁桷還有《禊日與剛中待制至廉園閉門不納駐馬久之複次韻》,與上一首韻腳相同,可見作於同一時期。《元史》卷一七二《袁桷傳》記載,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推薦他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從此開始在京城任職。剛中待制為陳孚,字剛中,他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樑曾出使安南,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16]。陳孚使安南還朝任翰林待制當在至元末。結合袁桷與陳孚兩人的情況,二人同訪廉園當在大德初年,此時的廉園主人官居右丞。廉氏成員除了廉希憲外,在世祖時期擔任過右丞的為廉希恕,他在二十八年(1291)五月,由參知政事為湖廣行省右丞[17],仕至中書右丞[18]。

廉希恕能詩,與廉希憲一樣樂於和文士交遊。王惲有《秋日宴廉園清露堂》詩,詩序曰:“右相康公奉詔分陝,七月初一日宴集賢、翰林兩院諸君留別,中齋有詩以記燕衎。因繼嚴韻作二詩,奉平章相公一粲。時座間聞有後命,故詩中及之。”[19]“右相康公”,當為“右相廉公”,王惲詩題說是在廉園清露堂,主人定是廉氏家族成員。所謂“後命”,即《秋日宴廉園清露堂》其二“先聲遠動秦川樹,後命光融紫禁花。”說明右丞廉公初得陝西之命,後又改為留朝,所以王惲在詩中才這樣說。據此,王惲提到的廉公與廉希憲仕歷不合,而與其弟廉希恕吻合。希恕仕至中書右丞[20],當在至元末元貞初。王惲除了把廉希恕比作司馬光外,還將他比作東晉宰相謝安。王惲詩序中的中齋為留夢炎(1219-?),字漢輔,號中齋,衢州(今屬浙江)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一,累官左丞相。入元為禮部尚書,遷翰林承旨[21]。這次廉園雅集彙集了南北各族文士。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到了至大年間,廉園主人為左丞野雲廉公。廉右丞與廉野雲應該為兩人,證據有三。第一,兩人官職不同,廉野云為左丞;第二,兩人主持廉園的時間相距十年;第三,廉野雲至大元年(1308)未老致仕,而右丞廉希願作為廉希憲的兄弟,到至大元年應該接近七十歲,不符合廉野雲的特徵。

關於廉野雲,目前爭議頗多。臺灣學者王德毅等人《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王梅堂《元代內遷的畏吾爾世家——廉氏家族考述》等論著,都將野雲視為廉希憲的別號。然而,此說明顯有誤,因為趙孟頫被召入京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22],此時廉希憲已經去世。臺灣學者蕭啟慶先生在《元朝多民族士人的雅集》一文中指出,廉氏子孫中曾任右丞的為廉卜魯迷失凱牙,即廉希恕,所以廉野雲應該是廉希恕[23]。筆者以為廉右丞與廉野雲當為二人,詳見前文。孟繁清先生《元大都廉園主人考述》指出廉園第三代主人廉野雲可能是火失海牙[24],證據亦不充分。楊鐮先生在《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元代文學編年史》認為野云為廉希閔。筆者曾推斷廉野雲當為廉希憲第六子廉惇[25]。但是,廉惇入仕途始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為祕書卿,擔任陝西行省左丞更在其後,而廉野雲主持的廉園集會在元武宗時期,從年代上並不符合。關於廉野雲其人,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在廉野雲主持的廉園與萬柳堂的詩歌唱和,參加的文人有姚燧、張養浩、袁桷、貢奎、趙孟頫、盧摯、許有壬、貫雲石等人。其中貫雲石為高昌貫氏的代表人物,姚燧、許有壬也屬北方文學家族的重要成員。袁桷、貢奎、趙孟頫則屬南方文學家族。

張養浩在詩歌中多次寫到廉園,《歸田類稿》卷十八有《廉園秋日即事》、《廉園會飲》,卷十九有《寒食遊廉園》、《題廉野雲城南別墅》。其《題廉野雲城南別墅》曰:“鐘鼎山林果孰優,羨公騎鶴上揚州。田園獨佔人間勝,懷抱尚餘天下憂(原注:公之父有堂名徳樂)。好為習池留故事,未應綠野美前修。半生乾沒塵埃底,羞向滄浪照白頭。”將廉野雲比之為習家池,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史載為東漢襄陽侯習鬱仿范蠡養魚之法所建,習鬱後裔、東晉著名史家習鑿齒曾隱居於此,讀書著史。晉徵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這裡醉飲。綠野堂為唐人裴度的別墅,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裴度在唐憲宗為官宰相,平定藩鎮叛亂有功,晚年以宦官專權,辭官退居洛陽。築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作詩酒之會,事見《舊唐書》卷一七零《裴度傳》。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集廉園》對廉園風景有細緻的描繪,詩曰:

芳菲廉家園,換我塵中春。古樹不受採,白雲為之賓。中列萬寶枝,夭娜瑤池神。背立飲清露,耿耿猩紅新。幽蜂集佳吹,炯鷺搖精銀。層臺團鬆蓋,其下疑有人。奕罷忽仙去,飛花點枰茵。高藤水蒼佩,再摘誰為紉。濯纓及吾足,照映鬚眉真。暝色起孤鳥,寒光蕩青苹。信美非故居,整馬來城闉。

袁桷筆下的廉園春光爛漫,花草繁茂。姚燧《滿江紅·廉野雲左揆求賦南園》曰:“面勢林塘,緊橫睫、觚稜如削。還更比、城南韋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園能甲乙,他山峛崺先尊嶽。甚一花一石,總都將平泉學。 雖鬢髮,流光覺。渾未厭,明來數。有慶雲善譜,新聲天樂。正爾關弓鴻鵠至,可知棄屣麒麟閣。只北山逋客負塵纓,滄浪濯。”自注:慶雲,都城善謳者。[26]面對廉園之山水花草、音樂歌舞,姚燧起了辭官歸隱之念。貢奎也作有《集廉園》詩二首。

廉園中的萬柳堂也是元代文人活動之所,他們也有歌詠。《青樓集》“解語花”條記載,

(歌伎解語花)姓劉氏,尤長於慢詞。廉野雲招盧疏齋、趙鬆雪飲於京城外之萬柳堂。劉左手持荷花,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曲,諸公喜甚。趙即席賦詩云:“萬柳堂前數畝池,平鋪雲錦蓋漣漪。主人自有滄洲趣,遊女仍歌《白雪》詞。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萬里思。”[27]

廉氏萬柳堂集山水景色與歌舞音樂為一體,趙孟頫詩歌盛讚其景物之美、絲竹之樂,他說廉野雲有隱居之趣,處於繁鬧的京城,文人們產生的是萬里無窮之思。

綜上所述,廉園與萬柳堂的湖光山色使得文人流連忘返,高昌廉氏的園林成為大都的文壇沙龍。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三、廉惠山海牙玄沙寺雅集

廉希憲的子侄同樣樂於同文人交往。他長子廉孚與劉因關係甚密,廉孚兒子出生後,劉因曾兩次作詩詞祝賀[28]。希憲第三子廉恂與魏初、同恕為友,魏初、同恕曾為其作詩[29]。其第六子廉惇曾拜熊朋來、蕭㪺等人為師,他還是元代高昌詩人的代表。

希憲從子廉惠山海牙更廣泛地參與文學活動,他與薩都剌、李孝光、張以寧、王結、劉嵩等人都有遊覽唱和[30]。廉惠山海牙曾與薩都剌一起遊覽鐘山(在今南京市東北)[31],他為江西廉訪使僉事時,李孝光曾作詩送別[32]。薩都拉還作《彭城雜詠呈廉公亮僉事》[33]。張以寧《翠屏集》卷二有《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六首,至正二十二年(1362),廉惠山海牙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詩當作於這一時期。由詩題可知廉惠山海牙先作,可惜他的詩已不存。張以寧《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其五曰:“文章閣老舊名門,玉署清閒醒夢魂。應憶廉園花似海,朝回會客酒千尊。”頌揚廉惠山海牙出自名門,還提到廉氏以鮮花盛開與文人雅集聞名的廉園。

廉惠山海牙曾參加了一次著名的雅集。至正二十一年(1361),他任職宣政院使,與李景儀、答祿與權、海清溪等人遊覽玄沙(在今福建福州),又邀請貢師泰會於香巖寺。詩酒交錯之際,廉惠山海牙數次起舞,放浪諧謔。答祿與權設險語,操越音,問禪於藏石師。惹得眾人大笑。最後以杜甫“心清聞妙香”之句分韻,各賦五言詩一首。這次雅集彙集了乃蠻人答祿與權、畏吾人廉惠山海牙,以及漢族人貢師泰等人,甚至還包括僧人藏石師,是一場典型的多民族的盛會。他們飲酒作詩,甚至歌舞戲謔,尤其是色目人廉惠山海牙與答祿與權,表現出的放浪諧謔是漢族文人中少有的,為雅集增添了很多樂趣。廉惠山海牙等人舉行雅集之時,正值四方動亂,他們在詩酒歡會的時候,並未忘記時政艱難,但是,時政並非他們能左右,因此只能“遣其羈旅怫鬱之懷”只是表面,更深層面上體現的是文人追求獨立品格[34]。貢師泰在序中說:“他日當有以解吾人之意者矣”[35],可見當時一般人是很難理解他們的舉動。

結語

作為元代較早漢化的維吾爾家族,廉氏的家族傳統經歷了由軍功政事向儒學文藝的轉變。布魯海牙依附於蒙元政權使得廉氏成為元代的功勳貴族,成為廉氏的開創者。廉希憲是家族傳統轉變的關鍵人物,他以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引導廉氏成為文化家族。高昌廉氏藏書豐富,重視家族教育[36],積極學習儒家經典,廉希憲禮賢下士,其弟廉希貢、子侄廉惇、廉惠山海牙等人都成為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文士。廉希貢擅長書畫,成宗大德二年(1298),他和郭天錫、張伯淳、趙孟頫、鄧文原、鮮于伯機等人一起觀賞王羲之思想帖真跡[37]。這同樣是一次薈萃南北各族人士的文藝活動。

廉氏的廉園和萬柳堂成為大都士人的文藝沙龍,廉希憲、廉右丞、廉野雲、廉惠山海牙主持的多民族士人雅集貫穿了整個蒙元王朝,不僅促進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還促進了姻親高昌貫氏的漢化,貫雲石就是從廉園詩詞唱和中成長出來的。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元代為多民族社會,不同民族士人間的交流既導致蒙古、色目民族的華化[38],同時蒙古色目文化對漢族也有影響[39]。蕭啟慶先生認為,蒙古、色目人與漢族士大夫階層形成多族士人圈,各族間共同的群體意識已經超越了種族的藩籬[40]。作為元代畏吾家族的代表,高昌廉氏廣泛參與各類文學藝術活動,成為多族士人圈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1] 元史研究會編《元史論叢》第二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

[2]《史學集刊》1983年第2期。

[3]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王先生文收入中國元史研究會編《元史論叢》第七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布魯海牙生平見《元史》卷一二五本傳。

[6] 侯克中《挽廉平章》,《艮齋詩集》卷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 參見《元史》卷一二六《廉希憲傳》。

[8] 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

[9] 參見李庭《故陝西行中書省講議官來獻臣墓誌銘》,《寓庵集》卷六。

[10] 參見李庭《陝蜀行中書省員外郎郭公行狀》,《寓庵集》卷六。

[11] 清顧嗣立、席世臣編《元詩選·癸集》巳集上,第736頁,中華書局2001年版。

[12] 李庭生平參見王博文《故諮議李公墓碣銘並序》,清鈔本《寓庵集》附錄。

[13] 邳邦用生平參見其《唐太宗賜孫真人頌跋》、李庭《故宣差絲線總管兼三教提舉任公誄辭》(《寓庵集》卷七)等。

[14] 參見王博文《故諮議李公墓碣銘並序》,清鈔本《寓庵集》附錄。

[15] 關於元代廉氏的園林廉園餘萬柳堂的準確位置,還存在爭議,楊鐮先生據《析津志輯佚》“寺觀”,認為廉園在畏兀村以南,今北京西郊的釣魚臺附近,萬柳堂也在此處。見其《元代文學編年史》第258頁。

[16] 參見《元史》卷一百九十《儒學傳·陳孚傳》。

[17] 參見《元史》卷十六《世祖紀》。

[18] 參見胡助《廉侯遺愛傳》,《純白齋類稿》卷十八。

[19] 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十二,四部叢刊本。

[20] 參見胡助《廉侯遺愛傳》,《純白齋類稿》卷十八。

[21] 留夢炎生平參見《宋史》卷四十三《理宗紀》、卷二一四《宰輔》、《元史》卷十一、卷十七《世祖紀》等。

[22] 參見《元史》卷一七二《程鉅夫傳》。

[23] 蕭先生文發表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6期,1997年出版,此處轉引自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第230頁。

[24] 慶賀蔡美彪先生八十華誕“元代民族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5] 參見拙作《論北庭貫氏家族傳統的轉變》,《民族文學研究》2013年第3期。

[26] 唐圭璋編《全金元詞》738-739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27]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代戲曲論著集成》(二),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說郛》卷七十八下所記略同。

[28] 參見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29] 參見魏初《青崖集》卷一《為廉公迪壽》、同恕《榘菴集》卷十三《送廉右丞拜集賢學士》。

[30] 參見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第244頁。

[31] 參見《雁門集》卷二薩都剌《偕廉公亮遊鐘山》,此詩又見元人盧琦《圭峰集》捲上,為誤收。

[32] 參見李孝光《送廉公亮僉事江西》,《乾坤清氣集》卷十四。

[33] 參見明曹學佺編《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四十。

[34] 參見牛貴琥先生《玉山雅集與文人獨立品格之形成》,未刊稿》。

[35] 貢師泰《春日玄沙寺小集》,《貢禮部玩齋集》卷六,明嘉靖重修本。

[36] 參見元明善《讀書巖記》、劉嶽申《讀書巖記》、《元史》卷一二六《廉希憲傳》等。

[37] 參見明鬱逢慶編《續書畫題䟦記》卷一、明張醜撰《清河書畫舫》卷二下等。

[38] 參見蕭啟慶先生《元代蒙古人的漢學》(收入氏著《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陳垣先生《元西域人華化考》等。

[39] 參見李治安先生《元代漢人受蒙古文化影響考述》,《歷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0] 蕭啟慶先生《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初探》,《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479頁。

"

高昌廉氏是色目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多人仕歷顯赫,在元代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廉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廉希憲,比如匡裕徹先生《元代維吾爾族政治家廉希憲》[1]、羅繼祖先生《廉希憲受孔子戒》[2]等。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八章第一節也重點講述了廉希憲的歷史功績。對廉氏家族的研究首推陳垣先生的《元西域人華化考》,他在書中儒學、禮俗兩部分論到了廉希憲,還在書法部分提及廉希貢。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3]、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對廉氏家族成員的生平及交遊有過考證[4],但是限於體例,二位先生未從多民族士人文藝活動的角度加以探討。廉氏家族多人都曾作為多民族雅集的主持者,那麼,廉氏在元代的多民族文藝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其價值何在?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為論述方便,本文將廉氏的文藝活動分為前期(蒙古前四汗)、中期(元世祖至武宗)和後期(元仁宗至順帝),以此來探討廉氏與元代多民族士人活動的關係及廉氏之價值。

一、廉相泉園之雅集

在元代的開創者布魯海牙既善長高昌回鶻國書,又精通騎射,其主要功績在政治方面[5],其子廉希憲幫助忽必烈協理政事。因此,廉氏在蒙元前四汗時期主要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在閒暇之際,已經開始主持文人雅集活動。廉希憲喜好讀書,樂於文士交遊。侯克中說他“賓客填門惟慕德,詩書滿架不知貧。”[6]廉希憲在文士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無論他在哪裡,周圍總是聚集著儒士與文人。廉希憲具有文人士大夫的學識與修養,他利用自己的地位聲望,經常充當文學活動的組織者。

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忽必烈以京兆分地命廉希憲為宣撫使,希憲治理之餘,從名儒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興辦教育。元世祖即位後,並京兆、四川為一道,以廉希憲為宣撫使,後升為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在至元元年(1264)之前,廉希憲就被召回京城,拜中書平章政事[7]。廉希憲在陝西期間,在軍事上與政治上卓有建樹,此外,他還有很多文化活動,其中廉相泉園聚會就屬元代較早的文學活動。雍正《陝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蹟》“廉相泉園”條記載: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憲行省陝右,愛秦中山水,遂於樊川杜曲林泉佳處葺治廳館亭榭,導泉灌園,移植漢沔東洛奇花異卉,畦分碁布,鬆檜梅竹羅列成行,暇日同姚雪齋、許魯齋、楊紫陽、商左山、前進士邳大用、來明之、郭周卿、張君美樽酒論文,彈琴煮茗,雅歌投壺,燕樂於此。教授李庭之為記,徵西參軍畸亭陳還題詩[8]。

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六《古蹟》所記略同,多“彈琴詠詩”之句。廉希憲與商挺、姚樞等人在廉相泉園聚會當在蒙哥汗四年之後,楊奐次年九月去世之前(1254-1255),《陝西通志》所記“至元中”,不確。

在陝西參與廉希憲活動的文士姚雪齋為姚樞,許魯齋為許衡,楊紫陽為楊奐,商左山為商挺,來明之即來獻臣(1183-1263),明之為字,號頤軒,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累官都省掾。中統元年(1260)陝西省闢為講議官[9]。郭周卿即郭鎬(1194-1268),字周卿,華州蒲城(今屬陝西)人。中統初闢為陝蜀行省員外郎[10]。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其《廉相泉園》詩存於《元詩選·癸集》,詩曰:“亂朵繁莖次第花,牡丹全盛動京華。紅雲一片春風好,便是山中宰相家。”[11]陳邃題詩稱頌了廉希憲樊川園林花朵之盛,尤其是牡丹之嬌豔。教授李庭之,當作李庭,(1194-1277),字顯卿,華州奉先(今陝西蒲城)人。中統元年(1260),廉希憲、商挺闢為陝西講議[12]。李庭《廉泉記》,存於《寓庵集》卷六。因廉希憲“脫百城之民於干戈必死之地”,他離任後,每年花開之時,士民相與遊於泉上,作歌詩,表達對希憲的思念之意。至元八年(1271),廉希憲門下之士冠長卿為京兆總府判官,收集文士所作詩歌,請李庭為記(2-144)。參加廉相泉園詩酒雅集的文人還有邳大用、張君美等人。邳大用,名邦用,大用為字,號谷口遺老,定安(河北陽原?蔚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經義進士,蒙古時期任京兆行部郎中[13]。張君美,蒙古時期在陝西為郎中[14]。

廉相泉園雅集是元代早期的文學活動之一,它拉開了廉氏主持多民族士人雅集的序幕。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二、廉園雅集

到大都後,廉氏延續著禮賢下士的傳統,與文士多有交往,他們家的私家園林廉園與萬柳堂成為大都文人的詩酒聚會之所[15]。廉園的文學活動起始於元初,招待文人的主人是廉希憲。廉希憲去世以後,廉園與萬柳堂的文學活動並未受到影響,而是在廉右丞與廉野雲的主持下更加繁盛。

先考證廉右丞的情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十有《廉右丞園號為京城第一名花幾萬本右丞有詩次韻》,詩曰:“閉戶春深詩侵,捲簾新燕掠清陰。亭亭梅月能消酒,肅肅松風獨和琴。新筍未容穿石徑,落花時許補雲林。主人妙手隨機轉,萬本姚黃磨紫金。”對廉園花木繁盛極盡形容之能事。袁桷還有《禊日與剛中待制至廉園閉門不納駐馬久之複次韻》,與上一首韻腳相同,可見作於同一時期。《元史》卷一七二《袁桷傳》記載,大德初,閻復、程文海、王構推薦他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從此開始在京城任職。剛中待制為陳孚,字剛中,他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樑曾出使安南,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16]。陳孚使安南還朝任翰林待制當在至元末。結合袁桷與陳孚兩人的情況,二人同訪廉園當在大德初年,此時的廉園主人官居右丞。廉氏成員除了廉希憲外,在世祖時期擔任過右丞的為廉希恕,他在二十八年(1291)五月,由參知政事為湖廣行省右丞[17],仕至中書右丞[18]。

廉希恕能詩,與廉希憲一樣樂於和文士交遊。王惲有《秋日宴廉園清露堂》詩,詩序曰:“右相康公奉詔分陝,七月初一日宴集賢、翰林兩院諸君留別,中齋有詩以記燕衎。因繼嚴韻作二詩,奉平章相公一粲。時座間聞有後命,故詩中及之。”[19]“右相康公”,當為“右相廉公”,王惲詩題說是在廉園清露堂,主人定是廉氏家族成員。所謂“後命”,即《秋日宴廉園清露堂》其二“先聲遠動秦川樹,後命光融紫禁花。”說明右丞廉公初得陝西之命,後又改為留朝,所以王惲在詩中才這樣說。據此,王惲提到的廉公與廉希憲仕歷不合,而與其弟廉希恕吻合。希恕仕至中書右丞[20],當在至元末元貞初。王惲除了把廉希恕比作司馬光外,還將他比作東晉宰相謝安。王惲詩序中的中齋為留夢炎(1219-?),字漢輔,號中齋,衢州(今屬浙江)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進士第一,累官左丞相。入元為禮部尚書,遷翰林承旨[21]。這次廉園雅集彙集了南北各族文士。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到了至大年間,廉園主人為左丞野雲廉公。廉右丞與廉野雲應該為兩人,證據有三。第一,兩人官職不同,廉野云為左丞;第二,兩人主持廉園的時間相距十年;第三,廉野雲至大元年(1308)未老致仕,而右丞廉希願作為廉希憲的兄弟,到至大元年應該接近七十歲,不符合廉野雲的特徵。

關於廉野雲,目前爭議頗多。臺灣學者王德毅等人《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王梅堂《元代內遷的畏吾爾世家——廉氏家族考述》等論著,都將野雲視為廉希憲的別號。然而,此說明顯有誤,因為趙孟頫被召入京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22],此時廉希憲已經去世。臺灣學者蕭啟慶先生在《元朝多民族士人的雅集》一文中指出,廉氏子孫中曾任右丞的為廉卜魯迷失凱牙,即廉希恕,所以廉野雲應該是廉希恕[23]。筆者以為廉右丞與廉野雲當為二人,詳見前文。孟繁清先生《元大都廉園主人考述》指出廉園第三代主人廉野雲可能是火失海牙[24],證據亦不充分。楊鐮先生在《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元代文學編年史》認為野云為廉希閔。筆者曾推斷廉野雲當為廉希憲第六子廉惇[25]。但是,廉惇入仕途始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為祕書卿,擔任陝西行省左丞更在其後,而廉野雲主持的廉園集會在元武宗時期,從年代上並不符合。關於廉野雲其人,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在廉野雲主持的廉園與萬柳堂的詩歌唱和,參加的文人有姚燧、張養浩、袁桷、貢奎、趙孟頫、盧摯、許有壬、貫雲石等人。其中貫雲石為高昌貫氏的代表人物,姚燧、許有壬也屬北方文學家族的重要成員。袁桷、貢奎、趙孟頫則屬南方文學家族。

張養浩在詩歌中多次寫到廉園,《歸田類稿》卷十八有《廉園秋日即事》、《廉園會飲》,卷十九有《寒食遊廉園》、《題廉野雲城南別墅》。其《題廉野雲城南別墅》曰:“鐘鼎山林果孰優,羨公騎鶴上揚州。田園獨佔人間勝,懷抱尚餘天下憂(原注:公之父有堂名徳樂)。好為習池留故事,未應綠野美前修。半生乾沒塵埃底,羞向滄浪照白頭。”將廉野雲比之為習家池,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史載為東漢襄陽侯習鬱仿范蠡養魚之法所建,習鬱後裔、東晉著名史家習鑿齒曾隱居於此,讀書著史。晉徵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這裡醉飲。綠野堂為唐人裴度的別墅,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裴度在唐憲宗為官宰相,平定藩鎮叛亂有功,晚年以宦官專權,辭官退居洛陽。築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作詩酒之會,事見《舊唐書》卷一七零《裴度傳》。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集廉園》對廉園風景有細緻的描繪,詩曰:

芳菲廉家園,換我塵中春。古樹不受採,白雲為之賓。中列萬寶枝,夭娜瑤池神。背立飲清露,耿耿猩紅新。幽蜂集佳吹,炯鷺搖精銀。層臺團鬆蓋,其下疑有人。奕罷忽仙去,飛花點枰茵。高藤水蒼佩,再摘誰為紉。濯纓及吾足,照映鬚眉真。暝色起孤鳥,寒光蕩青苹。信美非故居,整馬來城闉。

袁桷筆下的廉園春光爛漫,花草繁茂。姚燧《滿江紅·廉野雲左揆求賦南園》曰:“面勢林塘,緊橫睫、觚稜如削。還更比、城南韋杜,去天盈握。便有名園能甲乙,他山峛崺先尊嶽。甚一花一石,總都將平泉學。 雖鬢髮,流光覺。渾未厭,明來數。有慶雲善譜,新聲天樂。正爾關弓鴻鵠至,可知棄屣麒麟閣。只北山逋客負塵纓,滄浪濯。”自注:慶雲,都城善謳者。[26]面對廉園之山水花草、音樂歌舞,姚燧起了辭官歸隱之念。貢奎也作有《集廉園》詩二首。

廉園中的萬柳堂也是元代文人活動之所,他們也有歌詠。《青樓集》“解語花”條記載,

(歌伎解語花)姓劉氏,尤長於慢詞。廉野雲招盧疏齋、趙鬆雪飲於京城外之萬柳堂。劉左手持荷花,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曲,諸公喜甚。趙即席賦詩云:“萬柳堂前數畝池,平鋪雲錦蓋漣漪。主人自有滄洲趣,遊女仍歌《白雪》詞。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萬里思。”[27]

廉氏萬柳堂集山水景色與歌舞音樂為一體,趙孟頫詩歌盛讚其景物之美、絲竹之樂,他說廉野雲有隱居之趣,處於繁鬧的京城,文人們產生的是萬里無窮之思。

綜上所述,廉園與萬柳堂的湖光山色使得文人流連忘返,高昌廉氏的園林成為大都的文壇沙龍。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三、廉惠山海牙玄沙寺雅集

廉希憲的子侄同樣樂於同文人交往。他長子廉孚與劉因關係甚密,廉孚兒子出生後,劉因曾兩次作詩詞祝賀[28]。希憲第三子廉恂與魏初、同恕為友,魏初、同恕曾為其作詩[29]。其第六子廉惇曾拜熊朋來、蕭㪺等人為師,他還是元代高昌詩人的代表。

希憲從子廉惠山海牙更廣泛地參與文學活動,他與薩都剌、李孝光、張以寧、王結、劉嵩等人都有遊覽唱和[30]。廉惠山海牙曾與薩都剌一起遊覽鐘山(在今南京市東北)[31],他為江西廉訪使僉事時,李孝光曾作詩送別[32]。薩都拉還作《彭城雜詠呈廉公亮僉事》[33]。張以寧《翠屏集》卷二有《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六首,至正二十二年(1362),廉惠山海牙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詩當作於這一時期。由詩題可知廉惠山海牙先作,可惜他的詩已不存。張以寧《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其五曰:“文章閣老舊名門,玉署清閒醒夢魂。應憶廉園花似海,朝回會客酒千尊。”頌揚廉惠山海牙出自名門,還提到廉氏以鮮花盛開與文人雅集聞名的廉園。

廉惠山海牙曾參加了一次著名的雅集。至正二十一年(1361),他任職宣政院使,與李景儀、答祿與權、海清溪等人遊覽玄沙(在今福建福州),又邀請貢師泰會於香巖寺。詩酒交錯之際,廉惠山海牙數次起舞,放浪諧謔。答祿與權設險語,操越音,問禪於藏石師。惹得眾人大笑。最後以杜甫“心清聞妙香”之句分韻,各賦五言詩一首。這次雅集彙集了乃蠻人答祿與權、畏吾人廉惠山海牙,以及漢族人貢師泰等人,甚至還包括僧人藏石師,是一場典型的多民族的盛會。他們飲酒作詩,甚至歌舞戲謔,尤其是色目人廉惠山海牙與答祿與權,表現出的放浪諧謔是漢族文人中少有的,為雅集增添了很多樂趣。廉惠山海牙等人舉行雅集之時,正值四方動亂,他們在詩酒歡會的時候,並未忘記時政艱難,但是,時政並非他們能左右,因此只能“遣其羈旅怫鬱之懷”只是表面,更深層面上體現的是文人追求獨立品格[34]。貢師泰在序中說:“他日當有以解吾人之意者矣”[35],可見當時一般人是很難理解他們的舉動。

結語

作為元代較早漢化的維吾爾家族,廉氏的家族傳統經歷了由軍功政事向儒學文藝的轉變。布魯海牙依附於蒙元政權使得廉氏成為元代的功勳貴族,成為廉氏的開創者。廉希憲是家族傳統轉變的關鍵人物,他以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引導廉氏成為文化家族。高昌廉氏藏書豐富,重視家族教育[36],積極學習儒家經典,廉希憲禮賢下士,其弟廉希貢、子侄廉惇、廉惠山海牙等人都成為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文士。廉希貢擅長書畫,成宗大德二年(1298),他和郭天錫、張伯淳、趙孟頫、鄧文原、鮮于伯機等人一起觀賞王羲之思想帖真跡[37]。這同樣是一次薈萃南北各族人士的文藝活動。

廉氏的廉園和萬柳堂成為大都士人的文藝沙龍,廉希憲、廉右丞、廉野雲、廉惠山海牙主持的多民族士人雅集貫穿了整個蒙元王朝,不僅促進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還促進了姻親高昌貫氏的漢化,貫雲石就是從廉園詩詞唱和中成長出來的。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元代為多民族社會,不同民族士人間的交流既導致蒙古、色目民族的華化[38],同時蒙古色目文化對漢族也有影響[39]。蕭啟慶先生認為,蒙古、色目人與漢族士大夫階層形成多族士人圈,各族間共同的群體意識已經超越了種族的藩籬[40]。作為元代畏吾家族的代表,高昌廉氏廣泛參與各類文學藝術活動,成為多族士人圈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1] 元史研究會編《元史論叢》第二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

[2]《史學集刊》1983年第2期。

[3]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王先生文收入中國元史研究會編《元史論叢》第七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布魯海牙生平見《元史》卷一二五本傳。

[6] 侯克中《挽廉平章》,《艮齋詩集》卷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 參見《元史》卷一二六《廉希憲傳》。

[8] 陳還,當從《元詩選·癸集》作陳邃,還、邃形近而誤。陳邃,號畸亭,曾官徵西參軍。

[9] 參見李庭《故陝西行中書省講議官來獻臣墓誌銘》,《寓庵集》卷六。

[10] 參見李庭《陝蜀行中書省員外郎郭公行狀》,《寓庵集》卷六。

[11] 清顧嗣立、席世臣編《元詩選·癸集》巳集上,第736頁,中華書局2001年版。

[12] 李庭生平參見王博文《故諮議李公墓碣銘並序》,清鈔本《寓庵集》附錄。

[13] 邳邦用生平參見其《唐太宗賜孫真人頌跋》、李庭《故宣差絲線總管兼三教提舉任公誄辭》(《寓庵集》卷七)等。

[14] 參見王博文《故諮議李公墓碣銘並序》,清鈔本《寓庵集》附錄。

[15] 關於元代廉氏的園林廉園餘萬柳堂的準確位置,還存在爭議,楊鐮先生據《析津志輯佚》“寺觀”,認為廉園在畏兀村以南,今北京西郊的釣魚臺附近,萬柳堂也在此處。見其《元代文學編年史》第258頁。

[16] 參見《元史》卷一百九十《儒學傳·陳孚傳》。

[17] 參見《元史》卷十六《世祖紀》。

[18] 參見胡助《廉侯遺愛傳》,《純白齋類稿》卷十八。

[19] 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十二,四部叢刊本。

[20] 參見胡助《廉侯遺愛傳》,《純白齋類稿》卷十八。

[21] 留夢炎生平參見《宋史》卷四十三《理宗紀》、卷二一四《宰輔》、《元史》卷十一、卷十七《世祖紀》等。

[22] 參見《元史》卷一七二《程鉅夫傳》。

[23] 蕭先生文發表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6期,1997年出版,此處轉引自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第230頁。

[24] 慶賀蔡美彪先生八十華誕“元代民族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5] 參見拙作《論北庭貫氏家族傳統的轉變》,《民族文學研究》2013年第3期。

[26] 唐圭璋編《全金元詞》738-739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27]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代戲曲論著集成》(二),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說郛》卷七十八下所記略同。

[28] 參見王梅堂先生《元代內遷畏吾兒族世家——廉氏家族考述》。

[29] 參見魏初《青崖集》卷一《為廉公迪壽》、同恕《榘菴集》卷十三《送廉右丞拜集賢學士》。

[30] 參見楊鐮先生《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第244頁。

[31] 參見《雁門集》卷二薩都剌《偕廉公亮遊鐘山》,此詩又見元人盧琦《圭峰集》捲上,為誤收。

[32] 參見李孝光《送廉公亮僉事江西》,《乾坤清氣集》卷十四。

[33] 參見明曹學佺編《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四十。

[34] 參見牛貴琥先生《玉山雅集與文人獨立品格之形成》,未刊稿》。

[35] 貢師泰《春日玄沙寺小集》,《貢禮部玩齋集》卷六,明嘉靖重修本。

[36] 參見元明善《讀書巖記》、劉嶽申《讀書巖記》、《元史》卷一二六《廉希憲傳》等。

[37] 參見明鬱逢慶編《續書畫題䟦記》卷一、明張醜撰《清河書畫舫》卷二下等。

[38] 參見蕭啟慶先生《元代蒙古人的漢學》(收入氏著《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陳垣先生《元西域人華化考》等。

[39] 參見李治安先生《元代漢人受蒙古文化影響考述》,《歷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0] 蕭啟慶先生《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初探》,《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479頁。

張建偉 :高昌廉氏與元代的多民族士人雅集

作者簡介:張建偉,男,1973年生,山西太原人。2005年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到山西大學文學院任教,2010年晉升副教授,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金元文學研究。主持、參與省部級項目多項,出版《阮籍研究》《元代北方文學家族研究》《女真政權下的文學研究》等著作,參編《全元詩》《全元詞》《金代人物傳記資料索引》等書。在《國學研究》、《民族文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