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高2.3cm,口徑17.8cm,足徑11.4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故名“卵白釉”。足內露胎無釉。 盤外壁刻劃變形蓮瓣紋一週,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驕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白釉瓷基礎上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經科學測試,卵白釉中氧化鈣的含量較青白釉低,約為5%,而氧化鉀、氧化鈉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溫粘度增大,燒成溫度範圍變寬。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鐵是導致釉色白中閃青頗似鵝蛋色澤的主要原因。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託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除了“樞府”、“太禧”之外,還有“東衛”、“昌江”、“南水”、“福祿”、“福壽”、“白王”、“天順年造”等銘款。“樞府”、“太禧”分別代表元代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和專掌宮廷祭祀的機構“太禧宗禋院”。《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記載:“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歲時忌諱日辰 享禮典。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由此可知,“太禧”銘卵白釉瓷的燒造年代應在太禧宗 禋院的設立之年天曆元年(1328年)以後,其下限當在元末農民起義軍佔領浮樑地區的1352年。 “太禧”銘卵白釉瓷器甚為罕見,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傳世的僅有三件,此為其中之一,彌足珍貴。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高2.3cm,口徑17.8cm,足徑11.4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故名“卵白釉”。足內露胎無釉。 盤外壁刻劃變形蓮瓣紋一週,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驕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白釉瓷基礎上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經科學測試,卵白釉中氧化鈣的含量較青白釉低,約為5%,而氧化鉀、氧化鈉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溫粘度增大,燒成溫度範圍變寬。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鐵是導致釉色白中閃青頗似鵝蛋色澤的主要原因。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託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除了“樞府”、“太禧”之外,還有“東衛”、“昌江”、“南水”、“福祿”、“福壽”、“白王”、“天順年造”等銘款。“樞府”、“太禧”分別代表元代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和專掌宮廷祭祀的機構“太禧宗禋院”。《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記載:“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歲時忌諱日辰 享禮典。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由此可知,“太禧”銘卵白釉瓷的燒造年代應在太禧宗 禋院的設立之年天曆元年(1328年)以後,其下限當在元末農民起義軍佔領浮樑地區的1352年。 “太禧”銘卵白釉瓷器甚為罕見,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傳世的僅有三件,此為其中之一,彌足珍貴。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元,高4.1cm,口徑15.9cm,足徑5.3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體潔白,裡外施卵白釉。內底及內壁均模印雲龍紋。 樞府釉是元代景德鎮地區創燒的一種白釉品種的統稱。其胎體一般比較厚重,釉呈失透狀,色白微泛青,恰似鴨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其主要裝飾手法是模印,題材比較簡單,常見的有龍紋、蘆雁紋或纏枝花紋。因這些白釉瓷器的花紋中間往往模印“樞府”兩字,故稱“樞府釉白瓷”。樞府是掌管國家軍隊大權的重要機構樞密院的簡稱。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樞府”字樣的瓷器一般被認為是景德鎮為“樞密院”燒製的專用瓷器。除“樞府”字樣外,在元代這類白瓷上還見有“太禧”、“東衛”等字。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高2.3cm,口徑17.8cm,足徑11.4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故名“卵白釉”。足內露胎無釉。 盤外壁刻劃變形蓮瓣紋一週,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驕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白釉瓷基礎上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經科學測試,卵白釉中氧化鈣的含量較青白釉低,約為5%,而氧化鉀、氧化鈉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溫粘度增大,燒成溫度範圍變寬。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鐵是導致釉色白中閃青頗似鵝蛋色澤的主要原因。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託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除了“樞府”、“太禧”之外,還有“東衛”、“昌江”、“南水”、“福祿”、“福壽”、“白王”、“天順年造”等銘款。“樞府”、“太禧”分別代表元代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和專掌宮廷祭祀的機構“太禧宗禋院”。《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記載:“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歲時忌諱日辰 享禮典。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由此可知,“太禧”銘卵白釉瓷的燒造年代應在太禧宗 禋院的設立之年天曆元年(1328年)以後,其下限當在元末農民起義軍佔領浮樑地區的1352年。 “太禧”銘卵白釉瓷器甚為罕見,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傳世的僅有三件,此為其中之一,彌足珍貴。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元,高4.1cm,口徑15.9cm,足徑5.3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體潔白,裡外施卵白釉。內底及內壁均模印雲龍紋。 樞府釉是元代景德鎮地區創燒的一種白釉品種的統稱。其胎體一般比較厚重,釉呈失透狀,色白微泛青,恰似鴨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其主要裝飾手法是模印,題材比較簡單,常見的有龍紋、蘆雁紋或纏枝花紋。因這些白釉瓷器的花紋中間往往模印“樞府”兩字,故稱“樞府釉白瓷”。樞府是掌管國家軍隊大權的重要機構樞密院的簡稱。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樞府”字樣的瓷器一般被認為是景德鎮為“樞密院”燒製的專用瓷器。除“樞府”字樣外,在元代這類白瓷上還見有“太禧”、“東衛”等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

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元,高7.5cm,口徑42.9cm,足徑29cm。

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裡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龍泉窯青瓷自宋代發展到元代雖然燒造地區擴大且產量巨增,但已無法燒出南宋時期的梅子青色。為彌補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龍泉窯青瓷常採用模印、貼塑、鏤雕等工藝手段作裝飾,以追求圖案美和造型美。


"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妝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淨瓶

龍泉窯青釉淨瓶,元,高48.2cm,口徑7.3cm。清宮舊藏。 淨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淨。 這種俗稱淨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淨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淨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淨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淨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魚蓮紋罐

青花魚蓮紋罐,元,高31cm,口徑21cm,足徑20.3cm。 罐脣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寬圈足。砂底上有不規則的 釉斑。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海水浪花紋,肩部繪纏枝牡丹紋,腹部繪蓮池魚藻紋,近足處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青花罐以寫實手法描繪鯖、鮊、鯉、鱖四條魚遊弋在蓮花水池中,青花髮色濃豔,使人賞心悅目。繪有魚蓮紋的元代青花罐,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本出光美術館、土耳其託普卡匹•撒萊博物館等單位均有收藏。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產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元,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爐方脣,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元,高37cm,口徑6cm,足徑10.5cm。 瓶圓脣,撇口,短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內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裝飾,主題圖案為雲鳳紋兩組,以山形圖案隔開。 元代磁州窯主要燒製白釉黑花器,產品具有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大盆、大罐、枕是主要產品,雲龍、雲鳳、雲雁、魚藻為常見的紋飾。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脣,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塗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元,高3.2cm,口徑19.4cm,足徑11.9cm。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 壺圓脣,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牡丹紋玉壺春瓶,元,高28.6cm,口徑7.8cm,足徑9.8cm 。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裡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裡紅為飾,頸及腹下部各有兩道刻劃弦紋,腹部的主題圖案以釉裡紅為地刻牡丹紋。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紅釉鮮豔而暈散,呈現出元代早期的特點。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梅瓶

青花雲龍紋梅瓶,元,高41.6cm,口徑6cm,足徑14cm。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髮色豔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緻。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脣,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髮色深暗,鐵鏽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元,通高6.5cm,口徑5.5cm,足徑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 此罐形體較小,應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這種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豔,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高2.3cm,口徑17.8cm,足徑11.4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故名“卵白釉”。足內露胎無釉。 盤外壁刻劃變形蓮瓣紋一週,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驕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白釉瓷基礎上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經科學測試,卵白釉中氧化鈣的含量較青白釉低,約為5%,而氧化鉀、氧化鈉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溫粘度增大,燒成溫度範圍變寬。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鐵是導致釉色白中閃青頗似鵝蛋色澤的主要原因。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託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除了“樞府”、“太禧”之外,還有“東衛”、“昌江”、“南水”、“福祿”、“福壽”、“白王”、“天順年造”等銘款。“樞府”、“太禧”分別代表元代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和專掌宮廷祭祀的機構“太禧宗禋院”。《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記載:“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歲時忌諱日辰 享禮典。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由此可知,“太禧”銘卵白釉瓷的燒造年代應在太禧宗 禋院的設立之年天曆元年(1328年)以後,其下限當在元末農民起義軍佔領浮樑地區的1352年。 “太禧”銘卵白釉瓷器甚為罕見,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傳世的僅有三件,此為其中之一,彌足珍貴。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元,高4.1cm,口徑15.9cm,足徑5.3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體潔白,裡外施卵白釉。內底及內壁均模印雲龍紋。 樞府釉是元代景德鎮地區創燒的一種白釉品種的統稱。其胎體一般比較厚重,釉呈失透狀,色白微泛青,恰似鴨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其主要裝飾手法是模印,題材比較簡單,常見的有龍紋、蘆雁紋或纏枝花紋。因這些白釉瓷器的花紋中間往往模印“樞府”兩字,故稱“樞府釉白瓷”。樞府是掌管國家軍隊大權的重要機構樞密院的簡稱。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樞府”字樣的瓷器一般被認為是景德鎮為“樞密院”燒製的專用瓷器。除“樞府”字樣外,在元代這類白瓷上還見有“太禧”、“東衛”等字。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元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

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元,高7.5cm,口徑42.9cm,足徑29cm。

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裡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龍泉窯青瓷自宋代發展到元代雖然燒造地區擴大且產量巨增,但已無法燒出南宋時期的梅子青色。為彌補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龍泉窯青瓷常採用模印、貼塑、鏤雕等工藝手段作裝飾,以追求圖案美和造型美。


傳世僅3件?元代“太禧”銘卵白釉瓷器!故宮珍品陶瓷(10期 上)


版權聲明:本文為蘭谷文化-遞美在線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