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書法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剛開始是喜歡,然後是臨摹,等有了一定基礎後,就要放下字帖進行創作,這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沒有十年八年的時間是不可的。

也許有的人寫了幾年就能成功,形成個人的藝術風貌,而有的人寫了幾十年、一輩子都不能寫出所謂"大家"的風格,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悟性。如果悟性好的人,在臨摹時就能像模像樣,看一眼這個點畫,就能悟到其它字的寫法,寫了一段時間後,竟然也能合上字帖進行背臨了。在創作時,也能正確地把握好書法的各種原理和關係,一幅較好的書法作品就這樣創作出來了。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什麼是悟性?

悟,本來是指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在東晉時期有一個叫竺道生的高僧,他根據外來佛教中的經典教義,並結合當時流行的般若學和涅槃學的綜合要義而創立的,實際上,竺道生用了這個悟是想教人們如何快速理解教義的方法和步驟,後來,禪宗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這種修行的方法,要求人們在修行時要注重內在的自省,從而激發本心的體驗,進入到"我心即佛"的境界。

而東晉時期,很多人都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特別是文人士族對文化藝術的價值觀都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在書法中也得到了體驗,為藝術創造提供源泉動力,這種悟性的感受一直持續到北宋,蘇東坡、黃庭堅、米芾都在此大有收穫。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而今天人們所說的悟性,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物在認知方面的感知、思考、洞察、分析的能力,悟性人人都有,但程度不一,有的人悟性高,有的人悟性低,悟性也有先天和後天之分,我們常說的某人的悟性是天生的,是指先天的悟性,而後天的悟性是靠學習而來的。

書法中的悟性,是指一個人在學習書法初期對古人作品的直接感受能力,不論從理解上、分析能力上都有超出常人的思考力和判斷力,而在創作時,他會根據自己所學,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並提出個人的主觀判斷。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學習書法最需要有悟性

書法是一門高級藝術,而這種文化藝術在某些情況下,是由人的感知力、思考力、想像力和個人情操所共同創造和表現出來的文化精髓,是提供給人們在觀賞時"相互之間"心靈碰撞的中間媒介,反映二者在上述能力、水平高低的一種"較量"。

明代書法家董其昌說:"固知古人長處,須悟後可學也。""學書之難如此,要須妙悟耳。"董其昌的這兩句話,一是指出了學習書法前需要認真領會古人的書寫用意,理悟也方可去學,否則學了也白學。二是說學習書法之所以難學,其主要原因就是需要一個"妙悟",既要巧妙、妙造,還要有悟性,只有這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習才會顯現出大的成就。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 悟性是書法技法能力的要求

學習書法要從用筆開始,而用筆的方法和奧祕就藏在古人的法帖之中,通過臨摹學習,這些方法會逐漸顯現,並且讓學習者受益於此。但是,沒有很好的體會和理解,是不會獲得用筆之法。技法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其中也包括對點畫、結體、章法的能力要求,而這些能力不是完全按部就班的被人接受,如果有了一定的悟性,則會提升地更快。一些人為什麼會成為"奴書",就是因為缺少必要的悟性,一味地摹仿,而悟性的能力不被得到充分發揮所致。

沒有悟性的書法技法是機械的、教條的,其用筆的水平也是流於形式的。書法中有一個"形隨意走"的概念,就是說,當人們在書寫過程中,遇到章法、墨法等需要調整的時候,它的筆法和字形也會"隨機應變",缺乏悟性的技法能力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是做不到自如、靈活地處理,只能按照自己所學到的那一點技法僵硬地書寫了。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正確的技法能力應當是"筆為我所用"、"人筆一體"的,當人們在書寫中,速度是隨著人的意識進行的,一旦意識通過肢體傳遞給毛筆的時候,毛筆就要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果在學習技法能力時,缺少必要的悟性,沒有領悟到其中的"變",或是"為變而變",使"我為筆用",這時意識的傳遞就會中斷,這種書寫的"僵局"就是典型的教條主義,是由於缺乏悟性所造成的。

  • 悟性是書法藝術創造力的要求

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為什麼每個人寫出來的字都是不一樣的,或是"字如其人"。書法需要創造性,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學識、閱歷和情感,因此,在創作中就會有個性的一面,見識多了,人的學養豐富了,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有看頭,耐人尋味,而這些見識和學養,想要在書法中很好地表現出來,就需要有一定的悟性,為什麼人又不提倡讀死書,死讀書,意思就是要把所學所見轉化為一種能力,為生活工作提供方便。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書法中的藝術表現力就是要按照對前賢的作品通過吸收、消化、理解,再變成有自己個性的作品,這個就是悟性所起的作用。如果我們一味地摹仿、再現古人的作品,讓人看了你寫的仍然是古人的,而沒有自己的創造性,人家會認為這是"奴書",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悟性是創造力,也是書法的創作力。

如何增強自己的悟性?

悟性有先天和後天之分,根據心理學的分析統計,即使先天悟性好的人,如果後天不注意培養和鍛鍊,那也會使僅有的一點悟性"流失"掉。就此來說,悟性應當是後天的培養佔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關鍵。就書法而言,對於悟性的培養,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 悟,貴在理解。

在學習書法時,人們常常以古人的作品為學習範本,從中臨摹必要的技法,從而得到書寫的能力。但是,如果在沒有充分理解的情況下,盲目地去寫、去臨摹,拿起字帖就寫,這是不被提倡的,也是學不到真正的本領的。學習時,應當帶著問題去思考,要分析古人為什麼要這麼寫,為什麼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同一個字的點畫、結體之間有什麼共同的或是不同的特點,只有理解了,臨摹起來才會"下筆如有神"。

  • 悟,貴在感悟。

感悟是在感受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有了感受後,才會有可能悟出一些道理,因此,當人們拿起字帖或是書寫中,突然感受到了一個道理,"原來如此"、"恍然大悟",這都是一個感受,而這些感受如果在思考的基礎上,極有可能產生出某種感悟,學習書法最需要這個感悟,只有有了感悟,人們的創造性才能被激發出來。

學習書法貴在這一個字,沒有這個能力,永遠寫不出來

  • 悟,貴在生髮。

生髮就是生根發芽的意思,生根,是指學習古人的書法作品,這個過程中有學習中的理解、感受,通過臨摹學會用筆、結字、點畫、章法的基本方法,而發芽是指在有了上述基礎後,以個人的學識、閱歷、情操,加上對事物的態度、邏輯、藝術觀、價值觀等各方面的綜合看法,創作出自己的並且有獨特藝術特點的作品。沒有根,就不能發芽,這就是為什麼要學習古人作品的緣由,但是,有了根,還要會生髮,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因和果的關係。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