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蔬菜 綠葉蔬菜 腫瘤 冰箱 華子 藥師華子 2019-06-02

有人問華子,聽說剩飯剩菜會致癌,是不是真的?那剩飯剩菜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做好的飯吃一頓就得扔?華子說,做好的飯只吃一頓就扔,實在是太奢侈浪費了。其實剩菜剩飯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致癌”,莫說隔頓,就算是隔夜也是可以食用的。說剩菜剩飯致癌,其實是一種誤解。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一、飯菜中的亞硝酸鹽

在關於剩飯剩菜致癌的討論中,焦點總是集中在一種名為“亞硝酸鹽”的物質上。實際上,亞硝酸鹽並不會致癌,但是攝入過多時,它會影響人體中的血紅蛋白與氧結合的能力,會引起人體缺氧,導致一系列的中毒症狀。

亞硝酸鹽是在自然界中植物自身合成的一種物質,在我們的食物中都會有。也就是說,我們在飲食的過程中無法完全避免對亞硝酸鹽的攝入。但“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使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中毒,需要攝入至少200mg的亞硝酸鹽。試驗表明,白菜、菠菜等富含亞硝酸鹽的綠葉蔬菜中,每公斤含量為3mg。即使製作成菜品,放入冰箱24小時後,每公斤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不過上升到7mg。想達到中毒量則需要吃掉30公斤的隔夜菜,這是不現實的。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二、亞硝酸鹽會產生致癌的亞硝酸胺

亞硝酸鹽不會致癌,正常情況下少量吸收後,很快就會分解,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反應。但是亞硝酸鹽與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分解出的胺類物質,在胃酸環境下會結合,會產生一種名為“亞硝酸胺”的物質,這個亞硝酸胺具有致癌性

但是別擔心,因為在人類的食物之中一直存在著亞硝酸鹽,也會一直合成亞硝酸胺,所以人類進化出了一項能力,就是肝臟可以分解亞硝酸胺。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並不多,對於我們人類強大的肝臟,即使合成了一點亞硝酸胺,也是被“秒刪”,構不成威脅。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三、亞硝酸鹽不會積累

也許有人擔心,雖然每一頓吃的蔬菜少,但經常吃的話,亞硝酸鹽會不會積累呢?答案是不會,因為亞硝酸鹽被吸收入血之後,半衰期非常短。存在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就會被分解成金屬離子和一氧化氮(NO)。

金屬離子中的鉀、鈉、鐵、鎂、鈣等直接被人類所利用,而一氧化氮是一種“血管平滑肌信使”可以使血管鬆弛,降低血壓。我們常用的硝酸酯的藥物,如硝酸甘油,就是通過升高血管平滑肌的一氧化氮含量而發揮擴張血管作用。所以說吃綠葉蔬菜有助於控制血壓,其中的亞硝酸鹽也貢獻了一點綿薄之力。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四、儘量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

既然正常飲食以及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對人體構不成威脅,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注意它了呢?並不是這樣,雖然在正常飲食中亞硝酸鹽含量很低,但如果蔬菜被過度施加了氮肥,就會造成亞硝酸鹽含量增加;還有某些加工的薰蠟食品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這些都會引起亞硝酸胺的合成增多,造成健康隱患。所以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儘量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

1、新鮮蔬菜別買多:新鮮蔬菜在剛採摘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最低。但經過室溫3天,或是冰箱5天的貯藏後,亞硝酸鹽含量就會達到高峰。所以新鮮蔬菜別一次買太多,要現買現吃。

2、避免細菌汙染: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主要是因為細菌把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了亞硝酸鹽。雖然烹飪時的高溫會殺死菜中的細菌,但空氣和餐具又會引入新的細菌。所以吃不完的菜要儘量少翻動,儘快放入冰箱。相對於亞硝酸鹽,菜餚中的細菌對人體傷害更大。所以在再次食用的時候,一定要熱透,把細菌徹底殺死。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3、少吃薰臘食品:亞硝酸鹽作為一種髮色劑,允許在肉類製品中限量使用。薰臘食品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高溫加工過程,其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加工過程中會直接產生致癌性強的亞硝酸胺。在喜食薰臘食品的人群中,消化道腫瘤的患病率也高。所以減少食用薰臘食品,可以降低患腫瘤的概率。

4、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阻止亞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胺,新鮮的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所以我們基本不必擔心其所含的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胺。但隔夜菜中的維生素C基本都被氧化,所以需要額外補充。同樣的道理,喜食薰臘肉製品的人,也應該多吃含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

隔夜菜真的會致癌麼?剩飯剩菜還能不能再吃?本文為您講清楚

所以說,剩飯剩菜並不會致癌。只要沒有變質,在熱透之後是可以正常食用的。我們要提倡健康,也要避免浪費。做飯做菜的時候要量力而行,別總是做那麼多,一頓能吃光最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